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讓王侃沒想到的是,倭軍卻停止了進攻,他觀察了一天,知道倭軍也已是筋疲力盡,是在等待援軍,他何嚐不在等待呢。


    不過王侃的運氣還是不錯的,洪茶丘聽聞倭軍全力反攻,他非常清楚赤阪城對大軍的意義,馬上親率8000人帶著大批軍資翻山越嶺來援,至於占領的長門周防其他地方,他總共隻留下了5000簽軍防守,因為那些地方就算失守了也沒什麽,遲早奪迴來便是,但是赤阪城絕不相同。


    說起來洪茶丘雖然在周防,但是離赤阪城直線距離不過百裏,送信的用了2天2夜才把塘報送到他手上,而他在花了一天時間安排防守和收集物資後,帶8000人日夜行軍,足足用了近3天時間才趕迴赤阪,因為這日本的地形幾乎全是山川樹林,行軍和運輸都非常困難。


    除了關東平原,整個日本地形沒有一塊是適合大規模用兵的,而且山川地形甚至遠比嶺南還要複雜,加上又是幾個大的島嶼所組成,四麵臨海,所以曆史上日本從未形成像中國王朝那樣大一統的局麵,雖然有政治中心,但是各地仍是以封建藩主自治為主。


    洪茶丘的8000人攜帶大量繳獲和收集的軍資趕到赤阪城時,赤阪城已經息戰幾天了,洪茶丘根據斥候遊騎的報告,以及他自己的觀察、分析和判斷,斷定倭軍是在等待北九州5藩藩主的兵力集結增援,一旦集結基本完成,藩軍和禦家武士就會聯合起來再度對赤阪城發起猛攻。


    現在藤原的禦家武士還有3萬在防守博多,並未全力以赴,赤阪城雖然堅固無比,但也經不起長期大規模的進攻,在傷亡近4000人後,洪茶丘和王侃目前還能集結大約—人的兵力,這兵力隻要有足夠的軍資,加上赤阪城的先要地形,至少可擋6萬大軍20天以上的高強度猛攻。


    實際上,藤原和少貳也集結不了6萬大軍,由於北九州也是多山的複雜地形,從少貳景資以別當身份向5藩發出全部動員命令,到築前、築後、豐前、豐後這四藩的約藩兵集結,至少用了10天的時間,至於肥前,因為據報元寇準備從平戶進攻,所以沒有派出藩兵前來。


    南九州的大隅、日向和薩摩,此刻還沒有得到任何元寇入侵的消息,也就談不上什麽增援,其實,幕府已經派人過來通知了,但是因為洪茶丘占領了長門,送信的也過不來。


    倒是天皇,雖然與幕府不合,也想與蒙元和談,但此刻也要先擊退元寇再說,因此天皇的信使倒是繞過長門,從四國過來到南九州,不過因為從京都過來路遠難行,還要漂洋過海,所以此刻天皇信使也未趕到南九州。


    中部的肥後藩,扼南九州通往北九州的要地神奈浮橋和八重嶽山穀,此刻雖然接到了少貳景資的元寇入侵報警,但是一來兵力有限,二來神奈浮橋和八重嶽山穀都要防守,要準備隨時接應北上增援的南九州各藩的援軍,因此也沒有派兵來支援。


    藤原剛開始集結禦家武士並發動猛攻的5天時間裏,少貳景資僅集結了萬餘兵力,又用了10天時間,差不多半個月了,才集結了不到武士,因為肥前沒有派兵來,即便加上少貳和家臣的1300名守護,也隻有多人,遠不到當初預想的人。


    藤原堅持要在博多留下禦家人防守,這樣,進攻的兵力隻有藤原的多人加上少貳景資集結的北九州4藩的多人,共人再次向赤阪城發起反攻。


    盡管根據少貳景資多年在築前和豐前治理的經驗,以及當初他親自主持赤阪城修建的情況,少貳景資認為要想攻破如今重兵防守的赤阪,至少要人猛攻一個月,其中半數時間都要進行高強度的連續進攻才能奏效,尤其是元寇如今不缺少糧食和水源的情況下。


    赤阪城修建的極其刁鑽,猶如大陸四川的釣魚城和淩霄城一般,想用奇兵攻破幾無可能,隻能正麵進攻,而想靠區區人攻破赤阪,是不可能的,絕不可能。


    少貳景資雖然非常清楚,但是藤原堅持不派援軍,實際上,藤原此刻也確實派不了援軍,因為博多灣,元軍在離海灘不遠的地方,以兩處高出海麵的礁石為基地,派出大量船隻晝夜從壹岐運來砂石,並出動大批工匠在海中作業,不到十天時間,就將2塊礁石連成了一體。


    在這塊人工築成、高於海平麵的砂石平地上,元軍以3門迴迴炮日夜轟擊石牆,而不遠的海麵上,還有2艘大船,也載有2門迴迴炮,從不同角度對石牆開始轟擊,因為投石車的精度很差,這種多角度的轟擊很大程度上彌補了精度的不足。


    迴迴炮石彈都塗有火油,一落地要麽炸開石塊飛濺,要麽火焰肆虐,所過之處,猶如地獄一般,一切都被砸毀燒毀,藤原的禦家武士根本連300米內都不敢靠近,隻等著元軍如果登岸,就馬上上前廝殺,但是元軍沒有任何動靜。


    無論是藤原還是少貳,現在都已看出來,元軍大規模登陸或準備登陸的地方就是長門和築前,至於肥前,雖然傳來消息平戶打得很激烈,但是他們都認為,那隻是虛張聲勢,真正的登陸點就是長門和築前。


    登陸攻占前者不僅能隔斷北九州和本州的聯係,而且將來還可以作為向關東平原進攻的基地,登陸後者則可以形成席卷北九州之勢,一旦築前陷落,起碼肥前和豐前不保,大宰府失守也隻是時間問題。


    在這種情況下,少貳景資也不好再對藤原的防守方針提出什麽意見,盡管他深知靠這人拿下赤阪城絕無可能,但是,他還是有些僥幸,萬一大家萬眾一心,不顧生死,元軍終於不敵,潰逃了呢。


    藤原把多禦家武士的指揮權也交給了少貳,少貳景資將這人分成了4隊,準備發起波浪式進攻,前麵的死傷殆盡了,後麵馬上繼續,不讓元寇有喘息之機。


    少貳景資深知此時此刻,隻有所有人都準備有死無生,才有扭轉戰局的可能,他集合了自己和家臣的1300名護衛,抽出倭刀,大聲道“今日有死無生,有我無敵,說起來人總有一死,佛家說人死後會進入六道輪迴,我死後,願世世轉生為人,為國家趕走外敵,哪怕世世戰死,我也在所不惜”。


    家臣和1300名護衛都深受感動,都抽出刀來,大喊道“有死無生,世世報國”,隨後,跟著少貳景資,衝鋒在了最前列。


    洪茶丘在城牆上看到這一幕,也為這位9年前曾擊敗他們的藩主感到佩服,他看到少貳景資擺出的陣勢,已經猜到了他的用意,盡管他不認為這樣做就能攻破赤阪,但還是暗暗心驚。


    尤其看到少貳景資完全不顧性命,帶著自己的家臣和護衛帶頭衝鋒後,這種驚懼又增加了,9年前失敗的陰影縈繞在他的腦海,盡管那次失敗很大程度上是颶風的原因,但是,他們被少貳景資阻擋在大宰府而且傷亡慘重卻是不爭的事實。


    洪茶丘下了城牆後,對王侃說道“我不管金將軍那邊如何兵力不足,萬不得已,他可以先退出出雲和石見,但是赤阪城他必須派兵增援,你馬上派人出城告知金將軍,讓他無論如何要派5000精銳過來增援,對了,要帶足守城所用的物資”。


    王侃並未參加9年前的征東戰役,以為失敗隻是剛好遇上了颶風,現在見少貳景資不要命的衝鋒,正在好笑,這打仗不是兒戲,不是靠勇氣就能勝利的,如此打法,跟送死有什麽區別呢。


    因此,他不太認同洪茶丘的提議,認為未免過於看重倭軍了,他迴道“啟稟副都元帥,金將軍目前所部隻有餘人,北要防守石見和出雲,阻擋幕府禦家大軍南下,南要扼守和歌山,阻擋安藝和備後2藩的藩兵北上,這點兵力,防守都不夠,哪裏還能抽兵增援”。


    “本帥不是說了嗎,萬不得已,可以放棄出雲和石見”洪茶丘有點惱火道,“放棄石見,副都元帥是忘了淮王轉來的陛下的旨意嗎”王侃毫不退讓道。


    “陛下旨意”洪茶丘喃喃自語了幾遍,然後長歎了一口氣道“石見是不是有大銀礦,沒有試采之前,都無定論,至於試采,也要至少守住赤阪,等淮王大軍到了,站穩腳跟,再派工匠前去試采啊,唉”;


    頓了下又說道“不過你所言也有道理,我們現在能守住石見當然最好,你還是派人去轉告金將軍,若是情勢許可,可以派兵過來增援,要是不行,就依托山地節節抵抗,讓出出雲,站穩石見即可”,“末將遵命”。


    金方慶早就聽到了倭軍藤原部大舉進攻赤阪城的消息,但是他也苦於無兵可以去增援,因為他既要防備幕府的至少5萬禦家武士和6萬足輕從美作、伯暨進攻出雲,從而威脅石見、長門和周防,還要沿和歌山布防,阻止安藝、備後2藩的藩兵北上進攻石見和出雲,而他隻有人,兵力是遠遠不夠的。


    即使出雲和石見有很多的山川可以布防,完全可以依托這種地形節節抗擊,但是幕府如果真的動員十幾萬人來攻,也還是守不住的,能抗擊多長時間也很難說。


    何況按金方慶探聽到的情報,幕府如果準備全麵開戰,在關東掃地為兵,僅直屬19藩即至少可以召集10萬武士和15萬足輕,這還不要說不直屬但聽命於幕府的8藩。


    如今的情況很微妙,幕府因為元軍在長門登陸,阻斷了消息,雖然已經知道元軍在長門登陸並攻陷了赤阪,但是認為藤原有6萬禦家武士,同時想當然的認為少貳景資集結北九州5藩的兵力少說也能達到4萬,既然有10萬之眾,想必是能夠反攻並重新奪迴赤阪城的。


    但北條等人對北九州的情況完全不了解,想當然的認為博多有40裏長的石牆,元軍9年前在此吃過大虧,應該不會再在這裏登陸,即使有些船隻,更多還是虛張聲勢。


    北條也不知道藤原在北九州裁撤藩兵的事情,實際上,少貳景資現在費了老鼻子勁,用了足足半個月的時間,才勉強集結了多藩兵,哪裏有4萬藩兵呢。


    此時北條已經在鐮倉等地集結了9萬禦家人和近12萬足輕,但在情況未明之前,也不敢擅動,畢竟京都的那位據說也在大規模集結兵力。


    由於長門失守,赤阪城淪陷,加上外海也被元軍船隊封鎖,消息到達鐮倉十分困難,直到長門登陸20多天後,幕府才得到比較準確的消息,然而,考慮到天皇不知為何在京都集結兵力,北條也沒敢全軍出動去進攻出雲,隻派遣了4萬禦家武士和6萬運糧足輕前往出雲。


    從關東平原出發到出雲,沿途會匯合效忠幕府的10個藩的藩兵,到出雲時,會有至少10萬武士和13萬以上的運糧足輕進攻出雲和石見,加上安藝、備後2藩的藩兵北上騷擾元軍,至少在北條看來,是穩操勝券。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再造華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剩套褲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剩套褲漢並收藏重生之再造華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