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微信提示音響起,許多條消息冒了出來,阮舒揚有些驚訝,過了會兒才發現誤發了條消息到許久沒用的群聊裏,他看著屏幕上白嫋的頭像,不知該如何迴複。
他先是把其餘信息都一一迴複了,直到什麽事情都做完,才鼓足勇氣點開了白嫋的對話框,好在她並沒有追問他為什麽要轉讓機器,以及這些機器都是從哪兒購入的。
阮舒揚離開哈密的時候,白嫋的傷口還沒好,他懷揣著愧疚走了,現在除了隔著屏幕心疼,似乎沒有更好的辦法。
手機屏幕亮了,隨後熄滅,再亮起,如此反複……就跟手機的主人心情一樣猶豫不決。
困頓許久,他還是決定給白嫋打個電話,不忍心看著她空等。
電話接通的那一刹那,阮舒揚的聲音有些發顫,他竭力維持平靜,用往常的語氣詢問白嫋的傷勢如何了,“我不在你身邊,你更加要好好照顧自己,按時吃飯睡覺,出門要多穿衣服戴好圍巾帽子省得感冒了。”他絮絮叨叨的,哪兒有半點想跟她分手的意思。
白嫋一邊聽,一邊默默掉眼淚,她就知道他不是善變的人。
“到底發生什麽事情了?你遇到困難可以向我們求助的,不要把所有壓力都抗在一個人身上,那樣太辛苦了。”
他倆打電話的時候葛雲雀就在旁邊聽著,還順手給白嫋扯了張紙巾擦拭眼淚。
此刻已經天黑了,今天是舉家團圓的日子,阮舒揚一家人本來打算是去奶奶家吃團年飯的,他心情不佳怕被人看穿,就尋了個借口沒去。房間裏沒有開燈,隻有從外麵照射進來的光線,他站在落地窗邊,終於還是把困在心頭的那件事說了出來。
“十一月的時候師兄他們拉我入股投資一種新型自動采收機器,當時我覺得這種新型自動采收機器一旦研發出來勢必會趕超市麵上任何一款自動采收機器,腦子一熱就把名下所有的現金全都轉過去了。誰知道這就是一場騙局,他們拉過來的自動采收機器精準度完全不合格,甚至連市麵上已有的自動采收機器的采收率都達不到。”
被騙錢不是最讓阮舒揚難受的,真正讓他覺得難過的是,這批自動采收機器是他師兄介紹的,對方明知是個坑,卻還是拉著他跳了下去。
阮舒揚道:“這批機器太新了,雖然采收率是低了些,卻並不是沒有任何用處,所以我想轉讓給其他人看看能不能折現,少虧一點是一點。”
這對於他而言已經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了,總不能就這麽把機器砸在手裏,所以這段時間他四處聯係人想要把這批機器轉賣出去。
原來這就是困擾他許久的事情。
十一月的時候阮舒揚就在進行投資,怪不得壓力這麽大,他什麽都憋在心裏,所有壓力都一個人消化,不讓身邊人幫忙分擔。白嫋暗自責怪自己沒有提早發現,她可以幫舒揚分擔一些壓力的。
“沒事兒,事情既然已經發生了,再追究以前的事情也沒有必要了,還是先想想怎麽解決問題吧。”葛雲雀插了一句嘴。
聽見另一個熟悉的聲音,阮舒揚驚訝得連說話都磕巴起來,“葛、葛雲雀,你怎麽跟白嫋在一塊兒,那我剛才說的話你不是全都聽到了?!”
被熟人坑一旦傳出去難免丟人現眼,所以阮舒揚並不想讓太多人知道這件事,他還以為電話那端隻有白嫋一個人,才沒有猶豫就把事情原委都告知了,誰知還多了一個葛雲雀。
“全都聽見了。”葛雲雀覺得還得多虧了自己,居然想起來清理群聊,否則就看不到那則消息,白嫋和阮舒揚就無法破冰。“你跟桔山行民宿的老板是什麽關係?”正好借著這個機會,她問出了自己的疑惑,上次在桔山行民宿那裏看到阮舒揚,還差點被白嫋誤會。
阮舒揚摁了摁鼻梁,“桔山行民宿是我和幾個師兄投資合夥開的,當時就想跟你們說,但是怕被人說是關係戶,就沒說了。”
“這樣啊。”怪不得了,他會在桔山行民宿出現。
提到桔山行民宿,幾人就不可避免地迴憶起了那天發生的事情,以及那個荒唐的不行的‘吻’,葛雲雀趕緊換了話題,避免氣氛尷尬。
“對了,你把你那些機器的具體型號之類的都發給我一份吧,我們這邊認識的農戶也不少,要是有合適的,沒準兒就能夠給你轉賣出去。”
阮舒揚感激葛雲雀的幫忙,也實話實說道:“其實我是先掛著信息看有沒有人感謝興趣,這一批機器的采收率有些低。”他被人坑,卻不想換下一個人去坑,更何況買自動采收機器的都是農牧戶,全靠田裏的收成過日子,他哪裏能做這種昧良心的事情。
“那能不能重新改造一下機器設備,提高采收率?”葛雲雀對這方麵不是很了解,要是能把采收率提高,價錢的事情就好說了。
阮舒揚道:“有肯定是有辦法的,就是比較難,需要投入的資金也多。”這也是他一再猶豫的原因之一,現在把這批機器賣了,采收率不高價格自然也不能要高了,否則沒人會買;采收率上去了價格也能上去,可還得再投入一筆資金。
“我有點不知道該怎麽辦才好了,想提高一下采收率,又擔心機器不好轉賣出去,到時候全砸手裏,虧損更多。”
投入資金不是一筆小錢,他得對此負責。
白嫋發表自己的看法:“舒揚,我不讚同你現在就把機器賣了,一來是采收率低,買了機器的農戶依舊要花費大量人力去做結尾工作,耗時耗力;二來是價格勢必要放得很低,真要算起來的話就虧損得太多了。”
葛雲雀也道:“我和白嫋的意見相同,你先別急,我們搶收晚熟哈密瓜的事情你忘記了,當時那麽多畝哈密瓜等著人去采摘,要不是你們幫忙借用了五台機器,恐怕還得耽誤很長一段時間才能搶收完成。”
按照當前政策規定,小田並大田勢在必行,所有的小田都集中成大田,統一種植,統一澆灌,再進行統一采收,未來需要大量的自動采收機器來輔助人類幹農活。
要是阮舒揚的新型自動采收機器研發成功,采收率能夠達到百分之百,那就再好不過了!
“是我鑽牛角尖了。”阮舒揚被點撥後,很快意識到自己經曆的事情還是太少了,被師兄背刺並不能成為他就此墮落的理由,他不僅要重新振作起來,還要把自動采收機器的采收率提高,改善農牧民的生活。
見正經事聊得差不多了,葛雲雀非常識趣地說要出門買個東西,把空間留給了阮舒揚和白嫋,讓這對小情侶借此說開,不再鬧別扭。
她在街上閑逛,不知不覺就走到了庫蘭家的餐館附近,店鋪外麵的燈光還亮著,她看著就覺得很溫馨。
估摸著這一來一迴時間就差不多了,葛雲雀沒打算去打擾庫蘭,直接順著家的地方往迴走,路上不知道踩中了什麽東西還險些絆了一跤。好在她這段時間已經多次練習過怎麽打出溜滑,身子晃了晃穩住沒摔跤。
前方一個穿著厚實毛外套的中年男人牽著一匹馬,馬上馱著許多東西,“哢噠”“哢噠”,馬蹄子踩在地麵聲音清脆。
葛雲雀跟在他們身後,不可避免地迴想起第一次見到萊勒木時的場景,他就是這樣牽著一匹棕馬,肩頭上還馱著一隻灰白獵隼。
味道果真比迴憶更加真實,她此刻好似還能在冷冽的空氣中嗅到盛夏無花果熟透了的甜滋滋的味道,她懷念摘果子喂萊勒木馴養的那隻獵隼白雪的日子。
主人一走,白雪又該去哪兒呢?
上海肯定是去不了的,到處都是鋼鐵森林,白雪不會喜歡那裏。
應該留在草原上了,那裏本來就是它的家園。
元宵一過,就傳來了一個天大的好消息——可以推選出一個項目去北京參加耕耘振興計劃產銷對接班。
放假迴家的各位同事也都陸續迴來,徐漫尤為感激葛雲雀,特意給她帶了些火鍋底料,讓她自己煮火鍋吃解解饞。
“漫姐,這個產銷對接班是北京那邊從我們推薦的項目中選嗎?”葛雲雀問道,她倒是有個人選,麥麥提敏大叔的艾德萊斯綢就是個很好的項目,艾德萊斯綢花樣獨特,能夠吸引眾人目光。
“參加這個產銷對接班的學員機會難得,要和村委會幹部們好好討論一下人選,而且隻有一個人能報名,名額太少了,估摸著又會為這個名額爭論起來。”徐漫拉了張椅子過來,和葛雲雀麵對麵坐著閑聊。“去年農林大學的學生們說來拍宣傳片,結果放繡娘鴿子,我一直覺得對不住她們,想著有機會就安排一個名額給繡坊的負責人古麗漢娜,可是你說就給了一個名額,這可怎麽辦才好。”
古麗娜爾和古麗漢娜兩姐妹都在繡坊工作,姐姐古麗娜爾擅長手工,刺繡水平極高,妹妹古麗漢娜負責管理繡坊的所有人員,兩姐妹聯合將繡坊打理得井井有條。
“畢竟是要將產品銷售出去,得選個能說會道的人才行,要是選個嘴不靈光的,去了也隻能幹瞪眼,看著別人聊得熱火朝天。”徐漫想先把葛雲雀說服了,等兩人統一口徑後再去和村委會那邊商量,這樣勝算更大。
葛雲雀覺得有些頭疼,“你要這麽說的話,古麗漢娜的口才確實不錯,她這個性格到哪兒都不會落下風的,之前還和麥麥提敏大叔吵架呢。”
一見她口風鬆動,徐漫接著道:“可不是嘛,她口才好,選她去保準兒能帶動刺繡的銷量!”
“咱們還是先問問袁鬆書記那邊的意見,咱倆說的又做不了主。”葛雲雀打了個哈哈,繼續處理自己的事情了,剛一開工,她發了條開工大吉的朋友圈,不少舊同學評論留言,她打算等中午吃飯的時候再挨個迴複。
離她位置不遠的徐漫嘴裏嘀咕著什麽,她沒聽清楚,隻模糊聽見幾個字,倒也沒在意。
葛雲雀她們推行的村級事務處理平台在新的一年也推出新的板塊,方便為村民居民提供服務信息,可以在‘村友圈’裏搜索尋找自己想了解的訊息,比如各種招聘信息。
“雲雀,你有空幫我看個東西嗎?”
葛雲雀一看微信上發來的信息,竟然是招聘服務員的消息,庫蘭家的餐館日常維持得不錯,她想要再加一個小工平時幫忙備菜、端個盤子之類的,也能讓自己和巴爾塔鬆口氣沒有那麽辛苦。
仔細核看過一遍,葛雲雀才發消息:“可以,沒什麽問題,庫蘭姐你打算發在‘村友圈’上,還是打印出來?”
“就發‘村友圈’上,那裏好多人都在瀏覽,我還看到有人在招聘貨車司機、焊裝工、維修工……互聯網就是快,剛發出去就有人留言了!”庫蘭在自家的餐館裏對著手機傻樂,她也沒有想到自己才發出去一會兒就有人過來問缺不缺人手。
葛雲雀放下手機,庫蘭一家人的生活走入正軌,隻要這夫妻倆好好經營生意,就肯定會越過越好的。
村級事務處理平台的推廣,幫助許多村民解決了事情,袁鬆書記對此讚不絕口,他這段時間都在跟其他村委會的幹部推廣這個政務處理平台,快捷、便利,讓村民少跑路,事情更快解決。
幾天後,又有一條好消息傳來。
“袁鬆書記,咱們阿勒屯村獲得了‘點亮鄉村’備受矚目獎!”葛雲雀一得知這個好消息就立刻去找袁鬆書記,這不是一個簡單的榮譽,而是對於他們去年一整年工作成果的認可!
葛雲雀歡喜極了,她沒想到上次徐漫讓她填寫的那些資料,竟然是用來評獎的,而且還真讓他們獲得了一個獎。
活動說明上顯示,獲得單項獎的村莊,可以獲得五千元的‘助力金’,雖然錢不算特別多,卻是對村莊的一個鼓勵,還能獲得各級領導的重視和支持,方便以後各種項目在村子裏優先安排。
他先是把其餘信息都一一迴複了,直到什麽事情都做完,才鼓足勇氣點開了白嫋的對話框,好在她並沒有追問他為什麽要轉讓機器,以及這些機器都是從哪兒購入的。
阮舒揚離開哈密的時候,白嫋的傷口還沒好,他懷揣著愧疚走了,現在除了隔著屏幕心疼,似乎沒有更好的辦法。
手機屏幕亮了,隨後熄滅,再亮起,如此反複……就跟手機的主人心情一樣猶豫不決。
困頓許久,他還是決定給白嫋打個電話,不忍心看著她空等。
電話接通的那一刹那,阮舒揚的聲音有些發顫,他竭力維持平靜,用往常的語氣詢問白嫋的傷勢如何了,“我不在你身邊,你更加要好好照顧自己,按時吃飯睡覺,出門要多穿衣服戴好圍巾帽子省得感冒了。”他絮絮叨叨的,哪兒有半點想跟她分手的意思。
白嫋一邊聽,一邊默默掉眼淚,她就知道他不是善變的人。
“到底發生什麽事情了?你遇到困難可以向我們求助的,不要把所有壓力都抗在一個人身上,那樣太辛苦了。”
他倆打電話的時候葛雲雀就在旁邊聽著,還順手給白嫋扯了張紙巾擦拭眼淚。
此刻已經天黑了,今天是舉家團圓的日子,阮舒揚一家人本來打算是去奶奶家吃團年飯的,他心情不佳怕被人看穿,就尋了個借口沒去。房間裏沒有開燈,隻有從外麵照射進來的光線,他站在落地窗邊,終於還是把困在心頭的那件事說了出來。
“十一月的時候師兄他們拉我入股投資一種新型自動采收機器,當時我覺得這種新型自動采收機器一旦研發出來勢必會趕超市麵上任何一款自動采收機器,腦子一熱就把名下所有的現金全都轉過去了。誰知道這就是一場騙局,他們拉過來的自動采收機器精準度完全不合格,甚至連市麵上已有的自動采收機器的采收率都達不到。”
被騙錢不是最讓阮舒揚難受的,真正讓他覺得難過的是,這批自動采收機器是他師兄介紹的,對方明知是個坑,卻還是拉著他跳了下去。
阮舒揚道:“這批機器太新了,雖然采收率是低了些,卻並不是沒有任何用處,所以我想轉讓給其他人看看能不能折現,少虧一點是一點。”
這對於他而言已經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了,總不能就這麽把機器砸在手裏,所以這段時間他四處聯係人想要把這批機器轉賣出去。
原來這就是困擾他許久的事情。
十一月的時候阮舒揚就在進行投資,怪不得壓力這麽大,他什麽都憋在心裏,所有壓力都一個人消化,不讓身邊人幫忙分擔。白嫋暗自責怪自己沒有提早發現,她可以幫舒揚分擔一些壓力的。
“沒事兒,事情既然已經發生了,再追究以前的事情也沒有必要了,還是先想想怎麽解決問題吧。”葛雲雀插了一句嘴。
聽見另一個熟悉的聲音,阮舒揚驚訝得連說話都磕巴起來,“葛、葛雲雀,你怎麽跟白嫋在一塊兒,那我剛才說的話你不是全都聽到了?!”
被熟人坑一旦傳出去難免丟人現眼,所以阮舒揚並不想讓太多人知道這件事,他還以為電話那端隻有白嫋一個人,才沒有猶豫就把事情原委都告知了,誰知還多了一個葛雲雀。
“全都聽見了。”葛雲雀覺得還得多虧了自己,居然想起來清理群聊,否則就看不到那則消息,白嫋和阮舒揚就無法破冰。“你跟桔山行民宿的老板是什麽關係?”正好借著這個機會,她問出了自己的疑惑,上次在桔山行民宿那裏看到阮舒揚,還差點被白嫋誤會。
阮舒揚摁了摁鼻梁,“桔山行民宿是我和幾個師兄投資合夥開的,當時就想跟你們說,但是怕被人說是關係戶,就沒說了。”
“這樣啊。”怪不得了,他會在桔山行民宿出現。
提到桔山行民宿,幾人就不可避免地迴憶起了那天發生的事情,以及那個荒唐的不行的‘吻’,葛雲雀趕緊換了話題,避免氣氛尷尬。
“對了,你把你那些機器的具體型號之類的都發給我一份吧,我們這邊認識的農戶也不少,要是有合適的,沒準兒就能夠給你轉賣出去。”
阮舒揚感激葛雲雀的幫忙,也實話實說道:“其實我是先掛著信息看有沒有人感謝興趣,這一批機器的采收率有些低。”他被人坑,卻不想換下一個人去坑,更何況買自動采收機器的都是農牧戶,全靠田裏的收成過日子,他哪裏能做這種昧良心的事情。
“那能不能重新改造一下機器設備,提高采收率?”葛雲雀對這方麵不是很了解,要是能把采收率提高,價錢的事情就好說了。
阮舒揚道:“有肯定是有辦法的,就是比較難,需要投入的資金也多。”這也是他一再猶豫的原因之一,現在把這批機器賣了,采收率不高價格自然也不能要高了,否則沒人會買;采收率上去了價格也能上去,可還得再投入一筆資金。
“我有點不知道該怎麽辦才好了,想提高一下采收率,又擔心機器不好轉賣出去,到時候全砸手裏,虧損更多。”
投入資金不是一筆小錢,他得對此負責。
白嫋發表自己的看法:“舒揚,我不讚同你現在就把機器賣了,一來是采收率低,買了機器的農戶依舊要花費大量人力去做結尾工作,耗時耗力;二來是價格勢必要放得很低,真要算起來的話就虧損得太多了。”
葛雲雀也道:“我和白嫋的意見相同,你先別急,我們搶收晚熟哈密瓜的事情你忘記了,當時那麽多畝哈密瓜等著人去采摘,要不是你們幫忙借用了五台機器,恐怕還得耽誤很長一段時間才能搶收完成。”
按照當前政策規定,小田並大田勢在必行,所有的小田都集中成大田,統一種植,統一澆灌,再進行統一采收,未來需要大量的自動采收機器來輔助人類幹農活。
要是阮舒揚的新型自動采收機器研發成功,采收率能夠達到百分之百,那就再好不過了!
“是我鑽牛角尖了。”阮舒揚被點撥後,很快意識到自己經曆的事情還是太少了,被師兄背刺並不能成為他就此墮落的理由,他不僅要重新振作起來,還要把自動采收機器的采收率提高,改善農牧民的生活。
見正經事聊得差不多了,葛雲雀非常識趣地說要出門買個東西,把空間留給了阮舒揚和白嫋,讓這對小情侶借此說開,不再鬧別扭。
她在街上閑逛,不知不覺就走到了庫蘭家的餐館附近,店鋪外麵的燈光還亮著,她看著就覺得很溫馨。
估摸著這一來一迴時間就差不多了,葛雲雀沒打算去打擾庫蘭,直接順著家的地方往迴走,路上不知道踩中了什麽東西還險些絆了一跤。好在她這段時間已經多次練習過怎麽打出溜滑,身子晃了晃穩住沒摔跤。
前方一個穿著厚實毛外套的中年男人牽著一匹馬,馬上馱著許多東西,“哢噠”“哢噠”,馬蹄子踩在地麵聲音清脆。
葛雲雀跟在他們身後,不可避免地迴想起第一次見到萊勒木時的場景,他就是這樣牽著一匹棕馬,肩頭上還馱著一隻灰白獵隼。
味道果真比迴憶更加真實,她此刻好似還能在冷冽的空氣中嗅到盛夏無花果熟透了的甜滋滋的味道,她懷念摘果子喂萊勒木馴養的那隻獵隼白雪的日子。
主人一走,白雪又該去哪兒呢?
上海肯定是去不了的,到處都是鋼鐵森林,白雪不會喜歡那裏。
應該留在草原上了,那裏本來就是它的家園。
元宵一過,就傳來了一個天大的好消息——可以推選出一個項目去北京參加耕耘振興計劃產銷對接班。
放假迴家的各位同事也都陸續迴來,徐漫尤為感激葛雲雀,特意給她帶了些火鍋底料,讓她自己煮火鍋吃解解饞。
“漫姐,這個產銷對接班是北京那邊從我們推薦的項目中選嗎?”葛雲雀問道,她倒是有個人選,麥麥提敏大叔的艾德萊斯綢就是個很好的項目,艾德萊斯綢花樣獨特,能夠吸引眾人目光。
“參加這個產銷對接班的學員機會難得,要和村委會幹部們好好討論一下人選,而且隻有一個人能報名,名額太少了,估摸著又會為這個名額爭論起來。”徐漫拉了張椅子過來,和葛雲雀麵對麵坐著閑聊。“去年農林大學的學生們說來拍宣傳片,結果放繡娘鴿子,我一直覺得對不住她們,想著有機會就安排一個名額給繡坊的負責人古麗漢娜,可是你說就給了一個名額,這可怎麽辦才好。”
古麗娜爾和古麗漢娜兩姐妹都在繡坊工作,姐姐古麗娜爾擅長手工,刺繡水平極高,妹妹古麗漢娜負責管理繡坊的所有人員,兩姐妹聯合將繡坊打理得井井有條。
“畢竟是要將產品銷售出去,得選個能說會道的人才行,要是選個嘴不靈光的,去了也隻能幹瞪眼,看著別人聊得熱火朝天。”徐漫想先把葛雲雀說服了,等兩人統一口徑後再去和村委會那邊商量,這樣勝算更大。
葛雲雀覺得有些頭疼,“你要這麽說的話,古麗漢娜的口才確實不錯,她這個性格到哪兒都不會落下風的,之前還和麥麥提敏大叔吵架呢。”
一見她口風鬆動,徐漫接著道:“可不是嘛,她口才好,選她去保準兒能帶動刺繡的銷量!”
“咱們還是先問問袁鬆書記那邊的意見,咱倆說的又做不了主。”葛雲雀打了個哈哈,繼續處理自己的事情了,剛一開工,她發了條開工大吉的朋友圈,不少舊同學評論留言,她打算等中午吃飯的時候再挨個迴複。
離她位置不遠的徐漫嘴裏嘀咕著什麽,她沒聽清楚,隻模糊聽見幾個字,倒也沒在意。
葛雲雀她們推行的村級事務處理平台在新的一年也推出新的板塊,方便為村民居民提供服務信息,可以在‘村友圈’裏搜索尋找自己想了解的訊息,比如各種招聘信息。
“雲雀,你有空幫我看個東西嗎?”
葛雲雀一看微信上發來的信息,竟然是招聘服務員的消息,庫蘭家的餐館日常維持得不錯,她想要再加一個小工平時幫忙備菜、端個盤子之類的,也能讓自己和巴爾塔鬆口氣沒有那麽辛苦。
仔細核看過一遍,葛雲雀才發消息:“可以,沒什麽問題,庫蘭姐你打算發在‘村友圈’上,還是打印出來?”
“就發‘村友圈’上,那裏好多人都在瀏覽,我還看到有人在招聘貨車司機、焊裝工、維修工……互聯網就是快,剛發出去就有人留言了!”庫蘭在自家的餐館裏對著手機傻樂,她也沒有想到自己才發出去一會兒就有人過來問缺不缺人手。
葛雲雀放下手機,庫蘭一家人的生活走入正軌,隻要這夫妻倆好好經營生意,就肯定會越過越好的。
村級事務處理平台的推廣,幫助許多村民解決了事情,袁鬆書記對此讚不絕口,他這段時間都在跟其他村委會的幹部推廣這個政務處理平台,快捷、便利,讓村民少跑路,事情更快解決。
幾天後,又有一條好消息傳來。
“袁鬆書記,咱們阿勒屯村獲得了‘點亮鄉村’備受矚目獎!”葛雲雀一得知這個好消息就立刻去找袁鬆書記,這不是一個簡單的榮譽,而是對於他們去年一整年工作成果的認可!
葛雲雀歡喜極了,她沒想到上次徐漫讓她填寫的那些資料,竟然是用來評獎的,而且還真讓他們獲得了一個獎。
活動說明上顯示,獲得單項獎的村莊,可以獲得五千元的‘助力金’,雖然錢不算特別多,卻是對村莊的一個鼓勵,還能獲得各級領導的重視和支持,方便以後各種項目在村子裏優先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