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一早,早餐李昭蒸了一籠包子,豆角混著豬肉做的白麵包子,雖然賣相一般,但是料調得不錯,一口咬下去滿嘴流油很是滿足。
三個小家夥一人吃了兩個才停下,李昭食量比較大,吃了四個。
李昭在現代時是南方人,根本不會做麵食,什麽餃子、餛飩、包子、饅頭之類的都是去外麵買來吃,從來沒自己做過。
剛穿到這裏來的時候頓頓都是蒸米飯,還是這兩個月循著原主的記憶練手,才慢慢會做些麵食了。
娘幾個吃完後,包子還剩下兩個,李昭拿布包了放在了懷裏,然後往張家而去。
李昭來的時間不算早,張家已經吃過早飯,家裏人都下地去了,隻有張婆子和年幼的孩子在家。
雖然今年幹旱得厲害,地裏收成銳減,但是該收還是得收啊,現在是農忙時期,全村都忙著收割呢。
張婆子打開門,一張皺紋遍布的臉上滿是愁苦之色,看到了李昭這才露出個笑來:“召娘,你今兒怎麽過來了?可是有什麽事?”
“有點事想與張奶奶你說。”李昭一邊笑著說道,一邊把懷裏的包子拿出來遞到了張婆子的手上。
“今天早上蒸了些包子,給奶奶你拿了兩個過來嚐嚐,我手藝不是很好,莫要嫌棄。”
“使不得使不得!”張婆子連忙推拒。
“這哪行啊,你自己過的也不容易。”
張婆子歎了口氣,不讚同的看向李昭:“召娘啊,不是奶奶說你,你現在把地也給賣了,還要養三個孩子,怎麽還這樣大手大腳的,這日子以後可咋過喲!”
當初李昭賣地的時候她勸了很久,但都沒有用。
在老人家眼裏,地是人的根,這把賴以生存的根給賣了,以後這日子可難過的很。
現在賣地是得來了不少銀錢,但那都是一時的,日子得過下去啊。
“也不是每頓都這麽吃的,隻是我跟孩子們以前的日子您也知道,這身子實在是虧空得厲害,總得補補,不然到時候花錢吃藥那豈不是更虧?”
雖然每次見到張婆子總是會被她念叨賣地的事兒,但是李昭並沒有怎麽放在心上,人家也是好意,在這些農戶人家眼裏怕是沒有一個人會理解她賣地的舉動。
有些解釋不清的事情,就糊弄過去好了。
“那你就更不能給我了,拿迴去給幾個孩子吃吧!”說起她們娘幾個以前的日子,張婆子推拒的手更用力了。
“我也是有事想要請您幫忙的,您可別推來推去了,不然我都不好意思開口了。”
“你這孩子!唉。”張婆子還是收了下來。
兩人說話之間到了張家的堂屋。
“說說吧,這次是要做什麽?”張婆子問道。
“我打算把家裏的豬給殺了,以前殺豬的事都是我婆母去操持的,我也不清楚要去找誰,張奶奶您可有認識的屠夫可以介紹一下?”殺豬這種大事,以前朱母那是根本不會讓原身沾手的,怕她暗自偷她的肉。
“殺豬?我記得你家的豬也是過完年才養的吧?這還沒到可以出欄的時候啊!”張婆子有些不解。
現代一頭豬養六七個月其實差不多就可以出欄了,但古代這種人都缺吃的時代,豬自然也吃不了什麽好的,一般都是會養久一點養到快年底時再殺年豬過個好年。
朱家的豬算起來都還沒養六個月,隻有五個多月,張婆子自然不解。
“張奶奶,我是把您當親近人這才和您明說的。”李昭湊近了她些輕聲道。
“我前段時間不是總去城裏嘛,打聽到了一些事,如今不止是咱們這裏旱,離我們更遠的地方可都旱著,有些地方從去年年底就沒下過雨了,那是真幹死人了。”
“已經有很多人都在逃荒了,我怕再這麽旱下去,咱們這裏遲早也會是這樣。我們孤兒寡母的還是先走為好,免得遇上那些災民會吃虧。”
“所以我才賣地,現在又要殺豬的。”
“逃荒?”張婆子瞪大了眼睛,嘴唇有些顫抖。
她用力的抓住了李昭的手:“召娘,你說的可都是真的?”
清溪村大多數人的祖上都是逃荒過來這邊安家的,延續了幾代這才有了如今的清溪村。
對於逃荒一事,張婆子以前聽爹娘沒少提起過,每次提起都是痛苦難忍。
所以對於逃荒一事,光是聽著張婆子便止不住的害怕。
“自然是真的,張奶奶,若不是真的我犯不著又是賣地又是殺豬啊。”李昭苦著臉說道。
“老天爺啊!你真是要逼死我們啊!”張婆子老淚縱橫,眼中滿是絕望。
她就說召娘不是那種胡亂行事的人,竟沒想到是因著此事才賣地的。
“可是咱們這現在還有井水,不然還能上山去,山上有幾個山泉眼也是有水的。說不定再等等,再等等就下雨了呢?”張婆子抹了把眼淚,心裏還是帶著些僥幸。
清溪村後麵的山並不高,與其說是山,不如說是比較高的土坡,之前李昭上山區打獵,爬上半個多小時就能登頂,山上也沒什麽大型動物,隻有些野雞、兔子、蛇之類的。
若是高山,李昭還不會生逃荒的心,靠山吃山,捱過去應該也是勉強可以的。
但這麽一座小山坡,還能堅持多久?她心裏沒底。
三個小家夥一人吃了兩個才停下,李昭食量比較大,吃了四個。
李昭在現代時是南方人,根本不會做麵食,什麽餃子、餛飩、包子、饅頭之類的都是去外麵買來吃,從來沒自己做過。
剛穿到這裏來的時候頓頓都是蒸米飯,還是這兩個月循著原主的記憶練手,才慢慢會做些麵食了。
娘幾個吃完後,包子還剩下兩個,李昭拿布包了放在了懷裏,然後往張家而去。
李昭來的時間不算早,張家已經吃過早飯,家裏人都下地去了,隻有張婆子和年幼的孩子在家。
雖然今年幹旱得厲害,地裏收成銳減,但是該收還是得收啊,現在是農忙時期,全村都忙著收割呢。
張婆子打開門,一張皺紋遍布的臉上滿是愁苦之色,看到了李昭這才露出個笑來:“召娘,你今兒怎麽過來了?可是有什麽事?”
“有點事想與張奶奶你說。”李昭一邊笑著說道,一邊把懷裏的包子拿出來遞到了張婆子的手上。
“今天早上蒸了些包子,給奶奶你拿了兩個過來嚐嚐,我手藝不是很好,莫要嫌棄。”
“使不得使不得!”張婆子連忙推拒。
“這哪行啊,你自己過的也不容易。”
張婆子歎了口氣,不讚同的看向李昭:“召娘啊,不是奶奶說你,你現在把地也給賣了,還要養三個孩子,怎麽還這樣大手大腳的,這日子以後可咋過喲!”
當初李昭賣地的時候她勸了很久,但都沒有用。
在老人家眼裏,地是人的根,這把賴以生存的根給賣了,以後這日子可難過的很。
現在賣地是得來了不少銀錢,但那都是一時的,日子得過下去啊。
“也不是每頓都這麽吃的,隻是我跟孩子們以前的日子您也知道,這身子實在是虧空得厲害,總得補補,不然到時候花錢吃藥那豈不是更虧?”
雖然每次見到張婆子總是會被她念叨賣地的事兒,但是李昭並沒有怎麽放在心上,人家也是好意,在這些農戶人家眼裏怕是沒有一個人會理解她賣地的舉動。
有些解釋不清的事情,就糊弄過去好了。
“那你就更不能給我了,拿迴去給幾個孩子吃吧!”說起她們娘幾個以前的日子,張婆子推拒的手更用力了。
“我也是有事想要請您幫忙的,您可別推來推去了,不然我都不好意思開口了。”
“你這孩子!唉。”張婆子還是收了下來。
兩人說話之間到了張家的堂屋。
“說說吧,這次是要做什麽?”張婆子問道。
“我打算把家裏的豬給殺了,以前殺豬的事都是我婆母去操持的,我也不清楚要去找誰,張奶奶您可有認識的屠夫可以介紹一下?”殺豬這種大事,以前朱母那是根本不會讓原身沾手的,怕她暗自偷她的肉。
“殺豬?我記得你家的豬也是過完年才養的吧?這還沒到可以出欄的時候啊!”張婆子有些不解。
現代一頭豬養六七個月其實差不多就可以出欄了,但古代這種人都缺吃的時代,豬自然也吃不了什麽好的,一般都是會養久一點養到快年底時再殺年豬過個好年。
朱家的豬算起來都還沒養六個月,隻有五個多月,張婆子自然不解。
“張奶奶,我是把您當親近人這才和您明說的。”李昭湊近了她些輕聲道。
“我前段時間不是總去城裏嘛,打聽到了一些事,如今不止是咱們這裏旱,離我們更遠的地方可都旱著,有些地方從去年年底就沒下過雨了,那是真幹死人了。”
“已經有很多人都在逃荒了,我怕再這麽旱下去,咱們這裏遲早也會是這樣。我們孤兒寡母的還是先走為好,免得遇上那些災民會吃虧。”
“所以我才賣地,現在又要殺豬的。”
“逃荒?”張婆子瞪大了眼睛,嘴唇有些顫抖。
她用力的抓住了李昭的手:“召娘,你說的可都是真的?”
清溪村大多數人的祖上都是逃荒過來這邊安家的,延續了幾代這才有了如今的清溪村。
對於逃荒一事,張婆子以前聽爹娘沒少提起過,每次提起都是痛苦難忍。
所以對於逃荒一事,光是聽著張婆子便止不住的害怕。
“自然是真的,張奶奶,若不是真的我犯不著又是賣地又是殺豬啊。”李昭苦著臉說道。
“老天爺啊!你真是要逼死我們啊!”張婆子老淚縱橫,眼中滿是絕望。
她就說召娘不是那種胡亂行事的人,竟沒想到是因著此事才賣地的。
“可是咱們這現在還有井水,不然還能上山去,山上有幾個山泉眼也是有水的。說不定再等等,再等等就下雨了呢?”張婆子抹了把眼淚,心裏還是帶著些僥幸。
清溪村後麵的山並不高,與其說是山,不如說是比較高的土坡,之前李昭上山區打獵,爬上半個多小時就能登頂,山上也沒什麽大型動物,隻有些野雞、兔子、蛇之類的。
若是高山,李昭還不會生逃荒的心,靠山吃山,捱過去應該也是勉強可以的。
但這麽一座小山坡,還能堅持多久?她心裏沒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