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朱由檢重登大寶
穿越成崇禎,重建大明河山 作者:塞外一片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此時的太和殿外是人山人海,人聲鼎沸。
經過一個多月的時間,這些被李自成閑置不用的東林官僚終於重見天日。
雖然都穿著各種各樣的官服,依然不耽誤他們寒暄。
“張大人,皇帝陛下這次歸來重登大寶,兵部尚書肯定非你莫屬了,到時候可以提拔一下我等呀!”
有人諂媚道。
“李大人,皇帝這次迴來,一定會重用李大人,可喜可賀呀!”
“這不是魏大人嗎?看樣子入閣為首輔有望呀!”
眾官員臉上洋溢著笑容,絲毫看不到往日獻城賣國的尷尬場麵,仿佛每一個人都是開國功臣模樣,一副分蛋糕的排頭。
這些官員們互相吹捧之餘,也不忘互相拉關係,並且彼此試探對方的深淺。
不過也有清醒的官員。
“皇上此時歸來,恐怕不那麽好糊弄了。我們要及時勸皇帝榮登大寶,方可免罪。”
“一旦皇帝要治我們投敵李自成之罪,一定要咬死是迫不得已,曲線救國。以保留待罪之身,好待皇上歸來以後,為大明繼續效力。”
不知不覺間,這些東林官僚們就已經彼此通了消息。
當王承恩從內殿出來,選文武百官覲見的時候,那些東林官員推前首輔魏藻德領頭,分左右兩排進入太和殿。
太和殿之上朱由檢身穿明黃色龍袍,端坐於龍椅之上。
身後是東廠提督王承恩和曹化淳,帶著一百多新軍親衛隊。
進殿之後,眾人高唿:“皇帝陛下萬歲,恭請崇禎皇帝重登大寶,君臨天下。”
崇禎高聲道:
“朕自離開紫禁城已經一個多月了,無時無刻不想念眾位卿家,這次迴來重登大寶,皆賴天地同力,祖宗庇佑,朕之勇武,以至大明氣運不絕。”
“朕這次重振大明江山,對於有功於國家和社稷的人一定會量才適用,但是對於那些賣國求榮,和李自成勾勾搭搭之徒絕不放過。”
“來人呀,把前內閣首輔魏藻德,前兵部尚書張縉彥,前內閣大學士首輔陳演,前兵科給事中光時亨抓起來,推出午門斬首。”
四人立刻出列跪地求饒,高聲喊冤。
“冤枉呀,陛下,臣登開門迎接李闖進城實是無奈之舉,本意是待李自成進城趁其不備,然後群起攻之,然後斬李逆以報國家。”
“奈何李逆勢大,臣等失敗了呀。死戰不得,不得不委屈投敵,做曲線救國之事。臣等忍辱負重,就是為了等陛下歸來,繼續為國效命呀!”
“皇上,你不能殺我們呀!
“住嘴,你們太讓朕寒心了!”
“朕自即位以來,勵精圖治,一心為國。然而國事卻愈發艱難,然爾等東林黨人,口口聲聲忠君愛國,實則結黨營私,誤國誤民,導致國庫空虛,民不聊生。”
朱由檢猛地一拍龍椅扶手,聲音在大殿內迴蕩。
“如今你們開門揖盜,賣國求榮已經實錘,推出午門斬了。”
崇禎後麵衝出一隊士兵,立刻抓住四人就往外拖。
魏藻德等四人伏誅,大殿之內眾官員瑟瑟發抖,感覺當今聖上好像換了一個人似的。生怕刀子砍到自己身上。
眾人正在惶惶不已間,朱由檢讓王承恩宣布一份名單,其中列舉五品以上官員兩百百多人,都是有賣國行為的官員。
這些人都是朱由檢提前讓李國楨幾人收集到的,這次登基大典前一定要清除,以免繼續混在大明朝堂之上。
朱由檢在太和殿當眾宣布:“朕這次重登大寶,對於賣國求榮的行為零容忍,凡是出賣大明的官員皆應該抄家,殺無赦,念汝等家財已經被李自成悉數收走,已經無家可抄。那就免了抄家,隻殺主犯,不及家人。”
賣國官員名單念完,很快這兩百多官員被拉出午門斬首。
看到朱由檢如此鐵腕手段,那些沒有賣國的官員暗自感到僥幸,額頭冷汗直冒,幸虧城破之日沒有投敵。
對於剩下的官員,崇禎安慰道:“各位卿家,隻要沒有賣國求榮,忠心報國,為大明效力,朕查明以後,全部量才適用,予以提升。”
“朕此次歸來,大明百廢待興,望眾卿家一起努力。”
這些官員一聽到崇禎皇帝要重新啟用這些官員,立刻精神頭就上來了。
崇禎殺這二百多五品以上大員的時候,這些官員體如篩糠,渾身發抖,生怕刀子砍到自己的腦袋上。
甚至後悔不應該來擁立皇帝。心裏開始怨恨崇禎皇帝。
當聽到量才適用,重新啟用的聖喻後,立刻喜笑顏開。
一掃剛才的兔死狐悲之態,甚至心中竊喜,升官發財的機會來了。
要知道崇禎這一次就砍了兩百多個五品以上大員,再加上被李自成殺的幾百大員,整個大明在這個時候,高級官員空缺出來將近五百多個,裏麵內閣首輔,六部堂官主事缺了一大堆。
這些可都是一品二品的官職,隻要自己被崇禎看上,自己就可能是未來的內閣首輔。
想到這裏,所有的官員不但不恨崇禎皇帝,開始異口同聲的勸崇禎皇帝重新舉行登基大典。
此時大明正是非常時刻,內憂外患,登基大典不能大操大辦,隻好一切從簡。所有儀仗一切從舊。
於是崇禎焚香祭告天地,在百官的擁護下在太和殿重登大寶,改年號為“經武”,號經武大帝。
初登大道,朱由檢任命周延儒為內閣首輔,此人不是東林黨一派,雖然能力欠缺,但是老成持重,忠心可嘉。
朱由檢看中的就是忠心,不結黨。如今的大明,拉幫結派,結黨營私,絕對零容忍。
升原兵部右侍郎王家彥為兵部尚書
升徐光啟之子徐繼祖為戶部尚書,
升李若璉進刑部為刑部尚書。
升吏部主事申佳胤為吏部尚書。
禮部由成國公張世澤為禮部尚書
升孫元化之子孫有才為工部尚書
升雨青雲為五城兵馬司主管和九門提督
升襄城伯李國楨為京營總督,封爵襄國公。
正式封成國公世子朱衛國為成國公。領禁軍右都督。
曹化淳為司禮監秉筆太監、禦馬監掌印
王承恩為司禮監掌印太監提督東廠
方正德和許應時為錦衣衛正副都指揮史
其餘各部所缺官員由原各部低級官員補缺升任。
天策軍仍由雨青雲和張世澤統領。
這種安排隻是一種暫時的過渡而已。先照顧一下底層官員的情緒,等以後開科舉,開教育後慢慢替換掉。
現在朱由檢要把這些官員抓在手裏,慢慢安撫,慢慢調教。不要急,反正高級大佬們已經殺光光了,這些低級官員有上升空間,暫時還鬧不成什麽幺蛾子。
做完這一切,朱由檢宣布昭告天下,經武皇帝登基,開始大赦天下。
經過一個多月的時間,這些被李自成閑置不用的東林官僚終於重見天日。
雖然都穿著各種各樣的官服,依然不耽誤他們寒暄。
“張大人,皇帝陛下這次歸來重登大寶,兵部尚書肯定非你莫屬了,到時候可以提拔一下我等呀!”
有人諂媚道。
“李大人,皇帝這次迴來,一定會重用李大人,可喜可賀呀!”
“這不是魏大人嗎?看樣子入閣為首輔有望呀!”
眾官員臉上洋溢著笑容,絲毫看不到往日獻城賣國的尷尬場麵,仿佛每一個人都是開國功臣模樣,一副分蛋糕的排頭。
這些官員們互相吹捧之餘,也不忘互相拉關係,並且彼此試探對方的深淺。
不過也有清醒的官員。
“皇上此時歸來,恐怕不那麽好糊弄了。我們要及時勸皇帝榮登大寶,方可免罪。”
“一旦皇帝要治我們投敵李自成之罪,一定要咬死是迫不得已,曲線救國。以保留待罪之身,好待皇上歸來以後,為大明繼續效力。”
不知不覺間,這些東林官僚們就已經彼此通了消息。
當王承恩從內殿出來,選文武百官覲見的時候,那些東林官員推前首輔魏藻德領頭,分左右兩排進入太和殿。
太和殿之上朱由檢身穿明黃色龍袍,端坐於龍椅之上。
身後是東廠提督王承恩和曹化淳,帶著一百多新軍親衛隊。
進殿之後,眾人高唿:“皇帝陛下萬歲,恭請崇禎皇帝重登大寶,君臨天下。”
崇禎高聲道:
“朕自離開紫禁城已經一個多月了,無時無刻不想念眾位卿家,這次迴來重登大寶,皆賴天地同力,祖宗庇佑,朕之勇武,以至大明氣運不絕。”
“朕這次重振大明江山,對於有功於國家和社稷的人一定會量才適用,但是對於那些賣國求榮,和李自成勾勾搭搭之徒絕不放過。”
“來人呀,把前內閣首輔魏藻德,前兵部尚書張縉彥,前內閣大學士首輔陳演,前兵科給事中光時亨抓起來,推出午門斬首。”
四人立刻出列跪地求饒,高聲喊冤。
“冤枉呀,陛下,臣登開門迎接李闖進城實是無奈之舉,本意是待李自成進城趁其不備,然後群起攻之,然後斬李逆以報國家。”
“奈何李逆勢大,臣等失敗了呀。死戰不得,不得不委屈投敵,做曲線救國之事。臣等忍辱負重,就是為了等陛下歸來,繼續為國效命呀!”
“皇上,你不能殺我們呀!
“住嘴,你們太讓朕寒心了!”
“朕自即位以來,勵精圖治,一心為國。然而國事卻愈發艱難,然爾等東林黨人,口口聲聲忠君愛國,實則結黨營私,誤國誤民,導致國庫空虛,民不聊生。”
朱由檢猛地一拍龍椅扶手,聲音在大殿內迴蕩。
“如今你們開門揖盜,賣國求榮已經實錘,推出午門斬了。”
崇禎後麵衝出一隊士兵,立刻抓住四人就往外拖。
魏藻德等四人伏誅,大殿之內眾官員瑟瑟發抖,感覺當今聖上好像換了一個人似的。生怕刀子砍到自己身上。
眾人正在惶惶不已間,朱由檢讓王承恩宣布一份名單,其中列舉五品以上官員兩百百多人,都是有賣國行為的官員。
這些人都是朱由檢提前讓李國楨幾人收集到的,這次登基大典前一定要清除,以免繼續混在大明朝堂之上。
朱由檢在太和殿當眾宣布:“朕這次重登大寶,對於賣國求榮的行為零容忍,凡是出賣大明的官員皆應該抄家,殺無赦,念汝等家財已經被李自成悉數收走,已經無家可抄。那就免了抄家,隻殺主犯,不及家人。”
賣國官員名單念完,很快這兩百多官員被拉出午門斬首。
看到朱由檢如此鐵腕手段,那些沒有賣國的官員暗自感到僥幸,額頭冷汗直冒,幸虧城破之日沒有投敵。
對於剩下的官員,崇禎安慰道:“各位卿家,隻要沒有賣國求榮,忠心報國,為大明效力,朕查明以後,全部量才適用,予以提升。”
“朕此次歸來,大明百廢待興,望眾卿家一起努力。”
這些官員一聽到崇禎皇帝要重新啟用這些官員,立刻精神頭就上來了。
崇禎殺這二百多五品以上大員的時候,這些官員體如篩糠,渾身發抖,生怕刀子砍到自己的腦袋上。
甚至後悔不應該來擁立皇帝。心裏開始怨恨崇禎皇帝。
當聽到量才適用,重新啟用的聖喻後,立刻喜笑顏開。
一掃剛才的兔死狐悲之態,甚至心中竊喜,升官發財的機會來了。
要知道崇禎這一次就砍了兩百多個五品以上大員,再加上被李自成殺的幾百大員,整個大明在這個時候,高級官員空缺出來將近五百多個,裏麵內閣首輔,六部堂官主事缺了一大堆。
這些可都是一品二品的官職,隻要自己被崇禎看上,自己就可能是未來的內閣首輔。
想到這裏,所有的官員不但不恨崇禎皇帝,開始異口同聲的勸崇禎皇帝重新舉行登基大典。
此時大明正是非常時刻,內憂外患,登基大典不能大操大辦,隻好一切從簡。所有儀仗一切從舊。
於是崇禎焚香祭告天地,在百官的擁護下在太和殿重登大寶,改年號為“經武”,號經武大帝。
初登大道,朱由檢任命周延儒為內閣首輔,此人不是東林黨一派,雖然能力欠缺,但是老成持重,忠心可嘉。
朱由檢看中的就是忠心,不結黨。如今的大明,拉幫結派,結黨營私,絕對零容忍。
升原兵部右侍郎王家彥為兵部尚書
升徐光啟之子徐繼祖為戶部尚書,
升李若璉進刑部為刑部尚書。
升吏部主事申佳胤為吏部尚書。
禮部由成國公張世澤為禮部尚書
升孫元化之子孫有才為工部尚書
升雨青雲為五城兵馬司主管和九門提督
升襄城伯李國楨為京營總督,封爵襄國公。
正式封成國公世子朱衛國為成國公。領禁軍右都督。
曹化淳為司禮監秉筆太監、禦馬監掌印
王承恩為司禮監掌印太監提督東廠
方正德和許應時為錦衣衛正副都指揮史
其餘各部所缺官員由原各部低級官員補缺升任。
天策軍仍由雨青雲和張世澤統領。
這種安排隻是一種暫時的過渡而已。先照顧一下底層官員的情緒,等以後開科舉,開教育後慢慢替換掉。
現在朱由檢要把這些官員抓在手裏,慢慢安撫,慢慢調教。不要急,反正高級大佬們已經殺光光了,這些低級官員有上升空間,暫時還鬧不成什麽幺蛾子。
做完這一切,朱由檢宣布昭告天下,經武皇帝登基,開始大赦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