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7月的清晨,天剛蒙蒙亮,社區內一片靜謐。突然,一陣清脆的銅鑼聲打破了這份寧靜。一位老人手握銅鑼,邁著堅定的步伐,挨家挨戶敲響了小區每扇大門。居委會玖大媽的聲音洪亮而有力:“全體住戶注意,今天要召開緊急會議,主題是《全員抗洪救災》,請大家盡快到居委會集合!”


    社區瞬間沸騰起來,居民們紛紛從家中走出,臉上帶著擔憂與關切。不一會兒,居委會裏已經聚集了不少人。居委會主任劉文娟站在會議室的中央,目光如炬,神情嚴肅。她深吸一口氣,開始了她的發言。


    “各位鄰居,大家都知道,我們這座城市正麵臨著前所未有的洪水威脅。災情嚴峻,許多地方已經被淹沒,無數家庭流離失所。麵對這場災難,我們不能袖手旁觀,必須團結一致,共同應對。”劉主任的聲音沉穩而堅定,每一個字都充滿了力量。


    “現在,我們需要組織一次大規模的捐款捐物活動,幫助受災群眾渡過難關。無論是衣物、食品,還是藥品、帳篷,每一筆物資都將為他們帶來希望。同時,我們也需要誌願者,願意前往第一線參與搶險救援的人,請立即到居委會報名。這不僅是對受災群眾的幫助,更是對我們這個社區凝聚力的考驗。”


    劉主任的話語激起了在場每一個人的共鳴。不少居民眼中泛起了淚花,紛紛點頭表示支持。一位年輕的媽媽抱著孩子站了起來:“劉主任,我願意捐出家裏所有的應急物資,孩子們的衣服也都可以用上。”一位退休的老教師也站了出來:“我也要去前線,雖然年紀大了,但還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劉主任繼續說道:“這次抗洪救災不僅僅是五星的責任,更是我們每個人的義務。我們要讓那些受災的同胞知道,他們並不孤單,背後有無數雙手在支持他們。希望大家都能積極行動起來,盡自己的一份力量。”


    會場裏的氣氛愈發熱烈,居民們你一言我一語,紛紛表達自己的意願。有人提出可以組織車輛運送物資,有人建議設立專門的募捐箱,還有人表示願意負責聯絡和協調工作。劉大媽看著這些熱情高漲的麵孔,心中滿是感動。


    “好,既然大家都這麽積極,那我們就馬上行動起來。接下來,我們會成立一個臨時指揮部,統籌安排各項工作。請大家按照各自的特長和意願,積極參與到各項任務中去。讓我們攜手共進,共同戰勝這場洪水!”劉主任的話音剛落,會場上響起了一片熱烈的掌聲。


    在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麵前,這個社區展現出了前所未有的團結與力量。每個人都深知,隻有齊心協力,才能真正幫助那些身處困境的同胞,迎來新的希望。


    為了確保工作的有序進行,臨時指揮部迅速成立。劉文娟擔任總指揮,玖大媽負責後勤保障,幾位年輕黨員主動承擔起物資調配的任務。與此同時,社區內的誌願者們也迅速分成幾個小組,分別負責募捐、運輸、聯絡等工作。


    募捐組的成員們在社區內設立了多個募捐點,居民們紛紛慷慨解囊。衣物、食品、藥品、帳篷等物資源源不斷地被送到居委會。一位老奶奶顫巍巍地拿出自己積攢多年的積蓄,遞給了募捐組的工作人員:“這點錢不多,但希望能幫到那些受苦的孩子們。”工作人員接過錢,眼眶濕潤了,連連道謝。


    運輸組的成員們則忙著將收集到的物資裝車,準備送往災區。一輛輛裝滿愛心的卡車緩緩駛出社區,向著受災地區進發。司機師傅們紛紛表示,一定要安全、及時地將物資送到每一位受災群眾手中。


    聯絡組的成員們也不閑著,他們通過各種渠道多種方式,不斷更新災情信息,確保居民們能夠第一時間了解最新情況。同時,他們還積極聯係其他社區和廠區單位,爭取更多的支援。


    在這個過程中,社區內的鄰裏關係也變得更加緊密。原本互不相識的居民們,因為這場災難而走到了一起。大家互相鼓勵、互相支持,形成了一個充滿溫暖和力量的大家庭。


    隨著時間的推移,抗洪救災的工作逐漸進入高潮。劉文娟和玖大媽每天都在指揮部忙碌到深夜,確保每一個環節都順利進行。誌願者們也毫不懈怠,始終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他們的身影成為了社區中最美的風景線。


    終於,在全體居民的共同努力下,第一批物資成功送抵災區。受災群眾們看到這些來自陌生人的關愛,眼中閃爍著感激的淚花。一位受災村民緊緊握住誌願者的手說:“謝謝你們,如果沒有你們的幫助,我們真的不知道該怎麽辦。”


    當這一消息傳迴社區時,所有人為之振奮。劉文娟在大會上激動地說:“我們的努力沒有白費,隻要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就沒有什麽困難是克服不了的。接下來,我們將繼續全力以赴,直到最後一刻。”


    在這場抗洪救災的過程中,這個社區不僅展現了強大的凝聚力,更傳遞了無盡的愛與希望。每個人都深知,這場戰鬥遠未結束,但他們相信,隻要團結一心,就一定能迎來勝利的曙光。


    洪水肆虐,災情嚴峻。在抗洪搶險的關鍵時刻,朱墨也積極行動起來。他堂哥和死黨們,那個自稱“倒黴四人組”,也參與進來了。他們是軍人後代就有著堅定和信念。他們說:“我們以祖輩為榮,也要為他們的事跡做榜樣,所以更應該去第一線搶險。”


    然而,朱墨的決心遭到了姐姐妹妹的強烈反對。他們深知前線的危險,死命攔著不讓朱墨前往。最終,朱墨雖未能如願奔赴一線,但他並未因此懈怠。他來到居委會,捐出了自己全部的積蓄——5000元。這筆錢對當時的他來說,幾乎是他全部的家當。居委會的人並沒有過多追問錢的來源,隻要有心,便是最大的支持。


    捐款後,朱墨又默默地加入了車隊,參與物資運輸工作。在一個混亂的現場,他從隨身攜帶的空間中,倒出了3萬斤大米和麵粉,還有5萬斤土豆及1萬斤蔬菜。這些物資如同雪中送炭,極大地緩解了災區的燃眉之急。朱墨將空間裏大部分儲備都拿了出來,隻為能在這場災難中盡一份力。


    盡管如此,朱墨還是向妹妹朱敏保證不去前線。但當他看到災情愈發嚴重時,心中的責任感再次驅使他做出了選擇。他明白自己有特殊的能力,可以在關鍵時刻利用空間躲避危險。於是,在未告知任何人的情況下,朱墨悄悄地來到了抗洪一線。他心中清楚,自己的行為違背了之前的承諾,但他更無法眼睜睜看著災情惡化而無動於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50年代帶著妹妹吃飽穿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記憶闌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記憶闌珊並收藏重生50年代帶著妹妹吃飽穿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