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鄂霍次克海之行
穿越成崇禎,重建大明河山 作者:塞外一片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納了一後三妃,朱由檢好不快活,但是要做到雨露均沾,絕非易事。故而朱由檢常去海軍解悶,順便帶上良妃黛依絲一起尋歡作樂。
此時的東洋海軍又服役了幾艘漁船改造的鐵甲艦,朱由檢就帶著這幾艘新的戰艦去四處探險,尋找那些生猛海鮮。
為了避免麻煩,朱由檢沒有帶任何海軍高級將領,隻是帶著幾個新任的艦長出發了。
這次航行第一站就是薩摩藩的地方,這裏有大明的東平伯劉香,帶著幾百條船,占據了奄美大島等幾個島嶼,盤踞多年。
朱由檢鑒於後世東洋人對中華的殘暴,命令劉香以奄美大島為根據地,逐步蠶食和滲透九州島的地盤。並且在薩摩藩安排進自己的人,作為臥底。
劉香手下的人員複雜,裏麵有西洋人也有東瀛人,所以安排人手去薩摩藩滲透並不難。
朱由檢在奄美大島盤桓了數日,給劉香留下一批彈藥後,就前往了鄂霍次克海(當時叫北海)。鄂霍次克海位於太平洋西北部的邊緣海,南北最長2460公裏,東西最寬1480公裏。海岸線較平直,總長公裏。
這裏元朝就是中華的領土,如今大明朝這陣子依然是。
鄂霍次克海的北麵是勘察加半島,南麵是庫頁島。庫頁島的對麵就是大明鎮北王豪格駐守的廟街。
庫頁島再往南就是小日子的北海道了。
鄂霍次克海上麵波濤洶湧,海麵之下,卻蘊藏著無盡生機。這裏的魚類,是上天慷慨的饋贈。鱈魚身姿矯健,肉質鮮嫩,那蒜瓣狀的魚肉,咬上一口,汁水滿溢,鮮美的滋味直抵心間。每到漁汛,成群的鱈魚在洋流的推動下,匯聚於此,好似一支龐大的銀色軍團。
而帝王蟹,更是這片海域的“霸主”。它們體型碩大,外殼堅硬,尖銳的蟹鉗仿佛能夾碎一切阻擋之物。帝王蟹在海底橫行,厚實的蟹肉,富含蛋白質,是世間難得的美味。
除了這些,海中還有豐富的貝類。扇貝半張著殼,在海床上微微顫動,鮮嫩的貝肉,隻需簡單烹飪,便鮮美無比。海參也在海底悠然蠕動,它們汲取著海洋的養分,是養生滋補的佳品。這鄂霍次克海,就是一座巨大的寶庫,有取之不盡的資源。
朱由檢早就知道鄂霍次克海盛產阿拉斯加帝王蟹,提前就準備了幾百個捕帝王蟹的大鐵籠子。這些蟹籠長寬2米左右、高1米,每個蟹籠重達300多公斤。
明軍在蟹籠內放好鯡魚、鱈魚等餌料,然後將蟹籠綁上浮標,放到海底。帝王蟹被餌料吸引進入蟹籠後,就難以逃脫,等一段時間後,東洋海軍再將蟹籠打撈上來,就收獲了鮮美的帝王蟹。
如今的朱由檢對海鮮也有一種癡迷的愛好,朱由檢將新鮮帝王蟹的蟹腿等部位取下,用鋒利的刀小心地剔除蟹殼,將蟹肉切成適當大小的薄片或塊狀。把切好的蟹肉放在鋪有冰塊的盤子上,搭配芥末、醬油等調料,然後用叉子取了一小塊塞入口中,味道那是一個鮮美,越吃越愛吃,就連黛依絲也讚不絕口。
“哇,這口感好鮮嫩、爽滑,冰爽呀,皇上,我還要吃!”黛依絲嬌媚的說道。
“還有更好吃的做法,我們來個炭烤帝王蟹,史密斯你也一起來嚐一嚐吧。”朱由檢邀請斯密斯一起品嚐炭烤帝王蟹。
朱由檢安置了炭火,將帝王蟹放在烤架上,不時翻麵,烤至蟹殼變紅、蟹肉熟透。在烤製過程中朱由檢撒上了特製鹽末、檸檬汁等。
經過一段時間炭烤,帝王蟹表麵焦黃,已經散發出來蟹香,朱由檢取了了一根蟹腿給史密斯,史密斯吃了後不停的豎大拇指。“ok!鮮嫩多汁,果然與眾不同!”
黛依絲也急忙品嚐,連唿人間美味。
“聖上,這裏的帝王蟹雖然不錯,但。是阿拉斯加海海峽的帝王蟹更為正宗,我們可以去哪裏看看!”
史密斯建議朱由檢去阿拉斯加捕撈帝王蟹。
朱由檢自是沒有異議,這一行,除了交代劉香滲透薩摩藩,就是為了打撈鄂霍次克海和阿拉斯加的海鮮。
於是朱由檢命令手下的五艘戰艦全速駛向阿拉斯加海峽。
這阿拉斯加可是物產豐富,也是後世著名的遠洋捕撈漁場。
當戰艦靠近阿拉斯加海峽的時候,正好遇到魚汛,透過現代漁船的海底探測設備,在屏幕上到處都是密集的斑點,根據信號現實,史密斯認為發現了鱈魚群,也就是狹鱈,我們現在管他叫朝鮮魚或者大頭魚。
據史密斯估算這個魚群大致有上百萬噸。朱由檢和黛依絲走上甲板,看到周圍的魚密集的跳出海麵,那場景蔚為壯觀,這些魚的銀色身影在陽光的照射下,令人眼花繚亂。
朱由檢下令五艘戰艦全力打撈,一網下去就收獲十幾噸鱈魚。這鱈魚產量也太大了吧。怪不得鱈魚是阿拉斯公認產量最大的魚類。
對於這些鱈魚實在是太多了,五艘戰艦,總共排水量才兩萬五千噸,去了船上的彈藥和人員,能裝兩萬噸魚撐死了。
於是朱由檢下令,把鱈魚的腦袋剁下來,扔進大海,多餘的鱈魚頭被當做餌料,放進鐵籠子裏麵,當做誘餌,捕撈阿拉斯加帝王蟹。
不幾日,五艘戰艦裝了整整一萬五千多噸沒有腦袋的鱈魚,還有幾百噸阿拉斯加帝王蟹,這裏的阿拉斯加帝王蟹果然個頭夠大,一個個份量都在十磅以上。
史密斯興奮的說,這個時代漁業資源是獨一無二的,根本就沒有普及大規模遠洋捕撈,想怎麽樣捕撈都行,根本不用擔心漁業資源捕撈過度的問題。
像剛才的鱈魚魚群,至少也是百萬噸的規模,朱由檢玩命的捕撈也不過捕獲了一萬五千噸,實在是暴殄天物,說不過去了。
朱由檢也不想捕撈這些鱈魚,這些鱈魚無論是在大明王朝還是在現代,都不怎麽值錢,朱由檢有點興趣索然無味。
幸好,阿拉斯加海峽漁業資源豐富,還有大量的鮭魚和比目魚、雪蟹,也捕獲了不少,算是額外的收獲。
阿拉斯加海峽風浪極大,氣候寒冷,黛依絲感覺不適,過了幾天,朱由檢帶著船開往了庫頁島。
庫頁島附近的漁業也一樣豐富,這裏有三文魚,也就是我們常在飯店吃的那種,味道極其鮮美。
幾艘戰艦停泊在這裏,朱由檢和黛依絲帶著官兵上了岸。
結果在庫頁島岸邊發現密密麻麻的海帶遍布整個海灘,一直伸向大海。
朱由檢隨手撈起一條海帶,足足有七八米長,半公分厚,十多斤重。
綠油油的海帶,稍微帶一些褐色,看起來還有食欲。
這海帶可是一個好東西,就算帶到大明也可以成為百姓的佳肴,如果大明王朝百姓不稀罕,咱就拿到現代賣,這種品質的海帶一定會很搶手。
白撿的海帶,不要白不要,全軍給我下來撈海帶,朱由檢一聲令下,幾千海軍官兵全部下海撈海帶,搞的五艘戰艦上上下下,裏裏外外都是海帶,有的甚至掛在大炮上開始晾曬,別有一番風情。
撈完海帶就發動海軍撈海參,由於是朱由檢的命令,海軍官兵們紛紛下海捕撈海參,尤其是宗室們,為了表現對朱由檢的忠心,更是踴躍下海撈海參。
庫頁島一帶海水冰冷,海參又多附著在礁石、海草或海底泥沙處,捕撈不易。
不過這鄂霍次克海的海參個大份量足,品質好,又是冷水海參,乃是海參中的上品。
幾千海軍官兵下水一天怎麽也得撈個幾十噸海參。
朱由檢心疼東洋海軍官兵,怕凍壞了身體,撈了幾天海參,看看收獲不錯,也就草草收兵迴船。
朱由檢這裏在庫頁島大肆捕撈海鮮,早就驚動了鎮守廟街的鎮北王豪格。於是豪格特派人迎朱由檢聖駕去廟街蒞臨指導。
到了廟街,自然是君臣一番寒暄,憶往昔崢嶸歲月。
此時的豪格帶著正藍旗占據廟街,依托外東北的地盤,活的是相當自在。
外東北自然資源豐富,又沒有外族競爭,又麵對鄂霍次克海,這對漁獵民族而言,那是得天獨厚的寶地。
正藍旗這些年在豪格的帶領下,人口得到繁衍,實力大增,鎮北王豪格對朱由檢是感恩不盡。
於是奉上滿族的佳肴美酒供朱由檢享用,賓主盡歡。
席間,又有美女歌舞助興,很是令良妃黛依絲苦惱不堪。
不過喝著喝著,豪格也透露出一個情況,此處最近有不少來自沙俄的流浪人員為非作歹,被豪格捕獲殺死,這讓朱由檢不由得心生警惕。
此時的東洋海軍又服役了幾艘漁船改造的鐵甲艦,朱由檢就帶著這幾艘新的戰艦去四處探險,尋找那些生猛海鮮。
為了避免麻煩,朱由檢沒有帶任何海軍高級將領,隻是帶著幾個新任的艦長出發了。
這次航行第一站就是薩摩藩的地方,這裏有大明的東平伯劉香,帶著幾百條船,占據了奄美大島等幾個島嶼,盤踞多年。
朱由檢鑒於後世東洋人對中華的殘暴,命令劉香以奄美大島為根據地,逐步蠶食和滲透九州島的地盤。並且在薩摩藩安排進自己的人,作為臥底。
劉香手下的人員複雜,裏麵有西洋人也有東瀛人,所以安排人手去薩摩藩滲透並不難。
朱由檢在奄美大島盤桓了數日,給劉香留下一批彈藥後,就前往了鄂霍次克海(當時叫北海)。鄂霍次克海位於太平洋西北部的邊緣海,南北最長2460公裏,東西最寬1480公裏。海岸線較平直,總長公裏。
這裏元朝就是中華的領土,如今大明朝這陣子依然是。
鄂霍次克海的北麵是勘察加半島,南麵是庫頁島。庫頁島的對麵就是大明鎮北王豪格駐守的廟街。
庫頁島再往南就是小日子的北海道了。
鄂霍次克海上麵波濤洶湧,海麵之下,卻蘊藏著無盡生機。這裏的魚類,是上天慷慨的饋贈。鱈魚身姿矯健,肉質鮮嫩,那蒜瓣狀的魚肉,咬上一口,汁水滿溢,鮮美的滋味直抵心間。每到漁汛,成群的鱈魚在洋流的推動下,匯聚於此,好似一支龐大的銀色軍團。
而帝王蟹,更是這片海域的“霸主”。它們體型碩大,外殼堅硬,尖銳的蟹鉗仿佛能夾碎一切阻擋之物。帝王蟹在海底橫行,厚實的蟹肉,富含蛋白質,是世間難得的美味。
除了這些,海中還有豐富的貝類。扇貝半張著殼,在海床上微微顫動,鮮嫩的貝肉,隻需簡單烹飪,便鮮美無比。海參也在海底悠然蠕動,它們汲取著海洋的養分,是養生滋補的佳品。這鄂霍次克海,就是一座巨大的寶庫,有取之不盡的資源。
朱由檢早就知道鄂霍次克海盛產阿拉斯加帝王蟹,提前就準備了幾百個捕帝王蟹的大鐵籠子。這些蟹籠長寬2米左右、高1米,每個蟹籠重達300多公斤。
明軍在蟹籠內放好鯡魚、鱈魚等餌料,然後將蟹籠綁上浮標,放到海底。帝王蟹被餌料吸引進入蟹籠後,就難以逃脫,等一段時間後,東洋海軍再將蟹籠打撈上來,就收獲了鮮美的帝王蟹。
如今的朱由檢對海鮮也有一種癡迷的愛好,朱由檢將新鮮帝王蟹的蟹腿等部位取下,用鋒利的刀小心地剔除蟹殼,將蟹肉切成適當大小的薄片或塊狀。把切好的蟹肉放在鋪有冰塊的盤子上,搭配芥末、醬油等調料,然後用叉子取了一小塊塞入口中,味道那是一個鮮美,越吃越愛吃,就連黛依絲也讚不絕口。
“哇,這口感好鮮嫩、爽滑,冰爽呀,皇上,我還要吃!”黛依絲嬌媚的說道。
“還有更好吃的做法,我們來個炭烤帝王蟹,史密斯你也一起來嚐一嚐吧。”朱由檢邀請斯密斯一起品嚐炭烤帝王蟹。
朱由檢安置了炭火,將帝王蟹放在烤架上,不時翻麵,烤至蟹殼變紅、蟹肉熟透。在烤製過程中朱由檢撒上了特製鹽末、檸檬汁等。
經過一段時間炭烤,帝王蟹表麵焦黃,已經散發出來蟹香,朱由檢取了了一根蟹腿給史密斯,史密斯吃了後不停的豎大拇指。“ok!鮮嫩多汁,果然與眾不同!”
黛依絲也急忙品嚐,連唿人間美味。
“聖上,這裏的帝王蟹雖然不錯,但。是阿拉斯加海海峽的帝王蟹更為正宗,我們可以去哪裏看看!”
史密斯建議朱由檢去阿拉斯加捕撈帝王蟹。
朱由檢自是沒有異議,這一行,除了交代劉香滲透薩摩藩,就是為了打撈鄂霍次克海和阿拉斯加的海鮮。
於是朱由檢命令手下的五艘戰艦全速駛向阿拉斯加海峽。
這阿拉斯加可是物產豐富,也是後世著名的遠洋捕撈漁場。
當戰艦靠近阿拉斯加海峽的時候,正好遇到魚汛,透過現代漁船的海底探測設備,在屏幕上到處都是密集的斑點,根據信號現實,史密斯認為發現了鱈魚群,也就是狹鱈,我們現在管他叫朝鮮魚或者大頭魚。
據史密斯估算這個魚群大致有上百萬噸。朱由檢和黛依絲走上甲板,看到周圍的魚密集的跳出海麵,那場景蔚為壯觀,這些魚的銀色身影在陽光的照射下,令人眼花繚亂。
朱由檢下令五艘戰艦全力打撈,一網下去就收獲十幾噸鱈魚。這鱈魚產量也太大了吧。怪不得鱈魚是阿拉斯公認產量最大的魚類。
對於這些鱈魚實在是太多了,五艘戰艦,總共排水量才兩萬五千噸,去了船上的彈藥和人員,能裝兩萬噸魚撐死了。
於是朱由檢下令,把鱈魚的腦袋剁下來,扔進大海,多餘的鱈魚頭被當做餌料,放進鐵籠子裏麵,當做誘餌,捕撈阿拉斯加帝王蟹。
不幾日,五艘戰艦裝了整整一萬五千多噸沒有腦袋的鱈魚,還有幾百噸阿拉斯加帝王蟹,這裏的阿拉斯加帝王蟹果然個頭夠大,一個個份量都在十磅以上。
史密斯興奮的說,這個時代漁業資源是獨一無二的,根本就沒有普及大規模遠洋捕撈,想怎麽樣捕撈都行,根本不用擔心漁業資源捕撈過度的問題。
像剛才的鱈魚魚群,至少也是百萬噸的規模,朱由檢玩命的捕撈也不過捕獲了一萬五千噸,實在是暴殄天物,說不過去了。
朱由檢也不想捕撈這些鱈魚,這些鱈魚無論是在大明王朝還是在現代,都不怎麽值錢,朱由檢有點興趣索然無味。
幸好,阿拉斯加海峽漁業資源豐富,還有大量的鮭魚和比目魚、雪蟹,也捕獲了不少,算是額外的收獲。
阿拉斯加海峽風浪極大,氣候寒冷,黛依絲感覺不適,過了幾天,朱由檢帶著船開往了庫頁島。
庫頁島附近的漁業也一樣豐富,這裏有三文魚,也就是我們常在飯店吃的那種,味道極其鮮美。
幾艘戰艦停泊在這裏,朱由檢和黛依絲帶著官兵上了岸。
結果在庫頁島岸邊發現密密麻麻的海帶遍布整個海灘,一直伸向大海。
朱由檢隨手撈起一條海帶,足足有七八米長,半公分厚,十多斤重。
綠油油的海帶,稍微帶一些褐色,看起來還有食欲。
這海帶可是一個好東西,就算帶到大明也可以成為百姓的佳肴,如果大明王朝百姓不稀罕,咱就拿到現代賣,這種品質的海帶一定會很搶手。
白撿的海帶,不要白不要,全軍給我下來撈海帶,朱由檢一聲令下,幾千海軍官兵全部下海撈海帶,搞的五艘戰艦上上下下,裏裏外外都是海帶,有的甚至掛在大炮上開始晾曬,別有一番風情。
撈完海帶就發動海軍撈海參,由於是朱由檢的命令,海軍官兵們紛紛下海捕撈海參,尤其是宗室們,為了表現對朱由檢的忠心,更是踴躍下海撈海參。
庫頁島一帶海水冰冷,海參又多附著在礁石、海草或海底泥沙處,捕撈不易。
不過這鄂霍次克海的海參個大份量足,品質好,又是冷水海參,乃是海參中的上品。
幾千海軍官兵下水一天怎麽也得撈個幾十噸海參。
朱由檢心疼東洋海軍官兵,怕凍壞了身體,撈了幾天海參,看看收獲不錯,也就草草收兵迴船。
朱由檢這裏在庫頁島大肆捕撈海鮮,早就驚動了鎮守廟街的鎮北王豪格。於是豪格特派人迎朱由檢聖駕去廟街蒞臨指導。
到了廟街,自然是君臣一番寒暄,憶往昔崢嶸歲月。
此時的豪格帶著正藍旗占據廟街,依托外東北的地盤,活的是相當自在。
外東北自然資源豐富,又沒有外族競爭,又麵對鄂霍次克海,這對漁獵民族而言,那是得天獨厚的寶地。
正藍旗這些年在豪格的帶領下,人口得到繁衍,實力大增,鎮北王豪格對朱由檢是感恩不盡。
於是奉上滿族的佳肴美酒供朱由檢享用,賓主盡歡。
席間,又有美女歌舞助興,很是令良妃黛依絲苦惱不堪。
不過喝著喝著,豪格也透露出一個情況,此處最近有不少來自沙俄的流浪人員為非作歹,被豪格捕獲殺死,這讓朱由檢不由得心生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