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輪轉六部,君臣暢聊
穿越之,娶炮灰女配後的人生 作者:饞貓與串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殿試結束後,進士們該是要進行授官。
今年的進士授官,完全是楚帝做了決定。
往年的前三名,先是要進翰林院曆練一番,但今年楚帝除了將狀元放了翰林院裏,郭子言與林然卻另外做了安排。
這會兒兩人正跟著傳旨太監全公公,走在進宮的路上。
別看全公公是楚帝身邊第一人,但眼下其跟著兩位新科進士跟前,卻沒任何派頭。
雖然宦官也是官,但全公公心裏明白,自己這品階,管著些手底下的孩子們還是那麽個事,對著這些聖上看中的人,可不興自抬身價。
因此,等林郭兩人有些忐忑的向全公公打聽情況時。
全順也是耐著性子迴話。
“兩位別怕,聖上既然另有安排,想必該是要重用您二位。”
全公公這話說出來,林郭兩人可算是鬆了口氣。
畢竟大楚開國以來,還真沒有皇帝將榜眼與探花,從翰林院裏摘出來的先例。
等兩人到了禦書房前,郭子言先一步進了裏麵,林然則是在偏殿等待。
郭子言進了禦書房後,先給楚帝請了安,隨後才起身聆聽聖訓。
楚帝自打人進了殿裏,直接便開始向其問起出海一事。
說起來楚帝為何對出海這事上心,還是因為之前廣南府之事。
廣南府發現的大島礁,如今朝廷過去的人,已經從上麵開采出金礦,這些金礦正源源不斷的充實著國庫。
楚帝從這事上看到了出海的好處,畢竟沒人會嫌錢多。
因此,今日叫了郭子言來,主要還是問詢海外一事。
郭子言沒想到聖上對外海也抱有跟自己同樣的想法。
一時心裏高興不已,父親終於有救了。
“迴聖上,我所有對外海的了解,全都來自我的父親。”
“我父曾經在海外生活過五年之久,且海外航線,也是其首先發現的。”
郭子言將父親搬了出來,並詳細講了父親的事。
楚帝沒想到這其中還摻雜了地方官為禍百姓一事。
“郭卿可願去渡口縣做知縣?”
楚帝之所以想要郭子言從翰林院出來,也是想讓其大力發展渡口縣。
將渡口縣作為大楚另一處通往外海的起始點。
郭子言聽聞,自然是叩頭謝恩。
雖然留在翰林院能讓自己以後上升的更快,但眼下,還是父親性命重要。
郭子言從禦書房出來時,心裏一直以來壓著的巨石,終於卸了下來。
楚帝等郭子言走後,其端了桌案上的熱茶,輕輕呷了一口,才讓全順去宣林然來覲見。
因著偏殿同禦書房隻隔了一道牆,宮裏又安靜的很。
所以林然這會兒坐了偏殿裏,自然也就聽見了禦書房那邊的動靜。
一則房間裏兩人並未刻意壓低聲音,再者,這裏是皇宮,楚帝在自己的地盤上說話,可不用顧忌任何人。
所以林然可是把兩人談話,囫圇吞棗的聽了個遍。
這會兒其心裏還有些著急。
不愧是聖上,僅從郭子言的考卷上,便想的那麽遠。
隻是,林然對於聖上的安排,心裏還有些其他想法。
不知一會兒輪到自己覲見時,要不要同聖上說上一說。
正在林然坐了圈椅裏琢磨這事時,全公公從隔壁來了偏殿。
“探花郎,聖上宣您前去。”
“好,多謝公公過來一趟。”
林然跟著全公公身後,等人打開了禦書房的一扇門,自己才躬身進了裏麵。
“參見聖上!”
林然這會兒規規矩矩的朝上首之人行禮,再不敢隨意窺視聖顏。
“起吧。”
楚帝讓人起身後,看著站於底下的年輕人,心裏滿意的很。
“林愛卿,不必將頭垂那麽低,咱們也不是沒見過麵。”
楚帝這會兒見底下的年輕人,頭快要垂到了胸口,忍不住朝其打趣道。
林然自然是明白楚帝說的是殿試那會兒的事。
這會兒聽到上首之人打趣自己,忍不住臉上帶了笑。
低垂的頭也慢慢抬了起來。
楚帝是很欣賞林然的,這會兒最後留了其覲見,自然是想好好同人說上一會兒話。
林然對於楚帝的提問是有問必答,兩人也沒直接說授官一事,而是聊起了其他事。
一通閑話家常後,君臣兩人好似拉近了不少距離。
起碼林然現在就覺得,楚帝是個非常有魅力的帝王。
理解年輕人,尊重臣子的想法,而且思想也很包容。
所以趁著眼下氣氛融洽,林然主動提起了郭子言一事。
但其好在還沒傻到直接將自己偷聽兩人的話說出來,隻是側麵說了下二人關係。
“聖上,沒想到我跟郭兄如此有緣分,當時我倆考試時,還在同一排。”
林然將郭子言一事講與楚帝聽,直聽的楚帝也覺兩人緣分不淺。
“郭愛卿之後可是要迴到地方做一方縣令的。”
林然講了半天,楚帝這會兒終於將話頭說到了此處。
林然心道來了!
“聖上,我聽聞郭父在外海呆過,那這種稀有人才,咱們可要好好對待啊。”
“你所說之事我已經交與郭愛卿處理。”
楚帝自然明白林然的意思,郭父這種海上向導可是大楚第一人。
自己絕對會將人保護好了。畢竟之後的出海,還是要靠著這人。
林然聽楚帝的意思,往後出海還會讓郭父前往,但想到郭父的年齡,其還是將心中想法說了出來。
“聖上,我從前南下遊學時,因著廣南府一事,心中便有了對外海的一些看法。”
“不知能否同您說上一說。”
楚帝聽聞林然這話,想到其一直有些奇奇思妙想,這會兒也來了興趣。
想知道自己欣賞的年輕人,又有了什麽新點子。
“聖上,我以為,郭父還是要出海的,但其不能僅當做向導一用。”
“從前廣南府一事,讓臣深刻的明白了,這世界上竟然不止大楚一個國家,咱們已經知道的,陸地上同我們接壤的便有北地那些小族,想來海外應當也有一方世界。”
林然禦書房裏講與楚帝聽得,無非是想讓其對外海以外的國家早早有應對之策。
畢竟大楚眼下就是同北地小族都能打的有來有往,萬一海上再有其他強國尋來,大楚到時豈不是還要麵臨別處的壓力?
林然這話說出來,可是有理有據。
畢竟前些年廣南府一事,便是很好的例子。
當時那小國的造船技術並不差,好在自己弄出來了土炮。
否則真要在海上打起來,誰勝勝負還是兩說。
林然的話讓楚帝心底沉了沉。
這事自己從前不是沒想過,隻是當時大楚最終還是打了勝仗,自己才將其擱置在了腦後。
但若真像林愛卿所說,海外還有強國,隻怕大楚不一定還能有今次的好運。
因著林然這番話,禦書房裏的氣氛也冷了下來。
全公公這會兒站了一旁,不由替林然捏了把汗。
這人是真敢說啊!
楚帝沉默了會,才抬頭看向底下的年輕人。
“林愛卿,既然你想到了此處,可是也想到了應對辦法?”
楚帝可不傻,不相信林然沒有解決方法就敢在禦前說這些。
“迴聖上,我確實有些不成熟的想法。”
楚帝:“說來聽聽。”
“咱們出海還是要出的,但是不能僅僅隻是出去做生意,出海最重要的,還是要摸清附近海域還有哪些國家。”
“郭父既然在海外待了五年之久,想必應當是知道一些。”
“咱們可以先造船,造大船,讓郭父帶著郭兄一起出海。“”
“畢竟說實在的,郭父年齡大了,其必然沒有年輕人靈活,在出海一事上,還是需要培養更多的人才。”
“郭兄完全可以子承父業,跟著郭父一起出海。”
“郭父負責做生意,郭兄則負責整理海外各個國家的信息。”
“替朝廷多了解海外諸國,讓朝廷能提前加以防備。”
“當然,咱們也不能隻是讓手無寸鐵的商人前往,大船上自然要配備武器裝備與士兵保護。”
“若是哪個國家想對我們的人不利,咱們也能順勢揚我國威。”
林然最後一句話說完,楚帝看著底下的年輕人,忽然笑了出來。
“好,好,林愛卿說的好。”
林然這話說完,楚帝立時明白了其中的深意。
果然是後生可畏啊!不愧是讓自己欣賞的年輕人。
“至於渡口縣,你可還有看法,也說與朕聽一聽。”
“關於渡口縣一事,臣以為,朝廷還需借調廣南府水師與造船工匠,加快渡口縣的建設。”
楚帝聽林然這話,立時明白,這是要朝廷盡快在萊陽府成立水師了。
林然在禦書房裏待了許久才出來,今日禦書房裏,君臣暢聊之下,可是將萊陽府以後的發展都提前定好了。
從宮裏出來後,林然也知道了自己以後的去處。
沒想到楚帝對自己如此重視,相比庶吉士們的六部觀政。
楚帝直接便給了其實權,並將人首先發配去了工部。
楚帝的原話是:林愛卿你的才華該是要全都發揮出來才好。
所以林然以後不僅要先去工部待半年,其後麵還要六部輪轉。
至於具體輪轉幾年,還要看後麵楚帝的安排……
今年的進士授官,完全是楚帝做了決定。
往年的前三名,先是要進翰林院曆練一番,但今年楚帝除了將狀元放了翰林院裏,郭子言與林然卻另外做了安排。
這會兒兩人正跟著傳旨太監全公公,走在進宮的路上。
別看全公公是楚帝身邊第一人,但眼下其跟著兩位新科進士跟前,卻沒任何派頭。
雖然宦官也是官,但全公公心裏明白,自己這品階,管著些手底下的孩子們還是那麽個事,對著這些聖上看中的人,可不興自抬身價。
因此,等林郭兩人有些忐忑的向全公公打聽情況時。
全順也是耐著性子迴話。
“兩位別怕,聖上既然另有安排,想必該是要重用您二位。”
全公公這話說出來,林郭兩人可算是鬆了口氣。
畢竟大楚開國以來,還真沒有皇帝將榜眼與探花,從翰林院裏摘出來的先例。
等兩人到了禦書房前,郭子言先一步進了裏麵,林然則是在偏殿等待。
郭子言進了禦書房後,先給楚帝請了安,隨後才起身聆聽聖訓。
楚帝自打人進了殿裏,直接便開始向其問起出海一事。
說起來楚帝為何對出海這事上心,還是因為之前廣南府之事。
廣南府發現的大島礁,如今朝廷過去的人,已經從上麵開采出金礦,這些金礦正源源不斷的充實著國庫。
楚帝從這事上看到了出海的好處,畢竟沒人會嫌錢多。
因此,今日叫了郭子言來,主要還是問詢海外一事。
郭子言沒想到聖上對外海也抱有跟自己同樣的想法。
一時心裏高興不已,父親終於有救了。
“迴聖上,我所有對外海的了解,全都來自我的父親。”
“我父曾經在海外生活過五年之久,且海外航線,也是其首先發現的。”
郭子言將父親搬了出來,並詳細講了父親的事。
楚帝沒想到這其中還摻雜了地方官為禍百姓一事。
“郭卿可願去渡口縣做知縣?”
楚帝之所以想要郭子言從翰林院出來,也是想讓其大力發展渡口縣。
將渡口縣作為大楚另一處通往外海的起始點。
郭子言聽聞,自然是叩頭謝恩。
雖然留在翰林院能讓自己以後上升的更快,但眼下,還是父親性命重要。
郭子言從禦書房出來時,心裏一直以來壓著的巨石,終於卸了下來。
楚帝等郭子言走後,其端了桌案上的熱茶,輕輕呷了一口,才讓全順去宣林然來覲見。
因著偏殿同禦書房隻隔了一道牆,宮裏又安靜的很。
所以林然這會兒坐了偏殿裏,自然也就聽見了禦書房那邊的動靜。
一則房間裏兩人並未刻意壓低聲音,再者,這裏是皇宮,楚帝在自己的地盤上說話,可不用顧忌任何人。
所以林然可是把兩人談話,囫圇吞棗的聽了個遍。
這會兒其心裏還有些著急。
不愧是聖上,僅從郭子言的考卷上,便想的那麽遠。
隻是,林然對於聖上的安排,心裏還有些其他想法。
不知一會兒輪到自己覲見時,要不要同聖上說上一說。
正在林然坐了圈椅裏琢磨這事時,全公公從隔壁來了偏殿。
“探花郎,聖上宣您前去。”
“好,多謝公公過來一趟。”
林然跟著全公公身後,等人打開了禦書房的一扇門,自己才躬身進了裏麵。
“參見聖上!”
林然這會兒規規矩矩的朝上首之人行禮,再不敢隨意窺視聖顏。
“起吧。”
楚帝讓人起身後,看著站於底下的年輕人,心裏滿意的很。
“林愛卿,不必將頭垂那麽低,咱們也不是沒見過麵。”
楚帝這會兒見底下的年輕人,頭快要垂到了胸口,忍不住朝其打趣道。
林然自然是明白楚帝說的是殿試那會兒的事。
這會兒聽到上首之人打趣自己,忍不住臉上帶了笑。
低垂的頭也慢慢抬了起來。
楚帝是很欣賞林然的,這會兒最後留了其覲見,自然是想好好同人說上一會兒話。
林然對於楚帝的提問是有問必答,兩人也沒直接說授官一事,而是聊起了其他事。
一通閑話家常後,君臣兩人好似拉近了不少距離。
起碼林然現在就覺得,楚帝是個非常有魅力的帝王。
理解年輕人,尊重臣子的想法,而且思想也很包容。
所以趁著眼下氣氛融洽,林然主動提起了郭子言一事。
但其好在還沒傻到直接將自己偷聽兩人的話說出來,隻是側麵說了下二人關係。
“聖上,沒想到我跟郭兄如此有緣分,當時我倆考試時,還在同一排。”
林然將郭子言一事講與楚帝聽,直聽的楚帝也覺兩人緣分不淺。
“郭愛卿之後可是要迴到地方做一方縣令的。”
林然講了半天,楚帝這會兒終於將話頭說到了此處。
林然心道來了!
“聖上,我聽聞郭父在外海呆過,那這種稀有人才,咱們可要好好對待啊。”
“你所說之事我已經交與郭愛卿處理。”
楚帝自然明白林然的意思,郭父這種海上向導可是大楚第一人。
自己絕對會將人保護好了。畢竟之後的出海,還是要靠著這人。
林然聽楚帝的意思,往後出海還會讓郭父前往,但想到郭父的年齡,其還是將心中想法說了出來。
“聖上,我從前南下遊學時,因著廣南府一事,心中便有了對外海的一些看法。”
“不知能否同您說上一說。”
楚帝聽聞林然這話,想到其一直有些奇奇思妙想,這會兒也來了興趣。
想知道自己欣賞的年輕人,又有了什麽新點子。
“聖上,我以為,郭父還是要出海的,但其不能僅當做向導一用。”
“從前廣南府一事,讓臣深刻的明白了,這世界上竟然不止大楚一個國家,咱們已經知道的,陸地上同我們接壤的便有北地那些小族,想來海外應當也有一方世界。”
林然禦書房裏講與楚帝聽得,無非是想讓其對外海以外的國家早早有應對之策。
畢竟大楚眼下就是同北地小族都能打的有來有往,萬一海上再有其他強國尋來,大楚到時豈不是還要麵臨別處的壓力?
林然這話說出來,可是有理有據。
畢竟前些年廣南府一事,便是很好的例子。
當時那小國的造船技術並不差,好在自己弄出來了土炮。
否則真要在海上打起來,誰勝勝負還是兩說。
林然的話讓楚帝心底沉了沉。
這事自己從前不是沒想過,隻是當時大楚最終還是打了勝仗,自己才將其擱置在了腦後。
但若真像林愛卿所說,海外還有強國,隻怕大楚不一定還能有今次的好運。
因著林然這番話,禦書房裏的氣氛也冷了下來。
全公公這會兒站了一旁,不由替林然捏了把汗。
這人是真敢說啊!
楚帝沉默了會,才抬頭看向底下的年輕人。
“林愛卿,既然你想到了此處,可是也想到了應對辦法?”
楚帝可不傻,不相信林然沒有解決方法就敢在禦前說這些。
“迴聖上,我確實有些不成熟的想法。”
楚帝:“說來聽聽。”
“咱們出海還是要出的,但是不能僅僅隻是出去做生意,出海最重要的,還是要摸清附近海域還有哪些國家。”
“郭父既然在海外待了五年之久,想必應當是知道一些。”
“咱們可以先造船,造大船,讓郭父帶著郭兄一起出海。“”
“畢竟說實在的,郭父年齡大了,其必然沒有年輕人靈活,在出海一事上,還是需要培養更多的人才。”
“郭兄完全可以子承父業,跟著郭父一起出海。”
“郭父負責做生意,郭兄則負責整理海外各個國家的信息。”
“替朝廷多了解海外諸國,讓朝廷能提前加以防備。”
“當然,咱們也不能隻是讓手無寸鐵的商人前往,大船上自然要配備武器裝備與士兵保護。”
“若是哪個國家想對我們的人不利,咱們也能順勢揚我國威。”
林然最後一句話說完,楚帝看著底下的年輕人,忽然笑了出來。
“好,好,林愛卿說的好。”
林然這話說完,楚帝立時明白了其中的深意。
果然是後生可畏啊!不愧是讓自己欣賞的年輕人。
“至於渡口縣,你可還有看法,也說與朕聽一聽。”
“關於渡口縣一事,臣以為,朝廷還需借調廣南府水師與造船工匠,加快渡口縣的建設。”
楚帝聽林然這話,立時明白,這是要朝廷盡快在萊陽府成立水師了。
林然在禦書房裏待了許久才出來,今日禦書房裏,君臣暢聊之下,可是將萊陽府以後的發展都提前定好了。
從宮裏出來後,林然也知道了自己以後的去處。
沒想到楚帝對自己如此重視,相比庶吉士們的六部觀政。
楚帝直接便給了其實權,並將人首先發配去了工部。
楚帝的原話是:林愛卿你的才華該是要全都發揮出來才好。
所以林然以後不僅要先去工部待半年,其後麵還要六部輪轉。
至於具體輪轉幾年,還要看後麵楚帝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