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漁場是私人承包的漁場,開湖季到了,漁場老板準備讓工人們開網撈魚。
冬季的阿勒屯純白而靜謐,每年的十一月份,湖麵便開始結冰,一片雪,披上了銀色裝束。
裹得厚實的衣物,踩在雪地,漁場的工人介紹說:“十二月份到來年的三月都是捕魚期,湖麵冰層的厚度可達一米。”
他用手指著凍得結實的冰麵,到時候上百人鑿開冰麵下網捕魚,場麵可壯觀了。
“阿叔,你們捕魚隊有多少年了,以前捕魚最高記錄是多少?”葛雲雀吸了吸鼻子,她覺得臉都被凍僵,用戴著手套的手捂著臉暖一暖。
工人趙叔一臉驕傲道:“從一八五八年開始,就組建了第一支冬季捕撈生產隊,那時候的拉網捕魚技術還是從吉林引入,掰手指頭算,也有六十年的曆史了。”
“可真厲害,這麽多年了。”徐漫恭維道,她用相機不斷拍照,險些滑倒,還好身邊的小楊及時扶住了她。
趙叔讓她們都小心些,在冰麵上行走,最好換上釘爪鞋,這樣可以最大程度防止滑倒。
“不過現在的冰麵都凍得非常結實,就算你摔倒了砸下去,也不會輕易砸個坑的,不擔心落水,就怕摔到手腳。”
葛雲雀道:“好,我們知道了。”
話罷,她小心地挽著徐漫的手臂,兩個人像對老奶奶似的互相攙扶著,然後咯吱咯吱笑。
“我記得我們捕魚隊最高記錄是在零六年,那時候一張大網下去,滿滿當當全是魚,等拉上網後,大家將魚撿起來清點過稱,一算足足有七十八噸。”趙叔對於自己所在的捕魚隊的戰績非常自豪。
趙叔繼續道:“在阿勒屯,冬季捕撈和其他冬捕有所差異,我們融入了很多本地民族的文化特色,會在每一年的冬捕前舉行重大儀式,其中的重頭戲就是——聖火采集。這是由一位經過多輪選拔後勝出的冰雪天使,身著哈薩克族服飾,高舉火炬,點燃當地人民對於冬捕的熱情。”
聽起來這個‘聖火采集’對於他們當地人還挺重要的。
“除此之外,我們還會有祭湖、醒網、冬捕大拉網、頭魚拍賣、放生祈福、納福搶魚等多種活動。”
徐漫看著冰麵上的各種工人,疑惑開口道:“趙叔,聽說你們捕撈隊也有詳細分工,你能跟我們講解一下嗎?”
大湖冰麵的表演場地是一個直徑幾十米的圓形,聽說寓意為“圓圓聖水母親湖”天長地久,也表達了對冬捕節圓滿成功的祝福之情。
剛才葛雲雀、徐漫等人過來的時候,就發現表演場地周圍都用冰塊壘砌了一條高約一米的仿古冰牆,地域特征十分鮮明,還能起到安全防護的作用。
趙叔說:“參與大拉網的由魚把頭、次長、冰鑹工、扭矛工、走鉤工、拉小套、拉大套、校盤手、跟網等人組成。每個人都要相互配合,緊密協調,才能夠共同完成。”
頭頂牽了許多條五顏六色的彩繩,中心點在湖麵中央,每根彩繩隨著冷風翻飛,特別漂亮。
“每年進行冬捕之前,魚把頭都要主持聲勢浩大的祭湖醒網儀式,這個儀式,一來是通過祭湖祭祀天父、地母、湖神,祈求祂們保佑世間萬物生靈永續繁衍,百姓們生活吉祥安康。二來是通過祭網,喚醒沉睡了一整年的漁網,張網下水,平安順暢。”
總的來說,冬捕是件大事兒。
葛雲雀這才知道徐漫為何一定要讓她們過來了,這可得好好記錄下來,作為最好的宣傳資料。
怪不得來的時候,徐漫就非得讓他們帶上拍照工具,看樣子是打算一邊遊玩,體驗感受少數民族的神秘色彩,一邊工作了。
不過這都已經成日常了,葛雲雀倒也沒有其他抱怨的想法,跟在趙叔身後,往他們安排好的帳篷方向走。
冬捕其實在每年入冬的時候就開始前期的準備工作。
先把所有網具和其他工具都進行檢修,按照技術要求,重新裝好。以魚把頭為首,共計六十餘人的捕魚隊,統一由魚把頭按照每個人的技能、素質和體力等情況,進行每個位置的嚴格分配,明確每個人的具體任務。
這樣才能夠做到冬捕正式開始後,大家都能有條不紊地進行工作,而不會慌手慌腳。
拉一趟冬網需要馬車、爬犁,精挑細選出來的健壯上等駿馬十二匹,在冬捕開始前一段時間就用精細草料喂養,確保冬捕開始後這些馬匹能夠經受得住嚴寒和遠超平時勞動的工作任務。
“快準備放煙花了,你們就在這兒站著看吧!”趙叔作為魚把頭事情繁重,接待完他們,就要去準備祭湖。
他讓葛雲雀她們圍繞著湖心,和其他遊客一樣直接站在原地看煙火。
隨後急匆匆地走了。
“這老叔,性子可真急。”小楊嘴裏嚼著肉幹,他冷得雙手插兜,一點兒不願意漏出來。
周圍都圍滿了許多從外地特意趕來的遊客,看來大家對於冬捕還是很感興趣的。
說是要放煙花了,但其實葛雲雀才看到一些人抬著煙花筒過去擺放,看樣子應該還有一會兒時間。
她被風吹得有些眼酸,打算把帽子拉下來一點。
一杯熱水端了過來,萊勒木應該也知道冬捕是件重要事情,所以臨出發前還特意換上了民族服飾。
哈薩克族是主要過著遊牧生活,他們的傳統服飾都非常具有牧區生活特色,為方便騎馬,一般都製作得很寬大。
萊勒木今兒穿了一身翻領皮大衣,內裏絮滿駝毛,非常保暖。佩戴著鑲嵌了金屬花飾的腰帶,右側掛著小刀。
小刀對於哈薩克族人來說,是一個必不可少的工具。
他腳下蹬著一雙傳統高筒皮靴,能夠防水,又能夠禦寒。
“謝謝。”葛雲雀沒想到他會這麽細心,水杯表麵許多的白霧,熱氣滾滾上升。
萊勒木說:“他們在那邊特意準備了熱水,是專門為遊客們供應的,怕他們在冰天雪地裏待久了,凍壞了。”
一會兒功夫,身邊的遊客就更多了,每個人都洋溢著喜悅。
一杯熱水喝不完,過會兒也會冷掉,葛雲雀和徐漫兩人分別喝了點暖和一下身子。
徐漫拉著她,小聲說道:“你看周圍的這些遊客,南方人和北方人還是很容易區分出來。”
葛雲雀順著她的視線往四周看,隨即笑了出來,好像還真是這樣。
她和徐漫都穿淺色係的冬裝,帽子和手套都花哨,人群中不少人也是類似於這樣的打扮;而絕大部分人還是穿著深色羽絨服,臉上罩著麵巾防止被風吹。
“嘭!”正在閑聊的葛雲雀被嚇得一個激靈,下意識拽緊了身旁的人,左手挽著徐漫,右手抓著萊勒木。
死活都不肯撒手。
“砰砰砰!”接連一串煙火被彈射上天空,紅黃藍綠,四種顏色形成了四條長柱,白日焰火,跟夜晚常看到的那種煙火不同。
“這麽多種染料飄散在空中,最後還落到冰麵,會不會對我們身體產生不良影響啊。”身旁的遊客捂住了口鼻,避免吸入過多的煙塵。
萊勒木為他們做解釋:“這是用的可食用染料,對人類和魚類的身體都沒有傷害,到時候可以被自然分解,不會產生任何副作用。”
他以前在黃浦江邊也看到過這種大型煙火表演,同樣是在白天燃放,上千發煙花同時在天空綻放,形成了不同的圖案。
給予了他不小的震撼,他那時才知道原來煙花這麽美麗。
萊勒木側過臉,看到了葛雲雀仰望著天空,眼睛明亮的堪比天空的星子,她從未在結過冰的湖麵看煙火。
他問:“好看嗎?”
葛雲雀點點頭:“好看。”
萊勒木勾起嘴角,笑意溢了出來,心裏好似被什麽東西給裝的滿滿的。
“哇,寶貝你看到沒有,這煙花裏的東西飄在半空好久都不散。”小楊用手機給女朋友打微信視頻,同步他此刻都做了些什麽,“要是你在我身邊就好了。”
他有些遺憾。
其餘遊客不少人掏出手機拍視頻或者拍照記錄這一刻的美好。
一場震撼人心的煙火表演之後,祭湖神儀式正式開始。
按照剛才趙叔的說法,祭湖神是魚把頭一個人來到湖神廟前跪拜湖神,祈求平安,多出紅網。
湖神廟就是在湖岸邊的龍王廟,趙叔就是為了等煙火過後去跪拜湖神,這才急匆匆離開。
大家都在靜靜等候他。
其餘工作人員將煙花筒全都簡單收拾,設置好的祭壇上擺放了貢品,有九處用來燃放聖火的火撐子,儀式開始時就點燃聖火。
他們在為待會兒魚把頭迴來後的開網宴做準備。
徐漫有些餓了,“待會兒開網宴後,他們骨幹人員簡單吃完,就該給我們遊客們準備吃食了。”
聲響再次出現,人群中一個熟悉的麵孔,是拜祭完湖神的趙叔,開網宴開始。
負責表演的少數民族人民按照順時針方向,繞著燃燒的生活跳查瑪舞。
開網宴,也被當地人稱之為“飽肚”,在宴上必須殺羊,然後將羊的胃部摘下來。
或許是為了不讓遊客們看見,害怕有些遊客心理承受能力弱了,趙叔他們殺羊的時候特意用布隔絕視線,等布放下的時候,羊已經躺在冰麵。
被取下來的羊胃,用五穀裝滿,再用九尺紅綢裹纏好。
“祈求天父、地母、湖神保庇阿勒屯的人民五穀豐收、身體健康。”魚把頭趙叔將裹滿紅綢的羊胃放在額前,最後親自將它投擲於湖水中,希望冬捕時網兜裏全是魚。
趙叔丟羊胃的地方,是剛才葛雲雀她們看到的工作人員,在九處火撐子前中間位置特意鑿開的一個冰洞。
緊接著,趙叔邀請了需要上冰入湖的四梁八柱,即徐漫所說的骨幹人員,擺上菜,倒上酒水,趙叔把酒碗高高舉起,對每個成員都仔細叮囑一遍,然後眾人都舉起酒碗應和。
他們全都吃過了開網宴上準備的飯菜。
葛雲雀摸了摸肚子,別說,看著別人吃好吃的東西,還真有些嘴饞。
大家應該都是類似的想法。
趙叔作為魚把頭要全程跟網,他不在,就由萊勒木承擔了為眾人做講解的任務。
“開網前,魚把頭要根據冰層厚度,選擇黃道吉日,才能夠舉辦祭湖、醒網儀式。祭湖醒設置祭壇的地點也分兩種,春季就設立在湖岸邊的山地上,冬季就直接在冰麵上。祭壇的位置按照祭祀時間確定,一般都在上午舉行。”
喝完了壯行酒,魚把頭趙叔高聲喝令:“上冰!”
所有參加冬捕的人,紛紛跳上拉網車,或者爬犁,三掛大馬車。六十來號人,以一種浩浩蕩蕩的姿勢前往網場。
等一行人到達網場後,由魚把頭確定位置“畫窩眼”。
趙叔觀察一番湖水後,趴下來,將耳朵貼著冰麵,終於確定。
其餘工人過來開鑿第一個冰眼,確定下網眼。一個人拿著大旗順著下網眼的位置,向兩邊各數了幾百步,確定好翅旗的位置,隨後把手中的大旗插了下去。
趙叔沿著插翅旗的位置向正前方走數百步,確定圓灘旗位置,再由兩個圓灘旗位置去前方數百步處迴合,確定出網眼,插上出網眼的位置。
“別小巧了這幾杆棋子,趙叔他們就是依靠著些棋子來確定網窩,網窩的大小方向形狀,都是依靠魚把頭師承下來,經過了無數次的實踐。”
萊勒木躍躍欲試,有些手癢癢,想跟上去幫忙,但他和這些人並不熟悉,生恐沒幫上忙,反倒耽誤了別人幹活。
一個網肚能夠容納萬斤魚,捕魚隊的人員要連續勞作至少八個小時。
穿戴厚實的工人們在勞作,遊客們可以選擇圍觀,也可以到處走走。
葛雲雀她們沒怎麽吃東西,有些餓了,先迴趙叔給他們安排的帳篷裏坐會兒。
帳篷裏底下全是冰,看著依舊是寒冷的,但好在有地方可以坐會兒,並且不用吹冷風。
徐漫一進來就驚訝不已,“你們快來看,這裏的冰層好像很薄,我剛才都看到有魚在底下遊來遊去。”
葛雲雀過去,兩人蹲著看,青黑色的魚忽然遊了過來,惹得她們發出驚唿聲。
“還真有魚,冰層肯定不厚,看樣子用腳多踹幾下就能踹穿了。”小楊說著跺了跺腳,她倆趕緊製止。
“你小心真給踹穿了,那我倆掉下去,不還得辛苦你們撈上來。”徐漫作勢要揍他。
帳篷裏放了長桌,放了些吃食,都是些零嘴,葛雲雀餓了,抓了一個放嘴裏嚼嚼,沒什麽口味。
“我們出去看表演吧,剛才看到好多穿著特色民族服飾的人,肯定是要表演節目。”
葛雲雀他們剛想出去,就聽見“咚”的一聲,一條魚竟然撞上冰層,隨後是冰層破裂聲,魚直接跳了出來,在冰麵撲騰。
小楊一個飛竄過去,用手摁住魚,“這是我抓住的,我們找個地方把它切片打火鍋吃!”
一想到滾燙的火鍋,他就口水直流。
徐漫倒是謹慎些,他們是外來人,不太懂當地的習俗,怕因為這條魚引起不必要的誤會,再說他們也不是非得吃這條魚不可。
“萊勒木,這魚能吃嗎?”
她就怕是用來觀賞的,畢竟魚把頭趙叔他們還在網場下網子,一條魚都還沒打撈上來。
萬一不能提前煮魚,就尷尬了。
“沒關係的,剛才趙叔他們已經舉行過開網宴,也都吃過東西,這條魚是從冰裏自己跳出來的,我們煮了吃沒什麽事。”萊勒木解釋道,他示意眾人看向冰層,“這些冰層都是不久前特意削薄了的,就是為了讓遊客們觀賞遊魚。”
他讓小楊把魚拿穩了,別摔倒了,“這裏應該沒有煮魚的工具,要到岸邊去才行。”
冬季的阿勒屯純白而靜謐,每年的十一月份,湖麵便開始結冰,一片雪,披上了銀色裝束。
裹得厚實的衣物,踩在雪地,漁場的工人介紹說:“十二月份到來年的三月都是捕魚期,湖麵冰層的厚度可達一米。”
他用手指著凍得結實的冰麵,到時候上百人鑿開冰麵下網捕魚,場麵可壯觀了。
“阿叔,你們捕魚隊有多少年了,以前捕魚最高記錄是多少?”葛雲雀吸了吸鼻子,她覺得臉都被凍僵,用戴著手套的手捂著臉暖一暖。
工人趙叔一臉驕傲道:“從一八五八年開始,就組建了第一支冬季捕撈生產隊,那時候的拉網捕魚技術還是從吉林引入,掰手指頭算,也有六十年的曆史了。”
“可真厲害,這麽多年了。”徐漫恭維道,她用相機不斷拍照,險些滑倒,還好身邊的小楊及時扶住了她。
趙叔讓她們都小心些,在冰麵上行走,最好換上釘爪鞋,這樣可以最大程度防止滑倒。
“不過現在的冰麵都凍得非常結實,就算你摔倒了砸下去,也不會輕易砸個坑的,不擔心落水,就怕摔到手腳。”
葛雲雀道:“好,我們知道了。”
話罷,她小心地挽著徐漫的手臂,兩個人像對老奶奶似的互相攙扶著,然後咯吱咯吱笑。
“我記得我們捕魚隊最高記錄是在零六年,那時候一張大網下去,滿滿當當全是魚,等拉上網後,大家將魚撿起來清點過稱,一算足足有七十八噸。”趙叔對於自己所在的捕魚隊的戰績非常自豪。
趙叔繼續道:“在阿勒屯,冬季捕撈和其他冬捕有所差異,我們融入了很多本地民族的文化特色,會在每一年的冬捕前舉行重大儀式,其中的重頭戲就是——聖火采集。這是由一位經過多輪選拔後勝出的冰雪天使,身著哈薩克族服飾,高舉火炬,點燃當地人民對於冬捕的熱情。”
聽起來這個‘聖火采集’對於他們當地人還挺重要的。
“除此之外,我們還會有祭湖、醒網、冬捕大拉網、頭魚拍賣、放生祈福、納福搶魚等多種活動。”
徐漫看著冰麵上的各種工人,疑惑開口道:“趙叔,聽說你們捕撈隊也有詳細分工,你能跟我們講解一下嗎?”
大湖冰麵的表演場地是一個直徑幾十米的圓形,聽說寓意為“圓圓聖水母親湖”天長地久,也表達了對冬捕節圓滿成功的祝福之情。
剛才葛雲雀、徐漫等人過來的時候,就發現表演場地周圍都用冰塊壘砌了一條高約一米的仿古冰牆,地域特征十分鮮明,還能起到安全防護的作用。
趙叔說:“參與大拉網的由魚把頭、次長、冰鑹工、扭矛工、走鉤工、拉小套、拉大套、校盤手、跟網等人組成。每個人都要相互配合,緊密協調,才能夠共同完成。”
頭頂牽了許多條五顏六色的彩繩,中心點在湖麵中央,每根彩繩隨著冷風翻飛,特別漂亮。
“每年進行冬捕之前,魚把頭都要主持聲勢浩大的祭湖醒網儀式,這個儀式,一來是通過祭湖祭祀天父、地母、湖神,祈求祂們保佑世間萬物生靈永續繁衍,百姓們生活吉祥安康。二來是通過祭網,喚醒沉睡了一整年的漁網,張網下水,平安順暢。”
總的來說,冬捕是件大事兒。
葛雲雀這才知道徐漫為何一定要讓她們過來了,這可得好好記錄下來,作為最好的宣傳資料。
怪不得來的時候,徐漫就非得讓他們帶上拍照工具,看樣子是打算一邊遊玩,體驗感受少數民族的神秘色彩,一邊工作了。
不過這都已經成日常了,葛雲雀倒也沒有其他抱怨的想法,跟在趙叔身後,往他們安排好的帳篷方向走。
冬捕其實在每年入冬的時候就開始前期的準備工作。
先把所有網具和其他工具都進行檢修,按照技術要求,重新裝好。以魚把頭為首,共計六十餘人的捕魚隊,統一由魚把頭按照每個人的技能、素質和體力等情況,進行每個位置的嚴格分配,明確每個人的具體任務。
這樣才能夠做到冬捕正式開始後,大家都能有條不紊地進行工作,而不會慌手慌腳。
拉一趟冬網需要馬車、爬犁,精挑細選出來的健壯上等駿馬十二匹,在冬捕開始前一段時間就用精細草料喂養,確保冬捕開始後這些馬匹能夠經受得住嚴寒和遠超平時勞動的工作任務。
“快準備放煙花了,你們就在這兒站著看吧!”趙叔作為魚把頭事情繁重,接待完他們,就要去準備祭湖。
他讓葛雲雀她們圍繞著湖心,和其他遊客一樣直接站在原地看煙火。
隨後急匆匆地走了。
“這老叔,性子可真急。”小楊嘴裏嚼著肉幹,他冷得雙手插兜,一點兒不願意漏出來。
周圍都圍滿了許多從外地特意趕來的遊客,看來大家對於冬捕還是很感興趣的。
說是要放煙花了,但其實葛雲雀才看到一些人抬著煙花筒過去擺放,看樣子應該還有一會兒時間。
她被風吹得有些眼酸,打算把帽子拉下來一點。
一杯熱水端了過來,萊勒木應該也知道冬捕是件重要事情,所以臨出發前還特意換上了民族服飾。
哈薩克族是主要過著遊牧生活,他們的傳統服飾都非常具有牧區生活特色,為方便騎馬,一般都製作得很寬大。
萊勒木今兒穿了一身翻領皮大衣,內裏絮滿駝毛,非常保暖。佩戴著鑲嵌了金屬花飾的腰帶,右側掛著小刀。
小刀對於哈薩克族人來說,是一個必不可少的工具。
他腳下蹬著一雙傳統高筒皮靴,能夠防水,又能夠禦寒。
“謝謝。”葛雲雀沒想到他會這麽細心,水杯表麵許多的白霧,熱氣滾滾上升。
萊勒木說:“他們在那邊特意準備了熱水,是專門為遊客們供應的,怕他們在冰天雪地裏待久了,凍壞了。”
一會兒功夫,身邊的遊客就更多了,每個人都洋溢著喜悅。
一杯熱水喝不完,過會兒也會冷掉,葛雲雀和徐漫兩人分別喝了點暖和一下身子。
徐漫拉著她,小聲說道:“你看周圍的這些遊客,南方人和北方人還是很容易區分出來。”
葛雲雀順著她的視線往四周看,隨即笑了出來,好像還真是這樣。
她和徐漫都穿淺色係的冬裝,帽子和手套都花哨,人群中不少人也是類似於這樣的打扮;而絕大部分人還是穿著深色羽絨服,臉上罩著麵巾防止被風吹。
“嘭!”正在閑聊的葛雲雀被嚇得一個激靈,下意識拽緊了身旁的人,左手挽著徐漫,右手抓著萊勒木。
死活都不肯撒手。
“砰砰砰!”接連一串煙火被彈射上天空,紅黃藍綠,四種顏色形成了四條長柱,白日焰火,跟夜晚常看到的那種煙火不同。
“這麽多種染料飄散在空中,最後還落到冰麵,會不會對我們身體產生不良影響啊。”身旁的遊客捂住了口鼻,避免吸入過多的煙塵。
萊勒木為他們做解釋:“這是用的可食用染料,對人類和魚類的身體都沒有傷害,到時候可以被自然分解,不會產生任何副作用。”
他以前在黃浦江邊也看到過這種大型煙火表演,同樣是在白天燃放,上千發煙花同時在天空綻放,形成了不同的圖案。
給予了他不小的震撼,他那時才知道原來煙花這麽美麗。
萊勒木側過臉,看到了葛雲雀仰望著天空,眼睛明亮的堪比天空的星子,她從未在結過冰的湖麵看煙火。
他問:“好看嗎?”
葛雲雀點點頭:“好看。”
萊勒木勾起嘴角,笑意溢了出來,心裏好似被什麽東西給裝的滿滿的。
“哇,寶貝你看到沒有,這煙花裏的東西飄在半空好久都不散。”小楊用手機給女朋友打微信視頻,同步他此刻都做了些什麽,“要是你在我身邊就好了。”
他有些遺憾。
其餘遊客不少人掏出手機拍視頻或者拍照記錄這一刻的美好。
一場震撼人心的煙火表演之後,祭湖神儀式正式開始。
按照剛才趙叔的說法,祭湖神是魚把頭一個人來到湖神廟前跪拜湖神,祈求平安,多出紅網。
湖神廟就是在湖岸邊的龍王廟,趙叔就是為了等煙火過後去跪拜湖神,這才急匆匆離開。
大家都在靜靜等候他。
其餘工作人員將煙花筒全都簡單收拾,設置好的祭壇上擺放了貢品,有九處用來燃放聖火的火撐子,儀式開始時就點燃聖火。
他們在為待會兒魚把頭迴來後的開網宴做準備。
徐漫有些餓了,“待會兒開網宴後,他們骨幹人員簡單吃完,就該給我們遊客們準備吃食了。”
聲響再次出現,人群中一個熟悉的麵孔,是拜祭完湖神的趙叔,開網宴開始。
負責表演的少數民族人民按照順時針方向,繞著燃燒的生活跳查瑪舞。
開網宴,也被當地人稱之為“飽肚”,在宴上必須殺羊,然後將羊的胃部摘下來。
或許是為了不讓遊客們看見,害怕有些遊客心理承受能力弱了,趙叔他們殺羊的時候特意用布隔絕視線,等布放下的時候,羊已經躺在冰麵。
被取下來的羊胃,用五穀裝滿,再用九尺紅綢裹纏好。
“祈求天父、地母、湖神保庇阿勒屯的人民五穀豐收、身體健康。”魚把頭趙叔將裹滿紅綢的羊胃放在額前,最後親自將它投擲於湖水中,希望冬捕時網兜裏全是魚。
趙叔丟羊胃的地方,是剛才葛雲雀她們看到的工作人員,在九處火撐子前中間位置特意鑿開的一個冰洞。
緊接著,趙叔邀請了需要上冰入湖的四梁八柱,即徐漫所說的骨幹人員,擺上菜,倒上酒水,趙叔把酒碗高高舉起,對每個成員都仔細叮囑一遍,然後眾人都舉起酒碗應和。
他們全都吃過了開網宴上準備的飯菜。
葛雲雀摸了摸肚子,別說,看著別人吃好吃的東西,還真有些嘴饞。
大家應該都是類似的想法。
趙叔作為魚把頭要全程跟網,他不在,就由萊勒木承擔了為眾人做講解的任務。
“開網前,魚把頭要根據冰層厚度,選擇黃道吉日,才能夠舉辦祭湖、醒網儀式。祭湖醒設置祭壇的地點也分兩種,春季就設立在湖岸邊的山地上,冬季就直接在冰麵上。祭壇的位置按照祭祀時間確定,一般都在上午舉行。”
喝完了壯行酒,魚把頭趙叔高聲喝令:“上冰!”
所有參加冬捕的人,紛紛跳上拉網車,或者爬犁,三掛大馬車。六十來號人,以一種浩浩蕩蕩的姿勢前往網場。
等一行人到達網場後,由魚把頭確定位置“畫窩眼”。
趙叔觀察一番湖水後,趴下來,將耳朵貼著冰麵,終於確定。
其餘工人過來開鑿第一個冰眼,確定下網眼。一個人拿著大旗順著下網眼的位置,向兩邊各數了幾百步,確定好翅旗的位置,隨後把手中的大旗插了下去。
趙叔沿著插翅旗的位置向正前方走數百步,確定圓灘旗位置,再由兩個圓灘旗位置去前方數百步處迴合,確定出網眼,插上出網眼的位置。
“別小巧了這幾杆棋子,趙叔他們就是依靠著些棋子來確定網窩,網窩的大小方向形狀,都是依靠魚把頭師承下來,經過了無數次的實踐。”
萊勒木躍躍欲試,有些手癢癢,想跟上去幫忙,但他和這些人並不熟悉,生恐沒幫上忙,反倒耽誤了別人幹活。
一個網肚能夠容納萬斤魚,捕魚隊的人員要連續勞作至少八個小時。
穿戴厚實的工人們在勞作,遊客們可以選擇圍觀,也可以到處走走。
葛雲雀她們沒怎麽吃東西,有些餓了,先迴趙叔給他們安排的帳篷裏坐會兒。
帳篷裏底下全是冰,看著依舊是寒冷的,但好在有地方可以坐會兒,並且不用吹冷風。
徐漫一進來就驚訝不已,“你們快來看,這裏的冰層好像很薄,我剛才都看到有魚在底下遊來遊去。”
葛雲雀過去,兩人蹲著看,青黑色的魚忽然遊了過來,惹得她們發出驚唿聲。
“還真有魚,冰層肯定不厚,看樣子用腳多踹幾下就能踹穿了。”小楊說著跺了跺腳,她倆趕緊製止。
“你小心真給踹穿了,那我倆掉下去,不還得辛苦你們撈上來。”徐漫作勢要揍他。
帳篷裏放了長桌,放了些吃食,都是些零嘴,葛雲雀餓了,抓了一個放嘴裏嚼嚼,沒什麽口味。
“我們出去看表演吧,剛才看到好多穿著特色民族服飾的人,肯定是要表演節目。”
葛雲雀他們剛想出去,就聽見“咚”的一聲,一條魚竟然撞上冰層,隨後是冰層破裂聲,魚直接跳了出來,在冰麵撲騰。
小楊一個飛竄過去,用手摁住魚,“這是我抓住的,我們找個地方把它切片打火鍋吃!”
一想到滾燙的火鍋,他就口水直流。
徐漫倒是謹慎些,他們是外來人,不太懂當地的習俗,怕因為這條魚引起不必要的誤會,再說他們也不是非得吃這條魚不可。
“萊勒木,這魚能吃嗎?”
她就怕是用來觀賞的,畢竟魚把頭趙叔他們還在網場下網子,一條魚都還沒打撈上來。
萬一不能提前煮魚,就尷尬了。
“沒關係的,剛才趙叔他們已經舉行過開網宴,也都吃過東西,這條魚是從冰裏自己跳出來的,我們煮了吃沒什麽事。”萊勒木解釋道,他示意眾人看向冰層,“這些冰層都是不久前特意削薄了的,就是為了讓遊客們觀賞遊魚。”
他讓小楊把魚拿穩了,別摔倒了,“這裏應該沒有煮魚的工具,要到岸邊去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