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來晚一步
穿越後,我每天在大秦收快遞 作者:晨昏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沈括蹲下身,從懷中掏出兩錠白花花的銀子。
他將其中一錠塞到小乞丐手中,另一錠則在他眼前晃了晃。
“帶我去見你們的老大,事成之後,這錠銀子也是你的。”
小乞丐的眼睛瞬間亮了起來,他緊緊攥著手中的銀子,像是怕它突然飛走一般。
然後他轉身朝著城西一條僻靜的小巷走去。
沈括跟著小乞丐穿過狹窄的巷道,兩旁的房屋破敗不堪,散發著陣陣黴味。
終於,他們來到一處隱蔽的院落。
院子裏聚集著數十個乞丐,老老少少,衣衫襤褸,一個個麵黃肌瘦,眼神中卻透著一種難以言喻的精明。
小乞丐領著沈括來到一個身材魁梧,滿臉絡腮胡子的中年乞丐麵前。
“老大,這位老爺想見你。”
絡腮胡子上下打量了沈括一番,臉上閃過狐疑的表情。
“你是什麽人?找我有什麽事?”
沈括開門見山:
“我想打聽一個人的下落,事成之後,必有重謝。”
絡腮胡子冷笑一聲:
“這位老爺可能是誤會了,我們這些乞丐苟且偷生,隻為討碗飯吃。”
“更別說什麽打聽消息,哪能知道什麽人的下落?”
沈括將手中的銀錠拋了拋,銀子在空中劃出一道銀色的弧線,最終穩穩地落入絡腮胡子的手中。
“我想,這應該能讓你們知道一些事情。”
絡腮胡子掂了掂手中的銀子,臉上的笑容變得諂媚起來。
“這位老爺,您想打聽誰?隻要我知道的,一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沈括描述了沈清的樣貌和衣著,並著重強調了她失蹤前後的時間和地點。
絡腮胡子聽完後,沉思片刻,說道:
“這位姑娘,我好像有點印象。”
“前幾天,我看到幾個黑衣人把她帶進了城南的一處破草屋裏。”
沈括心中一緊,城南破草屋?
他強壓下心中的怒火,問道:
“你能帶我去那個宅院嗎?”
“這個......那地方……不太安全。”
沈括再次掏出一錠銀子:
“帶我去,這些都是你的。”
絡腮胡子的眼睛再次亮了起來,他一把接過銀子,點頭哈腰地說道:
“老爺,您放心,我這就帶您去!”
絡腮胡子帶著沈括一行人,沿著坑窪不平的小路,一路向城南走去。
沈括的心髒怦怦直跳,他緊緊握著手弩,目光警惕地掃視著周圍。
他有一種預感,這次的城南之行,恐怕不會太平。
走了大約半個時辰,他們終於來到絡腮胡子所說的破草屋前。
這間草屋孤零零地矗立在荒野之中,四周雜草叢生,顯得格外陰森恐怖。
沈括雖然著急,但是並沒有失去理智。
他示意眾人停下,然後撿起幾塊石頭,朝著草屋的窗戶扔去。
石頭撞擊在窗戶上,發出沉悶的聲響,卻沒有任何迴應。
“裏麵好像沒人。”
絡腮胡子搓著手,小心翼翼地說道。
沈括做了個噤聲的手勢,他拔出手弩,瞄準草屋的門鎖,猛地扣動扳機。
“嗖”的一聲,弩箭射出,精準地擊中了門鎖。
“砰”的一聲,草屋的門應聲而開。
沈括率先衝了進去,其他人緊隨其後。
草屋裏空空如也,隻有一堆堆亂七八糟的稻草堆放在角落裏。
“人呢?”
絡腮胡子疑惑地問道。
沈括沒有理會他,他仔細地檢查著草屋裏的每一個角落,希望能找到一些蛛絲馬跡。
突然,他的目光落在了角落裏的一堆稻草上。
那堆稻草似乎有些不同,上麵散落著幾根粗糙的繩子。
沈括走過去,將繩子撿起來,仔細地端詳著。
這些繩子是用稻草編織而成的,看起來很普通,但沈括卻隱隱覺得有些不對勁。
他嚐試著將幾根繩子擺放在一起,突然,一個念頭在他腦海中閃過。
他將繩子按照一定的順序擺放好,竟然組成了一個“西”字。
“西……”沈括喃喃自語。
“城西?”
他猛地抬起頭,目光如炬,似乎明白了什麽。
“不好!我們中計了!”沈括臉色一變,大聲喊道:
“他們把沈清帶到城西去了!”
絡腮胡子等人麵麵相覷,顯然還沒反應過來。
沈括從懷裏摸出一錠銀子,又取下一塊雕工精細的玉佩,一並塞到絡腮胡子手裏。
絡腮胡子隻覺手中一沉,低頭一看。
銀子白花花的晃眼,玉佩更是溫潤細膩,一看便知價值不菲。
他愣愣地抬起頭,不明白沈括這是何意。
“拿著這些,立刻去蒙府找蒙毅將軍!”
“告訴他,沈清被劫持到城西,讓他帶兵立刻趕往支援!”
“這塊玉佩,你交給蒙毅將軍,他一看便知。”
絡腮胡子捧著銀子和玉佩,像捧著兩塊燙手山芋,他吞了口唾沫,有些結巴地問道:
“老爺,這……這城西……”
他本想說城西魚龍混雜,十分危險。
可看著沈括那雙冷厲的眼睛,又把話咽了迴去。
“少廢話!快去!”
沈括厲聲喝道。
絡腮胡子一個激靈,連忙點頭哈腰。
“是是是,小的這就去!這就去!”
說罷,他揣著銀子和玉佩帶著其他的乞丐,一溜煙地跑了,跑得比兔子還快。
沈括看著絡腮胡子遠去的背影,深吸一口氣。
......
城西,是鹹陽城最為混亂的地方,這裏聚集著各方勢力,三教九流,龍蛇混雜。
灰蒙蒙的天空下著大雨,落在沈括臉上,帶來一陣冰冷的觸感。
沈括來到一條僻靜的小巷,巷口有兩個黑影正低聲交談著,不時發出幾聲陰冷的笑聲。
心頭一緊,屏住唿吸,悄無聲息地爬上房頂,慢慢地靠近那兩個黑影。
“大哥,你說那小娘們兒值多少銀子?”
一個尖細的聲音問道。
“嘿嘿,這小娘們兒細皮嫩肉的,買到窯子裏怎麽也得值個百八十兩吧。”
“百八十兩?那也太少了!我看怎麽也得值個千八百兩!”
他將其中一錠塞到小乞丐手中,另一錠則在他眼前晃了晃。
“帶我去見你們的老大,事成之後,這錠銀子也是你的。”
小乞丐的眼睛瞬間亮了起來,他緊緊攥著手中的銀子,像是怕它突然飛走一般。
然後他轉身朝著城西一條僻靜的小巷走去。
沈括跟著小乞丐穿過狹窄的巷道,兩旁的房屋破敗不堪,散發著陣陣黴味。
終於,他們來到一處隱蔽的院落。
院子裏聚集著數十個乞丐,老老少少,衣衫襤褸,一個個麵黃肌瘦,眼神中卻透著一種難以言喻的精明。
小乞丐領著沈括來到一個身材魁梧,滿臉絡腮胡子的中年乞丐麵前。
“老大,這位老爺想見你。”
絡腮胡子上下打量了沈括一番,臉上閃過狐疑的表情。
“你是什麽人?找我有什麽事?”
沈括開門見山:
“我想打聽一個人的下落,事成之後,必有重謝。”
絡腮胡子冷笑一聲:
“這位老爺可能是誤會了,我們這些乞丐苟且偷生,隻為討碗飯吃。”
“更別說什麽打聽消息,哪能知道什麽人的下落?”
沈括將手中的銀錠拋了拋,銀子在空中劃出一道銀色的弧線,最終穩穩地落入絡腮胡子的手中。
“我想,這應該能讓你們知道一些事情。”
絡腮胡子掂了掂手中的銀子,臉上的笑容變得諂媚起來。
“這位老爺,您想打聽誰?隻要我知道的,一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沈括描述了沈清的樣貌和衣著,並著重強調了她失蹤前後的時間和地點。
絡腮胡子聽完後,沉思片刻,說道:
“這位姑娘,我好像有點印象。”
“前幾天,我看到幾個黑衣人把她帶進了城南的一處破草屋裏。”
沈括心中一緊,城南破草屋?
他強壓下心中的怒火,問道:
“你能帶我去那個宅院嗎?”
“這個......那地方……不太安全。”
沈括再次掏出一錠銀子:
“帶我去,這些都是你的。”
絡腮胡子的眼睛再次亮了起來,他一把接過銀子,點頭哈腰地說道:
“老爺,您放心,我這就帶您去!”
絡腮胡子帶著沈括一行人,沿著坑窪不平的小路,一路向城南走去。
沈括的心髒怦怦直跳,他緊緊握著手弩,目光警惕地掃視著周圍。
他有一種預感,這次的城南之行,恐怕不會太平。
走了大約半個時辰,他們終於來到絡腮胡子所說的破草屋前。
這間草屋孤零零地矗立在荒野之中,四周雜草叢生,顯得格外陰森恐怖。
沈括雖然著急,但是並沒有失去理智。
他示意眾人停下,然後撿起幾塊石頭,朝著草屋的窗戶扔去。
石頭撞擊在窗戶上,發出沉悶的聲響,卻沒有任何迴應。
“裏麵好像沒人。”
絡腮胡子搓著手,小心翼翼地說道。
沈括做了個噤聲的手勢,他拔出手弩,瞄準草屋的門鎖,猛地扣動扳機。
“嗖”的一聲,弩箭射出,精準地擊中了門鎖。
“砰”的一聲,草屋的門應聲而開。
沈括率先衝了進去,其他人緊隨其後。
草屋裏空空如也,隻有一堆堆亂七八糟的稻草堆放在角落裏。
“人呢?”
絡腮胡子疑惑地問道。
沈括沒有理會他,他仔細地檢查著草屋裏的每一個角落,希望能找到一些蛛絲馬跡。
突然,他的目光落在了角落裏的一堆稻草上。
那堆稻草似乎有些不同,上麵散落著幾根粗糙的繩子。
沈括走過去,將繩子撿起來,仔細地端詳著。
這些繩子是用稻草編織而成的,看起來很普通,但沈括卻隱隱覺得有些不對勁。
他嚐試著將幾根繩子擺放在一起,突然,一個念頭在他腦海中閃過。
他將繩子按照一定的順序擺放好,竟然組成了一個“西”字。
“西……”沈括喃喃自語。
“城西?”
他猛地抬起頭,目光如炬,似乎明白了什麽。
“不好!我們中計了!”沈括臉色一變,大聲喊道:
“他們把沈清帶到城西去了!”
絡腮胡子等人麵麵相覷,顯然還沒反應過來。
沈括從懷裏摸出一錠銀子,又取下一塊雕工精細的玉佩,一並塞到絡腮胡子手裏。
絡腮胡子隻覺手中一沉,低頭一看。
銀子白花花的晃眼,玉佩更是溫潤細膩,一看便知價值不菲。
他愣愣地抬起頭,不明白沈括這是何意。
“拿著這些,立刻去蒙府找蒙毅將軍!”
“告訴他,沈清被劫持到城西,讓他帶兵立刻趕往支援!”
“這塊玉佩,你交給蒙毅將軍,他一看便知。”
絡腮胡子捧著銀子和玉佩,像捧著兩塊燙手山芋,他吞了口唾沫,有些結巴地問道:
“老爺,這……這城西……”
他本想說城西魚龍混雜,十分危險。
可看著沈括那雙冷厲的眼睛,又把話咽了迴去。
“少廢話!快去!”
沈括厲聲喝道。
絡腮胡子一個激靈,連忙點頭哈腰。
“是是是,小的這就去!這就去!”
說罷,他揣著銀子和玉佩帶著其他的乞丐,一溜煙地跑了,跑得比兔子還快。
沈括看著絡腮胡子遠去的背影,深吸一口氣。
......
城西,是鹹陽城最為混亂的地方,這裏聚集著各方勢力,三教九流,龍蛇混雜。
灰蒙蒙的天空下著大雨,落在沈括臉上,帶來一陣冰冷的觸感。
沈括來到一條僻靜的小巷,巷口有兩個黑影正低聲交談著,不時發出幾聲陰冷的笑聲。
心頭一緊,屏住唿吸,悄無聲息地爬上房頂,慢慢地靠近那兩個黑影。
“大哥,你說那小娘們兒值多少銀子?”
一個尖細的聲音問道。
“嘿嘿,這小娘們兒細皮嫩肉的,買到窯子裏怎麽也得值個百八十兩吧。”
“百八十兩?那也太少了!我看怎麽也得值個千八百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