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大雨降臨
穿成惡婆婆,她隻想攻略眾權臣 作者:金風細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地動的流言也或多或少傳到了皇帝耳中。
隻是古代對人口的追蹤遠不如現代,夏為儀派去的人辦了事便連夜出走,誰也查不到源頭是誰。
朝堂上,端王主動站出來提出自己見解
“父皇,西南一帶本就地動頻發,根據當地百姓的描述,井水渾濁和牲畜的躁動確有其事,與其將心思花在抓散播流言的人身上,不如敦促當地官員做好防患未然的準備,若真有意外也能得到及時的救援。
此外西南地區崇山峻嶺,若有大的地動恐會堵塞官道,為防止當地駐守將領生出不臣之心,兒臣懇請父皇另派兵前往防止暴亂。”。
瑞王持反對意見譏諷道:
“一個流言就要如此大費周章,那以後敵國的人隻要在我大虞散播謠言就行了!”
靖王看兩個兄弟爭起來,靜靜不說話。
他還在查鎮國公府殺良冒功的事呢。
皇帝聽了一下兩個兒子的見解,又問了幾個大臣,最後看向裴恆之。
“裴愛卿怎麽看?”
男人上前幾步,拱手後看向幾位王爺。
“西南一帶,一向是大虞的後備糧倉,重要程度不言而喻,臣認為,端王的提議不無道理,防患於未然,比壓住流言更能安撫百姓。況且西南一帶地勢特殊,哪怕最後沒有發生地動,也能讓百姓加強戒備,今後就算有意外,也能有足夠的自救能力。”
端王朝男人頷首:“裴大人所言正是本王的意思。”
裴恆之冷淡轉頭,仿佛不屑和別人想到一塊去了。
“不過端王說的有一點臣不認同,散播謠言的人,也必須抓起來嚴懲。不然,就如瑞王所說,以後隨便一個流言就能讓大虞大動幹戈,豈不亂了套。”
端王此刻還不知道流言是她女兒讓人傳的,也不反對。
這辦起來並不容易,而且若真的發生了地動,還叫流言嗎?
皇帝認同了裴恆之的觀點,立刻派人前往西南一帶督促當地官員嚴陣以待,另派人駐守在進入西南地界的各個隘口,防止有人生亂。
針對流言,先要遏製住其愈演愈烈的趨勢,至於散布者,等過了這一陣再秋後算賬。
散朝後,端王和瑞王互相冷哼一聲便分道揚鑣。
端王在宮門處碰到了裴恆之,他隻是朝對方客氣頷首便打算上馬車,誰知對方竟叫住了他。
“端王殿下,請留步!”
男人走到馬車前,端王有些奇怪,但還是停下了。
裴恆之一向獨來獨往,今日找他做什麽?難道因為兩人觀點相似,他要找他再探討探討?
“裴大人有何貴幹?”
男人向他行了禮,陰鬱的桃花眼若有若無打量著端王。
“臣隻是想問問,端王殿下負責監造的堤壩河渠如何了?南方已有地區降下大雨,這幾日京城也比以往濕潤了幾分,怕是離降雨不遠了。”
提起這個端王便一陣慶幸,劉大人貪汙的證據他已經呈給父皇,同時將他手下負責的工程全部檢查修繕一遍,即使比往年再多四五倍的降雨量也足夠應付。
“裴大人果然體恤百姓,放心,本王已讓人將以次充好的材料全部替換,保證京城的排水通暢。”
“殿下雷厲風行,裴某佩服。”
端王覺得裴恆之有些奇怪,他可不是隨便誇人的人。
“職責所在而已。”
男人認同點頭,狀似不經意開口:“端王殿下,你說,如果西南真的發生了大地動,京城附近的堤壩和河渠能完好無損嗎?”
他聽起來隻是做了個假設,但卻很可能發生。
端王蹙眉:“若真的是大地動,京城肯定會受影響,但不至於所有堤壩和河渠都被損毀,小範圍倒是有可能。隻是……若同時下暴雨,倒是有些麻煩,不過全力疏通,應不至於將皇城淹沒。”
他說得比較樂觀,但若真的兩者同時發生,京城至少也會淹上幾天,隻是靠疏通能快速排水。
但京城沒問題,可附近的城池就不一定了,若是官道也堵上,京城百姓的柴米油鹽就成了問題。
端王不禁反思,看來自己內心深處也不覺得會發生地動,或者說隻是想做好分內之事而已。
“裴大人考慮周到,本王這就迴去和父皇商討此事,裴大人可要一起?”
他主動邀請男人,男人謝絕了。
“臣家中還有事,就不去了。反正利民之事,誰提也一樣。”
今天的裴恆之正常得反常,端王心裏揣著事,便沒有多想,和他告別後便匆匆迴了宮。
裴恆之目送著端王離開,直到對方完全消失在視野內才轉身上了馬車。
他靠在車壁上,迴想二人剛才的對話,薄唇突然扯出個意味不明的笑。
“有趣!”
……
夏為儀一共收了四十萬兩的五穀雜糧和十五萬兩的精糧。
差不多是把京城附近各大糧商手中的存糧都收完了。
江崇眼看著京城的空氣越來越濕潤,江南洪澇的消息越來越頻繁,最終還是咬牙決定收那些高價糧食。
夏為儀不賣精糧,那四十萬兩的糧食按照不同品質,最終價格是收購價的三到五倍價格不等。
如此算下來,四十萬兩的糧食最終能賣二百二十萬兩。
這麽多銀子江崇拿不出來,好在有其他商戶也聽到了風聲,願意高價收購糧食。
最終,江崇一個人拿下來一百二十萬兩的糧食,其餘一百萬兩則來自各個商戶。
江崇幾乎是把全部身家都搭進去了,內心祈禱一定要地動,下暴雨。
他等了幾天,空氣倒是越來越濕潤,隻是遲遲沒下雨,他又跑去找唐清月。
對方看了眼天,又掐手指算了算日子,最後告訴他。
“舅舅放心,三日後,必定下雨。”
男人隻好迴到江宅,一邊等待一邊燒香拜佛,還要時刻叮囑手下的人看好糧倉,避免潮濕發芽。
三天時光終於在忐忑中度過。
半夜,萬籟俱寂,人們沉浸在安穩的睡夢中,突然窗外狂風怒號,沒有關緊的門窗被吹得嘎嘎作響。
江崇被驚醒,披上外衣走到院中,一顆豆大的雨滴砸到他臉上。
“啪!啪!”
雨滴越來越快,越來越密集,暴雨幾乎讓世界成了個水簾,並且愈演愈烈。
“下雨了!下雨了!”
“太好了!太好了!”
江崇激動得渾身顫抖,衣服被澆了個透也毫不在乎。
不枉他多年來對唐清月的照顧,如今,總算能借著對方的勢發財了。
等京城被淹,地動降臨,他要把糧食以十倍,不,二十倍的價格賣出去。
到時候,他就是大虞第一富商。
隻是古代對人口的追蹤遠不如現代,夏為儀派去的人辦了事便連夜出走,誰也查不到源頭是誰。
朝堂上,端王主動站出來提出自己見解
“父皇,西南一帶本就地動頻發,根據當地百姓的描述,井水渾濁和牲畜的躁動確有其事,與其將心思花在抓散播流言的人身上,不如敦促當地官員做好防患未然的準備,若真有意外也能得到及時的救援。
此外西南地區崇山峻嶺,若有大的地動恐會堵塞官道,為防止當地駐守將領生出不臣之心,兒臣懇請父皇另派兵前往防止暴亂。”。
瑞王持反對意見譏諷道:
“一個流言就要如此大費周章,那以後敵國的人隻要在我大虞散播謠言就行了!”
靖王看兩個兄弟爭起來,靜靜不說話。
他還在查鎮國公府殺良冒功的事呢。
皇帝聽了一下兩個兒子的見解,又問了幾個大臣,最後看向裴恆之。
“裴愛卿怎麽看?”
男人上前幾步,拱手後看向幾位王爺。
“西南一帶,一向是大虞的後備糧倉,重要程度不言而喻,臣認為,端王的提議不無道理,防患於未然,比壓住流言更能安撫百姓。況且西南一帶地勢特殊,哪怕最後沒有發生地動,也能讓百姓加強戒備,今後就算有意外,也能有足夠的自救能力。”
端王朝男人頷首:“裴大人所言正是本王的意思。”
裴恆之冷淡轉頭,仿佛不屑和別人想到一塊去了。
“不過端王說的有一點臣不認同,散播謠言的人,也必須抓起來嚴懲。不然,就如瑞王所說,以後隨便一個流言就能讓大虞大動幹戈,豈不亂了套。”
端王此刻還不知道流言是她女兒讓人傳的,也不反對。
這辦起來並不容易,而且若真的發生了地動,還叫流言嗎?
皇帝認同了裴恆之的觀點,立刻派人前往西南一帶督促當地官員嚴陣以待,另派人駐守在進入西南地界的各個隘口,防止有人生亂。
針對流言,先要遏製住其愈演愈烈的趨勢,至於散布者,等過了這一陣再秋後算賬。
散朝後,端王和瑞王互相冷哼一聲便分道揚鑣。
端王在宮門處碰到了裴恆之,他隻是朝對方客氣頷首便打算上馬車,誰知對方竟叫住了他。
“端王殿下,請留步!”
男人走到馬車前,端王有些奇怪,但還是停下了。
裴恆之一向獨來獨往,今日找他做什麽?難道因為兩人觀點相似,他要找他再探討探討?
“裴大人有何貴幹?”
男人向他行了禮,陰鬱的桃花眼若有若無打量著端王。
“臣隻是想問問,端王殿下負責監造的堤壩河渠如何了?南方已有地區降下大雨,這幾日京城也比以往濕潤了幾分,怕是離降雨不遠了。”
提起這個端王便一陣慶幸,劉大人貪汙的證據他已經呈給父皇,同時將他手下負責的工程全部檢查修繕一遍,即使比往年再多四五倍的降雨量也足夠應付。
“裴大人果然體恤百姓,放心,本王已讓人將以次充好的材料全部替換,保證京城的排水通暢。”
“殿下雷厲風行,裴某佩服。”
端王覺得裴恆之有些奇怪,他可不是隨便誇人的人。
“職責所在而已。”
男人認同點頭,狀似不經意開口:“端王殿下,你說,如果西南真的發生了大地動,京城附近的堤壩和河渠能完好無損嗎?”
他聽起來隻是做了個假設,但卻很可能發生。
端王蹙眉:“若真的是大地動,京城肯定會受影響,但不至於所有堤壩和河渠都被損毀,小範圍倒是有可能。隻是……若同時下暴雨,倒是有些麻煩,不過全力疏通,應不至於將皇城淹沒。”
他說得比較樂觀,但若真的兩者同時發生,京城至少也會淹上幾天,隻是靠疏通能快速排水。
但京城沒問題,可附近的城池就不一定了,若是官道也堵上,京城百姓的柴米油鹽就成了問題。
端王不禁反思,看來自己內心深處也不覺得會發生地動,或者說隻是想做好分內之事而已。
“裴大人考慮周到,本王這就迴去和父皇商討此事,裴大人可要一起?”
他主動邀請男人,男人謝絕了。
“臣家中還有事,就不去了。反正利民之事,誰提也一樣。”
今天的裴恆之正常得反常,端王心裏揣著事,便沒有多想,和他告別後便匆匆迴了宮。
裴恆之目送著端王離開,直到對方完全消失在視野內才轉身上了馬車。
他靠在車壁上,迴想二人剛才的對話,薄唇突然扯出個意味不明的笑。
“有趣!”
……
夏為儀一共收了四十萬兩的五穀雜糧和十五萬兩的精糧。
差不多是把京城附近各大糧商手中的存糧都收完了。
江崇眼看著京城的空氣越來越濕潤,江南洪澇的消息越來越頻繁,最終還是咬牙決定收那些高價糧食。
夏為儀不賣精糧,那四十萬兩的糧食按照不同品質,最終價格是收購價的三到五倍價格不等。
如此算下來,四十萬兩的糧食最終能賣二百二十萬兩。
這麽多銀子江崇拿不出來,好在有其他商戶也聽到了風聲,願意高價收購糧食。
最終,江崇一個人拿下來一百二十萬兩的糧食,其餘一百萬兩則來自各個商戶。
江崇幾乎是把全部身家都搭進去了,內心祈禱一定要地動,下暴雨。
他等了幾天,空氣倒是越來越濕潤,隻是遲遲沒下雨,他又跑去找唐清月。
對方看了眼天,又掐手指算了算日子,最後告訴他。
“舅舅放心,三日後,必定下雨。”
男人隻好迴到江宅,一邊等待一邊燒香拜佛,還要時刻叮囑手下的人看好糧倉,避免潮濕發芽。
三天時光終於在忐忑中度過。
半夜,萬籟俱寂,人們沉浸在安穩的睡夢中,突然窗外狂風怒號,沒有關緊的門窗被吹得嘎嘎作響。
江崇被驚醒,披上外衣走到院中,一顆豆大的雨滴砸到他臉上。
“啪!啪!”
雨滴越來越快,越來越密集,暴雨幾乎讓世界成了個水簾,並且愈演愈烈。
“下雨了!下雨了!”
“太好了!太好了!”
江崇激動得渾身顫抖,衣服被澆了個透也毫不在乎。
不枉他多年來對唐清月的照顧,如今,總算能借著對方的勢發財了。
等京城被淹,地動降臨,他要把糧食以十倍,不,二十倍的價格賣出去。
到時候,他就是大虞第一富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