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妙給張霞辦完轉科手續後,便從4樓搬到了20樓的康複科。
到了康複科之後,蘇妙經過其他病房心裏都有點發毛。
因為早前她和其他家屬聊過天,康複科有些病人都是在續命,有些已經成植物人狀態。
有一部分人有退休金,家屬便放在醫院續命,有專門的護理人員幫助照顧,定時幫忙翻身、擦洗身體,喂營養液。
有些病人因為病情需要還要做氣切,每天護士都會定期來給他們吸痰,蘇妙就經常聽到隔壁病房吸痰的聲音。
到了20樓,張霞那個病房有個老太婆因為病情比較嚴重,所以做了氣切,而且還要插胃管。
老人家屬請了一個護工照看,護工陳姐顯然對方麵很有經驗,喂藥需要碾碎,打營養液這些她也很熟練的操作。
護士定期過來吸痰,護工也需要定期幫病人擦拭嘴角的痰液。
老人大小便失禁,加上腸胃不好,吃的都是營養液,所以每天也有好幾次大便。
閑暇的時候,蘇妙也會跟陳姐聊上幾句。
陳姐說她幹這一行已經有幾年了,每年幹個幾個月,賺到一些錢了,就給自己放假一段時間,玩夠了就繼續。
蘇妙沒日沒夜在醫院熬著,因為睡眠不足,體重下降了好幾斤。
市裏醫院環境也一般,不是每個樓層都有微波爐的。蘇妙經常乘坐電梯到別的樓層熱飯菜。
靠近走廊盡頭那個樓梯人最少,所以蘇妙經常乘坐那個電梯。每次電梯都“咯吱咯吱”響,讓人心裏發毛。
有一天陳姐看她從電梯裏出來,便跟她說:“能走樓梯就走樓梯…”
“為什麽?”蘇妙有些不解。
“這個電梯在新冠流行期間,每天晚上到淩晨都是拿來拉屍體的。”
蘇妙嚇得全身起雞皮疙瘩,活人和死人有時也會在電梯裏擦肩而過。
陳姐還跟蘇妙說起來了她在新冠期間的那段遭遇。
那時新冠剛放開,很多人都陽了。陳姐剛從醫院裏迴到住處,便感覺到全身不舒服。
當時她暫時住在她姐的老房子裏,家裏的家具幾乎搬空了,就有一張床,還有一些零星的廚具。
當時她覺得全身發熱,嗓子像被刀割了一樣,每天口幹舌燥的。
她搜出了一個破舊的水壺,不停的煲水喝水,整個人全身乏力,哪也不想去,全靠水續命。
晚上她想出去找點吃的,但是同一棟樓下正在辦喪事,敲敲打打的一整晚。
那幾天,附近都有這種辦喪事的聲音,因為新冠放開後,有一些人挺不住,還是走了。
熬到第二天下午,陳姐實在餓得不行了,她就去附近的市場覓食。
當時虛得快走不動了,她就走一段,停一段,看到哪家店鋪有凳子,她就停下來坐一會,然後再繼續前行。
她說好不容易挪到一家粥店,點了一碗芥菜瘦肉粥,吃了大半碗,感覺自己活過來了。
蘇妙問陳姐,靠什麽能在這個行業繼續幹下去,陳姐說:“錢!”
這個行業雖然又髒又累,但是錢賺得也多。她接單不接傳染病的單,因為她不僅要錢也要命。
自從幹了這個行業,老家一些親戚朋友就看不起她,說她幹的是下賤活。
他們覺得護工這個行業就是給別人端屎端尿,最辛苦最髒的一種。
陳姐說自己現在已經不在乎別人怎麽想了,就是賺錢,有錢花在自己身上,別人的言語傷不了她分毫。
蘇妙很佩服她,真正看開的人,或許真的才是像陳姐這樣的。
某天中午,蘇妙轉身到櫃子裏拿東西。由於自己的疏忽,有一邊的床圍欄沒有拉上來,張霞一個翻身從床上掉下了。
蘇妙嚇壞了,想要把張霞抱上床去, 結果自己力氣根本不夠。
這時隔壁病房的人聽到聲音後都跑到門口來看熱鬧,蘇妙看到有位大叔,於是就叫這個大叔過來幫忙。
大叔拒絕了:“我不敢幫你,我隻能幫你叫醫生。”然後他就走開了。
不一會,兩三個護士趕到了,大家一起用力才把張霞搬到了床上。
醫生過來查看情況,問張霞哪裏疼,張霞說頭和肩膀。
醫生害怕再次顱內出血,又安排了一個腦部ct,護士問還有沒有其他家屬陪同,蘇妙搖頭。
“那你自己想辦法,找人一起帶他去做ct。”
因為去照ct,要推著整張病床過去。陳姐有自己的事情要做,沒法幫她,最終蘇妙就一個人把床推到了電梯口。
剛巧有護士經過,就叫她等一下,會安排另外一個護士跟她過去。
做完ct,顯示沒有太大問題,蘇妙懸著的心才算放下了。
張霞在病床上躺了一個多月,尿管也是差不多一個月才拔掉的。
拔完尿管之後,張霞出現大小便失禁的情況,一天要尿濕好幾條褲子,可把蘇妙折騰累了。
這天早上,搞清潔的阿姨來收垃圾,嘴裏一直念叨著:“真惡心,每次來都這樣,讓人看著尷尬…”
護工陳姐忍不住問:“什麽事情呀?”
“還不是那個男人,每次來看他老婆,又摸又親的,還當著外人的麵,真不知道害臊。”
原來這位中年男子的妻子出了車禍,成了植物人,已經在醫院住了4、5年了,他請護工照看,一星期來幾次醫院,每次都抱著他妻子做些親密動作。
出了車禍,病人沒有什麽知覺,隻能堅持做一些康複治療,刺激病人的神經,好一些的會慢慢蘇醒,差的一輩子就這樣了。
蘇妙感慨:“太可憐了,難道一輩子就這樣嗎?”
護工陳姐:“那有什麽辦法,都是命呀,我還看到有一個從去年7月份到現在一直住在icu的,家人一直不肯放棄,這費用估計都得幾十萬了。”
陳姐又指了指對麵病房:“那邊那位阿叔也挺可憐的。”
蘇妙:“他是什麽情況?”
“父母都是中風偏癱離開的,他自己現在也得了偏癱。年輕時省吃儉用,舍不吃舍不得穿,好不容易熬到快退休了,然後病倒了。以後想去哪旅遊也不行,有錢自己也沒法花,何苦呢…”
蘇妙越聽越心酸,她突然感悟:“人這一輩子能有一份平凡樸實的生活已經不錯了,平安健康到老是一個人最大的福報。”
人這一輩子要及時行樂,邊奮鬥邊享受生活,不要省吃儉用一輩子,最後錢全往醫院裏砸。
到了康複科之後,蘇妙經過其他病房心裏都有點發毛。
因為早前她和其他家屬聊過天,康複科有些病人都是在續命,有些已經成植物人狀態。
有一部分人有退休金,家屬便放在醫院續命,有專門的護理人員幫助照顧,定時幫忙翻身、擦洗身體,喂營養液。
有些病人因為病情需要還要做氣切,每天護士都會定期來給他們吸痰,蘇妙就經常聽到隔壁病房吸痰的聲音。
到了20樓,張霞那個病房有個老太婆因為病情比較嚴重,所以做了氣切,而且還要插胃管。
老人家屬請了一個護工照看,護工陳姐顯然對方麵很有經驗,喂藥需要碾碎,打營養液這些她也很熟練的操作。
護士定期過來吸痰,護工也需要定期幫病人擦拭嘴角的痰液。
老人大小便失禁,加上腸胃不好,吃的都是營養液,所以每天也有好幾次大便。
閑暇的時候,蘇妙也會跟陳姐聊上幾句。
陳姐說她幹這一行已經有幾年了,每年幹個幾個月,賺到一些錢了,就給自己放假一段時間,玩夠了就繼續。
蘇妙沒日沒夜在醫院熬著,因為睡眠不足,體重下降了好幾斤。
市裏醫院環境也一般,不是每個樓層都有微波爐的。蘇妙經常乘坐電梯到別的樓層熱飯菜。
靠近走廊盡頭那個樓梯人最少,所以蘇妙經常乘坐那個電梯。每次電梯都“咯吱咯吱”響,讓人心裏發毛。
有一天陳姐看她從電梯裏出來,便跟她說:“能走樓梯就走樓梯…”
“為什麽?”蘇妙有些不解。
“這個電梯在新冠流行期間,每天晚上到淩晨都是拿來拉屍體的。”
蘇妙嚇得全身起雞皮疙瘩,活人和死人有時也會在電梯裏擦肩而過。
陳姐還跟蘇妙說起來了她在新冠期間的那段遭遇。
那時新冠剛放開,很多人都陽了。陳姐剛從醫院裏迴到住處,便感覺到全身不舒服。
當時她暫時住在她姐的老房子裏,家裏的家具幾乎搬空了,就有一張床,還有一些零星的廚具。
當時她覺得全身發熱,嗓子像被刀割了一樣,每天口幹舌燥的。
她搜出了一個破舊的水壺,不停的煲水喝水,整個人全身乏力,哪也不想去,全靠水續命。
晚上她想出去找點吃的,但是同一棟樓下正在辦喪事,敲敲打打的一整晚。
那幾天,附近都有這種辦喪事的聲音,因為新冠放開後,有一些人挺不住,還是走了。
熬到第二天下午,陳姐實在餓得不行了,她就去附近的市場覓食。
當時虛得快走不動了,她就走一段,停一段,看到哪家店鋪有凳子,她就停下來坐一會,然後再繼續前行。
她說好不容易挪到一家粥店,點了一碗芥菜瘦肉粥,吃了大半碗,感覺自己活過來了。
蘇妙問陳姐,靠什麽能在這個行業繼續幹下去,陳姐說:“錢!”
這個行業雖然又髒又累,但是錢賺得也多。她接單不接傳染病的單,因為她不僅要錢也要命。
自從幹了這個行業,老家一些親戚朋友就看不起她,說她幹的是下賤活。
他們覺得護工這個行業就是給別人端屎端尿,最辛苦最髒的一種。
陳姐說自己現在已經不在乎別人怎麽想了,就是賺錢,有錢花在自己身上,別人的言語傷不了她分毫。
蘇妙很佩服她,真正看開的人,或許真的才是像陳姐這樣的。
某天中午,蘇妙轉身到櫃子裏拿東西。由於自己的疏忽,有一邊的床圍欄沒有拉上來,張霞一個翻身從床上掉下了。
蘇妙嚇壞了,想要把張霞抱上床去, 結果自己力氣根本不夠。
這時隔壁病房的人聽到聲音後都跑到門口來看熱鬧,蘇妙看到有位大叔,於是就叫這個大叔過來幫忙。
大叔拒絕了:“我不敢幫你,我隻能幫你叫醫生。”然後他就走開了。
不一會,兩三個護士趕到了,大家一起用力才把張霞搬到了床上。
醫生過來查看情況,問張霞哪裏疼,張霞說頭和肩膀。
醫生害怕再次顱內出血,又安排了一個腦部ct,護士問還有沒有其他家屬陪同,蘇妙搖頭。
“那你自己想辦法,找人一起帶他去做ct。”
因為去照ct,要推著整張病床過去。陳姐有自己的事情要做,沒法幫她,最終蘇妙就一個人把床推到了電梯口。
剛巧有護士經過,就叫她等一下,會安排另外一個護士跟她過去。
做完ct,顯示沒有太大問題,蘇妙懸著的心才算放下了。
張霞在病床上躺了一個多月,尿管也是差不多一個月才拔掉的。
拔完尿管之後,張霞出現大小便失禁的情況,一天要尿濕好幾條褲子,可把蘇妙折騰累了。
這天早上,搞清潔的阿姨來收垃圾,嘴裏一直念叨著:“真惡心,每次來都這樣,讓人看著尷尬…”
護工陳姐忍不住問:“什麽事情呀?”
“還不是那個男人,每次來看他老婆,又摸又親的,還當著外人的麵,真不知道害臊。”
原來這位中年男子的妻子出了車禍,成了植物人,已經在醫院住了4、5年了,他請護工照看,一星期來幾次醫院,每次都抱著他妻子做些親密動作。
出了車禍,病人沒有什麽知覺,隻能堅持做一些康複治療,刺激病人的神經,好一些的會慢慢蘇醒,差的一輩子就這樣了。
蘇妙感慨:“太可憐了,難道一輩子就這樣嗎?”
護工陳姐:“那有什麽辦法,都是命呀,我還看到有一個從去年7月份到現在一直住在icu的,家人一直不肯放棄,這費用估計都得幾十萬了。”
陳姐又指了指對麵病房:“那邊那位阿叔也挺可憐的。”
蘇妙:“他是什麽情況?”
“父母都是中風偏癱離開的,他自己現在也得了偏癱。年輕時省吃儉用,舍不吃舍不得穿,好不容易熬到快退休了,然後病倒了。以後想去哪旅遊也不行,有錢自己也沒法花,何苦呢…”
蘇妙越聽越心酸,她突然感悟:“人這一輩子能有一份平凡樸實的生活已經不錯了,平安健康到老是一個人最大的福報。”
人這一輩子要及時行樂,邊奮鬥邊享受生活,不要省吃儉用一輩子,最後錢全往醫院裏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