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歌山前線,石田和新兵衛的大軍,因傷亡慘重,在一個多月前才翻過和歌山,開始想利用地勢一下衝垮元軍的第一道防線,但是,很快碰的頭破血流。
且不說元軍設防周密,鹿柴、陷坑遍布,柵欄和寨牆也築的極為牢固,重箭、長槍、刀車、震天雷更是嚴密到蒼蠅都難以飛進,就那個倒半圓的陣型,就讓倭軍吃夠了苦頭。
石田等人開始還是比較謹慎的,在高處就看到了這種陣型,準備先召集將領們開會商討一下,但是大家經過血戰,終於擊垮元寇,跨過了和歌山,都很興奮,絕大多數人認為隻要衝擊一下,借地勢之利衝垮元寇的這第一道防線是沒有問題的。
新兵衛因為已經探知到元寇在這第一道防線駐守的兵力並不多,主要防線設在20裏外的第二道,所以也認為借地勢之利一下擊垮元寇的第一道防線不成問題,石田盡管謹慎,還是同意了大家的意見。
不過,出於對剩下不到3萬禦家武士的保全考慮,他隻出動了3個藩的藩兵萬餘人及萬餘足輕,也是想看看這個倒半圓的陣型到底是怎麽迴事。
其實,這種倒半圓的陣型在中國古老兵書中有過記載,又稱“卻月陣”,本是專門對付騎兵的,南北朝時的陳慶之、五代時的郭威、柴榮等,都曾用此陣型,大破北方鮮卑、契丹的鐵騎,不想今日用在這山腳下的防線中,竟也頗奏奇效。
3個藩的藩兵從山上唿嘯而下,但除了陷兵坑、鹿柴、竹簽和刀車外,並沒有什麽人的阻擋,不過,移開這些障礙物也是費了不少的時間和力氣,等到全部打開通道,藩兵和足輕一個個汗流浹背,士氣急劇下跌。
剛有2個藩的藩兵進入半圓陣內,入口處忽然喊殺聲四起,3000多元軍精銳傾巢而出,很快便把正準備進入圓陣的剩下一個藩的藩兵和足輕殺散,隨後封閉了入口。
現在,數千藩兵在圓陣內,雖然元軍內部防守將士隻有不足3000,還不到進入藩兵總兵力的二分之一,但是全部都是堅固的柵欄和新築起的寨牆,加上大盾的防護,可謂風雨不透,隨後,元軍重箭齊發,猶如死亡之雨。
這些衝進來的藩兵沒有帶任何的攻城器械,甚至重兵器都很少,一下陷入了絕境中,衝到近前的,馬上被元軍的長矛刺穿,衝到入口處的,被等候在那裏的3000多精銳元軍用彎刀、重箭和大盾趕了迴去。
“噝”站在高處的石田倒抽了一口涼氣,他終於看出這“卻月陣”的可怕之處了,這根本就是等著對方進攻,然後趁勢合圍的戰術,幸好對方兵力不足,否則,這三個藩的藩兵和足輕早完了。
他給新兵衛使了個眼色,新兵衛馬上帶著2個大番役和上萬禦家武士衝了上去,洪茶丘見敵軍勢大,己方兵力不足,馬上下令放開了口子,撤迴入口處的精銳,將絕大部分兵力集結在柵欄和寨牆內。
這種戰術,很顯然倭軍短時間是難以攻破的,因為他們翻越和歌山時,重型器械基本上都沒帶過來,石田和新兵衛決定暫停進攻,利用兵力優勢,逐步分割包圍這道防線。
第一道防線自從大軍隨忻都、洪茶丘、金方慶等人翻越和歌山後,隻留了1000人防守,但洪茶丘把在主峰和山腰撤退的部隊全部集結了起來。
雖然主峰部隊損失慘重,山腰的部隊也有損傷,但總兵力仍有約5000人,加上原先防守的1000人,洪茶丘有6000餘人防守第一道防線。
不過,消息也很快傳到了忻都那裏,忻都已經知道淮王的大軍開拔了,快的話,半月就能趕到這裏。
既然“卻月陣”有效,阻擋了近9倍於洪茶丘的倭軍,他跟諸將商議後,決定將目前守在第二道防線的約元軍分為3部分,8000人繼續留守並等待淮王大軍的到來,8000人守護第一道防線和第二道防線的通道,2000多人去增援洪茶丘。
不過,石田和新兵衛是不會再從正麵攻擊第一道防線了,他們留下藩兵和1萬多足輕跟洪茶丘對峙,率領近禦家武士和5000多運送糧草輜重的足輕向連接第一道防線和第二道防線的通道發起猛攻。
不過,石田的謀劃早在忻都和洪茶丘的考慮之內,洪茶丘還有600親軍一直沒投入戰鬥,就在監視通道,石田攻擊失利後,洪茶丘料到石田很可能會采用分割包圍戰術,切斷第一道防線和第二道防線的通道,所以馬上把原先攻擊入口的3000多精銳元軍調往了通道。
通道內洪茶丘的部隊,達到約4000人,加上忻都又派來的8000人,兵力達人,至於防守防線的兵力,原有2000多人,忻都又加派了2000多人,共計4000多人,一時半會也是夠用了。
禦家武士的攻擊異常兇猛,雖然元軍防護通道的人也基本都是精銳,而且這裏地勢平坦,還是有利於元軍集中作戰的,但兵力上的巨大懸殊,仍然使得元軍傷亡慘重,通道幾次都差點被切斷。
這種情況下,洪茶丘隻好把防守的兵力又調出了1000人,現在,正麵防守的兵力僅剩3000餘人,而正麵的倭軍還有上萬藩兵和1萬多足輕,也是岌岌可危,幸好這些倭軍沒有發動全力攻擊,隻是作些佯攻和虛張聲勢,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忻都在冷靜的分析判斷後,隻留下4000人防守第二道防線,又派出4000人前去增援通道,他相信,石田等人絕對不敢再分兵攻擊第二道防線。
至於在第一道防線和通道全部佯攻,主力全部南下攻擊第二寨,這是要冒巨大風險的,忻都相信,石田和新兵衛沒有這個膽略。
事實確實如此,在通道血戰持續2天2夜後,倭軍的士氣開始衰竭,而元軍的有生力量,卻在不斷投入戰場,石田和新兵衛商議,確實想到佯攻第一道防線和通道,主力全部南下攻擊第二道防線。
但是,這樣的話,必置全軍於險地,一不小心,就會讓主力處於元軍前、中、後的3麵包圍攻擊中,何況,地形並不適合禦家武士傳統的作戰方式,而元軍的增援,據說已經在路上了。
石田和新兵衛隻能放棄這個方案,畢竟,大軍是幕府的,是北條的,他們的家兵雖也有數千在裏麵,但是占的比例很小,冒這麽大風險,是不值得的,至於增援,在石田看來,隻要京都的那位不肯放棄,那鐮倉這邊實際上給不了多大增援。
既然如此,何必孤注一擲呢,有念及此,石田和新兵衛決定先退兵,依和歌山勢與洪茶丘等人對峙,一麵要求北條趕緊派援兵,多少都行,一麵派出大批足輕,越過和歌山,把存放在山那邊的重型器械和糧草輜重逐步運過來。
洪茶丘的兵力加上忻都派來的2000多人也隻剩下不到5000人了,其中2000在通道,約3000在防線防守,忻都的人剩下不到萬人,其中4000在第二道防線防守,6000在通道。
眼看這點兵力,要麵對2倍於己的倭軍,還要守住全部要道和防線,忻都和洪茶丘心裏都有點沒底,就在這時,伯顏的大軍晝夜行軍,趕到了美作前線。
“倭奴還有多少軍隊”伯顏頭也不抬,看著眼前的沙盤問向忻都和洪茶丘,“幾次血戰,卑職估計,倭軍隻剩下4萬多人,其中禦家武士還有約到2萬,藩兵1萬出頭,足輕約人”忻都迴道,洪茶丘也點了點頭。
“禦家武士本王大概知道他們的作戰方式和戰力,藩兵的情況如何,這邊的足輕怎樣,能作戰否”伯顏問得很細,洪茶丘和忻都都如實報告了情況,當得知金方慶陣亡的消息時,伯顏歎了口氣道“他對倭軍的虛實是最清楚的,真是可惜啊”。
頓了頓,伯顏說道“現在看來,這禦家武士的戰力還是不錯的,不過這裏的禦家武士,跟北九州的比起來,卻差了些經驗,與我軍對戰的經驗”,忻都說道“可我們畢竟...”;
話還未說完,伯顏擺了擺手道“我知道你們失利了,不過這倭軍的損失要比你們大得多,要是這19萬幕府軍不是這裏的,而是北九州的,哪怕裏麵隻有9萬是禦家武士,你們也早就死無葬身之地了;
可是,你們現在,還能跟他們對峙,這不很說明問題嗎,至於失利,一是兵力相差太過懸殊,二是地利不在你們這邊,所以,千萬別高看了這所謂的禦家武士”;
伯顏笑了笑,接著道“至於這些藩兵,比起北九州少貳景資和肥後藩藩主的藩兵,差得很遠,不光是沒有對戰經驗,而且不聽號令,各自為戰,如此看來,不過烏合之眾罷了”;
“至於派來的所謂足輕,跟北九州那些好歹還有點拚命保家的農民相比,這些人,不過是些混飯吃的土雞瓦犬罷了”伯顏說完,又吩咐道“大軍先駐紮在這裏,我們出去看看地形”,說罷,在一大群將領和護衛的簇擁下,走出了大帳。
伯顏從第二道防線沿著通道一直走到第一道防線,他點點頭,說道“金將軍確實是個人才,可惜了”,大家都怕倭軍突然殺過來,紛紛要求伯顏趕緊迴去。
伯顏搖搖頭,笑道“幾千護衛和將領,還怕幾個倭奴的一波衝鋒嗎,諸位放心,石田和新兵衛絕不會跑來的,我們不急,慢慢查看”。
石田和新兵衛也得到了伯顏率大軍到來的消息,不過,他們還有近5萬人,駐守的地方也加強防護,他們不相信伯顏會不顧一切的攻擊他們,而且,前後已經派了3波求援信使趕往鐮倉了,他們相信,北條必會有所反應的。
得知第一道防線忽然跑出數千衣甲鮮明的元寇,他們雖有疑慮,但也不相信是伯顏親來,而且,他們對金方慶原先擺下的這個“卻月陣”很是忌憚,也想到伯顏肯定會派兵加強第一道防線的防守。
如果元寇已經得到大的增援,故意跑出幾千人引誘他們,他們一旦出動,勢必會鑽進口袋,尤其元寇兵力已經得到大的加強的情況下,貿然攻擊,就是送死,到時,救都不好救。
因此,有人跟他們報告這個情況時,兩人像心有靈犀一樣,互相望望,都點了點頭,笑了笑,心想:想讓我們送死,嗬嗬,可惡的元寇,我們才不會上當呢。
且不說元軍設防周密,鹿柴、陷坑遍布,柵欄和寨牆也築的極為牢固,重箭、長槍、刀車、震天雷更是嚴密到蒼蠅都難以飛進,就那個倒半圓的陣型,就讓倭軍吃夠了苦頭。
石田等人開始還是比較謹慎的,在高處就看到了這種陣型,準備先召集將領們開會商討一下,但是大家經過血戰,終於擊垮元寇,跨過了和歌山,都很興奮,絕大多數人認為隻要衝擊一下,借地勢之利衝垮元寇的這第一道防線是沒有問題的。
新兵衛因為已經探知到元寇在這第一道防線駐守的兵力並不多,主要防線設在20裏外的第二道,所以也認為借地勢之利一下擊垮元寇的第一道防線不成問題,石田盡管謹慎,還是同意了大家的意見。
不過,出於對剩下不到3萬禦家武士的保全考慮,他隻出動了3個藩的藩兵萬餘人及萬餘足輕,也是想看看這個倒半圓的陣型到底是怎麽迴事。
其實,這種倒半圓的陣型在中國古老兵書中有過記載,又稱“卻月陣”,本是專門對付騎兵的,南北朝時的陳慶之、五代時的郭威、柴榮等,都曾用此陣型,大破北方鮮卑、契丹的鐵騎,不想今日用在這山腳下的防線中,竟也頗奏奇效。
3個藩的藩兵從山上唿嘯而下,但除了陷兵坑、鹿柴、竹簽和刀車外,並沒有什麽人的阻擋,不過,移開這些障礙物也是費了不少的時間和力氣,等到全部打開通道,藩兵和足輕一個個汗流浹背,士氣急劇下跌。
剛有2個藩的藩兵進入半圓陣內,入口處忽然喊殺聲四起,3000多元軍精銳傾巢而出,很快便把正準備進入圓陣的剩下一個藩的藩兵和足輕殺散,隨後封閉了入口。
現在,數千藩兵在圓陣內,雖然元軍內部防守將士隻有不足3000,還不到進入藩兵總兵力的二分之一,但是全部都是堅固的柵欄和新築起的寨牆,加上大盾的防護,可謂風雨不透,隨後,元軍重箭齊發,猶如死亡之雨。
這些衝進來的藩兵沒有帶任何的攻城器械,甚至重兵器都很少,一下陷入了絕境中,衝到近前的,馬上被元軍的長矛刺穿,衝到入口處的,被等候在那裏的3000多精銳元軍用彎刀、重箭和大盾趕了迴去。
“噝”站在高處的石田倒抽了一口涼氣,他終於看出這“卻月陣”的可怕之處了,這根本就是等著對方進攻,然後趁勢合圍的戰術,幸好對方兵力不足,否則,這三個藩的藩兵和足輕早完了。
他給新兵衛使了個眼色,新兵衛馬上帶著2個大番役和上萬禦家武士衝了上去,洪茶丘見敵軍勢大,己方兵力不足,馬上下令放開了口子,撤迴入口處的精銳,將絕大部分兵力集結在柵欄和寨牆內。
這種戰術,很顯然倭軍短時間是難以攻破的,因為他們翻越和歌山時,重型器械基本上都沒帶過來,石田和新兵衛決定暫停進攻,利用兵力優勢,逐步分割包圍這道防線。
第一道防線自從大軍隨忻都、洪茶丘、金方慶等人翻越和歌山後,隻留了1000人防守,但洪茶丘把在主峰和山腰撤退的部隊全部集結了起來。
雖然主峰部隊損失慘重,山腰的部隊也有損傷,但總兵力仍有約5000人,加上原先防守的1000人,洪茶丘有6000餘人防守第一道防線。
不過,消息也很快傳到了忻都那裏,忻都已經知道淮王的大軍開拔了,快的話,半月就能趕到這裏。
既然“卻月陣”有效,阻擋了近9倍於洪茶丘的倭軍,他跟諸將商議後,決定將目前守在第二道防線的約元軍分為3部分,8000人繼續留守並等待淮王大軍的到來,8000人守護第一道防線和第二道防線的通道,2000多人去增援洪茶丘。
不過,石田和新兵衛是不會再從正麵攻擊第一道防線了,他們留下藩兵和1萬多足輕跟洪茶丘對峙,率領近禦家武士和5000多運送糧草輜重的足輕向連接第一道防線和第二道防線的通道發起猛攻。
不過,石田的謀劃早在忻都和洪茶丘的考慮之內,洪茶丘還有600親軍一直沒投入戰鬥,就在監視通道,石田攻擊失利後,洪茶丘料到石田很可能會采用分割包圍戰術,切斷第一道防線和第二道防線的通道,所以馬上把原先攻擊入口的3000多精銳元軍調往了通道。
通道內洪茶丘的部隊,達到約4000人,加上忻都又派來的8000人,兵力達人,至於防守防線的兵力,原有2000多人,忻都又加派了2000多人,共計4000多人,一時半會也是夠用了。
禦家武士的攻擊異常兇猛,雖然元軍防護通道的人也基本都是精銳,而且這裏地勢平坦,還是有利於元軍集中作戰的,但兵力上的巨大懸殊,仍然使得元軍傷亡慘重,通道幾次都差點被切斷。
這種情況下,洪茶丘隻好把防守的兵力又調出了1000人,現在,正麵防守的兵力僅剩3000餘人,而正麵的倭軍還有上萬藩兵和1萬多足輕,也是岌岌可危,幸好這些倭軍沒有發動全力攻擊,隻是作些佯攻和虛張聲勢,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忻都在冷靜的分析判斷後,隻留下4000人防守第二道防線,又派出4000人前去增援通道,他相信,石田等人絕對不敢再分兵攻擊第二道防線。
至於在第一道防線和通道全部佯攻,主力全部南下攻擊第二寨,這是要冒巨大風險的,忻都相信,石田和新兵衛沒有這個膽略。
事實確實如此,在通道血戰持續2天2夜後,倭軍的士氣開始衰竭,而元軍的有生力量,卻在不斷投入戰場,石田和新兵衛商議,確實想到佯攻第一道防線和通道,主力全部南下攻擊第二道防線。
但是,這樣的話,必置全軍於險地,一不小心,就會讓主力處於元軍前、中、後的3麵包圍攻擊中,何況,地形並不適合禦家武士傳統的作戰方式,而元軍的增援,據說已經在路上了。
石田和新兵衛隻能放棄這個方案,畢竟,大軍是幕府的,是北條的,他們的家兵雖也有數千在裏麵,但是占的比例很小,冒這麽大風險,是不值得的,至於增援,在石田看來,隻要京都的那位不肯放棄,那鐮倉這邊實際上給不了多大增援。
既然如此,何必孤注一擲呢,有念及此,石田和新兵衛決定先退兵,依和歌山勢與洪茶丘等人對峙,一麵要求北條趕緊派援兵,多少都行,一麵派出大批足輕,越過和歌山,把存放在山那邊的重型器械和糧草輜重逐步運過來。
洪茶丘的兵力加上忻都派來的2000多人也隻剩下不到5000人了,其中2000在通道,約3000在防線防守,忻都的人剩下不到萬人,其中4000在第二道防線防守,6000在通道。
眼看這點兵力,要麵對2倍於己的倭軍,還要守住全部要道和防線,忻都和洪茶丘心裏都有點沒底,就在這時,伯顏的大軍晝夜行軍,趕到了美作前線。
“倭奴還有多少軍隊”伯顏頭也不抬,看著眼前的沙盤問向忻都和洪茶丘,“幾次血戰,卑職估計,倭軍隻剩下4萬多人,其中禦家武士還有約到2萬,藩兵1萬出頭,足輕約人”忻都迴道,洪茶丘也點了點頭。
“禦家武士本王大概知道他們的作戰方式和戰力,藩兵的情況如何,這邊的足輕怎樣,能作戰否”伯顏問得很細,洪茶丘和忻都都如實報告了情況,當得知金方慶陣亡的消息時,伯顏歎了口氣道“他對倭軍的虛實是最清楚的,真是可惜啊”。
頓了頓,伯顏說道“現在看來,這禦家武士的戰力還是不錯的,不過這裏的禦家武士,跟北九州的比起來,卻差了些經驗,與我軍對戰的經驗”,忻都說道“可我們畢竟...”;
話還未說完,伯顏擺了擺手道“我知道你們失利了,不過這倭軍的損失要比你們大得多,要是這19萬幕府軍不是這裏的,而是北九州的,哪怕裏麵隻有9萬是禦家武士,你們也早就死無葬身之地了;
可是,你們現在,還能跟他們對峙,這不很說明問題嗎,至於失利,一是兵力相差太過懸殊,二是地利不在你們這邊,所以,千萬別高看了這所謂的禦家武士”;
伯顏笑了笑,接著道“至於這些藩兵,比起北九州少貳景資和肥後藩藩主的藩兵,差得很遠,不光是沒有對戰經驗,而且不聽號令,各自為戰,如此看來,不過烏合之眾罷了”;
“至於派來的所謂足輕,跟北九州那些好歹還有點拚命保家的農民相比,這些人,不過是些混飯吃的土雞瓦犬罷了”伯顏說完,又吩咐道“大軍先駐紮在這裏,我們出去看看地形”,說罷,在一大群將領和護衛的簇擁下,走出了大帳。
伯顏從第二道防線沿著通道一直走到第一道防線,他點點頭,說道“金將軍確實是個人才,可惜了”,大家都怕倭軍突然殺過來,紛紛要求伯顏趕緊迴去。
伯顏搖搖頭,笑道“幾千護衛和將領,還怕幾個倭奴的一波衝鋒嗎,諸位放心,石田和新兵衛絕不會跑來的,我們不急,慢慢查看”。
石田和新兵衛也得到了伯顏率大軍到來的消息,不過,他們還有近5萬人,駐守的地方也加強防護,他們不相信伯顏會不顧一切的攻擊他們,而且,前後已經派了3波求援信使趕往鐮倉了,他們相信,北條必會有所反應的。
得知第一道防線忽然跑出數千衣甲鮮明的元寇,他們雖有疑慮,但也不相信是伯顏親來,而且,他們對金方慶原先擺下的這個“卻月陣”很是忌憚,也想到伯顏肯定會派兵加強第一道防線的防守。
如果元寇已經得到大的增援,故意跑出幾千人引誘他們,他們一旦出動,勢必會鑽進口袋,尤其元寇兵力已經得到大的加強的情況下,貿然攻擊,就是送死,到時,救都不好救。
因此,有人跟他們報告這個情況時,兩人像心有靈犀一樣,互相望望,都點了點頭,笑了笑,心想:想讓我們送死,嗬嗬,可惡的元寇,我們才不會上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