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的堂屋,院子裏全都堆了滿滿的蝗蟲。
李昭她們帶著剩下的所有蝗蟲迴來時,家中的孩子們已經處理出來了滿滿的兩大桶了。
抓了這麽久的蝗蟲,大家連晚飯都沒吃,孩子們在家倒是找了幾個剩下的餅子填了一下肚子。
既然抓了這麽多的蝗蟲,今兒的晚飯就是這些蝗蟲了。
李昭拿了處理好的蝗蟲清洗幹淨,加了些野菜剁成肉醬,直接用來包包子。
另外一口鍋直接加了一鍋油進去,之前打獵得到的動物油脂不少,都給攢起來了,挺多的,現在倒是不用省著吃。
油熱把一隻隻螞蚱給放進去,炸的金黃,油香、肉香撲鼻而來,孩子們圍在灶台旁不斷的咽口水。
“娘,還有多久能吃啊?”李靈慧仰頭睜著大眼睛渴望的看著李昭。
李昭看了一眼這一圈的小腦袋,忍不住失笑:“馬上就好了,不用急。”
包子那邊李盼兒她們還在包,沒那麽快,但是油炸的很快就能好了,大家可以先吃著墊墊肚子。
第一波油炸螞蚱出鍋,給盛到竹盤裏先拿給了孩子們去吃。
李昭又炸了兩盤出來,看著差不多夠吃了這才收手。
山裏有一片很大的竹林,現在家裏的籮筐、蒸籠啥的都是去那邊砍了竹子編的。
李昭她們幾個是沒這手藝,還是趙家教她們的。
所以現在蒸包子才有蒸籠用。
“這玩意兒油炸一下還怪香的嘞,要是有酒的話就好了,用來下酒不錯!”王全扔了一顆到嘴裏,又香又脆,味道還真是不錯。
“有的吃就不錯了,還想喝酒呢,想得美。”李來忍不住白了他一眼。
她腳上有傷,是坐在一旁幫忙包包子的。
王全訕訕的笑了笑。
看著李昭炸好了,她們這邊包完最後兩個也收了手。
“這天氣有點啥東西都不經放,二姐,這還有那麽多的螞蚱呢,咋整啊?”李盼兒幫忙端著一盤螞蚱出去。
現在天氣熱,大家吃飯都是在外邊吃的,桌子也是擺在院子裏,早晚間至少還有點風,會舒服一點。
李昭把一盤子螞蚱放桌子上:“清理好後串起來,掛到通風的地方給風幹吧,要是掛不完,就給剁碎了加鹽做成醬,我給放上頭虎穴上去。那裏頭溫度要低上許多,往裏麵放放應該能保存很長一段時間。”
上了虎穴她直接往空間裏放就行了。
這也是她想過之後能想到的唯二能好好保存的辦法,不然這麽多的螞蚱要保存確實不容易。
“這主意不錯,不然我還一直發愁要咋存放呢,這弄來了那麽多,要是放不了幾天都給壞了那就太糟踐東西了。”李盼兒鬆了口氣。
之前打來了野豬,想要熏製成臘肉吧,這天氣太熱了也弄不了。
最後也是拿鹽給醃製了讓李昭拿虎穴上麵去的,趙家的也是,不然全給烤幹做成肉幹也實在是有點吃膩味了。
“對了二姐,那些野豬肉還放得住嗎?原本還想著過段時間這天冷點了就能熏臘肉了,但這天氣看著都沒啥太大變化,不知道得等到啥時候去了。”李盼兒想起了這事兒,也有些怕那些野豬肉會放壞。
“我去瞧過了,還放得住,那洞深處還是挺涼的,醃了鹽沒那麽容易壞。”李昭笑著答道。
“那就好。”
孩子們在一旁一口一個油炸螞蚱,咬得咯吱作響,全然忘記了一開始有多害怕了嬉笑打鬧著。
小橘子趴在桌旁時不時的張嘴接住李昭扔給它的油炸螞蚱,這段時間它長大了許多,如今已經差不多到李昭的膝蓋了。
也不用一直給它煮糊糊吃了,隻要不是特別難咬的肉它都能吃,應該再過段時間,它的口糧李昭就不用操心了,它自己完全可以自給自足。
“那今兒晚上咱就別睡了,大家加把勁都給處理好,免得給放壞了,明兒天亮了再去林子裏去找找,肯定還有沒飛完的,都給捉來!”李來一瘸一拐的被王全扶著過來。
什麽蝗神現在全被她給拋之腦後了。
“娘,我也可以幫忙!咱們現在吃的都是我和弟弟、妹妹一起處理的!”李靈慧連忙昂著頭要加入。
“好,知道你們厲害。”李昭笑著誇了一句。
“但是小孩子晚上不睡覺會長不高的,這些事情我們大人來幹就行了。”
見孩子們都垮了臉,李昭又加了句:“要想幫忙,明兒天亮了起來再幫也是一樣的。”
一路逃亡過來,就連最小的幾個孩子也都變得很懂事乖巧,從不給大人們添亂,力所能及的幫著大人們做事情。
李昭有些心疼她們的早熟,但是也明白在這個吃人的時代,早熟不是壞事,隻有早點掌握生存的技能與本事,對她們的未來才是好事。
所以家裏的孩子幫著一起幹活她一直也都不曾製止,除非是危及到她們的身體健康了才會製止。
“好吧。”李靈慧靠到她腿邊:“我一定要早點長高長大,這樣就能幹更多的活了。”
李昭摸了摸她的頭。
差不多把油炸螞蚱吃完時,包子也熟了。
包子不完全是用的細麵,混了雜糧,顏色不咋好看,但是味道挺不錯的,裏麵的螞蚱餡兒料調得不錯,一口咬下去很香。
“我記得小時候咱們那邊也鬧過一次蝗災,把莊稼都給吃完了,沒有收成,很多人家被逼得賣兒賣女,當時咋就沒人想去抓了這些蝗蟲吃呢。至少有這些,也能緩緩,說不定就不用......唉。”李來吃著手中的包子,歎了口氣。
可能不是沒人沒想到,隻是沒人敢做。
沒有第一個動手的人,大家就都不敢邁出那一步,就像之前她也是這樣。
當年賣兒賣女的人不少,她們村裏就有,她娘也起過賣她換糧食的心思,但她爹好麵子,覺得隻有村裏的破落戶才會幹這種事兒,他可是讀過書的讀書人,哪能做這事。
以前因為這事兒,她對她爹百般感激,所以後麵發生了那麽多的事情,她都還會念著幾分娘家人。
可是經曆過生死後,現在再轉過頭來一看,才能看清。
賣給人牙子是賣,長大了以彩禮賣出去就不是賣了嗎?
唯一的區別可能就隻有他們兩口子的名聲比起把她們賣給人牙子要好點。
李昭她們帶著剩下的所有蝗蟲迴來時,家中的孩子們已經處理出來了滿滿的兩大桶了。
抓了這麽久的蝗蟲,大家連晚飯都沒吃,孩子們在家倒是找了幾個剩下的餅子填了一下肚子。
既然抓了這麽多的蝗蟲,今兒的晚飯就是這些蝗蟲了。
李昭拿了處理好的蝗蟲清洗幹淨,加了些野菜剁成肉醬,直接用來包包子。
另外一口鍋直接加了一鍋油進去,之前打獵得到的動物油脂不少,都給攢起來了,挺多的,現在倒是不用省著吃。
油熱把一隻隻螞蚱給放進去,炸的金黃,油香、肉香撲鼻而來,孩子們圍在灶台旁不斷的咽口水。
“娘,還有多久能吃啊?”李靈慧仰頭睜著大眼睛渴望的看著李昭。
李昭看了一眼這一圈的小腦袋,忍不住失笑:“馬上就好了,不用急。”
包子那邊李盼兒她們還在包,沒那麽快,但是油炸的很快就能好了,大家可以先吃著墊墊肚子。
第一波油炸螞蚱出鍋,給盛到竹盤裏先拿給了孩子們去吃。
李昭又炸了兩盤出來,看著差不多夠吃了這才收手。
山裏有一片很大的竹林,現在家裏的籮筐、蒸籠啥的都是去那邊砍了竹子編的。
李昭她們幾個是沒這手藝,還是趙家教她們的。
所以現在蒸包子才有蒸籠用。
“這玩意兒油炸一下還怪香的嘞,要是有酒的話就好了,用來下酒不錯!”王全扔了一顆到嘴裏,又香又脆,味道還真是不錯。
“有的吃就不錯了,還想喝酒呢,想得美。”李來忍不住白了他一眼。
她腳上有傷,是坐在一旁幫忙包包子的。
王全訕訕的笑了笑。
看著李昭炸好了,她們這邊包完最後兩個也收了手。
“這天氣有點啥東西都不經放,二姐,這還有那麽多的螞蚱呢,咋整啊?”李盼兒幫忙端著一盤螞蚱出去。
現在天氣熱,大家吃飯都是在外邊吃的,桌子也是擺在院子裏,早晚間至少還有點風,會舒服一點。
李昭把一盤子螞蚱放桌子上:“清理好後串起來,掛到通風的地方給風幹吧,要是掛不完,就給剁碎了加鹽做成醬,我給放上頭虎穴上去。那裏頭溫度要低上許多,往裏麵放放應該能保存很長一段時間。”
上了虎穴她直接往空間裏放就行了。
這也是她想過之後能想到的唯二能好好保存的辦法,不然這麽多的螞蚱要保存確實不容易。
“這主意不錯,不然我還一直發愁要咋存放呢,這弄來了那麽多,要是放不了幾天都給壞了那就太糟踐東西了。”李盼兒鬆了口氣。
之前打來了野豬,想要熏製成臘肉吧,這天氣太熱了也弄不了。
最後也是拿鹽給醃製了讓李昭拿虎穴上麵去的,趙家的也是,不然全給烤幹做成肉幹也實在是有點吃膩味了。
“對了二姐,那些野豬肉還放得住嗎?原本還想著過段時間這天冷點了就能熏臘肉了,但這天氣看著都沒啥太大變化,不知道得等到啥時候去了。”李盼兒想起了這事兒,也有些怕那些野豬肉會放壞。
“我去瞧過了,還放得住,那洞深處還是挺涼的,醃了鹽沒那麽容易壞。”李昭笑著答道。
“那就好。”
孩子們在一旁一口一個油炸螞蚱,咬得咯吱作響,全然忘記了一開始有多害怕了嬉笑打鬧著。
小橘子趴在桌旁時不時的張嘴接住李昭扔給它的油炸螞蚱,這段時間它長大了許多,如今已經差不多到李昭的膝蓋了。
也不用一直給它煮糊糊吃了,隻要不是特別難咬的肉它都能吃,應該再過段時間,它的口糧李昭就不用操心了,它自己完全可以自給自足。
“那今兒晚上咱就別睡了,大家加把勁都給處理好,免得給放壞了,明兒天亮了再去林子裏去找找,肯定還有沒飛完的,都給捉來!”李來一瘸一拐的被王全扶著過來。
什麽蝗神現在全被她給拋之腦後了。
“娘,我也可以幫忙!咱們現在吃的都是我和弟弟、妹妹一起處理的!”李靈慧連忙昂著頭要加入。
“好,知道你們厲害。”李昭笑著誇了一句。
“但是小孩子晚上不睡覺會長不高的,這些事情我們大人來幹就行了。”
見孩子們都垮了臉,李昭又加了句:“要想幫忙,明兒天亮了起來再幫也是一樣的。”
一路逃亡過來,就連最小的幾個孩子也都變得很懂事乖巧,從不給大人們添亂,力所能及的幫著大人們做事情。
李昭有些心疼她們的早熟,但是也明白在這個吃人的時代,早熟不是壞事,隻有早點掌握生存的技能與本事,對她們的未來才是好事。
所以家裏的孩子幫著一起幹活她一直也都不曾製止,除非是危及到她們的身體健康了才會製止。
“好吧。”李靈慧靠到她腿邊:“我一定要早點長高長大,這樣就能幹更多的活了。”
李昭摸了摸她的頭。
差不多把油炸螞蚱吃完時,包子也熟了。
包子不完全是用的細麵,混了雜糧,顏色不咋好看,但是味道挺不錯的,裏麵的螞蚱餡兒料調得不錯,一口咬下去很香。
“我記得小時候咱們那邊也鬧過一次蝗災,把莊稼都給吃完了,沒有收成,很多人家被逼得賣兒賣女,當時咋就沒人想去抓了這些蝗蟲吃呢。至少有這些,也能緩緩,說不定就不用......唉。”李來吃著手中的包子,歎了口氣。
可能不是沒人沒想到,隻是沒人敢做。
沒有第一個動手的人,大家就都不敢邁出那一步,就像之前她也是這樣。
當年賣兒賣女的人不少,她們村裏就有,她娘也起過賣她換糧食的心思,但她爹好麵子,覺得隻有村裏的破落戶才會幹這種事兒,他可是讀過書的讀書人,哪能做這事。
以前因為這事兒,她對她爹百般感激,所以後麵發生了那麽多的事情,她都還會念著幾分娘家人。
可是經曆過生死後,現在再轉過頭來一看,才能看清。
賣給人牙子是賣,長大了以彩禮賣出去就不是賣了嗎?
唯一的區別可能就隻有他們兩口子的名聲比起把她們賣給人牙子要好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