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民心盡失,山海關之戰,李自成慘敗
穿越成崇禎,重建大明河山 作者:塞外一片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四月份,處於小冰河時期的北京,雪剛剛融化。
小草還沒發出嫩芽,一切都是那麽朦朦朧朧,既有殘雪,又有春風。
寒冷的冬季已經過去了,人們對春天充滿了憧憬。
可是京城依然是一片蕭條的樣子冷冷清清。
李自成剛進京城的時候,對百姓秋毫無犯,軍紀嚴明。
東林官員和京師的土豪士紳,以及商賈對大順充滿了希望。
改朝換代了,無論東林也好,士紳也好,或者商人,在他們眼裏都無所謂。
無非就是換個皇帝,日子照過。
說不定能過的更好。
尤其是前明這些官員,巴不得李自成早點來,好繼續當官。
可是漸漸的他們發現和想象中的完全不是一迴事。
士兵開始騷擾百姓了,到處闖入民宅,翻箱倒櫃。
商人也無法做生意,到處都是吃了拿,拿了吃,而且不給錢。
如果僅僅是這些也就罷了,官僚士紳才不在乎這些。隻要能討新主子的歡心,那就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
可是這些東林官員們想錯了。他們千算萬算也沒算到李自成竟然拿他們開刀,東林的好日子到頭了。
“開城門,迎闖王,闖王來了不納糧。”
開城門,東林做到了。
不納糧,闖王也做到了。
隻是沒想到闖王要銀子還要命。
東林失算了,闖王確實不納糧,但是沒有糧食,闖王大軍吃什麽?
當劉宗敏打造的五百付夾棍,夾在他們的身上時,他們才知道不納糧的真正含義。
md,那是真的疼呀!
京城的官僚們,無論是東林還是普通官員,全部被李自成拷銀。
這些官員在大明朝辛辛苦苦搜刮的銀子統統進了李自成的口袋。
級別高的官員,勳貴,拷打出上百萬銀兩,其他官員幾十萬兩不等。就連商賈士紳也被拷打出幾千上萬兩白銀。
對於那些死豬不怕開水燙的人,守財奴一樣的士紳官員,就活活的拷打致死。
對於那些李自成非常憎恨的文武官員,大大小小總共斬了二百多人。
不到一個月,大順在京師百姓士紳的心中形象盡毀,民心盡失。
從對李自成充滿希望,到深深的失望,整個京城上下,無論是東林,還是士紳百姓開始對大順的官兵充滿了滿滿的憎恨。
他們開始懷念大明,開始想念他們曾經認為無能的崇禎皇帝。
還是崇禎好呀,我不想捐款,就一兩銀子也不掏。
崇禎拿我一點辦法也沒有。我還得教育皇帝怎樣治國,怎樣天子守國門,怎樣君王死社稷。
什麽?財政緊張,奏請皇帝出內帑呀!
江山是你老朱家的,關我們什麽事?
歌照唱,舞照跳,想想就開心。
可惜這種日子一去不複返了。
等一切都失去了,才發現不是那麽一迴事,沒了大明,沒了崇禎,不僅僅銀子保不住,連命都要沒了。
追賬助餉本是一種籌措軍資的行為,但是變成了無差別的劫掠,京城內人心惶惶,士紳階層對大順政權從充滿熱情到觀望,又從觀望到失望,從失望到抵觸,徹底拋棄了大順。
京城的大順官兵們對此毫不知情,得了江山,就該享福,就該吃喝玩樂。
每日裏酒肉無度,歌舞升平。
隻是大街上冷冷清清,很少有人上街,一兩個商賈在街上無聊的叫賣,竟無人問津。
京城如此蕭條,李自成在山海關也不好受。
四月二十一日,李自成的大順軍抵達山海關。迅速對吳三桂軍隊發起攻擊。
吳三桂憑借山海關堅固的城防以及關寧鐵騎的勇猛,進行了堅決的戰鬥,拚死抵抗。
山海關下,殺聲震天,鼓聲雷動。雙方殺的是你死我活,激烈對抗,戰場一片狼藉,慘不忍睹。
山海關下有四座城,北翼城,南翼城,東羅城,西羅城。
李自成據北山,在一片石方向。唐通由北向南猛攻北翼城。雙方晝夜激戰,守城吳軍終於挺不住了,開始獻城投降,於是李自成大軍壓上東羅城。
這時候,吳三桂已經很明顯處於弱勢了,勝負的天平開始傾向於李自成。
吳三桂眼看山海關就要守不住了,清軍又作壁上觀,一點下場的意思也沒有,於是率副將楊坤和郭雲龍麵見多爾袞。
“將軍乃蓋世英雄,我多爾袞非常佩服。不是我不救你,你得給我一個明確的態度。歸降我大清,剃發易服明心誌,我多爾袞才出兵。”
吳三桂無奈,已經走到這一步已經是無路可走了。
於是在清營剃了頭發,留了辮子。
多爾袞決定發兵出歡喜嶺,攻擊李自成。
其實多爾袞率精銳騎兵早就到達了山海關,一直都在養精蓄銳。
不出手,一是等待最好時機,二是要吳三桂明確投降,不給吳三桂首鼠兩端的機會。這樣吳三桂才能安心給滿清賣力。
迴到大營,吳三桂親自率主力攻擊李自成的北山大營。
李自成等上北山小山崗指揮戰鬥,雙方騎兵衝完,步兵衝,步兵衝完騎兵衝。殺的是天昏地暗,你死我活,橫屍遍野。
激戰雙方從上午一直打到下午,根本無暇吃飯,可見戰鬥之激烈。
畢竟是大順軍士氣正盛,漸漸吳軍挺不住了,眼看就要敗下陣來。
這時候多爾袞抓住時機,讓大將圖賴衝擊唐通部,多鐸衝擊白廣恩部,阿濟格衝擊劉宗敏部,自己率預備隊壓陣。
大順軍雖然就要打贏吳三桂,但是氣力已經用盡,畢竟一上午沒吃飯了。如何能夠抵擋滿清的騎兵。
要知道清軍以逸待勞,沒有餓肚子一說。人家一直觀戰,嘴可沒閑著。
清軍騎兵這一衝出來,明軍降將唐通部首先頂不住了,開始潰敗。闖軍軍心開始浮動。
李自成站在北山高崗之上發現奇裝異服軍隊參戰,很是驚詫。左右士兵向闖王告知。
“闖王,這些是韃子兵,厲害的緊!”
“要不要避一下?”
此時大戰正緊,如何躲避,闖王一走,大旗一動,人心就會散了。
闖王命眾人死戰不退,可是清軍越殺越多。大順軍開始氣力不支了,白廣恩手下的兩萬火器營也開始潰散了。
隻留下劉宗敏和李自成苦苦支撐,形勢已經很明朗了,多爾袞和吳三桂以多打少,吃飽了的打餓肚子的。
況且滿清和吳三桂都是騎兵居多,李自成是步兵居多,這些步兵經不住滿清騎兵的反複衝殺,何況此時陣型早就亂了,大順軍抵擋不住,不少人已經開了小差。
雙方激戰中,突然一支冷箭擊中闖軍大將劉宗敏,劉宗敏掉下馬來,血流滿麵。清兵數人來搶,幸好劉宗敏的親兵拚死殺退清兵,架著劉宗敏退迴軍中。
消息傳到李自成這裏,闖王不敢戀戰,撥馬走下山崗,帥旗動搖。
大順軍這裏大將負傷,李自成又離開中軍主將的位置,大旗迴撤,一瞬間全軍士氣開始低落,而戰場多出來的滿清生力軍兇悍無比,大順軍崩潰,爭相奔走。
大順軍這一崩潰,一退就是四十裏。自相踐踏死者無數,屍體遍野,連水溝裏的水都染紅了。
山海關之戰因為滿清的參戰,大順軍敗退!
此一戰,大順將領十五人戰死,大順軍與“脅從”、民夫戰死、被殺者計十數萬人,並且整個步軍全部戰死。
然而吳三桂也不好受,五萬精銳軍隊,一番大戰下來,僅剩兩萬餘人馬。
至於滿清,鑲紅旗滿洲副都統蘇喀,正黃旗佐領阿喇穆等十餘名將領陣亡。全軍傷亡不大。
滿清撿了一個大便宜,贏得了山海關之戰。
李自成這次敗的徹底,大戰之中還走失了朱慈炯、朱慈炤,幸好太子朱慈烺還在手中。
李自成率大軍走到永平,心中仍憤恨不已,於是殺了吳三桂的老爹吳襄。
而此時的吳三桂,在山海關之戰剛剛結束的時候,就被滿清的多爾袞封為平西王。
小草還沒發出嫩芽,一切都是那麽朦朦朧朧,既有殘雪,又有春風。
寒冷的冬季已經過去了,人們對春天充滿了憧憬。
可是京城依然是一片蕭條的樣子冷冷清清。
李自成剛進京城的時候,對百姓秋毫無犯,軍紀嚴明。
東林官員和京師的土豪士紳,以及商賈對大順充滿了希望。
改朝換代了,無論東林也好,士紳也好,或者商人,在他們眼裏都無所謂。
無非就是換個皇帝,日子照過。
說不定能過的更好。
尤其是前明這些官員,巴不得李自成早點來,好繼續當官。
可是漸漸的他們發現和想象中的完全不是一迴事。
士兵開始騷擾百姓了,到處闖入民宅,翻箱倒櫃。
商人也無法做生意,到處都是吃了拿,拿了吃,而且不給錢。
如果僅僅是這些也就罷了,官僚士紳才不在乎這些。隻要能討新主子的歡心,那就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
可是這些東林官員們想錯了。他們千算萬算也沒算到李自成竟然拿他們開刀,東林的好日子到頭了。
“開城門,迎闖王,闖王來了不納糧。”
開城門,東林做到了。
不納糧,闖王也做到了。
隻是沒想到闖王要銀子還要命。
東林失算了,闖王確實不納糧,但是沒有糧食,闖王大軍吃什麽?
當劉宗敏打造的五百付夾棍,夾在他們的身上時,他們才知道不納糧的真正含義。
md,那是真的疼呀!
京城的官僚們,無論是東林還是普通官員,全部被李自成拷銀。
這些官員在大明朝辛辛苦苦搜刮的銀子統統進了李自成的口袋。
級別高的官員,勳貴,拷打出上百萬銀兩,其他官員幾十萬兩不等。就連商賈士紳也被拷打出幾千上萬兩白銀。
對於那些死豬不怕開水燙的人,守財奴一樣的士紳官員,就活活的拷打致死。
對於那些李自成非常憎恨的文武官員,大大小小總共斬了二百多人。
不到一個月,大順在京師百姓士紳的心中形象盡毀,民心盡失。
從對李自成充滿希望,到深深的失望,整個京城上下,無論是東林,還是士紳百姓開始對大順的官兵充滿了滿滿的憎恨。
他們開始懷念大明,開始想念他們曾經認為無能的崇禎皇帝。
還是崇禎好呀,我不想捐款,就一兩銀子也不掏。
崇禎拿我一點辦法也沒有。我還得教育皇帝怎樣治國,怎樣天子守國門,怎樣君王死社稷。
什麽?財政緊張,奏請皇帝出內帑呀!
江山是你老朱家的,關我們什麽事?
歌照唱,舞照跳,想想就開心。
可惜這種日子一去不複返了。
等一切都失去了,才發現不是那麽一迴事,沒了大明,沒了崇禎,不僅僅銀子保不住,連命都要沒了。
追賬助餉本是一種籌措軍資的行為,但是變成了無差別的劫掠,京城內人心惶惶,士紳階層對大順政權從充滿熱情到觀望,又從觀望到失望,從失望到抵觸,徹底拋棄了大順。
京城的大順官兵們對此毫不知情,得了江山,就該享福,就該吃喝玩樂。
每日裏酒肉無度,歌舞升平。
隻是大街上冷冷清清,很少有人上街,一兩個商賈在街上無聊的叫賣,竟無人問津。
京城如此蕭條,李自成在山海關也不好受。
四月二十一日,李自成的大順軍抵達山海關。迅速對吳三桂軍隊發起攻擊。
吳三桂憑借山海關堅固的城防以及關寧鐵騎的勇猛,進行了堅決的戰鬥,拚死抵抗。
山海關下,殺聲震天,鼓聲雷動。雙方殺的是你死我活,激烈對抗,戰場一片狼藉,慘不忍睹。
山海關下有四座城,北翼城,南翼城,東羅城,西羅城。
李自成據北山,在一片石方向。唐通由北向南猛攻北翼城。雙方晝夜激戰,守城吳軍終於挺不住了,開始獻城投降,於是李自成大軍壓上東羅城。
這時候,吳三桂已經很明顯處於弱勢了,勝負的天平開始傾向於李自成。
吳三桂眼看山海關就要守不住了,清軍又作壁上觀,一點下場的意思也沒有,於是率副將楊坤和郭雲龍麵見多爾袞。
“將軍乃蓋世英雄,我多爾袞非常佩服。不是我不救你,你得給我一個明確的態度。歸降我大清,剃發易服明心誌,我多爾袞才出兵。”
吳三桂無奈,已經走到這一步已經是無路可走了。
於是在清營剃了頭發,留了辮子。
多爾袞決定發兵出歡喜嶺,攻擊李自成。
其實多爾袞率精銳騎兵早就到達了山海關,一直都在養精蓄銳。
不出手,一是等待最好時機,二是要吳三桂明確投降,不給吳三桂首鼠兩端的機會。這樣吳三桂才能安心給滿清賣力。
迴到大營,吳三桂親自率主力攻擊李自成的北山大營。
李自成等上北山小山崗指揮戰鬥,雙方騎兵衝完,步兵衝,步兵衝完騎兵衝。殺的是天昏地暗,你死我活,橫屍遍野。
激戰雙方從上午一直打到下午,根本無暇吃飯,可見戰鬥之激烈。
畢竟是大順軍士氣正盛,漸漸吳軍挺不住了,眼看就要敗下陣來。
這時候多爾袞抓住時機,讓大將圖賴衝擊唐通部,多鐸衝擊白廣恩部,阿濟格衝擊劉宗敏部,自己率預備隊壓陣。
大順軍雖然就要打贏吳三桂,但是氣力已經用盡,畢竟一上午沒吃飯了。如何能夠抵擋滿清的騎兵。
要知道清軍以逸待勞,沒有餓肚子一說。人家一直觀戰,嘴可沒閑著。
清軍騎兵這一衝出來,明軍降將唐通部首先頂不住了,開始潰敗。闖軍軍心開始浮動。
李自成站在北山高崗之上發現奇裝異服軍隊參戰,很是驚詫。左右士兵向闖王告知。
“闖王,這些是韃子兵,厲害的緊!”
“要不要避一下?”
此時大戰正緊,如何躲避,闖王一走,大旗一動,人心就會散了。
闖王命眾人死戰不退,可是清軍越殺越多。大順軍開始氣力不支了,白廣恩手下的兩萬火器營也開始潰散了。
隻留下劉宗敏和李自成苦苦支撐,形勢已經很明朗了,多爾袞和吳三桂以多打少,吃飽了的打餓肚子的。
況且滿清和吳三桂都是騎兵居多,李自成是步兵居多,這些步兵經不住滿清騎兵的反複衝殺,何況此時陣型早就亂了,大順軍抵擋不住,不少人已經開了小差。
雙方激戰中,突然一支冷箭擊中闖軍大將劉宗敏,劉宗敏掉下馬來,血流滿麵。清兵數人來搶,幸好劉宗敏的親兵拚死殺退清兵,架著劉宗敏退迴軍中。
消息傳到李自成這裏,闖王不敢戀戰,撥馬走下山崗,帥旗動搖。
大順軍這裏大將負傷,李自成又離開中軍主將的位置,大旗迴撤,一瞬間全軍士氣開始低落,而戰場多出來的滿清生力軍兇悍無比,大順軍崩潰,爭相奔走。
大順軍這一崩潰,一退就是四十裏。自相踐踏死者無數,屍體遍野,連水溝裏的水都染紅了。
山海關之戰因為滿清的參戰,大順軍敗退!
此一戰,大順將領十五人戰死,大順軍與“脅從”、民夫戰死、被殺者計十數萬人,並且整個步軍全部戰死。
然而吳三桂也不好受,五萬精銳軍隊,一番大戰下來,僅剩兩萬餘人馬。
至於滿清,鑲紅旗滿洲副都統蘇喀,正黃旗佐領阿喇穆等十餘名將領陣亡。全軍傷亡不大。
滿清撿了一個大便宜,贏得了山海關之戰。
李自成這次敗的徹底,大戰之中還走失了朱慈炯、朱慈炤,幸好太子朱慈烺還在手中。
李自成率大軍走到永平,心中仍憤恨不已,於是殺了吳三桂的老爹吳襄。
而此時的吳三桂,在山海關之戰剛剛結束的時候,就被滿清的多爾袞封為平西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