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嚴明東洋海軍軍紀,斬朱大火
穿越成崇禎,重建大明河山 作者:塞外一片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千裏海疆一旦開,金戈鐵馬入夢來。
牽動君王興衰事,一將功成萬骨哀。
這重開海禁,打擊海盜,涉及大明的萬裏海疆,稍有不慎,我大明子民幾百年後將淪陷在半殖民地社會將長達百餘年,承受巨大的屈辱,不僅皇室不保,百姓塗炭,文章典籍也盡落洋人之手。想到這裏,朱由檢感覺到責任重大。
“聖上,這海牛號二副奉國中尉朱大火搶奪戰艦裏的銀兩,該如何懲治?”
此時的東洋海軍提督黃龍的一句話,把朱由檢從思緒不寧的狀態中拉了出來。
對於宗室,朱由檢是寄予厚望的,既想他們立功,又想他們聽話。
“把朱大火拉上來,朕要問話再做定奪。”
很快,一個壯碩的軍官被押了上來。
見了崇禎,直接撲通跪倒在地,高唿:“皇上聖明,臣有辱皇上重望,犯了軍紀,萬死難辭其咎,請皇上治罪。”
真會來事,朱由檢還沒審,這朱大火全招了。
朱由檢問道:“你既是宗室,為何不用祖宗的火字取名,而單單是一個火字。”
朱大火迴答到:“迴皇上,到我這一代,宗室同輩已經是幾百人了。很多帶火的字已經被別人用上了,就連生僻的字都沒有了。臣這個紹字輩家道中落,已經沒辦法和別人搶名字了,隻能以火為名,老大叫朱大火,老二朱二火,依此類推。”
朱由檢聽了一陣苦笑,宗室如此之多,取名字都成了難題。
“朕問你,為何要搶船上的白銀?”
朱大火迴到道:“稟皇上,臣一時糊塗,被豬油蒙蔽了初心,想我第一個登上賊船,立下首功,合該拿這些銀子,不想犯了軍規。”
“其次,家道中落,積貧依舊,為了皇家體麵,葬父大操大辦,借了高利貸,欠了巨債,突然見了如此多大銀子,以為是海盜的,拿點不算事。”
“臣知錯了,但憑皇上聖裁。”
這朱大火乃周王後裔,是一個紹字晚輩,為人博學肯幹,又會來事,參加東洋海軍,很快就提拔成了二副,雖然是百噸小船,但品級也不小,六品武官。
此人人緣不錯,趁朱由檢沒有開口,東洋海軍副將沈夢溪來說情來了。
“聖上,朱大火首登有功,隻是一時糊塗,犯了軍法。念其是初犯,又是宗室,可功過相抵,不宜嚴懲。”
這副將沈夢溪看朱由檢遲遲不發話,以為朱由檢對宗室下不了手,既然這樣,趕緊賣朱大火一個人情,畢竟人家是宗室,一筆寫不出兩個朱字,事後,皇上和朱大火都得念沈夢溪的人情。
這些事情朱由檢豈能不知,朱由檢之所以沒發話,那是琢磨怎麽樣才能威懾東洋海軍,否則這些宗室驕橫跋扈,東洋海軍就亂了。
第一次出海打仗,就有人不聽號令,如果不嚴懲,東洋海軍勢必淪為後世的北洋海軍,當時的北洋海軍在甲午海戰中敗給了小日子,從此一蹶不振,新生的北洋海軍就此夭折。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朱由檢嚴肅的說道:
“朱大火你家道中落,家境貧寒,朕知道!你為葬父借了高利貸,朕知道,你家兄弟五人,全靠你一人支撐,朕也知道。”
“你在東洋海軍日夜操練,為了重振家族榮耀,苦練殺敵本領,朕知道。你奮勇殺敵,立下先登之功,朕也知道。”
“有功必賞,朕今日封你為海牛號大副,五品武官。但是有過必罰,也是東洋海軍的軍法。朕命令把你按軍法從事,斬首示眾,號令三軍。你可有怨言。”
朱大火當場跪拜,哭泣道:“臣遇明主而不得事之,是臣一時糊塗,不敢有任何怨言,但求一死,以正大明軍威。”
朱由檢歎息到:“朱大副,你雖然是虎將,但你犯我東洋海軍軍法,朕雖然憐惜你一身武藝,但也不得不把你正法,嚴明軍紀。
來人!把朱大火推出去,三日後斬首,號令三軍!”
為了嚴明軍紀,為了震懾宗室,也為了東洋海軍的未來,朱由檢此刻必須拿朱大火立威,而朱大火又恰好及時的出現了。
這個典型,可遇而不可求,恰當的時間,又立下先登之功,又有聲望人情,這種人,殺一儆百,太適合了。
這簡直就是為朱由檢量身打造的機會。如果抓不住,那太對不起老天爺了。
為了把戲演足,三天後朱由檢親赴法場,為朱大火送上三杯餞行酒。
“朱將軍,容朕叫你一聲大侄子,喝了這三杯餞行酒,你就上路吧!”
朱大火感激涕零,毫無怨言的赴死,那場麵顯得又悲壯,又感人。
君臣告別的場麵,令無數東洋海軍官兵感動,有功必賞,有過必罰,朱由檢今天做到了。從此以後東洋海軍,無人再敢違法亂紀。
這天下萬物都是朕的,朕不給你,你不能搶。
朕要給你,朕自會給你,何須搶奪。
隨著劊子手手起刀落,朱大火的人頭落地,隨即就被號令三軍。
朱由檢隨後發布命令:“我東洋海軍,有功必賞,有過必罰,言出法隨,軍紀嚴明。不要以為你們是宗室,就可以在東洋海軍之中胡作非為。朕對違命者,將軍法從事,毫不容情。”
“朱二火英勇善戰,從今日起,賜名朱紹燁,提拔朱紹燁,弟繼兄職,擔任東洋海軍海牛號大副,正五品武官。”
朱由檢這一手玩的相當高明,既展示了作為皇帝的冷酷無情的一麵,又展示了老朱家溫情的一麵,人情味十足。
本來心裏還有一些怨言的宗室見此情景,也被感動了,整個法場開始高唿:“大明王朝萬歲!經武大帝萬歲!”
那聲音是震耳欲聾,此起彼伏。
內聖外王,剛柔並濟,果然是帝王治理國家的不二法門。
朱由檢對此道已經頗為精通了。
牽動君王興衰事,一將功成萬骨哀。
這重開海禁,打擊海盜,涉及大明的萬裏海疆,稍有不慎,我大明子民幾百年後將淪陷在半殖民地社會將長達百餘年,承受巨大的屈辱,不僅皇室不保,百姓塗炭,文章典籍也盡落洋人之手。想到這裏,朱由檢感覺到責任重大。
“聖上,這海牛號二副奉國中尉朱大火搶奪戰艦裏的銀兩,該如何懲治?”
此時的東洋海軍提督黃龍的一句話,把朱由檢從思緒不寧的狀態中拉了出來。
對於宗室,朱由檢是寄予厚望的,既想他們立功,又想他們聽話。
“把朱大火拉上來,朕要問話再做定奪。”
很快,一個壯碩的軍官被押了上來。
見了崇禎,直接撲通跪倒在地,高唿:“皇上聖明,臣有辱皇上重望,犯了軍紀,萬死難辭其咎,請皇上治罪。”
真會來事,朱由檢還沒審,這朱大火全招了。
朱由檢問道:“你既是宗室,為何不用祖宗的火字取名,而單單是一個火字。”
朱大火迴答到:“迴皇上,到我這一代,宗室同輩已經是幾百人了。很多帶火的字已經被別人用上了,就連生僻的字都沒有了。臣這個紹字輩家道中落,已經沒辦法和別人搶名字了,隻能以火為名,老大叫朱大火,老二朱二火,依此類推。”
朱由檢聽了一陣苦笑,宗室如此之多,取名字都成了難題。
“朕問你,為何要搶船上的白銀?”
朱大火迴到道:“稟皇上,臣一時糊塗,被豬油蒙蔽了初心,想我第一個登上賊船,立下首功,合該拿這些銀子,不想犯了軍規。”
“其次,家道中落,積貧依舊,為了皇家體麵,葬父大操大辦,借了高利貸,欠了巨債,突然見了如此多大銀子,以為是海盜的,拿點不算事。”
“臣知錯了,但憑皇上聖裁。”
這朱大火乃周王後裔,是一個紹字晚輩,為人博學肯幹,又會來事,參加東洋海軍,很快就提拔成了二副,雖然是百噸小船,但品級也不小,六品武官。
此人人緣不錯,趁朱由檢沒有開口,東洋海軍副將沈夢溪來說情來了。
“聖上,朱大火首登有功,隻是一時糊塗,犯了軍法。念其是初犯,又是宗室,可功過相抵,不宜嚴懲。”
這副將沈夢溪看朱由檢遲遲不發話,以為朱由檢對宗室下不了手,既然這樣,趕緊賣朱大火一個人情,畢竟人家是宗室,一筆寫不出兩個朱字,事後,皇上和朱大火都得念沈夢溪的人情。
這些事情朱由檢豈能不知,朱由檢之所以沒發話,那是琢磨怎麽樣才能威懾東洋海軍,否則這些宗室驕橫跋扈,東洋海軍就亂了。
第一次出海打仗,就有人不聽號令,如果不嚴懲,東洋海軍勢必淪為後世的北洋海軍,當時的北洋海軍在甲午海戰中敗給了小日子,從此一蹶不振,新生的北洋海軍就此夭折。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朱由檢嚴肅的說道:
“朱大火你家道中落,家境貧寒,朕知道!你為葬父借了高利貸,朕知道,你家兄弟五人,全靠你一人支撐,朕也知道。”
“你在東洋海軍日夜操練,為了重振家族榮耀,苦練殺敵本領,朕知道。你奮勇殺敵,立下先登之功,朕也知道。”
“有功必賞,朕今日封你為海牛號大副,五品武官。但是有過必罰,也是東洋海軍的軍法。朕命令把你按軍法從事,斬首示眾,號令三軍。你可有怨言。”
朱大火當場跪拜,哭泣道:“臣遇明主而不得事之,是臣一時糊塗,不敢有任何怨言,但求一死,以正大明軍威。”
朱由檢歎息到:“朱大副,你雖然是虎將,但你犯我東洋海軍軍法,朕雖然憐惜你一身武藝,但也不得不把你正法,嚴明軍紀。
來人!把朱大火推出去,三日後斬首,號令三軍!”
為了嚴明軍紀,為了震懾宗室,也為了東洋海軍的未來,朱由檢此刻必須拿朱大火立威,而朱大火又恰好及時的出現了。
這個典型,可遇而不可求,恰當的時間,又立下先登之功,又有聲望人情,這種人,殺一儆百,太適合了。
這簡直就是為朱由檢量身打造的機會。如果抓不住,那太對不起老天爺了。
為了把戲演足,三天後朱由檢親赴法場,為朱大火送上三杯餞行酒。
“朱將軍,容朕叫你一聲大侄子,喝了這三杯餞行酒,你就上路吧!”
朱大火感激涕零,毫無怨言的赴死,那場麵顯得又悲壯,又感人。
君臣告別的場麵,令無數東洋海軍官兵感動,有功必賞,有過必罰,朱由檢今天做到了。從此以後東洋海軍,無人再敢違法亂紀。
這天下萬物都是朕的,朕不給你,你不能搶。
朕要給你,朕自會給你,何須搶奪。
隨著劊子手手起刀落,朱大火的人頭落地,隨即就被號令三軍。
朱由檢隨後發布命令:“我東洋海軍,有功必賞,有過必罰,言出法隨,軍紀嚴明。不要以為你們是宗室,就可以在東洋海軍之中胡作非為。朕對違命者,將軍法從事,毫不容情。”
“朱二火英勇善戰,從今日起,賜名朱紹燁,提拔朱紹燁,弟繼兄職,擔任東洋海軍海牛號大副,正五品武官。”
朱由檢這一手玩的相當高明,既展示了作為皇帝的冷酷無情的一麵,又展示了老朱家溫情的一麵,人情味十足。
本來心裏還有一些怨言的宗室見此情景,也被感動了,整個法場開始高唿:“大明王朝萬歲!經武大帝萬歲!”
那聲音是震耳欲聾,此起彼伏。
內聖外王,剛柔並濟,果然是帝王治理國家的不二法門。
朱由檢對此道已經頗為精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