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名正言順地搜刮
三國:屯兵百萬,你管這叫普通縣令? 作者:多喝熱水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天子看著曹操送過來的兩份文書,內心有些糾結。
發布求賢令不會讓他為難,因為他早就看士族豪強不順眼了。
先帝在位的時候,也曾經創辦過鴻都門學,就是想要打破士族對官員晉升的壟斷,可惜最後沒什麽很好的效果。
如今他以天子的身份發布求賢令,那麽理論上受到求賢令招攬,進入朝堂為官的人,都是天子門生。
隻要天子門生多一些,他們的能力強一些,將來未免不能和曹操掰掰手腕。
但是曹操提出來的第二條命令,就讓他為難了。
作為天子,建立行宮是很有必要的,但這件事不應該落到曹操這個大忠臣身上嗎?
曹操為了表示忠心,花費無數錢財、人力物力,給他建造行宮,然後天子順勢給曹操一些封賞。
這才應該是正常的流程。
但是曹操做了什麽?
他竟然要用天子的名義修建行宮,要求士族豪強出錢?
他要是真的這麽做了,那些出錢的士族豪強就要對他生出意見了。
作為大漢忠臣,難道曹操不應該主動承擔這些不利的因素嗎?
天子養著這些臣子,不就是要讓他們做髒事,承擔罵名嗎?
怎麽到了曹操這裏,就要讓天子來承擔這一切了?
“曹愛卿,朕明白你的心意,可是讓朕對士族豪強伸手要錢,是否不太妥當?”
曹操義正言辭地說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這整個大漢都是陛下的,天底下所有的士族豪強能夠有今日成就,都應該感謝陛下,感謝大漢!
如今陛下剛剛逃離虎口,隻是想讓他們出錢為陛下修建一座行宮,難道他們還敢有意見嗎?
陛下放心,兗州境內,哪個士族豪強敢對這件事有意見,臣絕對不會放過他們!”
“朕不是這個意思,朕是說……”
“難道陛下不想建設行宮嗎?”
“也不是,朕當然想,可是……”
“那陛下的意思,是想要臣來出錢為陛下建設行宮?”
“額,也不是,朕知道曹愛卿你忠君為國,可這件事也不能全都交給你。”
“那臣明白了。”
曹操點頭,“陛下體恤那些士族豪強,不忍心讓他們出錢,可陛下有沒有想過,在陛下蒙難的時候,這些士族豪強為陛下做了什麽?
他們什麽都沒做,就已經是死罪了!
如今陛下脫困而出,沒有追究他們的罪責已經是寬仁了,難道這個時候讓他們出錢,為陛下建設行宮,他們還要有意見嗎?
若真是有人如此,那此人必然不忠!
既然不忠,那陛下為何還要留情?
臣雖不才,但也願意為了維護陛下,赴湯蹈火!”
曹操的話都說道這個程度了,天子還能說什麽?
他不敢跟士族豪強叫板,難道就敢跟曹操叫板了嗎?
董承的屍體還沒涼透呢。
這個教訓難道還不夠嗎?
天子要是敢違逆曹操的意思,說不定就要落得跟董承一樣的結局。
“好,那就依曹愛卿所言,這件事就交給曹愛卿去做吧。”
“是,臣領命!”
曹操慢慢退出來,和等在外麵的陸川匯報。
陸川不想見天子,他要隱藏在幕後,等到天子的價值完全壓榨出來,然後再親自出麵。
“陸大人,陛下已經答應了,接下來我該怎麽做?”
“當然是按照計劃進行了,不過你要記住一點,那就是借著天子的名義,給我狠狠地搜刮那些士族豪強。
他們不是國之棟梁嗎?
如今天子有需要,正是他們表忠心的時候,誰敢在這個時候推三阻四,誰就是對大漢不忠!
對大漢不忠的人,那就沒有留下來的必要了。”
曹操忍不住打了一個哆嗦。
原本他隻是計劃讓士族豪強出點血,沒想到陸川比他還很,誰不肯出血,誰就要丟掉性命!
不過這樣也好,隻有用上一些手段,才能讓士族豪強乖乖聽話。
曹操崛起之路之所以如此困難,跟他沒有得到太多士族豪強的支持也是有直接關係的。
他在初期走的並不是士族路線,更傾向於從寒門選拔人才,隻是到後來證明曹操這個想法行不通。
如今就是士族豪強當道的時代,曹操一個閹宦之後,有什麽能力和這個時代抗衡?
沒有陸川那樣的本事,曹操隻是表現出來一點和士族豪強為敵的意思,就遭到了反噬,差一點就徹底落敗。
曆史上的荀彧之所以放棄袁紹,投靠弱小的曹操,想來並不是真的看好曹操,而是因為曹操身邊沒有什麽強大的士族,荀彧是過來投機了。
隻不過誰都沒想到曹操竟然真的能擊敗強大的袁紹,統一了北方,成為了真正的霸主。
等荀彧發現曹操實力太過強大的時候,他已經無法代表也潁川士族壓製曹操了,這才有了荀彧阻止曹操晉位魏公,最終被曹操刺死的結局。
說到底就是大家互相利用,誰都別投入太多的感情。
認真你就輸了。
也正是因為曹操一開始並不是特別依賴士族豪強,所以陸川提出來,要借他的手收割士族豪強的時候,曹操並沒有太大的抵抗。
反正都是工具,該收割就收割唄,不要有心理壓力。
畢竟他現在已經成為陸川的工具人了。
都是工具人,就不要挑揀那麽多了。
曹操得了陸川的授意,第二天就以天子的名義發布了求賢令,全國範圍內,但凡有能力的人都可以來許縣試一下,一旦得到天子(曹操)的認可,就能成為官員,實現階級跨越。
這一手等於打破了士族對官員的壟斷,很嚴重地動了士族的蛋糕,但是他們卻不敢明著跳出來反對,因為這是天子發出來的求賢令,上麵還有天子印璽。
誰敢跳出來反對,誰就是對天子不忠!
不過也有聰明人,說天子已經被曹操控製了,這根本就不是天子的意思,而是曹操的意思。
但這種聰明人畢竟是少數,而且大部分寒門士子並不在乎這是天子發出的求賢令,還是曹操發出的求賢令。
寒門士子的晉升途徑已經被鎖死了,好不容易抓住這樣一個機會,他們怎麽可能放棄?
所以不管外界如何傳言,求賢令的作用還是能夠完全發揮出來。
發布求賢令不會讓他為難,因為他早就看士族豪強不順眼了。
先帝在位的時候,也曾經創辦過鴻都門學,就是想要打破士族對官員晉升的壟斷,可惜最後沒什麽很好的效果。
如今他以天子的身份發布求賢令,那麽理論上受到求賢令招攬,進入朝堂為官的人,都是天子門生。
隻要天子門生多一些,他們的能力強一些,將來未免不能和曹操掰掰手腕。
但是曹操提出來的第二條命令,就讓他為難了。
作為天子,建立行宮是很有必要的,但這件事不應該落到曹操這個大忠臣身上嗎?
曹操為了表示忠心,花費無數錢財、人力物力,給他建造行宮,然後天子順勢給曹操一些封賞。
這才應該是正常的流程。
但是曹操做了什麽?
他竟然要用天子的名義修建行宮,要求士族豪強出錢?
他要是真的這麽做了,那些出錢的士族豪強就要對他生出意見了。
作為大漢忠臣,難道曹操不應該主動承擔這些不利的因素嗎?
天子養著這些臣子,不就是要讓他們做髒事,承擔罵名嗎?
怎麽到了曹操這裏,就要讓天子來承擔這一切了?
“曹愛卿,朕明白你的心意,可是讓朕對士族豪強伸手要錢,是否不太妥當?”
曹操義正言辭地說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這整個大漢都是陛下的,天底下所有的士族豪強能夠有今日成就,都應該感謝陛下,感謝大漢!
如今陛下剛剛逃離虎口,隻是想讓他們出錢為陛下修建一座行宮,難道他們還敢有意見嗎?
陛下放心,兗州境內,哪個士族豪強敢對這件事有意見,臣絕對不會放過他們!”
“朕不是這個意思,朕是說……”
“難道陛下不想建設行宮嗎?”
“也不是,朕當然想,可是……”
“那陛下的意思,是想要臣來出錢為陛下建設行宮?”
“額,也不是,朕知道曹愛卿你忠君為國,可這件事也不能全都交給你。”
“那臣明白了。”
曹操點頭,“陛下體恤那些士族豪強,不忍心讓他們出錢,可陛下有沒有想過,在陛下蒙難的時候,這些士族豪強為陛下做了什麽?
他們什麽都沒做,就已經是死罪了!
如今陛下脫困而出,沒有追究他們的罪責已經是寬仁了,難道這個時候讓他們出錢,為陛下建設行宮,他們還要有意見嗎?
若真是有人如此,那此人必然不忠!
既然不忠,那陛下為何還要留情?
臣雖不才,但也願意為了維護陛下,赴湯蹈火!”
曹操的話都說道這個程度了,天子還能說什麽?
他不敢跟士族豪強叫板,難道就敢跟曹操叫板了嗎?
董承的屍體還沒涼透呢。
這個教訓難道還不夠嗎?
天子要是敢違逆曹操的意思,說不定就要落得跟董承一樣的結局。
“好,那就依曹愛卿所言,這件事就交給曹愛卿去做吧。”
“是,臣領命!”
曹操慢慢退出來,和等在外麵的陸川匯報。
陸川不想見天子,他要隱藏在幕後,等到天子的價值完全壓榨出來,然後再親自出麵。
“陸大人,陛下已經答應了,接下來我該怎麽做?”
“當然是按照計劃進行了,不過你要記住一點,那就是借著天子的名義,給我狠狠地搜刮那些士族豪強。
他們不是國之棟梁嗎?
如今天子有需要,正是他們表忠心的時候,誰敢在這個時候推三阻四,誰就是對大漢不忠!
對大漢不忠的人,那就沒有留下來的必要了。”
曹操忍不住打了一個哆嗦。
原本他隻是計劃讓士族豪強出點血,沒想到陸川比他還很,誰不肯出血,誰就要丟掉性命!
不過這樣也好,隻有用上一些手段,才能讓士族豪強乖乖聽話。
曹操崛起之路之所以如此困難,跟他沒有得到太多士族豪強的支持也是有直接關係的。
他在初期走的並不是士族路線,更傾向於從寒門選拔人才,隻是到後來證明曹操這個想法行不通。
如今就是士族豪強當道的時代,曹操一個閹宦之後,有什麽能力和這個時代抗衡?
沒有陸川那樣的本事,曹操隻是表現出來一點和士族豪強為敵的意思,就遭到了反噬,差一點就徹底落敗。
曆史上的荀彧之所以放棄袁紹,投靠弱小的曹操,想來並不是真的看好曹操,而是因為曹操身邊沒有什麽強大的士族,荀彧是過來投機了。
隻不過誰都沒想到曹操竟然真的能擊敗強大的袁紹,統一了北方,成為了真正的霸主。
等荀彧發現曹操實力太過強大的時候,他已經無法代表也潁川士族壓製曹操了,這才有了荀彧阻止曹操晉位魏公,最終被曹操刺死的結局。
說到底就是大家互相利用,誰都別投入太多的感情。
認真你就輸了。
也正是因為曹操一開始並不是特別依賴士族豪強,所以陸川提出來,要借他的手收割士族豪強的時候,曹操並沒有太大的抵抗。
反正都是工具,該收割就收割唄,不要有心理壓力。
畢竟他現在已經成為陸川的工具人了。
都是工具人,就不要挑揀那麽多了。
曹操得了陸川的授意,第二天就以天子的名義發布了求賢令,全國範圍內,但凡有能力的人都可以來許縣試一下,一旦得到天子(曹操)的認可,就能成為官員,實現階級跨越。
這一手等於打破了士族對官員的壟斷,很嚴重地動了士族的蛋糕,但是他們卻不敢明著跳出來反對,因為這是天子發出來的求賢令,上麵還有天子印璽。
誰敢跳出來反對,誰就是對天子不忠!
不過也有聰明人,說天子已經被曹操控製了,這根本就不是天子的意思,而是曹操的意思。
但這種聰明人畢竟是少數,而且大部分寒門士子並不在乎這是天子發出的求賢令,還是曹操發出的求賢令。
寒門士子的晉升途徑已經被鎖死了,好不容易抓住這樣一個機會,他們怎麽可能放棄?
所以不管外界如何傳言,求賢令的作用還是能夠完全發揮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