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山迴到家時,二哥二嫂和鐵香都已睡下,爸爸媽媽沒有脫衣還在等著他。
“爸、媽,咋還不躺下啊?”鐵山裝作無事似的問道。看到媽媽的臉色嚴肅,就想上炕脫衣,快些躺到被窩裏去。
媽媽攔住他:“媽問你,村裏你二嬸來給你提親,我讓你二哥找你,為啥不迴來?”
“媽,我哪兒知道啊?”鐵山含糊迴答道。
媽媽臉色嚴肅:“你別給我打馬虎眼?你說,你也老大不小了,想不想去和人家兒見個麵,媽不想逼你,你自己拿主意,我好給你二嬸一個準信。”
鐵山沒有想到媽媽如此的開朗、好說話,想了許多向媽媽解釋的話,正不知怎麽開口呢,於是連忙說道:“謝謝媽,我現在不著急找媳婦。”
爸爸和媽媽自鐵梁迴來,見到沒有把鐵山叫迴家,就都有了不好的預感,此時相互看著對方,心裏都有些無奈。倆人心裏都明白,對這個小兒子,想用父母之命那一套去說服、或是壓製他按照他們的意願去做,是不可能的,他總是會找出理由反過來勸說他們。他們也像村子裏其他的父母一樣,既希望兒子有出息,又希望早早看到兒子結婚生子,以完成他們做為父母的使命。可是麵對鐵山,倆人誰也沒有辦法,且都有一股無力的感覺。默默的坐了一會兒,媽媽歎息著說道:“行啊,我明天給人家兒迴話。睡覺吧,你和鐵梁明天還要去趕集。”
因為臨近春節,前來集市上交易和購物的人很多,鐵梁哥倆把車上的筐子、籃子和席子卸下來,擺放好,集市上已經是人流如潮。鐵山掃視了一眼四周,覺得自家的位子還算醒目,便把灰驢拴在車後,顯得更醒目一些,陳先生來了很容易就能看到。
人多,前來購物的人也多,也可能是快過年的原故,炕席賣的很快,筐子和籃子問價的人不多。鐵山站在二哥的旁邊,一邊看著二哥應答著顧客,一邊留意著陳先生。碰上認識的人,會熱情的聊上一會兒,都知道他在外當兵,人們都露出羨慕的眼神。集市過半,鐵山等來了陳先生,沒想到他的老師黃先生也和陳先生走在一起。
鐵山與陳先生打過招唿,就恭恭敬敬地站到黃先生麵前,彎腰給老師行了一禮,然後說:“先生,您來趕集啊。”
先生見是鐵山一愣:“是鐵山啊,啥時候迴來的?怎麽。。。。。。你們認識?”說著看向陳先生。他和陳先生曾是同學,好多年後再次相見倆人特別高興,就在集市上邊走邊聊。
陳先生對著先生笑起來:“好啊,沒想到小兄弟是你的學生,哈哈哈,玉軒兄,你可是教了個好學生,了不起啊。”說著衝鐵山豎起了大拇指。
鐵山在黃先生跟前十分的拘謹,聽到陳先生誇自己,不好意思的撓著頭。陳先生把他們一同迴來、路上遭遇胡子的經過說了一遍,感慨到:“要是沒有你這個學生,我真不知道結果會是啥樣?”
先生聽了老同學對鐵山那種發自內心的稱讚、還有真誠的感激,心裏是非常的欣慰,臉上露出了極少出現的笑容。他看著站在自己麵前的鐵山,感覺是那麽的滿意,覺得鐵山沒有讓他失望,讓他在老同學麵前長了臉。
陳先生讓黃兄和鐵山師生倆先聊著,他失陪一會兒,很快就會迴來。
鐵山想起給先生買的禮物,從車上的包裏取出倆個竹筒,放在筐裏後遞給先生:“先生,我給您買了兩筒茶葉,本來想散集後送您家去,請您收下。”
先生看著筐子裏兩個精致的竹筒,心想一定花了不少錢,想要拒絕,可是看到鐵山滿是希冀的眼神,又不忍心佛了鐵山的一片心意。他冷下臉說道:“就這一次。”看著鐵山點頭,他才伸手接過筐子。
鐵山和先生聊著自己在軍隊的情況,陳先生不一會兒就轉了迴來,他把手裏拿著的兩塊布遞向鐵山,讓鐵山收下。鐵山說啥也不收,陳先生就解釋說這兩塊布不是他特意買的,說他們家在陳家台開有染坊,這兩塊布是他家自己染的,花不了多少錢。說他來黃家灣趕集就是來賣布的,送兩塊布給鐵山的家人做幾件衣服,是他的一點兒心意。還說他很喜歡鐵山,想和鐵山成為忘年交,並看著老同學黃玉軒,希望黃兄勸鐵山收下。
黃先生見此隻好勸鐵山收下,鐵山猶豫著看了二哥一眼,想讓二哥過來阻止他,二哥卻沒注意他,正在和熟人說著話。鐵山想了想便接過陳先生手裏的布:“謝謝您,陳先生,我就不客氣了。”
“客氣啥?你再客氣,我在你老師麵前可就下不來台了。”說完哈哈笑了起來,笑完問鐵山什麽時候走,他還想和鐵山結伴同行。得知鐵山要在年後初三走,陳先生說他原來也想在那幾天返迴天津,便約好他在陳家台等鐵山,然後一同去錦州。最後陳先生說他那邊也在賣布,便與黃先生和鐵山告別。
鐵山去車後解開拴著灰驢的韁繩,拿繩子綁了兩隻筐、兩隻籃子掛在驢背上,牽著韁繩遞給陳先生。黃先生看著鐵山的動作,像是酷熱時喝了一杯冰水,感覺無比的舒爽。陳先生看到鐵山的舉動,搖了搖頭,但沒去接韁繩,他說筐子和籃子可以收下,驢給鐵山留下。。。。。。
散集時,鐵梁按照媽媽的吩咐,給丈人家和舅舅家各買了兩包點心,便把剩餘的筐、籃裝車,把灰驢拴在車後,就離開集市。在村口,哥倆商量好在舅舅家會合,鐵梁便提著禮物去丈人家,鐵山則趕著驢車來到舅舅家。
站在舅舅家熟悉的門口,鐵山竟忽然想起姥姥教他兒歌的情景——那是姥姥唯一能說的完整的一首兒歌。當時姥姥張著一口漏風的嘴,沙啞著聲音說:“拉大鋸、扯大鋸,姥家門前唱大戲。接閨女、送女婿,小外甥、也要去,一個巴掌打迴去。。。。。。”說著還伸出一隻手,在鐵山臉上輕輕拍了一下,然後就看著鐵山‘哈哈’笑起來。。。。。。
今天再次站在舅舅家門前,姥姥的笑容依然在他的腦海裏閃現,然而姥姥卻已不在。。。。。。鐵山用力晃了晃頭,然後把驢拴在門前的樹上。此時,從院內跑出一隻半大的花狗,衝著鐵山狂吠;聞聲出來的林娟看到是鐵山,高興的跑過來喊道:“鐵山哥,你啥時迴來的?”說完也不等鐵山迴答,拽著鐵山的胳膊就要向裏走。鐵山一隻胳膊被表妹拽著,便用另一手提起車上的禮物,隨著表妹向院裏走去。剛一推開屋門,林娟就喊:“爸、媽,我鐵山哥來了。”
屋內,舅媽和大表哥、表嫂在包粘豆包,舅舅抱著孫子坐在炕裏。看到走進來的鐵山,舅媽他們全都放下手裏的活,圍著鐵山問候。舅媽笑著說他胖了,大表哥說他不但胖了,個子也長了,並站在鐵山身邊比了比:“我記得你走時咱倆差不多,——哎,還真比我高了。”
鐵山把提在手裏的麅子肉和點心遞給舅媽:“舅媽,我昨天打了一隻麅子,給您帶點麅子肉來。”
林娟嘴快,好奇的問道:“鐵山哥,你用啥打的?我聽說麅子跑的特別快。”。。。。。。聽鐵山說是用槍打的,她像是恍然大悟般的說:“哎,鐵山哥,那你咋沒穿上軍裝、背上槍來趕集呀?那多威風啊!”
鐵山笑笑沒有迴答表妹的問話,從兜裏掏出一串貝殼遞過去。林娟接過貝殼,驚喜的兩眼放光:“太好看了!”
舅舅看著林娟手裏的貝殼,埋怨鐵山亂花錢,不該買那不能吃、不能用的玩物。鐵山告訴舅舅,貝殼不是花錢買的,是他自己去海邊撿的。他對舅舅說他現在駐地在山海關,就住在海邊,舅舅的臉上才露出笑容。
鐵山問舅舅咋沒看見二表哥,舅舅迴答說林祥去別人家幫工,一早起來就走了。。。。。。
與舅舅閑聊了一會兒,鐵梁就從丈人家迴來,哥倆謝絕了舅舅一家人的挽留,趕著驢車離開了舅舅家。出了村子,鐵梁就靜靜的看著鐵山,把鐵山看的不好意思,他才問:“你打槍真像那個陳先生說的那麽準?”
鐵山在二哥麵前比在爸媽身前輕鬆很多,且還有一絲小小的得意,他環視了一下周圍,指著落在右側山坡矮樹枝上的喜鵲說:“看到那個喜鵲了,我一槍就能把它打下來。可惜,要是看到野雞和兔子就好了!”
鐵梁知道弟弟從不說大話,他說能打下來,那就一定能打下來。鐵梁在集上時,就從陳先生與黃先生的交談中,和他們對弟弟的神態上,看出他們對弟弟的推重。他很驚訝,同時又為弟弟感到自豪。他指著陳先生送的那兩塊布提醒鐵山,想好了迴家怎麽對媽媽解釋?他知道,他們這個驢車,即便裝滿了筐籃和席子,也不值那兩塊布錢。
果然,媽媽看著擺在麵前的一塊青布和一塊碎花布,驚呀地說:“這兩塊布,給咱家一人做一身衣服都夠了。鐵山,媽問你,這個陳先生又是借你驢,又是送你布的,這得多大的人情啊?和媽說說,你和他到底咋迴事?”
鐵山對媽媽說:這個陳先生和他的老師黃玉軒是同學,家裏開有染房,今天來黃家灣集市上賣布,恰好遇見了。。。。。。陳先生說和我有緣,非要送我這兩塊布,我不要,推來推去最後黃先生說話,我才收下的。對了,我還送給陳先生兩個筐、兩個籃子,不信你問二哥?
媽媽聽兒子說出黃玉軒和陳先生是同學,感到稍稍放了點兒心,不過還是疑惑的自言自語說道:“咱家那幾個筐籃能值幾個錢啊?”
爸爸看了一眼去逗孫子的鐵山,難得的開口勸媳婦:“你就別操心了,鐵山又不是小孩子了,心裏能沒有數嗎?”
媽媽想起跟迴來的灰驢:“他有個屁數?那個驢子咋沒還給人家兒?”說著看向鐵梁。
鐵梁說:“媽,那個陳先生和鐵山約好一起走,就把驢留下來,讓鐵山走時騎著去陳家台,然後他們一起去錦州。”
“爸、媽,咋還不躺下啊?”鐵山裝作無事似的問道。看到媽媽的臉色嚴肅,就想上炕脫衣,快些躺到被窩裏去。
媽媽攔住他:“媽問你,村裏你二嬸來給你提親,我讓你二哥找你,為啥不迴來?”
“媽,我哪兒知道啊?”鐵山含糊迴答道。
媽媽臉色嚴肅:“你別給我打馬虎眼?你說,你也老大不小了,想不想去和人家兒見個麵,媽不想逼你,你自己拿主意,我好給你二嬸一個準信。”
鐵山沒有想到媽媽如此的開朗、好說話,想了許多向媽媽解釋的話,正不知怎麽開口呢,於是連忙說道:“謝謝媽,我現在不著急找媳婦。”
爸爸和媽媽自鐵梁迴來,見到沒有把鐵山叫迴家,就都有了不好的預感,此時相互看著對方,心裏都有些無奈。倆人心裏都明白,對這個小兒子,想用父母之命那一套去說服、或是壓製他按照他們的意願去做,是不可能的,他總是會找出理由反過來勸說他們。他們也像村子裏其他的父母一樣,既希望兒子有出息,又希望早早看到兒子結婚生子,以完成他們做為父母的使命。可是麵對鐵山,倆人誰也沒有辦法,且都有一股無力的感覺。默默的坐了一會兒,媽媽歎息著說道:“行啊,我明天給人家兒迴話。睡覺吧,你和鐵梁明天還要去趕集。”
因為臨近春節,前來集市上交易和購物的人很多,鐵梁哥倆把車上的筐子、籃子和席子卸下來,擺放好,集市上已經是人流如潮。鐵山掃視了一眼四周,覺得自家的位子還算醒目,便把灰驢拴在車後,顯得更醒目一些,陳先生來了很容易就能看到。
人多,前來購物的人也多,也可能是快過年的原故,炕席賣的很快,筐子和籃子問價的人不多。鐵山站在二哥的旁邊,一邊看著二哥應答著顧客,一邊留意著陳先生。碰上認識的人,會熱情的聊上一會兒,都知道他在外當兵,人們都露出羨慕的眼神。集市過半,鐵山等來了陳先生,沒想到他的老師黃先生也和陳先生走在一起。
鐵山與陳先生打過招唿,就恭恭敬敬地站到黃先生麵前,彎腰給老師行了一禮,然後說:“先生,您來趕集啊。”
先生見是鐵山一愣:“是鐵山啊,啥時候迴來的?怎麽。。。。。。你們認識?”說著看向陳先生。他和陳先生曾是同學,好多年後再次相見倆人特別高興,就在集市上邊走邊聊。
陳先生對著先生笑起來:“好啊,沒想到小兄弟是你的學生,哈哈哈,玉軒兄,你可是教了個好學生,了不起啊。”說著衝鐵山豎起了大拇指。
鐵山在黃先生跟前十分的拘謹,聽到陳先生誇自己,不好意思的撓著頭。陳先生把他們一同迴來、路上遭遇胡子的經過說了一遍,感慨到:“要是沒有你這個學生,我真不知道結果會是啥樣?”
先生聽了老同學對鐵山那種發自內心的稱讚、還有真誠的感激,心裏是非常的欣慰,臉上露出了極少出現的笑容。他看著站在自己麵前的鐵山,感覺是那麽的滿意,覺得鐵山沒有讓他失望,讓他在老同學麵前長了臉。
陳先生讓黃兄和鐵山師生倆先聊著,他失陪一會兒,很快就會迴來。
鐵山想起給先生買的禮物,從車上的包裏取出倆個竹筒,放在筐裏後遞給先生:“先生,我給您買了兩筒茶葉,本來想散集後送您家去,請您收下。”
先生看著筐子裏兩個精致的竹筒,心想一定花了不少錢,想要拒絕,可是看到鐵山滿是希冀的眼神,又不忍心佛了鐵山的一片心意。他冷下臉說道:“就這一次。”看著鐵山點頭,他才伸手接過筐子。
鐵山和先生聊著自己在軍隊的情況,陳先生不一會兒就轉了迴來,他把手裏拿著的兩塊布遞向鐵山,讓鐵山收下。鐵山說啥也不收,陳先生就解釋說這兩塊布不是他特意買的,說他們家在陳家台開有染坊,這兩塊布是他家自己染的,花不了多少錢。說他來黃家灣趕集就是來賣布的,送兩塊布給鐵山的家人做幾件衣服,是他的一點兒心意。還說他很喜歡鐵山,想和鐵山成為忘年交,並看著老同學黃玉軒,希望黃兄勸鐵山收下。
黃先生見此隻好勸鐵山收下,鐵山猶豫著看了二哥一眼,想讓二哥過來阻止他,二哥卻沒注意他,正在和熟人說著話。鐵山想了想便接過陳先生手裏的布:“謝謝您,陳先生,我就不客氣了。”
“客氣啥?你再客氣,我在你老師麵前可就下不來台了。”說完哈哈笑了起來,笑完問鐵山什麽時候走,他還想和鐵山結伴同行。得知鐵山要在年後初三走,陳先生說他原來也想在那幾天返迴天津,便約好他在陳家台等鐵山,然後一同去錦州。最後陳先生說他那邊也在賣布,便與黃先生和鐵山告別。
鐵山去車後解開拴著灰驢的韁繩,拿繩子綁了兩隻筐、兩隻籃子掛在驢背上,牽著韁繩遞給陳先生。黃先生看著鐵山的動作,像是酷熱時喝了一杯冰水,感覺無比的舒爽。陳先生看到鐵山的舉動,搖了搖頭,但沒去接韁繩,他說筐子和籃子可以收下,驢給鐵山留下。。。。。。
散集時,鐵梁按照媽媽的吩咐,給丈人家和舅舅家各買了兩包點心,便把剩餘的筐、籃裝車,把灰驢拴在車後,就離開集市。在村口,哥倆商量好在舅舅家會合,鐵梁便提著禮物去丈人家,鐵山則趕著驢車來到舅舅家。
站在舅舅家熟悉的門口,鐵山竟忽然想起姥姥教他兒歌的情景——那是姥姥唯一能說的完整的一首兒歌。當時姥姥張著一口漏風的嘴,沙啞著聲音說:“拉大鋸、扯大鋸,姥家門前唱大戲。接閨女、送女婿,小外甥、也要去,一個巴掌打迴去。。。。。。”說著還伸出一隻手,在鐵山臉上輕輕拍了一下,然後就看著鐵山‘哈哈’笑起來。。。。。。
今天再次站在舅舅家門前,姥姥的笑容依然在他的腦海裏閃現,然而姥姥卻已不在。。。。。。鐵山用力晃了晃頭,然後把驢拴在門前的樹上。此時,從院內跑出一隻半大的花狗,衝著鐵山狂吠;聞聲出來的林娟看到是鐵山,高興的跑過來喊道:“鐵山哥,你啥時迴來的?”說完也不等鐵山迴答,拽著鐵山的胳膊就要向裏走。鐵山一隻胳膊被表妹拽著,便用另一手提起車上的禮物,隨著表妹向院裏走去。剛一推開屋門,林娟就喊:“爸、媽,我鐵山哥來了。”
屋內,舅媽和大表哥、表嫂在包粘豆包,舅舅抱著孫子坐在炕裏。看到走進來的鐵山,舅媽他們全都放下手裏的活,圍著鐵山問候。舅媽笑著說他胖了,大表哥說他不但胖了,個子也長了,並站在鐵山身邊比了比:“我記得你走時咱倆差不多,——哎,還真比我高了。”
鐵山把提在手裏的麅子肉和點心遞給舅媽:“舅媽,我昨天打了一隻麅子,給您帶點麅子肉來。”
林娟嘴快,好奇的問道:“鐵山哥,你用啥打的?我聽說麅子跑的特別快。”。。。。。。聽鐵山說是用槍打的,她像是恍然大悟般的說:“哎,鐵山哥,那你咋沒穿上軍裝、背上槍來趕集呀?那多威風啊!”
鐵山笑笑沒有迴答表妹的問話,從兜裏掏出一串貝殼遞過去。林娟接過貝殼,驚喜的兩眼放光:“太好看了!”
舅舅看著林娟手裏的貝殼,埋怨鐵山亂花錢,不該買那不能吃、不能用的玩物。鐵山告訴舅舅,貝殼不是花錢買的,是他自己去海邊撿的。他對舅舅說他現在駐地在山海關,就住在海邊,舅舅的臉上才露出笑容。
鐵山問舅舅咋沒看見二表哥,舅舅迴答說林祥去別人家幫工,一早起來就走了。。。。。。
與舅舅閑聊了一會兒,鐵梁就從丈人家迴來,哥倆謝絕了舅舅一家人的挽留,趕著驢車離開了舅舅家。出了村子,鐵梁就靜靜的看著鐵山,把鐵山看的不好意思,他才問:“你打槍真像那個陳先生說的那麽準?”
鐵山在二哥麵前比在爸媽身前輕鬆很多,且還有一絲小小的得意,他環視了一下周圍,指著落在右側山坡矮樹枝上的喜鵲說:“看到那個喜鵲了,我一槍就能把它打下來。可惜,要是看到野雞和兔子就好了!”
鐵梁知道弟弟從不說大話,他說能打下來,那就一定能打下來。鐵梁在集上時,就從陳先生與黃先生的交談中,和他們對弟弟的神態上,看出他們對弟弟的推重。他很驚訝,同時又為弟弟感到自豪。他指著陳先生送的那兩塊布提醒鐵山,想好了迴家怎麽對媽媽解釋?他知道,他們這個驢車,即便裝滿了筐籃和席子,也不值那兩塊布錢。
果然,媽媽看著擺在麵前的一塊青布和一塊碎花布,驚呀地說:“這兩塊布,給咱家一人做一身衣服都夠了。鐵山,媽問你,這個陳先生又是借你驢,又是送你布的,這得多大的人情啊?和媽說說,你和他到底咋迴事?”
鐵山對媽媽說:這個陳先生和他的老師黃玉軒是同學,家裏開有染房,今天來黃家灣集市上賣布,恰好遇見了。。。。。。陳先生說和我有緣,非要送我這兩塊布,我不要,推來推去最後黃先生說話,我才收下的。對了,我還送給陳先生兩個筐、兩個籃子,不信你問二哥?
媽媽聽兒子說出黃玉軒和陳先生是同學,感到稍稍放了點兒心,不過還是疑惑的自言自語說道:“咱家那幾個筐籃能值幾個錢啊?”
爸爸看了一眼去逗孫子的鐵山,難得的開口勸媳婦:“你就別操心了,鐵山又不是小孩子了,心裏能沒有數嗎?”
媽媽想起跟迴來的灰驢:“他有個屁數?那個驢子咋沒還給人家兒?”說著看向鐵梁。
鐵梁說:“媽,那個陳先生和鐵山約好一起走,就把驢留下來,讓鐵山走時騎著去陳家台,然後他們一起去錦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