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焱升,那公孫瓚傳來的軍令,該如何迴複?”


    漁陽縣府中,太史慈田豫二人坐在座位上,目光落在秦炎身上,等待他的決定。


    “眼下幽州看似劉虞為主官,但公孫瓚威勢更強,大有取而代之的意思。”


    “我們夾在其中,自然要仔細斟酌,但是,董卓暴行,天下共討之,自然要去會盟。”


    “我們可以接受與公孫瓚合兵一處,但是也要做足姿態,漁陽並非是他麾下。”


    秦炎又稍加思索,一邊命太史慈整頓兵馬,一邊遣人上陳奏表給劉虞,言明原委。


    三日後,秦炎攜太史慈,帶領麾下一千士卒,從漁陽出發,直奔酸棗方向。留下田豫掌管城中事務,另有兩千軍卒歸他統領,守衛城池。


    一路與民無爭,頗受好評。


    如此行了月餘,終於來到會盟之地。


    遙望城寨相連,旌旗獵獵,各方尊名,全都一目了然。


    早有斥候等候,見到秦炎所部,便引領眾人來到公孫瓚所在。


    恰好趕上公孫瓚不在營中,正在同其餘各鎮諸侯商議軍事,因此在將部隊安頓完畢後,領著太史慈也前往主營方向。


    還未進入主營,就聽見軍帳之中喧鬧非常,想來各路諸侯都已經齊聚。


    秦炎向守衛報了姓名職責,片刻後從軍帳中走出幾人,正是公孫瓚等人。


    “焱升,可是終於把你盼來了啊。”


    公孫瓚本意就是想與秦炎一同前來,奈何秦炎以軍情緊急,需要他先行坐鎮,因此不能同行為由,致使到現在才能見到秦炎。


    如今秦炎雖然在諸侯之間聲名不顯,但是在民間頗有聲望,能夠與公孫瓚合兵一處,不僅給他帶來了軍事力量上的幫助,也給他提供了名望助力。


    二人寒暄幾句之後,才看到劉備三人也在公孫瓚之後,與秦炎抬手見禮。


    “如今我得焱升、子義相助,又有玄德兄弟協助,定能在討董之戰中有所斬獲!”


    說罷,便拉著秦炎與劉備攜手走進軍帳。


    在公孫瓚的介紹下,秦炎與眾人一一見過。


    再見到秦炎,袁紹曹操幾人曾在雒陽相識之人全都熱切寒暄,隻有袁術坐在桌案前,有些不悅,對秦炎的到來並不在意。


    “不過一區區縣令,如何能夠與我等相提並論,真是汙了我等的身份。”


    袁術心中腹誹,又對袁紹嘲笑了一番,對他的行為嗤之以鼻。


    “如今十八路諸侯會盟於此,共討國賊董卓,所謂家中不可無主,我等聯軍也是如此,不若就此良機,推選出一位盟主。”


    太守王匡見眾人推杯換盞,興致正高,於是趁機提出盟主之法,也是心存交好袁紹之意。


    此言一出,立刻得到眾人讚同。


    公孫瓚雖然也有些意動,可是看到在場之中袁紹,袁紹,袁遺都在,當下也就收起來心思。


    當今天下,真論起出身名望,哪個又能與四世三公的袁家相提並論。


    “袁某不才,願意自……”


    “袁本初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布天下,乃是漢朝名相後代,可以選為盟主!”


    袁術剛剛起身說話,卻被曹操打斷,聽到是推舉袁紹,險些一口氣沒憋迴去。


    他袁紹不過是婢女所生,如何能夠統領聯軍。


    袁氏的榮光,隻能由我袁術繼承發揚!


    想要爭辯,又被悠悠眾口堵住。


    見眾人全都沒有異議,袁術也隻好無奈歎氣認命。


    袁紹順理成章的成了討賊聯軍的盟主,於是,便做出了一係列的任命。


    本想讓公孫瓚作為先鋒,沒有想到孫堅不合時宜的站出來,請纓為先鋒。


    盛情難卻之下,隻得答應下來。


    心中卻道可惜,白白錯失了消耗公孫瓚的機會。


    秦炎靜靜地看著軍帳中發生的一切,從未有任何評價,不過早已將眾人的姿態看得一清二楚。


    袁紹此時意氣風發,袁術則是眼神有些陰鷙,曹操坐在那裏一言不發,老神在在。


    他的身後,站著幾名武將,看樣子應該是夏侯兄弟與曹氏兄弟。


    秦炎心中有些羨慕,短短多少時間,曹操已經初具班底,也不知許褚典韋這般猛士,此時又在何處,是否能夠截胡過來。


    至於場中其餘人,大都隻在談論酒肉如何,少有論及軍事政務的。


    頓時感覺有些無趣,也就與眾人告罪一聲,帶著太史慈先行離去。


    劉備張了張嘴,本想著一同離去,又有些不舍此間與一眾諸侯相識的機會,因此還是留了下來。


    一路無話,來到自家的營地外。


    秦炎二人就見孫堅手持馬鞭,正在訓斥著一個年輕小將。


    心中好奇,不自覺靠近了一些。


    “讓你在家照顧母親兄弟,你卻偷偷混進部隊,眼下又背著我前去關前挑戰,真是頑劣逆子!”


    “父親莫要生氣,孩兒全副披掛,區區國賊有何懼之,再說,今日關前挑戰,竟無一人應戰,兒安然歸來。”


    “你!”


    秦炎了然,想來那小將就是孫策了,年紀倒是與他相仿,聽其言,是個武藝高強,雄心虎膽的人兒。


    也是發現了秦炎二人,孫堅不好繼續教訓孫策,隻能作罷。


    於是幾人這才互相告知身份,由孫堅領著,進入營帳之中小敘。


    談到會盟,孫堅也有些愁容。


    “那些諸侯,多是酒囊飯袋,自從我請纓為先鋒,看更那袁術心懷不軌,可惜軍命難違,明日唯有奮起搏殺了。”


    秦炎有些驚訝,不愧是官場磨礪多年之人,人心的分辨拿捏的很準。


    明知內部不睦,還是挺身而出,倒讓秦炎對孫堅刮目相看。


    “將軍且放寬心,若是真到危難之際,秦某自當率部全力相助。”


    秦炎心中更加期待,若是孫堅沒有身死,未來的江東又會是何種模樣,又能否為他崛起拖些時間。


    “到底還是太緊促了,我還需要更多的時間。”


    迴去的路上,秦炎突然感慨了一句。


    太史慈最初還有些疑惑,不過仔細思考之後,也深以為然。


    秦炎需要時間發展勢力,他也需要時間訓練軍隊,替秦炎衝鋒陷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從縣丞開始的崛起之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予暗同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予暗同塵並收藏三國:從縣丞開始的崛起之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