一九四年三月。


    一則消息傳遍天下,世人震驚。


    弘農王劉辯在袁紹的擁護下複起,定都鄴城,封袁紹為大將軍,詔天下諸侯入鄴城朝見。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許都,


    曹操接到消息,直唿不可能,“弘農王早被董卓戕害,如何死而複生?袁紹此人膽大包天,竟然私自擁立天子,當真可惡!”


    朝堂上,其餘百官都是一臉不可置信。


    就連劉協也是難以相信,坐在皇位上,一言不發。


    “主公不應前往,如今新帝且不論真偽,如今這一身官職,全都是當今天子冊封,自然要遵從禮製。”


    郭嘉與荀彧都是這般想法,認為秦炎不應前往,一旦前往,便是不尊當今天子,落人口實。


    四月,


    袁紹邀北海相孔融入城證實,又請許都王司徒、幽州牧劉虞同往驗證。


    幾人見到劉辯全都瞠目結舌,不敢相信。


    原來劉辯自從被廢之後,便知早晚遭遇不測,因此日夜準備,暗中尋到相貌相仿之人,以為後手。


    等到董卓來時,便是替身赴死,自己金蟬脫殼。此後曆經磨難,最終來到袁紹這裏。


    有說了許多秘辛,如此才確定是昔日廢帝弘農王。


    一時間諸侯思想各異,就連許都朝堂都開始人心浮動。


    雙方均不承認彼此正統,但又拿不出天子象征,傳國玉璽,因此更加令人浮想聯翩。


    並州李傕首先承認劉辯帝位,授大司馬,領並州牧。


    此後又有公孫瓚馬騰孫堅等諸侯,先後承認劉辯帝位,派出使者朝見,也都有封賞。


    至此,兩帝同朝局麵已成,鄴城號為北帝,許都號為南帝。


    隔河遙相對峙。


    五月,劉虞起兵十萬,以南帝之名,討伐公孫瓚。


    並州李傕起兵八萬,想要前後夾擊劉虞,劉虞自知首尾難顧,派田疇向秦炎求援。


    於是,秦炎盡起所部兵馬三萬,帶著麾下黃忠、太史慈、趙雲、徐晃、張合,以郭嘉、沮授為軍師,出漁陽,前往代郡阻擊。


    留荀彧在後方統籌全局,田豫、閻柔為輔助。


    此時魯肅正在東城部署江東諸地,因此錯過。


    早在獻帝遷都許昌之時,劉備就已經朝見,因此身份得到證實,拜為皇叔。


    南帝又命劉備、呂布兩部,盡起兵馬,挾製袁紹,因此袁紹所部,不敢輕動。


    幽州,再一次成為諸侯矚目之地。


    代郡。


    秦炎穩坐中軍,早有郭嘉與沮授做好部署。


    李傕深知秦炎麾下勇猛,不敢冒進,屯兵於平舒,與秦炎對峙。


    再說劉虞因為在州郡中的名望,初入右北平郡中,幾乎未曾遇到阻礙,可謂高歌猛進。


    公孫瓚此時滿麵愁容,不曾想到劉虞竟然聚集了如此大軍,這才吃了敗績。


    “如今劉虞勢大,我軍當如何應對?”


    將麾下召集,公孫瓚沉聲詢問。


    “劉虞麾下兵員戰力不如我軍,不過是仗著兵力眾多罷了。”


    “彼所過之處,命令麾下不得侵擾百姓,此是仁善之舉,亦是我軍破敵所在。”


    麾下嚴綱沉思良久,出來獻策。


    “主公可派麾下趁夜放火,劉虞必定混亂,我軍則可以乘勢襲殺。”


    公孫瓚欣然采納,對嚴綱大加稱讚。


    當夜挑選出精銳數百人,由麾下鄒丹率領,趁風勢放火。


    果然火借風勢,瞬間形成連營之勢。劉虞得知消息,急忙命令士兵救火,一時間,軍營之中陷入混亂。


    見火光升起,又聽見人聲混亂,公孫瓚一聲令下,率領部下衝殺進去。


    猶如狼入羊群,公孫瓚所向披靡,瞬間就有成片的士兵倒下。


    劉虞得知公孫瓚襲營,慌忙不已,在齊周等人的掩護下,終於退出軍營。


    看著漫天火光映照著倒在血泊中的麾下士兵,劉虞滿臉心痛,大唿是自己之錯,誤了如此多的性命。


    在部下簇擁下,往後方撤退,又遣人前往烏桓鮮卑諸部求援。


    此前因為劉虞強勢,將公孫瓚所部打散,因而許多部隊都沒有來得及收攏,正在朝公孫瓚部聚集。


    恰好遇到潰逃的劉虞,趁機衝殺了一陣,竟然將劉虞並麾下多人一並生擒。


    公孫瓚得知消息,十分興奮,除去劉虞,他便掌控了幽州。


    當即命人將劉虞等人收押,等待三軍平定劉虞殘部,以叛亂之名將其問斬。


    一戰大破十萬,公孫瓚讓諸侯震驚,由此威名更盛。


    秦炎收到荀彧傳來的消息,臉色沉重。


    “劉虞已經被公孫瓚以叛亂之名處斬,如今薊縣附近已經落入他手。”


    “還請主公速迴漁陽,防止公孫瓚進攻。”


    郭嘉與沮授共同勸諫,秦炎也知曉在此繼續對峙已經無用。


    命令張合徐晃領軍殿後,他領著大軍星夜趕迴漁陽。


    “主公,劉虞生前待我不薄,我欲前往祭奠,還請主公應允。”


    迴到漁陽,就見田疇麵容悲愴,向秦炎請求前往祭奠劉虞。


    秦炎擔憂田疇被公孫瓚加害,又感念他忠義,最終隻好同意。


    田疇感激涕零,婉拒了秦炎派出親隨的好意,堅持獨自一人前往。


    “主公勿憂,子泰此去,定然安然無恙。”


    荀彧見秦炎麵色憂愁,出言安慰,


    “公孫瓚殺了素有仁德之名的劉虞已經觸犯百姓怒氣,若是再將賢士田疇殺害,怕是立刻就會有人揭竿而起。”


    “再者還有主公在子泰身後,公孫瓚想要徹底掌控幽州,暫時不會與主公撕破臉皮。”


    秦炎這才稍稍安心,但也讓人暗中跟隨,隨時打探。


    公孫瓚得知田疇祭拜劉虞,果然想要將他殺害。


    但是麾下勸說公孫瓚已經殺了許多名士,若是再將田疇殺害,恐怕引起民變。


    公孫瓚又接到秦炎書信,言說與田疇相交深厚,這才作罷,放任田疇離去。


    等到田疇返迴漁陽,秦炎率一眾心腹親自出城相迎。


    田疇當即拜秦炎為主,又將昔日劉虞麾下齊周,鮮於輔等人介紹給秦炎。


    秦炎自是又一番安撫,為幾人分了職務。


    自從公孫瓚擊敗劉虞,而後迅速掌控了代郡諸地,因而上表北帝,請封為幽州牧。


    劉辯接到劉虞的死訊,暗自傷懷,又忌憚袁紹威勢,不敢表露。


    袁紹得知公孫瓚舉動,亦是十分震怒,也忌憚公孫瓚此時的勢力,因而隻能同意,以北帝名義,詔封公孫瓚幽州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從縣丞開始的崛起之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予暗同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予暗同塵並收藏三國:從縣丞開始的崛起之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