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0年代的鄉村,有一戶普通的農家,老陳和他的妻子過著樸實的農耕生活。他們膝下有三個如花似玉的女兒,在那個重男輕女思想依舊盛行的年代,老陳夫婦卻對這三個女兒疼愛有加,捧在手裏怕摔了,含在嘴裏怕化了,一家人雖然日子過得並不富裕,但也充滿了溫馨。


    老陳夫婦省吃儉用,把最好的都留給女兒們。有好吃的,總是看著女兒們吃得津津有味,自己則在一旁露出滿足的笑容。哪怕是一點葷腥,他們也會騙女兒們說自己不喜歡吃,隻為了讓女兒們能多吃一些。他們辛勤勞作,用自己的汗水和心血,將三個女兒養育成人,滿心期待著女兒們長大後能懂得感恩,過上幸福的生活。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女兒們漸漸長大,卻並沒有學會孝敬父母。小時候,隻要有好吃的,她們就會一股腦地往自己碗裏夾,全然不顧父母的付出。而老陳夫婦總是默默承受,覺得孩子還小,不懂事,等長大了就會好的。


    歲月匆匆,三個女兒陸續嫁為人婦。自那以後,她們似乎忘記了家中含辛茹苦養育她們的父母,很少再迴來看望。老陳夫婦依舊守著那片土地,過著平淡的生活,隻是偶爾會望著村口,期盼著女兒們的身影。


    二十載光陰轉瞬即逝,老陳的妻子終究沒能抵擋住歲月的侵蝕,離開了人世。老陳托人給女兒們捎信,可她們卻遲遲才趕到。葬禮辦得匆匆忙忙,母親早早地下葬,老陳的心中滿是淒涼。


    葬禮結束後,三個女兒開始商量父親的贍養問題。一番討論後,她們決定每人贍養父親十天,若是遇到28天、29天或31天的月份,再另行商議。就這樣,老陳開始了他在三個女兒家輪流居住的生活。


    他首先來到了大女兒家。大女兒家的日子過得還算富裕,本以為可以在這裏享享清福,可沒想到等待他的卻是無盡的心酸。每天,大女兒隻給他吃窩窩頭和大鹹菜,而自己一家人卻在屋裏偷偷地吃餃子、燉豬肉粉條。吃飯的時候,總是找借口把老爺子支到地裏去幹活,或者讓他去山裏割豬草喂豬。等老爺子迴來,那些美味早已被藏得無影無蹤。


    有一次,小外孫女心疼姥爺,拿了一碗餃子給老陳,大女兒卻連忙把餃子端走,還對孩子說:“這餃子是給你長身體用的,我們都沒舍得吃。”老陳雖然心中苦澀,但也隻能默默忍受。還有一天,老陳身體不舒服,看到地裏的小蔥長勢正好,便想在早上吃點蔥葉。他小心翼翼地跟大女兒說:“給我來點兒蔥葉吃。”大女兒卻不耐煩地迴道:“這大早晨的有露水,切完蔥葉就死掉了。”老陳心裏明白,這是女兒不想給他吃,他的心中滿是失望。


    無奈之下,老陳拄著拐杖來到了二女兒家。剛到二女兒家,就趕上一家人在吃包子。二女兒看到父親來了,趕忙把包子藏起來,然後把給狗做的窩窩頭拿出來,放在桌子上,配上鹹菜,就當作是父親的飯菜。老陳把在大女兒家的遭遇跟二女兒訴說,二女兒表麵上義憤填膺地說:“這老大真過分,怎麽能這樣對待老父親。快,我們正好吃窩窩頭,你也吃點,家裏也不太富裕。”老陳走進院子,看到種著的韭菜,便跟二女兒說:“能不能給我包點兒韭菜餃子吃?”二女兒一聽,連忙推脫:“這都晌午了,韭菜一幹一曬就不長了。”老陳再次感受到了女兒的冷漠,心中的怒火越燒越旺,他氣憤地拿起拐杖,離開了二女兒家。


    老陳自幼最寵愛的就是三女兒,他滿心期待著在三女兒家能得到溫暖。可當他來到三女兒家時,同樣的失望再次降臨。正值過年,三女兒家做了豆包,老陳看到後,滿心歡喜地說:“寶貝閨女,給爸爸整兩個豆包吃。”三女兒卻拒絕道:“不行啊,這豆包剛放裏邊,還沒熟。”老陳隻好進屋裏等著。二十分鍾後,小外孫想吃豆包,三女兒竟然偷偷地從鍋裏拿出幾個豆包,還叮囑孩子:“不要被你姥爺看到了。”老陳徹底絕望了,他的心仿佛被千萬根針紮著,疼痛難忍。


    老陳一氣之下迴到了自己的家。他獨自坐在空蕩蕩的屋子裏,迴想著自己含辛茹苦養大的三個女兒,如今卻如此對待自己,心中滿是悔恨和悲哀。他決定給女兒們一個教訓,讓她們知道什麽是孝道。


    第二天,老陳托人給三個女兒送信,說自己不行了,家裏有些遺產要分給她們。三個女兒一聽,頓時來了精神,紛紛帶著肉類、蛋類、魚等禮品,匆匆忙忙地往老家趕。她們心中想著,終於可以得到父親的遺產了,卻絲毫沒有意識到自己的不孝。


    當她們趕到父親家時,看到老陳躺在炕上,奄奄一息,腰上纏著鼓鼓囊囊的東西。三個女兒的眼睛頓時亮了起來,老大連忙去給父親做肉,老二忙著煎雞蛋,老三則去燉魚。等老陳吃飽喝足後,她們迫不及待地圍在父親身邊,詢問遺產的分配。


    老陳看著眼前這三個隻知道貪圖錢財的女兒,心中充滿了厭惡。他故意裝作吃撐了,一下子暈了過去。三個女兒見狀,忙七手八腳地去掏老陳兜裏的東西。就在這時,老陳突然醒了過來,他拿起身邊的拐杖,對著三個女兒憤怒地喊道:“你們這三個不孝之子,滾!蔥怕露水,韭怕曬,黃麵團子你不揭蓋。都給我滾出去!”三個女兒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故嚇了一跳,她們看著憤怒的父親,羞愧地低下了頭。


    老陳的三個女兒,在成長過程中,被父母的溺愛蒙蔽了雙眼,不懂得感恩和孝敬父母。在父母年老需要照顧時,她們卻百般嫌棄,隻顧自己享受,對父母的生活不管不顧。這種行為不僅違背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讓自己的良心受到了譴責。希望通過這個故事,能讓人們明白,孝順父母是我們每個人應盡的責任和義務,不要等到失去了才懂得珍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飛狐歸來新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飛狐歸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飛狐歸來並收藏飛狐歸來新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