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陶話落,林中瞬間變得安靜。
風聲、鳥聲、落葉聲,皆消失不見。
一股詭異的氣氛,正以於清淵為中心開始蔓延。
熟悉氣局的苑陶立刻察覺到不對勁。
整個樹林,正在以於清淵為中心,改變炁脈運行。
而在這個氣局中,苑陶隻感受到了兩個字。
【不順】
那是能夠阻人修行、阻人道途的不順感。
如果把修行比喻成創作,那麽這個氣局,就是在創作過程中,時不時吹動耳畔的冷風。
你阻止不了它,它也沒什麽實際危害,但就是能不停打斷你的創作過程,讓你無法正常創作,並且嚴重影響你的心態,最終達到讓你什麽也做不成的效果。
而此時,於清淵體內,元嬰的問心關再次降臨。
站在內景中,於清淵看著王家人對彩羽所做之事,看著他們折斷並撕掉了彩羽的翅膀,打碎了彩羽的鳥喙,斬斷了彩羽的一足。
倒在地上的彩羽,口中咳著血,目光不甘的望向被封進畫裏的苑陶。
於清淵努力讓自己保持冷靜,可燃燒起的怒火,已經在內景中具象化。
熊熊烈焰燃燒,內景中火光一片。
“殺吧,殺光他們,讓他們也嚐嚐同樣的痛苦。
施暴者的淚水不是悔悟,隻是他們知道自己要死了。
不讓他們體會到同樣的痛苦,他們永遠都不會留下悔恨的淚水。
冤冤相報何時了?斬草除根就能了!
殺吧!讓他們在悔恨中長眠!讓他們到地獄裏去懺悔!
讓他們下輩子!長!長!記!性!”
於清淵轉過身,看著在自己身後喋喋不休的東西。
本以為是心魔一類的東西,可轉過身才發現,對方竟是一個手持水磨禪杖,赤裸上身,胡須狂放,頭頂還燙著戒疤的光頭和尚。
看清了對方模樣,於清淵皺起眉頭,有些不確定的問道:
“彭躓?”
光頭和尚昂起脖子,抱拳一禮。
“正是灑家。”
於清淵眉頭皺的更深。
這彭躓看上去有些像沙僧,又有些像魯智深,但彭躓可不是二者,而是人之三彭。
三彭,也就是修行人口中常說的三屍。
對,沒錯,就是塗君房用的三屍。
典籍中曾有記載。
上屍姓彭名踞,好華飾,喜寶物。
中屍姓彭名躓,好五味,常躁怒。
下屍姓彭名矯,好色欲,樂淫邪。
有句成語叫:驕奢淫逸。
其中的驕、奢、淫,指的就是三彭,而最後的逸,指的可不是安逸,而是被三屍給玩廢後的狀態。
人如果到了最後一步,那就會變得整日渾渾噩噩,如同行屍走肉,無自己的思想,身魂皆被三屍操控,徹底淪為三屍的傀儡。
於清淵怎麽也沒想到,自己這次的問心關,竟然是要麵對三屍之一的彭躓。
而之所以彭躓會是這個形象,完全是因為於清淵自己對三屍的印象所致。
這個彭躓和沙和尚扯不上半點關係,而是魯智深的模樣,其中要牽扯到水滸傳中的一些情節。
看過水滸傳原文,或者電視劇的,應該都會有些印象。
魯智深每次打人闖禍前後,必要喝酒吃肉。
闖禍前要喝酒吃肉,闖禍後依舊如此。
此中對應彭躓好五味。
打人闖禍,皆因魯智深遏製不住自己的心性所致。
此中對應彭躓常躁怒。
而應對彭躓的方法,在水滸傳原文中也有提到。
文中,魯智深人生的最後,是一首詩,詩中如此寫道:
【平生不修善果,隻愛殺人放火,忽地頓開金繩,這裏扯斷玉鎖,錢塘江上潮信來,今日方知我是我。】
一首詩,三十八個字,而要告訴別人的,隻有兩個字。
【醒悟】
魯智深的人生,就如同人在做夢一樣。
夢中,人無法意識到真正的自我,無論做什麽都全憑心意,放縱內心的欲望,沒有節製。
喜、怒、憂、思、悲、恐、驚。
這些都會在夢中毫無節製的情況下,被無限放大。
想要對付彭躓,就要像魯智深最後時刻那樣,找到真正的自我,從迷蒙的夢中醒悟過來。
人從夢中清醒,是突然之間發生的事情。
醒悟也是這樣,突然清醒,迴首前半生所做之事,大徹大悟。
但這種事就跟大家都耳熟能詳的那句道家名言一樣。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聽著都似是而非,不明就裏,又怎麽可能會知道該怎麽去做呢?
不過道教還真就有一套方法來應對三屍。
據說,三屍都是天上的神明,每年固定的日子,他們都要迴到天上去述職。
天上一天,地下一年嘛,大概就相當於每天迴去上班打卡。
他們迴去後,會講述你這一年裏做過的事,俗稱打小報告。
可三屍又不是什麽好東西,他們嘴裏能說出什麽好話來?
而道教的人就琢磨出來一套完整的方法來對付三屍。
你們不是要迴天述職匯報工作進度嗎?
行啊!我就專挑這一天來對付你。
在這一天裏,道教的弟子會緊守靈台,五心朝陽,靜心打坐,無思無想,無念無欲,不吃不喝,就跟三屍硬耗,斷了他們迴天的路。
對抗過程大概就相當於是:
有人監視你工作,然後他們每年隻有一天能夠迴去打你的小報告,錯過了就要等下一年。
你專門挑這一天把他們關小黑屋裏不讓迴去。
沒人打你的小報告,就相當於是你什麽都沒做。
這個方法其實也不難看出來,有點旁門左道那味兒,所以道教基本上也很少會有人專門修行這種法門。
而於清淵現在麵臨的困境是,他不熄滅自己的滿腔怒火,就沒辦法離開內景。
不離開內景,他就必須盡快解決彭躓的問題,要不然拖的越久越麻煩。
專門修習術法的流派裏,有繞過這個問題先離開內景的辦法。
像術字門、武侯派,這種底蘊深厚的流派裏肯定有。
問題是,於清淵不是正兒八經修習術法的,他不會。
事情似乎陷入了僵局,而外麵的苑陶卻已經急成了熱鍋上的螞蟻。
眼看著氣局中的氛圍越來越凝重,意識到於清淵的麻煩越來越大,苑陶咬了咬牙,對著彩羽吩咐道:
“你守著臭小子,我去喊人來幫忙!”
風聲、鳥聲、落葉聲,皆消失不見。
一股詭異的氣氛,正以於清淵為中心開始蔓延。
熟悉氣局的苑陶立刻察覺到不對勁。
整個樹林,正在以於清淵為中心,改變炁脈運行。
而在這個氣局中,苑陶隻感受到了兩個字。
【不順】
那是能夠阻人修行、阻人道途的不順感。
如果把修行比喻成創作,那麽這個氣局,就是在創作過程中,時不時吹動耳畔的冷風。
你阻止不了它,它也沒什麽實際危害,但就是能不停打斷你的創作過程,讓你無法正常創作,並且嚴重影響你的心態,最終達到讓你什麽也做不成的效果。
而此時,於清淵體內,元嬰的問心關再次降臨。
站在內景中,於清淵看著王家人對彩羽所做之事,看著他們折斷並撕掉了彩羽的翅膀,打碎了彩羽的鳥喙,斬斷了彩羽的一足。
倒在地上的彩羽,口中咳著血,目光不甘的望向被封進畫裏的苑陶。
於清淵努力讓自己保持冷靜,可燃燒起的怒火,已經在內景中具象化。
熊熊烈焰燃燒,內景中火光一片。
“殺吧,殺光他們,讓他們也嚐嚐同樣的痛苦。
施暴者的淚水不是悔悟,隻是他們知道自己要死了。
不讓他們體會到同樣的痛苦,他們永遠都不會留下悔恨的淚水。
冤冤相報何時了?斬草除根就能了!
殺吧!讓他們在悔恨中長眠!讓他們到地獄裏去懺悔!
讓他們下輩子!長!長!記!性!”
於清淵轉過身,看著在自己身後喋喋不休的東西。
本以為是心魔一類的東西,可轉過身才發現,對方竟是一個手持水磨禪杖,赤裸上身,胡須狂放,頭頂還燙著戒疤的光頭和尚。
看清了對方模樣,於清淵皺起眉頭,有些不確定的問道:
“彭躓?”
光頭和尚昂起脖子,抱拳一禮。
“正是灑家。”
於清淵眉頭皺的更深。
這彭躓看上去有些像沙僧,又有些像魯智深,但彭躓可不是二者,而是人之三彭。
三彭,也就是修行人口中常說的三屍。
對,沒錯,就是塗君房用的三屍。
典籍中曾有記載。
上屍姓彭名踞,好華飾,喜寶物。
中屍姓彭名躓,好五味,常躁怒。
下屍姓彭名矯,好色欲,樂淫邪。
有句成語叫:驕奢淫逸。
其中的驕、奢、淫,指的就是三彭,而最後的逸,指的可不是安逸,而是被三屍給玩廢後的狀態。
人如果到了最後一步,那就會變得整日渾渾噩噩,如同行屍走肉,無自己的思想,身魂皆被三屍操控,徹底淪為三屍的傀儡。
於清淵怎麽也沒想到,自己這次的問心關,竟然是要麵對三屍之一的彭躓。
而之所以彭躓會是這個形象,完全是因為於清淵自己對三屍的印象所致。
這個彭躓和沙和尚扯不上半點關係,而是魯智深的模樣,其中要牽扯到水滸傳中的一些情節。
看過水滸傳原文,或者電視劇的,應該都會有些印象。
魯智深每次打人闖禍前後,必要喝酒吃肉。
闖禍前要喝酒吃肉,闖禍後依舊如此。
此中對應彭躓好五味。
打人闖禍,皆因魯智深遏製不住自己的心性所致。
此中對應彭躓常躁怒。
而應對彭躓的方法,在水滸傳原文中也有提到。
文中,魯智深人生的最後,是一首詩,詩中如此寫道:
【平生不修善果,隻愛殺人放火,忽地頓開金繩,這裏扯斷玉鎖,錢塘江上潮信來,今日方知我是我。】
一首詩,三十八個字,而要告訴別人的,隻有兩個字。
【醒悟】
魯智深的人生,就如同人在做夢一樣。
夢中,人無法意識到真正的自我,無論做什麽都全憑心意,放縱內心的欲望,沒有節製。
喜、怒、憂、思、悲、恐、驚。
這些都會在夢中毫無節製的情況下,被無限放大。
想要對付彭躓,就要像魯智深最後時刻那樣,找到真正的自我,從迷蒙的夢中醒悟過來。
人從夢中清醒,是突然之間發生的事情。
醒悟也是這樣,突然清醒,迴首前半生所做之事,大徹大悟。
但這種事就跟大家都耳熟能詳的那句道家名言一樣。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聽著都似是而非,不明就裏,又怎麽可能會知道該怎麽去做呢?
不過道教還真就有一套方法來應對三屍。
據說,三屍都是天上的神明,每年固定的日子,他們都要迴到天上去述職。
天上一天,地下一年嘛,大概就相當於每天迴去上班打卡。
他們迴去後,會講述你這一年裏做過的事,俗稱打小報告。
可三屍又不是什麽好東西,他們嘴裏能說出什麽好話來?
而道教的人就琢磨出來一套完整的方法來對付三屍。
你們不是要迴天述職匯報工作進度嗎?
行啊!我就專挑這一天來對付你。
在這一天裏,道教的弟子會緊守靈台,五心朝陽,靜心打坐,無思無想,無念無欲,不吃不喝,就跟三屍硬耗,斷了他們迴天的路。
對抗過程大概就相當於是:
有人監視你工作,然後他們每年隻有一天能夠迴去打你的小報告,錯過了就要等下一年。
你專門挑這一天把他們關小黑屋裏不讓迴去。
沒人打你的小報告,就相當於是你什麽都沒做。
這個方法其實也不難看出來,有點旁門左道那味兒,所以道教基本上也很少會有人專門修行這種法門。
而於清淵現在麵臨的困境是,他不熄滅自己的滿腔怒火,就沒辦法離開內景。
不離開內景,他就必須盡快解決彭躓的問題,要不然拖的越久越麻煩。
專門修習術法的流派裏,有繞過這個問題先離開內景的辦法。
像術字門、武侯派,這種底蘊深厚的流派裏肯定有。
問題是,於清淵不是正兒八經修習術法的,他不會。
事情似乎陷入了僵局,而外麵的苑陶卻已經急成了熱鍋上的螞蟻。
眼看著氣局中的氛圍越來越凝重,意識到於清淵的麻煩越來越大,苑陶咬了咬牙,對著彩羽吩咐道:
“你守著臭小子,我去喊人來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