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廉政公署
重生太子,開局竟勸弟弟們搶皇位 作者:不吃青菜愛吃肉的我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京城的天,湛藍湛藍的,像剛被水洗過一般。
王府的禦花園,繁花似錦,爭奇鬥豔。
太子在花叢中來迴踱步,眉頭緊皺,心中正盤算著一件大事。
攝政王不緊不慢地走來,見太子如此模樣,攝政王笑著打趣道:
“太子,何事讓您如此愁眉不展,莫不是哪個宮女惹您生氣了?”
太子沒好氣地白了他一眼,說道:
“都什麽時候了,您還有心思開玩笑。
就石大人和李公公兩個人,效率太慢了
這20年賬簿看完不得等到猴年馬月去了。
我打算暗中成立一個部門,專門監察官員的腐敗問題。”
攝政王輕撫下巴,點頭道:“這倒是個好主意,隻是這部門叫什麽好呢?”
太子眼睛一亮,說道:“名字要不就叫廉政公署吧。”
攝政王微微一愣,隨即笑道:“這名字倒是新穎,不過,讓誰來牽頭呢?”
太子思索片刻,說道:“就由石大人牽頭,李公公輔佐。
石大人為人正直,李公公心思縝密,二人定能勝任。”
石府內,一片哭聲。
當夫君被問斬的消息傳來時
石大人的夫人哭得梨花帶雨,她身著素衣,
頭發有些淩亂,女兒也在一旁泣不成聲。
石大人的“死訊”傳來,猶如晴天霹靂,讓這母女倆悲痛欲絕。
而在丞相府中,丞相聽聞攝政王沒有對石大人家人動手,
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絲不屑,心中暗自鄙視:
“哼,婦人之仁,難成大事。”
於是,他們也放棄了對石大人家人的監控。
此時,改頭換麵的石大人正躲在一處偏僻的小院裏。
他看著鏡子中陌生的自己,眼神堅定。為了盡快能夠恢複身份,早日與家人團聚,他決心好好幹。
石大人心中想著,死道友不死貧道。
“那些往日的同夥,為了利益與我勾結,
如今為了家人,我也隻能將你們賣個幹幹淨淨了。”
石大人坐在桌前,桌上堆滿了賬本。
他拿起毛筆,一筆一劃地將之前和同夥一起分贓、走賬的情況記錄下來。
每寫一筆,他的眼神就愈發堅定。
“哼,工部郎中範大人,每次工程都要撈上一筆,付大人也跟著分一杯羹。
軍部的張領官和吉領官,克扣軍餉,簡直喪心病狂。
還有戶部的李主事和麻主事,做假賬的手段那叫一個高明。”
石大人一邊寫一邊自言自語。
有了明確的目標,石大人查賬的效率更高了。
他像一隻敏銳的獵鷹,不放過任何一個蛛絲馬跡。
一個個蛀蟲被牽連挖出,情況觸目驚心。
攝政王將這些被挖出的官員一個個“請”到了王府。
一開始,這些官員還像石大人當初一樣,不見棺材不落淚。
工部郎中範大人,挺著個圓滾滾的肚子,穿著華麗的官服,義正言辭地說道
“攝政王,您可不能冤枉好人啊,我範某人一心為國,從未做過任何貪腐之事。”
付大人也在一旁附和:“是啊是啊,我們對朝廷忠心耿耿。”
軍部的張領官則一臉橫肉,大聲叫嚷:“攝政王,您要是沒證據,可別血口噴人。”
吉領官也跟著起哄。
當攝政王拿出賬簿,擺在他們麵前時,這些人的臉色瞬間變得煞白。
範大人雙腿一軟,直接跪地,痛哭流涕地求饒:
“攝政王,饒命啊,我上有老下有小,我知道錯了。”
付大人則眼珠子一轉,說道:“攝政王,我願獻上一萬貫家財,隻求您放我一條生路。”
張領官見狀,立馬轉變態度:“攝政王,我願投靠您,以後任您驅使。”
吉領官也趕緊表態。
他們一個個醜態百出,與之前的大義凜然形成鮮明對比。
哼,看來不是所有人都像石大人那樣看淡生死。
攝政王看著這些人,冷冷地說道:
“現在給你們兩條路,要麽生不如死,要麽九死一生。
隻要找出自己貪汙受賄10倍額度的偷稅漏稅的賬目,就可免死,
超出的部分還能有分成。”
這些官員一開始還將信將疑,好在有了李公公成功上岸的先例。
李公公這段時間起早摸黑,廢寢忘食,終於完成了200萬的指標。
太子還當著所有人的麵,給了他超出200萬兩1%的提成。
這下,大家深信不疑,紛紛開始查賬。
王府的大堂裏,都是刷刷賬簿翻頁的聲音,外加算盤劈裏啪啦的聲音。
這些貪官汙吏,平時為了做假賬費盡腦汁,手段層出不窮。
現在讓他們去查賬,五指拿田螺—手拿把掐,那簡直易如反掌。
戶部的賬目在他們眼裏就跟透明似的,那些小手段都是他們玩剩下的。
他們利用自己做假賬的專業知識,一查一個準。
“嘿,你看這一筆,明顯是做假賬。”
“沒錯,這手法和我以前用的一模一樣。”
他們為了達到業績,盡快上岸,一天工作20個小時。
吃喝拉撒都在書桌前解決。
沒辦法,目標太高,競爭又激烈。
你慢一步,說不定業績就被人搶走了。
經過他們不懈的努力,三天三夜的連續奮戰。
堆積如山的20年賬簿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快速減少。
石大人揉了揉布滿血絲的眼睛,伸了個懶腰,看著越來越少的賬本,心中鬆了一口氣。
終於,當石大人合上最後一本賬簿,20年的陳年舊賬終於核算完畢。
石大人站起身來,對眾人說道:
“大家注意可以眯眼睡一會了。”
隨後,石大人整理了一下衣衫,來到攝政王麵前,恭敬地匯報工作:
“公爵崔家,20年來,共偷稅漏稅12萬兩。
侯爵任家,私開礦產,非法所得24萬兩。
禁衛軍統領,克扣軍餉吃空餉,合計68萬兩。
戶部尚書錢大人,變賣陳糧,非法獲利81萬兩。
工部方大人,借用損耗,以次充好,貪墨53萬兩……”
攝政王聽著石大人的匯報,臉上露出了失望的表情。
雲國從上到下爛透了,不僅收不上稅,官員還以公肥私,導致國庫空虛。
改革的推行,已經迫在眉睫。
王府的禦花園,繁花似錦,爭奇鬥豔。
太子在花叢中來迴踱步,眉頭緊皺,心中正盤算著一件大事。
攝政王不緊不慢地走來,見太子如此模樣,攝政王笑著打趣道:
“太子,何事讓您如此愁眉不展,莫不是哪個宮女惹您生氣了?”
太子沒好氣地白了他一眼,說道:
“都什麽時候了,您還有心思開玩笑。
就石大人和李公公兩個人,效率太慢了
這20年賬簿看完不得等到猴年馬月去了。
我打算暗中成立一個部門,專門監察官員的腐敗問題。”
攝政王輕撫下巴,點頭道:“這倒是個好主意,隻是這部門叫什麽好呢?”
太子眼睛一亮,說道:“名字要不就叫廉政公署吧。”
攝政王微微一愣,隨即笑道:“這名字倒是新穎,不過,讓誰來牽頭呢?”
太子思索片刻,說道:“就由石大人牽頭,李公公輔佐。
石大人為人正直,李公公心思縝密,二人定能勝任。”
石府內,一片哭聲。
當夫君被問斬的消息傳來時
石大人的夫人哭得梨花帶雨,她身著素衣,
頭發有些淩亂,女兒也在一旁泣不成聲。
石大人的“死訊”傳來,猶如晴天霹靂,讓這母女倆悲痛欲絕。
而在丞相府中,丞相聽聞攝政王沒有對石大人家人動手,
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絲不屑,心中暗自鄙視:
“哼,婦人之仁,難成大事。”
於是,他們也放棄了對石大人家人的監控。
此時,改頭換麵的石大人正躲在一處偏僻的小院裏。
他看著鏡子中陌生的自己,眼神堅定。為了盡快能夠恢複身份,早日與家人團聚,他決心好好幹。
石大人心中想著,死道友不死貧道。
“那些往日的同夥,為了利益與我勾結,
如今為了家人,我也隻能將你們賣個幹幹淨淨了。”
石大人坐在桌前,桌上堆滿了賬本。
他拿起毛筆,一筆一劃地將之前和同夥一起分贓、走賬的情況記錄下來。
每寫一筆,他的眼神就愈發堅定。
“哼,工部郎中範大人,每次工程都要撈上一筆,付大人也跟著分一杯羹。
軍部的張領官和吉領官,克扣軍餉,簡直喪心病狂。
還有戶部的李主事和麻主事,做假賬的手段那叫一個高明。”
石大人一邊寫一邊自言自語。
有了明確的目標,石大人查賬的效率更高了。
他像一隻敏銳的獵鷹,不放過任何一個蛛絲馬跡。
一個個蛀蟲被牽連挖出,情況觸目驚心。
攝政王將這些被挖出的官員一個個“請”到了王府。
一開始,這些官員還像石大人當初一樣,不見棺材不落淚。
工部郎中範大人,挺著個圓滾滾的肚子,穿著華麗的官服,義正言辭地說道
“攝政王,您可不能冤枉好人啊,我範某人一心為國,從未做過任何貪腐之事。”
付大人也在一旁附和:“是啊是啊,我們對朝廷忠心耿耿。”
軍部的張領官則一臉橫肉,大聲叫嚷:“攝政王,您要是沒證據,可別血口噴人。”
吉領官也跟著起哄。
當攝政王拿出賬簿,擺在他們麵前時,這些人的臉色瞬間變得煞白。
範大人雙腿一軟,直接跪地,痛哭流涕地求饒:
“攝政王,饒命啊,我上有老下有小,我知道錯了。”
付大人則眼珠子一轉,說道:“攝政王,我願獻上一萬貫家財,隻求您放我一條生路。”
張領官見狀,立馬轉變態度:“攝政王,我願投靠您,以後任您驅使。”
吉領官也趕緊表態。
他們一個個醜態百出,與之前的大義凜然形成鮮明對比。
哼,看來不是所有人都像石大人那樣看淡生死。
攝政王看著這些人,冷冷地說道:
“現在給你們兩條路,要麽生不如死,要麽九死一生。
隻要找出自己貪汙受賄10倍額度的偷稅漏稅的賬目,就可免死,
超出的部分還能有分成。”
這些官員一開始還將信將疑,好在有了李公公成功上岸的先例。
李公公這段時間起早摸黑,廢寢忘食,終於完成了200萬的指標。
太子還當著所有人的麵,給了他超出200萬兩1%的提成。
這下,大家深信不疑,紛紛開始查賬。
王府的大堂裏,都是刷刷賬簿翻頁的聲音,外加算盤劈裏啪啦的聲音。
這些貪官汙吏,平時為了做假賬費盡腦汁,手段層出不窮。
現在讓他們去查賬,五指拿田螺—手拿把掐,那簡直易如反掌。
戶部的賬目在他們眼裏就跟透明似的,那些小手段都是他們玩剩下的。
他們利用自己做假賬的專業知識,一查一個準。
“嘿,你看這一筆,明顯是做假賬。”
“沒錯,這手法和我以前用的一模一樣。”
他們為了達到業績,盡快上岸,一天工作20個小時。
吃喝拉撒都在書桌前解決。
沒辦法,目標太高,競爭又激烈。
你慢一步,說不定業績就被人搶走了。
經過他們不懈的努力,三天三夜的連續奮戰。
堆積如山的20年賬簿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快速減少。
石大人揉了揉布滿血絲的眼睛,伸了個懶腰,看著越來越少的賬本,心中鬆了一口氣。
終於,當石大人合上最後一本賬簿,20年的陳年舊賬終於核算完畢。
石大人站起身來,對眾人說道:
“大家注意可以眯眼睡一會了。”
隨後,石大人整理了一下衣衫,來到攝政王麵前,恭敬地匯報工作:
“公爵崔家,20年來,共偷稅漏稅12萬兩。
侯爵任家,私開礦產,非法所得24萬兩。
禁衛軍統領,克扣軍餉吃空餉,合計68萬兩。
戶部尚書錢大人,變賣陳糧,非法獲利81萬兩。
工部方大人,借用損耗,以次充好,貪墨53萬兩……”
攝政王聽著石大人的匯報,臉上露出了失望的表情。
雲國從上到下爛透了,不僅收不上稅,官員還以公肥私,導致國庫空虛。
改革的推行,已經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