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首都巴黎,這座聞名遐邇的浪漫之都,宛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歐洲大陸之上。埃菲爾鐵塔高聳入雲,猶如城市的守護者,見證著歲月的流轉;凱旋門莊嚴雄偉,訴說著往昔的輝煌;香榭麗舍大道繁華似錦,洋溢著浪漫與活力。


    這些地標性建築,皆是希特勒這位自詡為藝術家的人曾經魂牽夢繞的向往之地。因此,希特勒嚴令禁止任何人破壞巴黎的安寧,他渴望將這座城市完好無損地納入德國的掌控之中,成為自己豐功偉績的見證。


    接到命令的德國軍隊,如同訓練有素的機器,嚴守軍紀,以秋毫無犯的姿態踏入巴黎。他們步伐整齊,神情肅穆,仿佛不是侵略者,而是前來維護秩序的和平使者。巴黎市民們原本滿心恐懼,擔心這座城市將陷入無盡的黑暗與混亂,然而德軍的表現卻出乎他們的意料。德軍的行為得到了巴黎市民的歡迎,在被占領的初期,巴黎並未出現人們所擔憂的燒殺搶掠等暴行,城市的基本設施依舊正常運轉,那些承載著曆史與文化的古跡也未遭到嚴重破壞,整個巴黎呈現出一種相對“祥和安寧”的奇特景象。這一切,無疑為德國穩定統治法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希特勒對德軍在巴黎的行為規範極為重視,不僅嚴令禁止強買強賣、白吃白喝,更是下達了嚴苛的命令:誰要是膽敢搶劫,當場就地處決。


    進入巴黎的德國士兵恪守元首的命令,不敢輕易騷擾市民。這些士兵獲得元首的嘉獎,每個人手中都握著大筆金錢,如同普通遊客一般湧入百貨商店。法國盛產的香煙和美酒,成為了德軍的心頭好,他們常常成箱地購買,盡情享受著這來自異國的美好。士兵們手持照相機,在埃菲爾鐵塔下合影留念,臉上洋溢著興奮的笑容,還不忘購買各種紀念品。無論是軍官還是士兵,都表現得彬彬有禮,即便遭遇有人對他們流露出敵意,也隻是一笑了之,並不生氣。在這個特殊的戰爭時期,巴黎的治安竟出奇的好,德國軍官甚至可以悠然地在香榭麗舍大街的咖啡館裏品嚐咖啡,無需擔心會有人暗中打黑槍。


    此時,朱由檢正身處波爾多的酒莊,手中端著一杯色澤醇厚的法國紅酒,輕輕搖晃著,細細品味著那濃鬱的香氣,同時不禁感歎道:“這希特勒還真是有兩把刷子,竟能讓一向驕傲不認輸的法國人放棄反抗,甘心接受德軍的統治。”


    內閣首輔李岩站在一旁,微微躬身,分析道:“希特勒這樣做確實明智,法國工業水平頗高,倘若能讓法國人全心全意地為德國人服務,德國便有了足夠的資本與蘇俄叫板。”


    朱由檢輕輕點頭,拿起影密衛剛剛呈上的密報,仔細閱讀後,不禁露出驚訝之色。密報顯示,德軍這次攻陷法國僅僅消耗了不到一百五十萬噸石油,這實在令人難以置信。要知道,根據德軍參謀部之前的估算,沒有五百萬噸石油,根本無法拿下法國。


    “厲害,閃電戰果然厲害!”朱由檢忍不住讚歎,“若不是德軍裝甲部隊超常發揮,僅僅執行黃色方案,德國恐怕早就耗盡石油儲備,後續作戰計劃也將化為泡影。”


    密報中還指出,通過這場戰爭,德軍從法國以及荷比盧三國獲得的石油儲備高達一百五十萬噸,使得德國的石油儲備一下子增長到五百萬噸以上。此刻的希特勒,可謂本錢相當雄厚。


    “聖上,希特勒下一步的行動應該指向哪裏呢?”內閣首輔李岩小心翼翼地詢問。


    “你說呢?你身為內閣首輔,說說你的看法。”朱由檢將問題拋迴給李岩。


    李岩沉思片刻,有條不紊地說道:“聖上,臣以為,希特勒的下一步作戰計劃應該還是針對英國。近日聽聞英國海軍已然行動起來,嚴密封鎖了英吉利海峽,如今德國和法國從海上獲取物資供給變得愈發困難。現在無論是柏林還是巴黎,都已出現不同程度的物價上漲,這絕非好兆頭。希特勒為了平息市民的抱怨,穩定局勢,必定會對英國展開進攻。”


    李岩根據情報中得來的信息,有理有據地的推斷出結論。


    “英軍封鎖英吉利海峽這是必然,物價上漲也在意料之中。關鍵時候,大明會出手拉德國一把,不至於讓德國人陷入絕境。隻是現在朕最擔心的是,英國人會對停泊在阿爾及利亞的法國海軍艦隊出手。”朱由檢沒有反駁李岩的觀點,而是說出了自己心中的憂慮。


    “聖上的擔心極有道理,這些艦隊一旦落入德軍之手,德軍便具備了橫渡英吉利海峽、攻入倫敦的能力,這正是英國所忌憚的。據密報,英國已經將停泊在那些港口的法國200多艦艇全部沒收。情況著實不妙呀,聖上應當盡快出手補救,否則恐怕悔之晚矣。”李岩焦急地進言。


    “朕又能有什麽辦法呢?這些法國海軍畢竟掌控在法國人手中,他們既然拒絕交給德國,或許他們的命運早已注定。”朱由檢無奈地搖了搖頭,臉上滿是無奈之色。


    “聖上,不如這樣,將此消息通知元首,讓元首來定奪吧。”李岩趕忙建議道。


    “也隻能如此了,這一迴,就看希特勒的運氣如何了。”朱由檢歎了口氣,最終批準了李岩的提議。


    在元首官邸,希特勒接到大明傳來的密報,深知此事的嚴重性,極為重視。他立刻召見法國貝當總理,言辭強硬地要求法國海軍交出指揮權。


    然而,法國維希政府實際上無力掌控海軍。法國海軍牢牢掌控在海軍司令達朗手中,這支海軍可謂是達朗一手創建,就如同大清的北洋海軍一般,達朗也因此被人稱作法國的李鴻章。


    達朗司令態度堅決,既不肯把海軍交給英國,也不同意交給德國。此時,接替張伯倫成為英國首相的丘吉爾,這位被戲稱為“邱胖子”的強硬派,做出了一個大膽而果斷的決定:炸毀法國海軍的主力。


    於是,英國精心製訂了“弩炮”計劃。行動當天,英國海軍迅速出擊,順利奪取了停泊在英國港口的 200 艘各式法國艦船。緊接著,他們將目標對準了停泊在阿爾及利亞奧蘭港附近米爾斯克比爾港的法國主力艦隊。法國艦隊毫無防備,英國艦隊突然開火,一時間,海麵上炮聲隆隆,硝煙彌漫。法國戰列艦“布列塔尼”號瞬間被炸毀,火光衝天,巨大的爆炸掀起了數十米高的水柱;“敦刻爾克”號和“普羅旺斯”號也遭受重創,無奈擱淺在港灣;隻有“斯特拉斯堡”號憑借著一絲運氣和速度,僥幸逃走。


    這場突如其來的襲擊,讓法國海軍遭受了重創,其作戰能力損失一大半。大批戰列艦、驅逐艦以及許多中小型艦艇毀於一旦,死傷人數多達萬餘人。


    消息傳到巴黎,法國民眾頓時一片嘩然。他們紛紛指責曾經的盟友英國,認為這是徹頭徹尾的背信棄義之舉。在這種憤怒的情緒下,維希政府宣布與英國斷交,法英關係急劇惡化,降至冰點。法國民眾對英國的行為感到無比憤怒和不滿,他們覺得自己被盟友無情地背叛,從此,法國與德國更加緊密地走到了一起,共同對抗英國。


    其實,朱由檢早就料到了這種情況的發生,他從一開始就不想出手幹預。畢竟,強扭的瓜不甜,就算強迫法國海軍歸降,也不過是同床異夢,貌合神離。倒不如讓英國人炸掉法國海軍,讓法國人清醒地認識到,這個世界上沒有永遠的朋友,隻有永恆的利益。


    事情發生後,希特勒也是追悔莫及,後悔自己當初給了法國海軍如此多的自主權,才導致如今這般被動的局麵。


    在這種情況下,希特勒將目光投向了停留在法國國內土倫軍港的法國海軍軍艦。土倫軍港內的軍艦數量眾多,陣容龐大,如果這批軍艦再落入英軍之手,或者遭遇其他意外情況,那德國可就虧大了。


    當時,土倫軍港內停泊著 3 艘主力戰列艦、8 艘巡洋艦、17 艘驅逐艦、16 艘魚雷艇、16 艘潛水艇、7 艘通訊艦、3 艘偵察艦,以及 60 多艘運輸艦、油船、挖泥船和拖船。這無疑是一支龐大的海軍力量,對於相對孱弱的德國海軍來說,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可是,土倫軍港控製在法國維希政府手裏,希特勒對此一籌莫展,無奈之下,隻能再次找到朱由檢尋求辦法。


    朱由檢略作思考,緩緩說道:“辦法其實很簡單,先收集這些海軍高級官員的名單,然後按圖索驥,抓捕他們的家屬。同時,對他們許以豐厚的金錢誘惑。這些人最害怕的就是老婆兒女遭遇不測,隻要把他們的家屬控製在手裏,還怕他們不乖乖聽話?就算有幾個頑固不化的刺頭,隻要許給他們高官厚祿,也沒有搞不定的事情。他們之所以不肯背叛法國,無非是因為誘惑的籌碼不夠高罷了。”


    希特勒瞬間領會,立刻命令黨衛軍迅速出動。黨衛軍如同鬼魅一般,抓捕了大量仍停留在土倫軍港的海軍中高級軍官家屬。希特勒通過各種渠道,向這些軍官傳達命令,要求他們把軍艦移交給德國海軍。同時,他還聲稱這一切都是為了法國的未來,因為有確切情報顯示,英國即將出動艦隊攻擊土倫軍港,德國這樣做是為了保全艦隊,共同對抗英國和蘇俄這兩個敵人。


    法國和俄國是世仇,希特勒的說法獲得了大部分法國海軍官兵的認同。


    而且此時的法國海軍官兵,對英國轟炸米爾斯克比爾軍港的行為懷恨在心,他們已經徹底無法信任盟軍。如今希特勒又拿出他們的家屬作為威脅,並且承諾給予大量的金錢。在這種極其複雜的心態之下,這些法蘭西海軍最終屈服了。


    就這樣,這些軍艦得以順利落入德國手中。德國海軍司令鄧尼茨得知這個消息後,興奮得難以自持。雖然德國海軍的實力仍然無法與英國海軍相提並論,但總算是有了自保的能力。畢竟,這些軍艦中包含三艘敦刻爾克級戰列艦,這三艘戰列艦堪稱德國海軍的強大助力。它們裝備著 2 座四聯裝共 8 門 330 毫米 52 倍徑火炮,主炮炮彈重 560 公斤,最大射程可達 41.7 千米。裝有 19.3 公斤炸藥的穿甲彈,可在 28 公裏的射程上輕鬆穿透 300 毫米的裝甲,艦首對敵時更是能發揮出全部主炮火力。這三艘戰列艦的加盟,讓德國海軍在麵對英國海軍時,不再畏手畏腳,消極避戰,而是有了與之正麵抗衡的底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成崇禎,重建大明河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塞外一片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塞外一片雪並收藏穿越成崇禎,重建大明河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