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幽州之主,秦焱升
三國:從縣丞開始的崛起之路 作者:予暗同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嚴綱聽到呂布的話,義憤填膺。
“拉下去,逐出行轅!”
呂布再看嚴綱,不由得生起怒火,揮手讓人將他拖出營帳。
“將軍高義!”
魯肅恭維一句,又與呂布談了隨後的事項,直到天色將明才起身迴營。
“想必此刻主公已經與公孫瓚展開決戰了吧。”
魯肅站在呂布營寨外,抬頭看著東方泛白的天色,思緒已經飄到雍奴。
雍奴城中一片蕭索肅殺。
家家戶戶緊閉房門,街道上不時有士兵跑動的聲音響起。
田豫立於城牆上,看著麵前黑壓壓的人影,麵色平靜。
“軍師讓我守城三日,今天已經是最後一天了。”
三日前,郭嘉率領五千士卒入城,將這五千士卒留在城中,交代田豫務必守住城池三日,隨後便離去了,似乎在謀劃什麽大事。
“軍師,公明將軍傳信,已經布好陷阱,隻等公孫瓚援軍。”
郭嘉聽到趙雲帶來的消息,這才對秦炎說道:
“主公,一切都已部署完畢了。”
秦炎點頭,立刻傳令全軍,整備兵馬,準備與公孫瓚進行交戰。
此時公孫瓚再次號令軍隊進攻雍奴縣城,渾然不覺危險已經來臨。
“公孫瓚正在全軍攻打城池,此時正是我軍衝殺的時機!”
看著不遠處人影攢動,就連士兵的喊殺聲都能隱約聽見,郭嘉與秦炎並肩而立。
“全軍出擊!”
秦炎一聲令下,身旁五千鐵騎在趙雲的帶領下,如同一道玄黑色的洪流,席卷向坡下人群密集之處。
馬蹄聲震動大地,讓公孫瓚驚出一身冷汗。
這一支重騎,何時出現在身後,又是如何避過斥候的耳目,公孫瓚已經無力追究。
急忙讓部隊停止攻城,結陣防禦,迎接不足一二百米的騎兵衝擊。
五千幽州玄騎,勢不可擋,僅僅第一次衝鋒,就將公孫瓚剛剛結成的戰陣衝的七零八落。
趙雲衝在最前方,銀槍舞動,宛若蛟龍,所向披靡。
公孫瓚看的心驚膽戰,一邊指揮士兵繼續集結反擊,一邊讓公孫範率領白馬義從趕來支援,截殺這支重騎。
此時太史慈也率領銀騎到達戰場,圍繞著戰場盤桓,從旁策應鐵騎行動。
轉眼之間,數萬士卒在兩支騎兵部隊的衝殺下死傷慘重。
如今更是被團團圍困,隻能結成戰陣,各自守禦。
“吾弟救我!”
公孫瓚指揮麾下,苦苦掙紮,終於見到不遠處一片白色疾馳而來。
循著唿聲,公孫範領著白馬義從就要衝殺進來。
太史慈一聲令下,麾下銀騎迅速集結,迎著白馬義從策馬衝鋒。
箭雨遮天蔽日傾瀉而下,兩軍陣中,時刻都有士卒墜落下馬。
公孫瓚本來舒展的眉頭再次皺成一團,看著自家白馬數量正在銳減,心痛不已。
再看秦炎麾下銀騎,雖然初次交鋒有所傷亡,但經過幾次交鋒已經鮮有墜馬之人。
秦炎站在高處,看著下馬銀騎的戰況,頗為滿意。
“改進之後的馬鞍馬鐙確實讓我軍占據優勢,如今經過戰火的洗禮,相信這支銀騎未來必定是一支百勝之師。”
初次實戰,麵對的就是威名赫赫的白馬義從,眾人都對這支銀騎的戰績很是滿意。
太史慈帶領銀騎追逐白馬義從的時候,趙雲率領的重騎也已經換馬完成,再一次發起衝鋒。
公孫瓚此刻肝膽俱裂,被眼前這支重甲騎兵的威勢震懾。
憑借地勢,每一次衝鋒,都會有數千士兵倒下,讓公孫瓚心生膽怯。
所謂困獸猶鬥,郭嘉深知此時公孫瓚便是那隻被困的猛獸,尚有搏殺之力。
於是命出城參與圍剿的田豫率部露出破綻,包圍被衝破了一角。
公孫瓚見狀,也不去想,立刻引兵衝殺出去。
身後兩支騎兵緊追不舍,不時射出幾支箭矢,立刻就有士兵應聲倒下。
仔細看來,就會發現,分明不像是趕盡殺絕,更像是在驅趕,要將公孫瓚驅趕到某地。
急於擺脫追兵的公孫瓚自然沒有察覺,領著部下來到一處矮山上。
秦炎見事已成,讓人換了公孫瓚麾下的衣著,往各地奔襲而去。
接連如此去了十數人,這才作罷。
又讓人通知沮授,一旦發現公孫瓚治下三郡有部隊離開,立刻趁機奪取土地。
一連幾日,都不見秦炎有所動作,隻是山下已經被圍困的水泄不通,派出去求援的斥候都不曾迴來。
公孫瓚看著麾下全都無精打采,士氣萎靡,心急如焚。
矮山本就不大,此時聚集了兩萬多人馬,每日消耗糧草都難以支持。
更何況山上飲水也已經成了問題,當真是人困馬乏。
“秦炎卑鄙,想要將我軍耗死在此地!”
公孫瓚思忖,決心不再等待,打算趁著夜色率領精銳衝殺下去。
怎料郭嘉早有準備,廝殺一陣,折損了許多將士,就連公孫範也被太史慈一箭射中胸口,丟了性命。
餘者更是望風投降,足有千人。
自此公孫瓚更加萎靡,整日唉聲歎氣,不理軍務。
徐晃又傳來捷報,在公孫瓚餘部救援的必經路上埋伏截殺了幾陣,俘虜了田楷,單經,降者萬餘人。
秦炎命人將消息在公孫瓚軍中散布,一時間人心渙散。
許多士兵趁夜色下山投降,公孫瓚得知後勃然大怒,命關靖嚴查此事,一時間許多士兵都受到牽連。
“公孫瓚暴虐,無故責罰我等,不如反了,擒拿了他,投降秦炎,換一條生路。”
於是多有士卒暗中聯絡,趁黑夜舉兵起義,砍殺了關靖,就要去捉拿公孫瓚。
此時公孫瓚身邊已無可用之人,想到當初,懊悔不已。
“時不與我,使豎子成名!”
含恨高唿,隨即提劍自刎。
等到秦炎見到公孫瓚首級,也是唏噓不已。
“到底是一方諸侯,厚葬了吧。”
得知公孫瓚已經戰死,田楷、單經主動效忠,麾下城池盡皆獻城投降。
至於嚴綱,自知無顏麵對公孫瓚,早就投了袁紹,得知公孫瓚敗亡,也是痛哭一場。
曆時月餘,秦炎終於掌控公孫瓚麾下所有領地,成為真正大權在握的幽州牧。
“拉下去,逐出行轅!”
呂布再看嚴綱,不由得生起怒火,揮手讓人將他拖出營帳。
“將軍高義!”
魯肅恭維一句,又與呂布談了隨後的事項,直到天色將明才起身迴營。
“想必此刻主公已經與公孫瓚展開決戰了吧。”
魯肅站在呂布營寨外,抬頭看著東方泛白的天色,思緒已經飄到雍奴。
雍奴城中一片蕭索肅殺。
家家戶戶緊閉房門,街道上不時有士兵跑動的聲音響起。
田豫立於城牆上,看著麵前黑壓壓的人影,麵色平靜。
“軍師讓我守城三日,今天已經是最後一天了。”
三日前,郭嘉率領五千士卒入城,將這五千士卒留在城中,交代田豫務必守住城池三日,隨後便離去了,似乎在謀劃什麽大事。
“軍師,公明將軍傳信,已經布好陷阱,隻等公孫瓚援軍。”
郭嘉聽到趙雲帶來的消息,這才對秦炎說道:
“主公,一切都已部署完畢了。”
秦炎點頭,立刻傳令全軍,整備兵馬,準備與公孫瓚進行交戰。
此時公孫瓚再次號令軍隊進攻雍奴縣城,渾然不覺危險已經來臨。
“公孫瓚正在全軍攻打城池,此時正是我軍衝殺的時機!”
看著不遠處人影攢動,就連士兵的喊殺聲都能隱約聽見,郭嘉與秦炎並肩而立。
“全軍出擊!”
秦炎一聲令下,身旁五千鐵騎在趙雲的帶領下,如同一道玄黑色的洪流,席卷向坡下人群密集之處。
馬蹄聲震動大地,讓公孫瓚驚出一身冷汗。
這一支重騎,何時出現在身後,又是如何避過斥候的耳目,公孫瓚已經無力追究。
急忙讓部隊停止攻城,結陣防禦,迎接不足一二百米的騎兵衝擊。
五千幽州玄騎,勢不可擋,僅僅第一次衝鋒,就將公孫瓚剛剛結成的戰陣衝的七零八落。
趙雲衝在最前方,銀槍舞動,宛若蛟龍,所向披靡。
公孫瓚看的心驚膽戰,一邊指揮士兵繼續集結反擊,一邊讓公孫範率領白馬義從趕來支援,截殺這支重騎。
此時太史慈也率領銀騎到達戰場,圍繞著戰場盤桓,從旁策應鐵騎行動。
轉眼之間,數萬士卒在兩支騎兵部隊的衝殺下死傷慘重。
如今更是被團團圍困,隻能結成戰陣,各自守禦。
“吾弟救我!”
公孫瓚指揮麾下,苦苦掙紮,終於見到不遠處一片白色疾馳而來。
循著唿聲,公孫範領著白馬義從就要衝殺進來。
太史慈一聲令下,麾下銀騎迅速集結,迎著白馬義從策馬衝鋒。
箭雨遮天蔽日傾瀉而下,兩軍陣中,時刻都有士卒墜落下馬。
公孫瓚本來舒展的眉頭再次皺成一團,看著自家白馬數量正在銳減,心痛不已。
再看秦炎麾下銀騎,雖然初次交鋒有所傷亡,但經過幾次交鋒已經鮮有墜馬之人。
秦炎站在高處,看著下馬銀騎的戰況,頗為滿意。
“改進之後的馬鞍馬鐙確實讓我軍占據優勢,如今經過戰火的洗禮,相信這支銀騎未來必定是一支百勝之師。”
初次實戰,麵對的就是威名赫赫的白馬義從,眾人都對這支銀騎的戰績很是滿意。
太史慈帶領銀騎追逐白馬義從的時候,趙雲率領的重騎也已經換馬完成,再一次發起衝鋒。
公孫瓚此刻肝膽俱裂,被眼前這支重甲騎兵的威勢震懾。
憑借地勢,每一次衝鋒,都會有數千士兵倒下,讓公孫瓚心生膽怯。
所謂困獸猶鬥,郭嘉深知此時公孫瓚便是那隻被困的猛獸,尚有搏殺之力。
於是命出城參與圍剿的田豫率部露出破綻,包圍被衝破了一角。
公孫瓚見狀,也不去想,立刻引兵衝殺出去。
身後兩支騎兵緊追不舍,不時射出幾支箭矢,立刻就有士兵應聲倒下。
仔細看來,就會發現,分明不像是趕盡殺絕,更像是在驅趕,要將公孫瓚驅趕到某地。
急於擺脫追兵的公孫瓚自然沒有察覺,領著部下來到一處矮山上。
秦炎見事已成,讓人換了公孫瓚麾下的衣著,往各地奔襲而去。
接連如此去了十數人,這才作罷。
又讓人通知沮授,一旦發現公孫瓚治下三郡有部隊離開,立刻趁機奪取土地。
一連幾日,都不見秦炎有所動作,隻是山下已經被圍困的水泄不通,派出去求援的斥候都不曾迴來。
公孫瓚看著麾下全都無精打采,士氣萎靡,心急如焚。
矮山本就不大,此時聚集了兩萬多人馬,每日消耗糧草都難以支持。
更何況山上飲水也已經成了問題,當真是人困馬乏。
“秦炎卑鄙,想要將我軍耗死在此地!”
公孫瓚思忖,決心不再等待,打算趁著夜色率領精銳衝殺下去。
怎料郭嘉早有準備,廝殺一陣,折損了許多將士,就連公孫範也被太史慈一箭射中胸口,丟了性命。
餘者更是望風投降,足有千人。
自此公孫瓚更加萎靡,整日唉聲歎氣,不理軍務。
徐晃又傳來捷報,在公孫瓚餘部救援的必經路上埋伏截殺了幾陣,俘虜了田楷,單經,降者萬餘人。
秦炎命人將消息在公孫瓚軍中散布,一時間人心渙散。
許多士兵趁夜色下山投降,公孫瓚得知後勃然大怒,命關靖嚴查此事,一時間許多士兵都受到牽連。
“公孫瓚暴虐,無故責罰我等,不如反了,擒拿了他,投降秦炎,換一條生路。”
於是多有士卒暗中聯絡,趁黑夜舉兵起義,砍殺了關靖,就要去捉拿公孫瓚。
此時公孫瓚身邊已無可用之人,想到當初,懊悔不已。
“時不與我,使豎子成名!”
含恨高唿,隨即提劍自刎。
等到秦炎見到公孫瓚首級,也是唏噓不已。
“到底是一方諸侯,厚葬了吧。”
得知公孫瓚已經戰死,田楷、單經主動效忠,麾下城池盡皆獻城投降。
至於嚴綱,自知無顏麵對公孫瓚,早就投了袁紹,得知公孫瓚敗亡,也是痛哭一場。
曆時月餘,秦炎終於掌控公孫瓚麾下所有領地,成為真正大權在握的幽州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