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沒人跟他說這事啊!
七零之八個扶弟魔的弟弟重生了 作者:一抹重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齊躍進聽了也擰著眉。這王正偉是村支書,平時存在感低,實在是陸正浩在村子裏聲望很高,凡事村民都繞過了他。
可齊躍進是活過一世的人,很清楚不叫的狗會咬人!
因為房屋的事情,齊躍進他們沒有退讓。村支書家並沒有如願得到山腳下的院落,內心多多少少對他們有想法。
陸正浩狠狠吸口煙,“我管不管這事無所謂,反正受益的是村民和公社,功勞也是你們幾個知青的。
但是王正偉一旦插手,我擔心他會對你們用人上指手畫腳。他這個人啊,歪理都能跟你說正了……好處也沒少撈!
反正你們多留點心,別忙碌了半天,給他人做嫁衣了。”
齊躍進勾著唇角,“叔,您放心,我這個人很小氣的。那行,最近你就忙地裏的事。”
突然他拍了下頭想起來一件事,這安寧省地理位置、氣候和地形隨著人們的繁衍與發展,釀成頻繁的洪澇和幹旱災害,從新華夏成立後,幾乎每年都要發生洪澇。
他們這裏雖然有綠江流經,但是治理還算得當,許久沒有洪澇災害了。
他下鄉的時候,就那麽巧遇上了!
好像是八月初的某個晚上,人們幹活疲憊睡得異常沉,上流水庫的堤壩突然負荷不住坍塌,河水猶如千軍萬馬奔騰而來。
哪怕有家畜躁動不安,狗也不停地衝著一個方向害怕的直叫,可村民們不明所以,披著褂子出來瞧熱鬧,等他們聽到河水滔滔聲時已經晚了。
好在河水不算太深,卻也到了成人的腰際,且水流湍急,大家夥隻能匆忙翻騰出錢票、糧食,帶著老人和孩子上山。
等洪水退下去,已經是四天後了,這還是附近軍區的戰士們,冒著生命危險將堤壩給重新堵上!
村民的房屋大部分都是土坯牆茅草頂,被水浸泡坍塌大半。為了逃生,村民們能帶上山的糧食有限,大部分都尋不到影,又或者泡壞了。
家禽和家畜被水流帶走,或者溺水而亡。地裏的糧食沒有指望,大家夥都來不及心痛損失,趁著距離天冷還有兩個月的時間進行搶種。
加上組織及時調來了救濟糧,村民們才艱難地挺過了今年。
這段記憶被他扒拉出來,越發清晰,齊躍進慢慢捋著。
好像是洪澇過後,有專家進行調查分析,自從七一年華夏國跟鮮國各自建立一座發電廠房後,從豐江水庫引流,洪澇災害大大減少。沿邊的百姓們漸漸疏於對堤壩的修築以及河道的清理,加上今年雨水確實充沛,多方麵原因導致了綠江附近流域發生洪澇。
尤其是他們附近的河段最容易沉積泥沙,但凡他們清理了河道,加固堤壩,以及提前將水庫開閘泄洪,都能緩解這次的災情……
齊躍進神色嚴肅起來,“叔,最近咱們公社對於防洪澇,都做了哪些措施?我還沒來之前,就在報紙上看過,說咱這邊每年都有洪澇災害!”
提起這件事,陸正浩便笑道:“咱們這裏有堤壩,還有水庫調節,洪澇災害已經許多年沒……”
齊躍進趕忙小聲呸呸了幾下,“叔,這話您可千萬別說。要是我沒記錯的話,您祖上是從東山省來的吧?
我聽人說啊,東山人嘴邪,說什麽來什麽!”
陸正浩忍不住哆嗦下,左右瞅瞅,見沒人才微微鬆口氣,壓低聲音說:
“小齊,你還別說,真是這樣。就我媽,見隔壁老唐家孫子三天兩頭生病,來了句我家臭蛋打小就壯實,從沒生過病,結果第二天臭蛋發高燒差點抽抽了。
還有我爺,笑話他夥計抽旱煙將家裏的稻草垛給燒了,不像是他多小心。也就過去三五天,他把家裏的柴火垛給點了!”
說到這裏,他蹙眉不確定道:“小齊,這洪水那麽多年沒發過了,咱們公社每個村都輪流巡堤,應該不會有什麽事吧?”
齊躍進撇撇嘴,歎口氣搖頭:“這可說不好,人最怕的就是慶幸和鬆懈。反正咱們多上心點總沒錯,不然你寫個報告唄?”
“我?這不跟我越過領導,給大家夥派任務了?”陸正浩聽了連連擺手,“這出頭的事,容易招人惦記打壓!”
“叔,這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什麽時候防洪都是夏季重中之重。您要是連這點風險都不承擔,怎麽往上衝?”齊躍進輕笑道:“業績懂不懂?你這是給,”他往天上抬了抬下巴,“給那些人送漂亮業績,隻要報告寫得漂亮,可實施性高,既為百姓的安危解除了隱患,又能讓人看到他們切身為百姓們幹實事。你攔著,他們都要大幹一場呢。”
陸正浩當村長,自然也是個官迷,明白他的意思,“話是這麽說,隻是我不會寫這玩意兒啊。每年的措施翻來覆去都是這些,我要是有這個頭腦,也不在這裏窩著了。”
“這不是還有我嗎?”齊躍進笑著抱著肩膀揚揚頭。
可不是!陸正浩先咧開嘴了,“他老舅,你這是要送我一程?”
瞧這人多現實,之前還小齊呢,這會兒改他老舅了。
齊躍進悶笑聲,“對,迴頭我給你寫個綱要,將重點說一下,您自己補充完整。當了這麽久的村長,叔鼓動人的本事已經爐火純青了,隻要用樸實的語言表達出來就行。”
“好好好!”陸正浩都不知道說什麽好了。不管是開荒、種植牧草,還是養蜂蜜,隻要見到收效,他就能往上走走了。
上次梁書記已經給他透話了,讓他抓緊培養下一個接班人。
“齊知青,這安全宣傳活動,咱們怎麽進行開展?”王正偉背著手,笑著走過來問完,才衝陸正浩點點頭:“村長也在啊,剛才那誰喊你來著,問問你村東邊的土豆該不該收了,都等著你拿主意呢。”
陸正浩嗯了聲,拍拍齊躍進的肩膀,瞥了王正偉一眼,淡淡警告下,這才離開。
“王支書,梁書記說了,以後有困難讓我尋您解決。”齊躍進笑道,遞上一根大前門,“您看我們特別想拿出高品質不輸於城裏的節目,在領導麵前狠狠亮相,給您和咱們村以及五陽公社爭臉。
節目排練可不是一兩天能夠完成的,咱們總不能天天接送演員吧?您給我們安排下他們的食宿唄,初步統計,要有三十來位小演員,還有二十多位老爺子和老太太!”
哐嘰一下,最大的難題砸在了王正偉身上。他有些懵??!!沒人跟他說這事啊!
可齊躍進是活過一世的人,很清楚不叫的狗會咬人!
因為房屋的事情,齊躍進他們沒有退讓。村支書家並沒有如願得到山腳下的院落,內心多多少少對他們有想法。
陸正浩狠狠吸口煙,“我管不管這事無所謂,反正受益的是村民和公社,功勞也是你們幾個知青的。
但是王正偉一旦插手,我擔心他會對你們用人上指手畫腳。他這個人啊,歪理都能跟你說正了……好處也沒少撈!
反正你們多留點心,別忙碌了半天,給他人做嫁衣了。”
齊躍進勾著唇角,“叔,您放心,我這個人很小氣的。那行,最近你就忙地裏的事。”
突然他拍了下頭想起來一件事,這安寧省地理位置、氣候和地形隨著人們的繁衍與發展,釀成頻繁的洪澇和幹旱災害,從新華夏成立後,幾乎每年都要發生洪澇。
他們這裏雖然有綠江流經,但是治理還算得當,許久沒有洪澇災害了。
他下鄉的時候,就那麽巧遇上了!
好像是八月初的某個晚上,人們幹活疲憊睡得異常沉,上流水庫的堤壩突然負荷不住坍塌,河水猶如千軍萬馬奔騰而來。
哪怕有家畜躁動不安,狗也不停地衝著一個方向害怕的直叫,可村民們不明所以,披著褂子出來瞧熱鬧,等他們聽到河水滔滔聲時已經晚了。
好在河水不算太深,卻也到了成人的腰際,且水流湍急,大家夥隻能匆忙翻騰出錢票、糧食,帶著老人和孩子上山。
等洪水退下去,已經是四天後了,這還是附近軍區的戰士們,冒著生命危險將堤壩給重新堵上!
村民的房屋大部分都是土坯牆茅草頂,被水浸泡坍塌大半。為了逃生,村民們能帶上山的糧食有限,大部分都尋不到影,又或者泡壞了。
家禽和家畜被水流帶走,或者溺水而亡。地裏的糧食沒有指望,大家夥都來不及心痛損失,趁著距離天冷還有兩個月的時間進行搶種。
加上組織及時調來了救濟糧,村民們才艱難地挺過了今年。
這段記憶被他扒拉出來,越發清晰,齊躍進慢慢捋著。
好像是洪澇過後,有專家進行調查分析,自從七一年華夏國跟鮮國各自建立一座發電廠房後,從豐江水庫引流,洪澇災害大大減少。沿邊的百姓們漸漸疏於對堤壩的修築以及河道的清理,加上今年雨水確實充沛,多方麵原因導致了綠江附近流域發生洪澇。
尤其是他們附近的河段最容易沉積泥沙,但凡他們清理了河道,加固堤壩,以及提前將水庫開閘泄洪,都能緩解這次的災情……
齊躍進神色嚴肅起來,“叔,最近咱們公社對於防洪澇,都做了哪些措施?我還沒來之前,就在報紙上看過,說咱這邊每年都有洪澇災害!”
提起這件事,陸正浩便笑道:“咱們這裏有堤壩,還有水庫調節,洪澇災害已經許多年沒……”
齊躍進趕忙小聲呸呸了幾下,“叔,這話您可千萬別說。要是我沒記錯的話,您祖上是從東山省來的吧?
我聽人說啊,東山人嘴邪,說什麽來什麽!”
陸正浩忍不住哆嗦下,左右瞅瞅,見沒人才微微鬆口氣,壓低聲音說:
“小齊,你還別說,真是這樣。就我媽,見隔壁老唐家孫子三天兩頭生病,來了句我家臭蛋打小就壯實,從沒生過病,結果第二天臭蛋發高燒差點抽抽了。
還有我爺,笑話他夥計抽旱煙將家裏的稻草垛給燒了,不像是他多小心。也就過去三五天,他把家裏的柴火垛給點了!”
說到這裏,他蹙眉不確定道:“小齊,這洪水那麽多年沒發過了,咱們公社每個村都輪流巡堤,應該不會有什麽事吧?”
齊躍進撇撇嘴,歎口氣搖頭:“這可說不好,人最怕的就是慶幸和鬆懈。反正咱們多上心點總沒錯,不然你寫個報告唄?”
“我?這不跟我越過領導,給大家夥派任務了?”陸正浩聽了連連擺手,“這出頭的事,容易招人惦記打壓!”
“叔,這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什麽時候防洪都是夏季重中之重。您要是連這點風險都不承擔,怎麽往上衝?”齊躍進輕笑道:“業績懂不懂?你這是給,”他往天上抬了抬下巴,“給那些人送漂亮業績,隻要報告寫得漂亮,可實施性高,既為百姓的安危解除了隱患,又能讓人看到他們切身為百姓們幹實事。你攔著,他們都要大幹一場呢。”
陸正浩當村長,自然也是個官迷,明白他的意思,“話是這麽說,隻是我不會寫這玩意兒啊。每年的措施翻來覆去都是這些,我要是有這個頭腦,也不在這裏窩著了。”
“這不是還有我嗎?”齊躍進笑著抱著肩膀揚揚頭。
可不是!陸正浩先咧開嘴了,“他老舅,你這是要送我一程?”
瞧這人多現實,之前還小齊呢,這會兒改他老舅了。
齊躍進悶笑聲,“對,迴頭我給你寫個綱要,將重點說一下,您自己補充完整。當了這麽久的村長,叔鼓動人的本事已經爐火純青了,隻要用樸實的語言表達出來就行。”
“好好好!”陸正浩都不知道說什麽好了。不管是開荒、種植牧草,還是養蜂蜜,隻要見到收效,他就能往上走走了。
上次梁書記已經給他透話了,讓他抓緊培養下一個接班人。
“齊知青,這安全宣傳活動,咱們怎麽進行開展?”王正偉背著手,笑著走過來問完,才衝陸正浩點點頭:“村長也在啊,剛才那誰喊你來著,問問你村東邊的土豆該不該收了,都等著你拿主意呢。”
陸正浩嗯了聲,拍拍齊躍進的肩膀,瞥了王正偉一眼,淡淡警告下,這才離開。
“王支書,梁書記說了,以後有困難讓我尋您解決。”齊躍進笑道,遞上一根大前門,“您看我們特別想拿出高品質不輸於城裏的節目,在領導麵前狠狠亮相,給您和咱們村以及五陽公社爭臉。
節目排練可不是一兩天能夠完成的,咱們總不能天天接送演員吧?您給我們安排下他們的食宿唄,初步統計,要有三十來位小演員,還有二十多位老爺子和老太太!”
哐嘰一下,最大的難題砸在了王正偉身上。他有些懵??!!沒人跟他說這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