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晨曦微露,祈凰縣縣衙那麵碩大的登聞鼓突然被人敲響,鼓聲如雷,響徹整個縣城。這突如其來的響聲打破了縣城原有的寧靜,人們紛紛從睡夢中驚醒,好奇地湧向縣衙門口。
原來,告狀之人竟是於淑琴,她要狀告的對象竟然是位高權重的禮州州府大人趙德光!這個驚人的消息像長了翅膀一樣迅速傳播開來,街頭巷尾、茶肆酒樓,百姓們交頭接耳,對此事議論紛紛。
而此時,住在縣衙附近客棧中的沈綰仍沉浸在甜美的夢鄉之中,對外麵發生的事情一無所知。另一邊,司聿安和陸巡得知消息後,心急如焚,一大清早就匆匆忙忙地朝著縣衙趕去。
縣衙內,縣令此刻正如同熱鍋上的螞蟻一般,急得團團亂轉。他深知這件案子牽涉甚廣,自己根本無力審理,但又不能置之不理。就在他焦頭爛額之際,忽然聽聞有人來報,說是錦衣衛督使到了。縣令心中頓時鬆了一口氣,仿佛抓到了救命稻草一般。
然而,讓縣令萬萬沒想到的是,比見到錦衣衛督使更為可怕的是,國主竟也親自駕臨此地!當看到那一身威嚴無比的國主時,縣令嚇得雙腿發軟,噗通一聲跪倒在地,戰戰兢兢地高唿:“祈凰縣城縣令叢台參見國主,國主萬歲萬歲萬萬歲!”
司聿安正坐主位道:“起來吧!此案本王會命錦衣衛來接手處理。本王是微服出巡,不便露麵。他要配合好錦衣衛,若趙德光真觸及律法,拋妻害子,棄母殺母,本王必當嚴懲不貸。”
縣令恭敬道:“是,臣遵旨。”
司聿安微微收頜道:“此案已經鬧大,必須開庭審理。明日錦衣衛就會來此,在此期間,你務必保護好報案人,不得出任何差池,否則,下一個嚴辦的,就是你!”
縣令顫顫巍巍道:“是。”
次日清晨,陽光剛剛灑落在祈凰縣的大街小巷,整個縣城還沉浸在寧靜之中。然而,一陣喧囂聲打破了這份平靜——錦衣衛們浩浩蕩蕩地進入了縣城,他們身著錦衣華服,手持繡春刀,威風凜凜,引得路人紛紛側目。
而此時,客棧裏的沈綰早已聽聞消息,她天剛亮就起了床,開始忙碌地穿梭於各個房間之間。隻見她一會兒翻找衣物,一會兒整理行囊,似乎在準備著什麽重要的事情。
終於收拾妥當後,沈綰顧不上歇息,匆匆忙忙地拉起身邊的兩個人,一路小跑著向縣衙奔去。這兩個人正是司聿安和陸巡。
陸巡摸著自己咕咕叫的肚子,忍不住開口問道:“公子,您餓不餓?我去買點吃的?”
沈綰頭也不迴地答道:“不用啦,我這兒有呢!”話音未落,隻見她伸手往懷中一掏,竟掏出了三個大餅來。她將其中兩個分別塞到陸巡和司聿安手中,然後自己則毫不猶豫地拿起剩下的那個餅,大口啃了起來。
陸巡看著手中的餅,微微皺了皺眉。這餅看上去幹巴巴的,賣相著實不佳。但他實在是餓極了,隻好硬著頭皮低下頭,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小口。那餅的味道果然如他所料,並不好吃,但此刻填飽肚子才是最重要的。於是,他強忍著不適,繼續咀嚼著口中的食物。
司聿安嘴角微揚,露出一抹忍俊不禁的笑容,他饒有興致地打量著眼前那縣衙衙門內空無一人的景象,不禁輕笑道:“就算是想來聆聽審理案件,也沒必要來得如此之早呀!”
站在一旁的沈綰聞言,輕輕搖了搖頭,她那雙明亮如星的眼眸依舊緊緊地凝視著衙門的大堂,仿佛那裏隱藏著什麽稀世珍寶一般。隻聽得她認真地解釋道:“哎呀,你可真是不了解啊!這些老百姓平日裏哪有機會見到錦衣衛呢?今天好不容易聽說錦衣衛要來,大家自然是迫不及待想要一睹其風采啦!要是我們不早點過來,恐怕等會兒連個落腳的地方都沒有咯!再說了,我長這麽大,還從來沒親眼見過錦衣衛呢,所以這次一定要好好瞧一瞧才行。”說罷,她臉上滿是興奮與期待之色。
司聿安轉頭看向身旁的陸巡,兩人對視一眼後,皆是無奈地聳了聳肩,輕輕地搖起頭來。
辰時剛至,縣衙大堂準時開啟。
隻見一名身著淡藍色飛魚袍的男子端坐在主位之上,他身姿挺拔如鬆,麵容冷峻剛毅,下巴上滿是髯虯,一雙狹長的眼眸猶如寒星般閃爍著冷冽光芒,緊皺的眉頭,顯得十分穩重。在他兩側,分別站立著兩名同樣身穿錦衣的侍衛,他們麵沉似水、表情嚴肅,仿佛與周圍的一切都隔絕開來,不苟言笑地散發著令人膽寒的氣息。
此時,縣衙門外顯得異常冷清,隻有寥寥無幾的百姓在遠處觀望。要知道,錦衣衛向來以執行抄家滅族等殘酷任務而聞名於世,其身上所散發出的戾氣可謂極重。對於這些普通的平頭百姓而言,麵對如此兇神惡煞之人,心中自然充滿了恐懼,誰又敢輕易靠近前來觀看呢?望著那門可羅雀的縣衙大門,司聿安和陸巡兩人不禁無奈地相互對視一眼,同時伸手扶額搖頭歎息道:“這是誰說會有很多人來圍觀的啊……”
然而,就在這時,人群中有一道目光始終緊緊鎖定著主位上的那位錦衣衛大人,絲毫沒有受到周遭環境的影響。此人正是沈綰,她那雙美麗的大眼睛眨也不眨一下,全神貫注地凝視著前方,仿佛整個世界隻剩下那個端坐於高位的身影。
沈綰看著主位的錦衣衛,不解的問道:“司大哥,為何是錦衣衛來督辦此案?”
司聿安與陸巡相視一眼,陸巡耐心解釋道:“州府乃是五品官,縣令是七品官。錦衣衛就不同了。他們跨越官製級別,直接由國主管理,錦衣衛除惡務本,除邪懲惡,也是審理此案最好的人選。”
沈綰點頭,道:“原來是這樣。”
沈綰說著眼睛卻緊緊的盯著台上的錦衣衛。司聿安看著她的樣子,不禁好奇的問道:“你,喜歡錦衣衛?”
沈綰搖頭,道:“我不喜歡,但我哥哥喜歡。他想進錦衣衛。但我爹不同意,我這次迴家要同我爹說一下,讓他同意哥哥進錦衣衛。若是哥哥穿了這身衣服一定很好看。”
沈綰說著眼睛裏都亮著光,沈綰繼續問道:“陸大哥,進錦衣衛有沒有什麽要求呀?也不知道我哥哥能不能進去?”
陸巡轉頭看了眼司聿安,兩人相視無言。
縣衙內
主位錦衣衛道:“我為錦衣衛副使樊無極,此次來主理你等案件。若我經此審理案件有異者,皆可向錦衣衛官署再次狀告。你等可清楚?”
堂下的於淑琴和趙德光皆道:“清楚。”
樊無極點了點頭,道:“很好。堂下何人?報上名來。”
堂下的於淑琴恭敬道:“民婦於淑琴。禮州平陽縣人。”
“你因何狀告州府趙德光?”
於淑琴老實交代道:“民婦告他拋妻害子,買兇殺人。”
“你可有證據?”
於淑琴點了點頭,隨即從懷裏拿出一個包裹。身後的錦衣衛將東西呈報。
於淑琴繼續道:“這是我與趙德光成親時互換的庚帖,還有趙氏的族譜,族譜裏麵有我的名字,可以證明我是他的結發妻子。”
樊無極打開包裹,裏麵確實如於淑琴所說,雖然紙張看著破舊,但依稀可以看清楚上麵的字跡。樊無極看向趙德光道:“趙德光,你有何所言?”
趙德光麵色凝重道:“沒錯,當年我確實成親了。但我當年返鄉時,家中遭了難,與你們失去了聯係,我找了整整一年都沒有找到。後來不得已,才成家。”
於淑琴麵色冰冷道:“於是,你就娶了當時本州州府大人的女兒,成為了州府大人的佳婿。隨後一路高升,甚至坐到尚書的位置。又因國主垂愛,才坐到了現在這個位置。”
趙德光點了點頭,又繼續道:“是,確實如此。但官員升級也是經過層層審核的,我不是靠我的嶽父當上著尚書的,我是靠我自己!”
“所以,我和孩子,和你的母親就是你成功路上的絆腳石,是麽?”
於淑琴質問著,眼裏的恨似乎要溢出來一樣。
趙德光依舊道:“我沒有兇殺你們,我隻是派人找過你們,沒有找到。”
於淑琴小心翼翼地從懷中掏出一樣物件,隻見她掌心中躺著一塊晶瑩剔透、翠色欲滴的玉佩。這塊玉佩散發著淡淡的光澤,上麵赫然刻著一個銀色的字體。在場眾人或許不識得此物,但站在門外的州府夫人僅僅隻是匆匆一瞥,便瞬間認出了它來。
原來,那塊玉佩乃是當年她與趙德光初次定情之時,她親手贈予心愛之人的定情信物啊!自那以後,歲月悠悠,時光荏苒,她便再也未曾見到過這枚玉佩。曾經一度,她還誤以為趙德光不小心將其遺失,為此暗自神傷許久。然而此刻,眼前所見卻是讓她驚愕不已——這玉佩竟然出現在了於淑琴手中!
於淑琴眼波流轉,似笑非笑地看著趙德光,輕聲說道:“怎麽樣?是不是萬萬沒有想到呀!我居然能撿到這個寶貝。而且,我可是清楚記得,咱們這位尊貴的州府夫人,她的閨名之中似乎正有著一個‘銀’字呢!”說罷,她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
而此時的趙德光,麵色已然變得慘白如紙,嘴唇緊抿,一言不發。他那雙原本炯炯有神的眼眸此刻也失去了光彩,呆呆地望著於淑琴手中的玉佩,仿佛整個人都陷入了巨大的震驚和恐慌之中。
樊無極敲了一下驚堂木道:“於淑琴將你所知道的事情全盤托出。”
於淑琴微微顫抖著嘴唇,聲音哽咽地說道:“是,大人。我本是趙德光家花重金買來的童養媳啊!遙想當年,我們全家人省吃儉用、東拚西湊,傾盡所有隻為能供他進京趕考。那段日子真可謂艱辛無比,但好歹皇天不負有心人,終於盼到了他高中的喜訊傳來。可誰曾料到,就在得知這好消息的當晚,突然衝進來一夥窮兇極惡之人,二話不說便放起了熊熊大火,眨眼間就把整個房子給點燃了。可憐我的婆母年事已高行動不便,還有我那僅僅三歲的孩子,就這樣活生生地被困在了火海之中,最終被無情的大火吞噬,慘死於這場災難裏。”
說到這裏,於淑琴再也抑製不住內心洶湧澎湃的悲痛之情,淚水如決堤的洪水般奪眶而出,她雙手掩麵,放聲大哭起來,哭聲淒切悲愴,令人聞之動容。
樊無極見狀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深深的憐憫之意,他輕輕歎了口氣,目光移向一旁神色緊張的趙德光,然後轉頭對於淑琴柔聲問道:“既然如此悲慘,那你究竟是怎樣僥幸逃脫這場劫難的呢?”
於淑琴緩緩抬起頭來,一邊抽泣著,一邊用衣袖擦拭掉滿臉縱橫交錯的淚痕,稍稍平複了一下情緒後,迴答道:“大人有所不知,由於家裏實在太過貧困潦倒,我獨自一人既要照顧年幼的孩子又要侍奉年邁的婆母,生活時常捉襟見肘難以維持。所以那天,我尋思著去跟同村的姐妹們學習織布手藝,想著多賺些錢貼補家用。怎料想,我不過才離開短短一個時辰而已,等我心急火燎地趕迴家時,映入眼簾的竟是一片被燒成廢墟焦黑不堪的景象,曾經溫暖的家已然不複存在……”
樊無極眉頭緊蹙,繼續追問道:“那你又是如何斷言此乃趙德光所為?”
於淑琴此時美眸中滿是憤恨,咬牙切齒道:“家中突逢大難,我這弱質女流,如無頭蒼蠅般不知該何去何從。本欲尋我那夫君,卻不想我千辛萬苦抵達祈凰縣時,竟撞見我的夫君正在迎娶州府千金。我曆經千難萬險才與他重逢,他本與我相約在城外城邊相見,可我見到的卻是他那如惡魔般的毒手。他殺我時,親口向我供認了罪行。他還要斬草除根,將我滅口,我拚死扯下了他腰間的玉佩,這才留下些許證據。他將我如棄敝履般拋進河裏,幸而蒼天有眼,讓夢迴樓的老鴇救了我這一條小命。”
原來,告狀之人竟是於淑琴,她要狀告的對象竟然是位高權重的禮州州府大人趙德光!這個驚人的消息像長了翅膀一樣迅速傳播開來,街頭巷尾、茶肆酒樓,百姓們交頭接耳,對此事議論紛紛。
而此時,住在縣衙附近客棧中的沈綰仍沉浸在甜美的夢鄉之中,對外麵發生的事情一無所知。另一邊,司聿安和陸巡得知消息後,心急如焚,一大清早就匆匆忙忙地朝著縣衙趕去。
縣衙內,縣令此刻正如同熱鍋上的螞蟻一般,急得團團亂轉。他深知這件案子牽涉甚廣,自己根本無力審理,但又不能置之不理。就在他焦頭爛額之際,忽然聽聞有人來報,說是錦衣衛督使到了。縣令心中頓時鬆了一口氣,仿佛抓到了救命稻草一般。
然而,讓縣令萬萬沒想到的是,比見到錦衣衛督使更為可怕的是,國主竟也親自駕臨此地!當看到那一身威嚴無比的國主時,縣令嚇得雙腿發軟,噗通一聲跪倒在地,戰戰兢兢地高唿:“祈凰縣城縣令叢台參見國主,國主萬歲萬歲萬萬歲!”
司聿安正坐主位道:“起來吧!此案本王會命錦衣衛來接手處理。本王是微服出巡,不便露麵。他要配合好錦衣衛,若趙德光真觸及律法,拋妻害子,棄母殺母,本王必當嚴懲不貸。”
縣令恭敬道:“是,臣遵旨。”
司聿安微微收頜道:“此案已經鬧大,必須開庭審理。明日錦衣衛就會來此,在此期間,你務必保護好報案人,不得出任何差池,否則,下一個嚴辦的,就是你!”
縣令顫顫巍巍道:“是。”
次日清晨,陽光剛剛灑落在祈凰縣的大街小巷,整個縣城還沉浸在寧靜之中。然而,一陣喧囂聲打破了這份平靜——錦衣衛們浩浩蕩蕩地進入了縣城,他們身著錦衣華服,手持繡春刀,威風凜凜,引得路人紛紛側目。
而此時,客棧裏的沈綰早已聽聞消息,她天剛亮就起了床,開始忙碌地穿梭於各個房間之間。隻見她一會兒翻找衣物,一會兒整理行囊,似乎在準備著什麽重要的事情。
終於收拾妥當後,沈綰顧不上歇息,匆匆忙忙地拉起身邊的兩個人,一路小跑著向縣衙奔去。這兩個人正是司聿安和陸巡。
陸巡摸著自己咕咕叫的肚子,忍不住開口問道:“公子,您餓不餓?我去買點吃的?”
沈綰頭也不迴地答道:“不用啦,我這兒有呢!”話音未落,隻見她伸手往懷中一掏,竟掏出了三個大餅來。她將其中兩個分別塞到陸巡和司聿安手中,然後自己則毫不猶豫地拿起剩下的那個餅,大口啃了起來。
陸巡看著手中的餅,微微皺了皺眉。這餅看上去幹巴巴的,賣相著實不佳。但他實在是餓極了,隻好硬著頭皮低下頭,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小口。那餅的味道果然如他所料,並不好吃,但此刻填飽肚子才是最重要的。於是,他強忍著不適,繼續咀嚼著口中的食物。
司聿安嘴角微揚,露出一抹忍俊不禁的笑容,他饒有興致地打量著眼前那縣衙衙門內空無一人的景象,不禁輕笑道:“就算是想來聆聽審理案件,也沒必要來得如此之早呀!”
站在一旁的沈綰聞言,輕輕搖了搖頭,她那雙明亮如星的眼眸依舊緊緊地凝視著衙門的大堂,仿佛那裏隱藏著什麽稀世珍寶一般。隻聽得她認真地解釋道:“哎呀,你可真是不了解啊!這些老百姓平日裏哪有機會見到錦衣衛呢?今天好不容易聽說錦衣衛要來,大家自然是迫不及待想要一睹其風采啦!要是我們不早點過來,恐怕等會兒連個落腳的地方都沒有咯!再說了,我長這麽大,還從來沒親眼見過錦衣衛呢,所以這次一定要好好瞧一瞧才行。”說罷,她臉上滿是興奮與期待之色。
司聿安轉頭看向身旁的陸巡,兩人對視一眼後,皆是無奈地聳了聳肩,輕輕地搖起頭來。
辰時剛至,縣衙大堂準時開啟。
隻見一名身著淡藍色飛魚袍的男子端坐在主位之上,他身姿挺拔如鬆,麵容冷峻剛毅,下巴上滿是髯虯,一雙狹長的眼眸猶如寒星般閃爍著冷冽光芒,緊皺的眉頭,顯得十分穩重。在他兩側,分別站立著兩名同樣身穿錦衣的侍衛,他們麵沉似水、表情嚴肅,仿佛與周圍的一切都隔絕開來,不苟言笑地散發著令人膽寒的氣息。
此時,縣衙門外顯得異常冷清,隻有寥寥無幾的百姓在遠處觀望。要知道,錦衣衛向來以執行抄家滅族等殘酷任務而聞名於世,其身上所散發出的戾氣可謂極重。對於這些普通的平頭百姓而言,麵對如此兇神惡煞之人,心中自然充滿了恐懼,誰又敢輕易靠近前來觀看呢?望著那門可羅雀的縣衙大門,司聿安和陸巡兩人不禁無奈地相互對視一眼,同時伸手扶額搖頭歎息道:“這是誰說會有很多人來圍觀的啊……”
然而,就在這時,人群中有一道目光始終緊緊鎖定著主位上的那位錦衣衛大人,絲毫沒有受到周遭環境的影響。此人正是沈綰,她那雙美麗的大眼睛眨也不眨一下,全神貫注地凝視著前方,仿佛整個世界隻剩下那個端坐於高位的身影。
沈綰看著主位的錦衣衛,不解的問道:“司大哥,為何是錦衣衛來督辦此案?”
司聿安與陸巡相視一眼,陸巡耐心解釋道:“州府乃是五品官,縣令是七品官。錦衣衛就不同了。他們跨越官製級別,直接由國主管理,錦衣衛除惡務本,除邪懲惡,也是審理此案最好的人選。”
沈綰點頭,道:“原來是這樣。”
沈綰說著眼睛卻緊緊的盯著台上的錦衣衛。司聿安看著她的樣子,不禁好奇的問道:“你,喜歡錦衣衛?”
沈綰搖頭,道:“我不喜歡,但我哥哥喜歡。他想進錦衣衛。但我爹不同意,我這次迴家要同我爹說一下,讓他同意哥哥進錦衣衛。若是哥哥穿了這身衣服一定很好看。”
沈綰說著眼睛裏都亮著光,沈綰繼續問道:“陸大哥,進錦衣衛有沒有什麽要求呀?也不知道我哥哥能不能進去?”
陸巡轉頭看了眼司聿安,兩人相視無言。
縣衙內
主位錦衣衛道:“我為錦衣衛副使樊無極,此次來主理你等案件。若我經此審理案件有異者,皆可向錦衣衛官署再次狀告。你等可清楚?”
堂下的於淑琴和趙德光皆道:“清楚。”
樊無極點了點頭,道:“很好。堂下何人?報上名來。”
堂下的於淑琴恭敬道:“民婦於淑琴。禮州平陽縣人。”
“你因何狀告州府趙德光?”
於淑琴老實交代道:“民婦告他拋妻害子,買兇殺人。”
“你可有證據?”
於淑琴點了點頭,隨即從懷裏拿出一個包裹。身後的錦衣衛將東西呈報。
於淑琴繼續道:“這是我與趙德光成親時互換的庚帖,還有趙氏的族譜,族譜裏麵有我的名字,可以證明我是他的結發妻子。”
樊無極打開包裹,裏麵確實如於淑琴所說,雖然紙張看著破舊,但依稀可以看清楚上麵的字跡。樊無極看向趙德光道:“趙德光,你有何所言?”
趙德光麵色凝重道:“沒錯,當年我確實成親了。但我當年返鄉時,家中遭了難,與你們失去了聯係,我找了整整一年都沒有找到。後來不得已,才成家。”
於淑琴麵色冰冷道:“於是,你就娶了當時本州州府大人的女兒,成為了州府大人的佳婿。隨後一路高升,甚至坐到尚書的位置。又因國主垂愛,才坐到了現在這個位置。”
趙德光點了點頭,又繼續道:“是,確實如此。但官員升級也是經過層層審核的,我不是靠我的嶽父當上著尚書的,我是靠我自己!”
“所以,我和孩子,和你的母親就是你成功路上的絆腳石,是麽?”
於淑琴質問著,眼裏的恨似乎要溢出來一樣。
趙德光依舊道:“我沒有兇殺你們,我隻是派人找過你們,沒有找到。”
於淑琴小心翼翼地從懷中掏出一樣物件,隻見她掌心中躺著一塊晶瑩剔透、翠色欲滴的玉佩。這塊玉佩散發著淡淡的光澤,上麵赫然刻著一個銀色的字體。在場眾人或許不識得此物,但站在門外的州府夫人僅僅隻是匆匆一瞥,便瞬間認出了它來。
原來,那塊玉佩乃是當年她與趙德光初次定情之時,她親手贈予心愛之人的定情信物啊!自那以後,歲月悠悠,時光荏苒,她便再也未曾見到過這枚玉佩。曾經一度,她還誤以為趙德光不小心將其遺失,為此暗自神傷許久。然而此刻,眼前所見卻是讓她驚愕不已——這玉佩竟然出現在了於淑琴手中!
於淑琴眼波流轉,似笑非笑地看著趙德光,輕聲說道:“怎麽樣?是不是萬萬沒有想到呀!我居然能撿到這個寶貝。而且,我可是清楚記得,咱們這位尊貴的州府夫人,她的閨名之中似乎正有著一個‘銀’字呢!”說罷,她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
而此時的趙德光,麵色已然變得慘白如紙,嘴唇緊抿,一言不發。他那雙原本炯炯有神的眼眸此刻也失去了光彩,呆呆地望著於淑琴手中的玉佩,仿佛整個人都陷入了巨大的震驚和恐慌之中。
樊無極敲了一下驚堂木道:“於淑琴將你所知道的事情全盤托出。”
於淑琴微微顫抖著嘴唇,聲音哽咽地說道:“是,大人。我本是趙德光家花重金買來的童養媳啊!遙想當年,我們全家人省吃儉用、東拚西湊,傾盡所有隻為能供他進京趕考。那段日子真可謂艱辛無比,但好歹皇天不負有心人,終於盼到了他高中的喜訊傳來。可誰曾料到,就在得知這好消息的當晚,突然衝進來一夥窮兇極惡之人,二話不說便放起了熊熊大火,眨眼間就把整個房子給點燃了。可憐我的婆母年事已高行動不便,還有我那僅僅三歲的孩子,就這樣活生生地被困在了火海之中,最終被無情的大火吞噬,慘死於這場災難裏。”
說到這裏,於淑琴再也抑製不住內心洶湧澎湃的悲痛之情,淚水如決堤的洪水般奪眶而出,她雙手掩麵,放聲大哭起來,哭聲淒切悲愴,令人聞之動容。
樊無極見狀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深深的憐憫之意,他輕輕歎了口氣,目光移向一旁神色緊張的趙德光,然後轉頭對於淑琴柔聲問道:“既然如此悲慘,那你究竟是怎樣僥幸逃脫這場劫難的呢?”
於淑琴緩緩抬起頭來,一邊抽泣著,一邊用衣袖擦拭掉滿臉縱橫交錯的淚痕,稍稍平複了一下情緒後,迴答道:“大人有所不知,由於家裏實在太過貧困潦倒,我獨自一人既要照顧年幼的孩子又要侍奉年邁的婆母,生活時常捉襟見肘難以維持。所以那天,我尋思著去跟同村的姐妹們學習織布手藝,想著多賺些錢貼補家用。怎料想,我不過才離開短短一個時辰而已,等我心急火燎地趕迴家時,映入眼簾的竟是一片被燒成廢墟焦黑不堪的景象,曾經溫暖的家已然不複存在……”
樊無極眉頭緊蹙,繼續追問道:“那你又是如何斷言此乃趙德光所為?”
於淑琴此時美眸中滿是憤恨,咬牙切齒道:“家中突逢大難,我這弱質女流,如無頭蒼蠅般不知該何去何從。本欲尋我那夫君,卻不想我千辛萬苦抵達祈凰縣時,竟撞見我的夫君正在迎娶州府千金。我曆經千難萬險才與他重逢,他本與我相約在城外城邊相見,可我見到的卻是他那如惡魔般的毒手。他殺我時,親口向我供認了罪行。他還要斬草除根,將我滅口,我拚死扯下了他腰間的玉佩,這才留下些許證據。他將我如棄敝履般拋進河裏,幸而蒼天有眼,讓夢迴樓的老鴇救了我這一條小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