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玄機的到來打斷,夏禹沒有心情繼續翻閱奏章。至於對天機樓的到來,內心並沒有泛起多少波瀾,而是考慮大夏以後的發展。最近得到黃泉與生死法則後,就跟係統交流了不少,也知道了宇宙大陰間與陽間大不同。陰間沒有什麽高低維度,所有界域都在一個維度,而且距離並不遙遠,排列也如同仙界一般,上三幽居中,中三幽其次,然後便是下三幽。


    所謂的上三幽是指酆泉、衙泉、黃泉三大界域,每個界域內有三大冥界,收納以此宇宙九大頂級種族的魂魄真靈。酆泉界域內的人冥界、天魔冥界、神冥界;衙泉界域內的三大冥界鳳冥界、龍冥界、麒麟冥界;黃泉界域內的天妖冥界、玄武冥界、白虎冥界。


    上三幽的每個界域,都有一個大道賦予神職的域主,最低都是此方宇宙內絕巔級別的聖境強者。而界域內的每個冥界應該還有一兩個管理的小界主,最少也是頂級聖境強者。


    而中三幽分為寒泉、陰泉、幽泉三大界域。每個界域內有十八冥界,以五十四個此方宇宙的上等種族命名。如幽泉界域內的九頭獅冥界、大地魔熊冥界、天狼冥界、魔虎冥界、大鵬冥界、神象冥界、蛟龍冥界、天蛇冥界、魔蚊冥界、邪眼冥界、金甲聖蟲冥界、泰坦天牛神界、天馬冥界、龍馬冥界、天蟬冥界、天蠍冥界、娜迦冥界、天蟾冥界;如寒泉界域內的龍魚冥界、冰魔冥界………………………


    中三幽也是如此,每個界域有一個域主。界域內的各冥界還有一個小界主,隻是實力可能不及上三幽。域主是頂級聖境強者;界主有可能是高階聖境強者,也可能是中階聖境強者。


    下三幽分為下泉、苦泉、溟泉三大界域。每個界域內冥界數量有多有少,少的幾百個,多的可能上千個。主要收納中等種族,或者低等無智慧種族的魂魄真靈。域主基本為中等聖境強者,界主根據不同種族,有可能是低等聖境強者,也有可能是神境強者。


    大道如此劃分陰間,是根據各種族的天賦上限、以及種族強弱。給各域賦予不同境界的神職強者,輔助冥界天道管理。


    夏禹也總算是明白了,係統前麵獎勵的陰陽大道,以及這次的生死大道,還有亂天封絕術這些,基本都是為了幫助大夏進入陰間而獎勵。就憑亂天封絕術裏麵的煉化之術大成,就能煉化世界,也就夠明顯的了。


    夏禹看著在殿內無所事事的係統小豆丁,吐槽道:“你這是想讓我去偷三個冥界迴來?”


    見到夏禹說話,係統小豆丁翻了個白眼,鄙視道:“不然呢?你心裏沒點數?以你的修為或者你那些英傑的修為,不知道要多久才能與聖境強者抗衡?”


    “你看不起誰呢?小爺我用得著偷?”


    “宿主,你想帶著大夏世界超脫出去。首先在大夏飛升神界前,就必須讓大夏初步達到陰陽輪轉。在到達神界後,需要不斷增強壯大陰陽兩界的實力;最好在飛升聖界前,大夏能夠不依靠此方宇宙自給自足,達到陰陽平衡、獨立於外,成為那遁去的變數。至於到達聖界後,我怕說了,你會馬上放棄!”


    係統那壓力巨大的聲音,傳入夏禹耳中的時候,他並沒有像從前那樣瞬間陷入頹廢之中。


    經過數次心性上的巨大轉變,夏禹已然不再是曾經那個迷茫、彷徨的少年了。這一路走來的曆程,就如同一次次錘煉的磨礪,逐漸將他內心深處的雜質剔除幹淨,隻留下最為純粹和堅定的部分。每一次的挫折與磨難都像是一把重錘,不斷地敲打著他的靈魂,讓他對人生道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如今的夏禹,已經能夠清晰地看到前方那條屬於自己的路,或者說已經找到了那條獨屬於他自己的“道”。這條“道”或許布滿荊棘,也許會有無數艱難險阻,但心中未曾有絲毫畏懼,隻有豪情萬丈!


    夏禹想了想,沒有繼續過多考慮,當前最重要。既然大夏陰間是必然要建立的,那就得把製度提上日程,綜合顏迴等人的上書,也有了大概的想法。於是看著係統小豆丁說道:“以後文廟十哲的其他九人能不能繼續賦予陰間神職?或者說我召喚出來的人物,再決定賦予陰間或者陽間職位?”


    係統小豆丁想到剛才自己說的話,竟然沒有影響到夏禹,心裏大喜。暗道:大尊是真的變了,心性竟然如此堅定了。假裝猶豫了片刻,便說道:“可以!”


    聽到係統的迴答,夏禹的想法便成熟,大夏以後將以陽間為主、陰間為輔。陽間代表生,每年出生的新生萬靈,或者攻伐合並其他界,隻會越來越多。加上這是修煉界,壽元極其漫長,生與死得比例絕對不對等。


    陰間代表死,而且大夏陰間隻是負責大夏萬靈的生死輪轉。大夏每年的死亡人數畢竟有限,所以管理的魂魄真靈也不多,不需要陽間這麽多複雜的官職。


    加上係統同意召喚後,可以再決定英傑任職哪裏。夏禹便聯想文廟十賢,皆是諸生之德賢,才學之優者,決定大夏陰間取前世一些陰間神職名稱。以後大夏陰間以一品閻君為主,每個閻君職責不一。如負責鎮守輪迴、負責鎮守煉獄、負責鎮守鬼門關、負責審判罪惡………


    再給每個閻君搭配一文一武兩個二品或者三品的助手,以一流人物為主搭配少量的頂級英傑、以陰帥與判官為官稱。陰帥負責統領陰兵,判官負責陰吏管理。


    再下設立陰將與城隍,以二流英傑或者本土功德無量之人為主。畢竟以後大夏陰間的麵積與陽間相同,地域廣闊,需要不少陰間神職人員治理。


    大夏陰間也必須要有律法規定,除非生前有罪之人,必須受到陰間刑法處罰者;以及生前有福德一人願意留在陰間任職者。其他魂魄真靈,經過陰間衙門審判後,必須根據流程再度輪迴,不得逗留陰間。


    而且大夏陰間,夏禹也不打算劃分州府等行政衙門,直接劃為十域,一域一關。


    第一關為接引關,閻君負責鎮守陰陽輪轉大陣。因為陰陽輪轉大陣大成後,可以自己吸附陽間亡靈。接引關的職責,一是負責引導亡靈前往下一關,二是監視陽間是否有亡靈逗留。


    第二關為鬼門關,鬼門關的職責是把萬靈種族分類,登記造冊。


    第三關為問心關,初步篩選亡靈是惡還是善。


    第四關與第五關並行。第四關在左,為罰惡關,負責刑法、判決;第五關在右,為賞善關,一為負責接引生前為善之亡靈直接前往下一關,二為判斷功德大小轉世何種族,或者賞賜陰間神職,。


    第六關與第七關並行。第六關在左,為煉獄關,執掌陰獄,前麵第四關判決的亡靈將在這裏受罰;第七關在右,為望陽關,給與即將輪迴轉世的亡靈,再看一眼陽間的牽掛之人或者物。


    第八關便為三生關,這是夏禹打算給予萬靈的一線生機,可以把自己的記憶映照在三生石上,隨著來世修煉高深,有大功德之人可以深入陰間找迴前世或者幾世的記憶。


    第九關為奈何橋,夏禹打算用黃泉隔斷第八關與第九關,上麵架設奈何橋,設立孟婆湯之類的,能忘卻前世今生之物。


    第十關為終極關、輪迴關,閻君負責鎮守輪迴盤,引導亡靈轉世。


    《論語.先進》有記載,“子曰:‘從我於陳蔡者,皆不及門也。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子我、子貢;政事:冉有、子路;文學:子遊、子夏。’”


    這也算是夏禹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所做出的決定——讓文廟十哲去擔任那令人敬畏的十大閻君之職!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安排,其中緣由便是每一個大賢,都各有所長。有的擅長政事、有的修德行、有的修言語、有的文學造詣非凡。


    正是因為他們各自具備獨特的才能和高尚的品德,所以由他們來管理陰間,簡直再合適不過。估計在這些大賢的治理之下,陰間定能秩序井然,冤魂得以安息,善者得到應有的獎賞,惡者受到應有的懲罰。


    實在是前世藍星的華夏大地,英傑太多。文廟自己召喚出了聖人孔丘、亞聖孟軻、複聖顏淵(顏迴),還有述聖孔汲、宗聖曾參。


    真要把後麵兩位聖人召喚出來,一時半會還真沒有地方安排。不過文廟七十二賢,到有的是地方安排,帝都學府、各級學校院長等,或者陰間判官職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係統唆使我爭霸諸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幻想狂野派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幻想狂野派並收藏重生:係統唆使我爭霸諸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