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倍跟阿土、錢七等人到了碼頭,碼頭的林家守備已經得到了指令,不過還是要給些好處才給他們劃碼頭範圍,錢七早有準備,守備見到錢財,這才叫來幾個人,圈畫起碼頭來,阿倍見給他們的地盤隻有不到一裏長,寬隻有50丈,還都是在雜草叢生、亂石嶙峋的泥灘上,眉頭皺了起來道“這什麽碼頭啊,船隻如何靠岸,人怎麽登陸呢”。


    守備輕蔑的說“林家的碼頭海灘就這麽些,你們想要好的多的地盤,那就再找族老們去”,錢七使了個眼色,幾個人都沒吭聲了。


    等守備走了,阿倍道“這地方不好好整修是沒法用的,棧橋也沒有,人沒法上岸”,錢七點點頭道“都知道,但現在隻能先這樣了,好在長度還行,隻要船不是太大,看到岸上的旗幟的標誌,還是能靠過來,至於整修的事,等大公子迴來再商議吧”。


    幾個人都歎了口氣,錢七又問道“阿倍,準備什麽時候走”,“現在這個樣子,我走的也不踏實,至少等大公子或呂世伯迴來,把這灘頭的事有個大致的落實,我再走,也好跟委員會說清楚,否則,真的再帶兵過來,這裏可沒法登岸啊”阿倍皺著眉頭道。


    錢七也歎了口氣,道“要整修的話,人手要就地召集,估計能招到人,但是這花費必不少,我看等大公子迴來商議好後,你再走,否則,下次帶兵過來沒法靠岸就麻煩了”。


    5天後,呂征迴來了,還帶來鄭先生轉交的一封信,是宋室攝政王弟弟,馬尼拉代樞密使、越王趙焗寫給呂世明的,當年宋室敗亡,王公大臣大多隨張世傑南下潮汕,但越王卻從湖南南下,到了雷州,他見宋室無望,便想投奔早早跑到海外經營的兄長。


    在雷州時,這位越王隨從護衛加起來僅剩數十人,還是得呂世明相助,才帶著百把號護衛和眷屬渡海亡命呂宋,因此,當他聽說呂征到呂宋時,便給了很大幫助,否則,林家是不會給出一塊地給呂征做商行的。


    現在,聽幕僚鄭先生說起呂世明也已到呂宋後,趙焗就趕緊寫了一封信,交呂征帶迴。


    呂征迴來後,呂世明還在仁牙因,但讓韓三帶的信卻到了,大家問了下韓三,知道此行有驚無險,而且談的還很融洽,都是大喜過望。


    大家商量了整修海灘的事,呂征讓錢七先計算一下大概需要花費多少,太多了就去想辦法籌錢,不多的話就馬上招人開幹,但不管怎麽說,3個月內必須整完。


    因為從農曆4月起,直至農曆11月底,南洋都是颶風季節,而自從蒙元占據瓊州後,呂宋這裏不要說前宋室那幾家了,林、白二家與大陸也少有商路往來,如此,便沒有什麽可避大風之處,從瓊州過來,隻能選12月到3月底的這段時間,其他時間,因為沒有泊船之處,颶風一起,會非常危險。


    阿倍迴去瓊州,要把這邊的事情跟委員會報告完,然後形成決定,再把兵、財、物、盔甲刀劍等準備好,至少要2個月時間,而且船太少,才7艘,呂征決定跟阿土一起去港口拜訪幾個商人,看能不能租幾艘船,然後跟己方的7艘船一起返迴瓊州。


    拜訪了整整2天,才找到2家願意租船去大陸的商人,但是租金實在太貴,不過也沒有辦法,最後大概計算了一下現有的錢物,租了5艘商船跟阿倍和山妹帶的7艘船一起迴瓊州,不過考慮到來時還要運兵和各項物資,所以這5艘船要2個月後才能迴呂宋歸還。


    瓊州,最大寨,委員會聽取了阿倍從呂宋帶迴的消息,並看了呂世明帶迴的信,高建國首先開口道“大家看下一步怎麽辦”。


    自從呂世明和山妹等人帶兵去呂宋後,第二寨和最大寨的合並驟然加快,在想辦法驅走了最大寨的一個寨主後,又加入了一個3寨主到委員會,於是2寨很快合並了。


    合並後的黎寨有近軍民,大部分是黎人,直屬委員會的武裝力量則增加到了戰兵600人(包括冼真的300人,已經訓練為戰兵了),預備兵約1600人(其中女兵100名),可謂兵強馬壯,稍加訓練和武裝,可以說在這瓊州島上,已是無敵的存在了。


    王文清因為年紀大了,退出了委員會,這樣,委員會還是15人,除去張賢元、彭成龍和呂世明3名在外的委員外,12名委員都在黎寨,2名候補委員1名劉德富跟彭成龍一起去了雲南,還有1名張文燦則在寨裏。


    冼南海最先發言,他說道“隻要盔甲刀劍到位,派出500兵力應該不成問題,這隻是第一批,以後看形勢發展還可以再派,畢竟,呂宋對我們的價值不亞於,將來甚至還會高於瓊州”,接著看向了黃文斌。


    吳海軍也點了點頭,說道“眼下蒙元還很強大,我們隻能慢慢積蓄力量,瓊州畢竟還是屬於蒙元的宣慰司轄地,我們在這發展2年多了,但是效果有限,至今未能控製全路,甚至連第一寨都還沒拿下;


    更重要的是,即使我們有了拿下全路的實力,也不敢貿然行動,畢竟,官兵從雷州等地過來增援太快了。


    但是呂宋不一樣,它不在蒙元轄地範圍,如果搞得好,2年內拿下應該沒有問題,而且呂宋有包括馬來番在內的近40萬軍民,又有早已開辟好的南洋、西洋航線,獲利遠比瓊州大得多,我的意見,是加快對呂宋的滲透和控製,要派更多的人過去,盔甲刀劍,還有碗口銃,都要大量帶過去”。


    眾人紛紛點頭稱是,隻有黃文斌苦著臉道“眼下我這裏因為實行了工分製,礦石的開挖和采集確實加快了速度,量也在增加,但是會煉鐵的人不夠,每天采挖的礦石不能全部冶煉出來,結果堆如山積;


    更重要的是,會打造兵器盔甲的軍匠少的可憐,連把我們現有的武裝力量,包括戰兵和預備兵都裝備齊全也很難,按目前的進度,起碼還要3個月左右的時間才能裝備齊全,哪裏還有多的人手去打造呂宋島上的盔甲刀劍。


    至於什麽碗口銃,我也知道工藝不過關,但是現在除了我和江同,就沒一個人知道膛壓和氣泡是怎麽迴事,教也不是一時半會就懂的,試製的那8杆,都是最多放3次就不行了的,距離也遠達不到後世明...我們理想的射程;


    也就比弓弩稍微遠一點,當然,鐵子的威力比竹箭要大得多,但是就這種劣質貨,現在也人手不夠,這8杆已經是我跟江同帶著2個徒弟熬了多少夜才弄出來的,如果實在需要,也可以全部帶去,但是盔甲兵器,現在實在沒那麽多”


    黃文斌說的都是實話,所有人都皺起了眉頭,沉默了一會,冼南海說道“我們原先那寨裏劃過來的千餘團練,本來是有武器的,盔甲是不多,不過暫時也不用都換吧”。


    “你那些兵器,五花八門,不要說製式,連形式都各不相同,盔甲你們覺得能用也行,不過劃過來的團練除了早就過來的冼真的300人有100多付盔甲外,後麵劃過來的上千團練盔甲總共不到100副,也就是說,絕大部分沒有盔甲,你們覺得不要也可以,那我就少做一些”黃文斌道。


    “那可不行,還是要整齊劃一才看起來像支軍隊啊”王濤搖了搖頭道,高建國點了點頭,問黃文斌“洪宇,現在一個月能做多少盔甲兵器”,“製式兵器約300件,弓弩200副,盔甲約150套,箭支約4000支,這已經是我們最大的產量了,還要加班加點....不,熬夜才能作出來”黃文斌迴道。


    “我們不是還有改進的黎人長弓嗎”李烈興突然問道,黃文斌點點頭道“是的,這個我沒有計算進去,因為這是本有的兵器,隻是改進,有多少我可以改多少,除了收集材料需要點人手和時間,其他的都不用,所以我沒有把這個當做產量”。


    “呂宋那邊不是有很多前宋的軍匠嗎,貧道原先有個徒弟,去過呂宋,迴來時跟貧道說過此事,怎麽這次迴來沒見你們帶過來一些人呢”黃道婆忽然問向阿倍。


    “是不是有很多軍匠在呂宋,阿倍這次去的匆忙,也不是很清楚,不過就目前呂宋的情況看,五大世家並列,就算有好的軍匠,也早被這五大世家所用了,零散的應該很少也沒什麽用,呂爺也才剛過去,我們還沒站穩腳跟,所以這次迴來沒帶什麽軍匠過來”阿倍也是實話實說。


    幾個人都點了點頭,高建國又問向黃文斌“這樣,洪宇,你這個月的所有產量都不要武裝我們自己了,我們反正有時間,全部產量都交阿倍一個月後帶迴呂宋,那剩下的6杆碗口銃,也交阿倍一起帶走”。


    所有人都在點頭,隻有王濤問道“這樣的話,什麽時候才能拿下第一寨呢”,“現有兵力兵器已經足夠拿下第一寨了,並不需要補充太多的盔甲兵器,至於將來進占瓊州,我們那時候會有足夠的兵器盔甲的”高建國堅定的說道。


    說到碗口銃,吳海軍忽然問阿倍道“據說那呂宋島上不缺硝石和硫磺,是嗎”,阿倍迴道“是的,呂爺說那裏盛產硫磺,硝石也很多”。


    “哈哈,那就妥了,這瓊州硝石不多,硫磺更是稀缺,原先彭玄風都是高價從澄邁、儋州和乾寧買一點點迴來,根本不夠用,將來這碗口銃要起大作用,沒有足夠的火藥可不行”王濤大笑道。


    高建國也笑著點了點頭,向黃文斌說道“我看火藥就在呂宋島生產吧,你把配方交給阿倍,一個月後他帶過去”。


    “我們能運多少兵過去”冼南海問道,“一共12艘船,可能要分2個地方運,時間來得及的話,颶風來臨前至少可運3次,第一次因為要運金銀物資,最多去120人,第二次和第三次可以每次運240人左右沒問題”阿倍迴道。


    “第二次也要運物資,呂世伯他們要把買賣作起來,不多弄點這邊的特產過去是不行的,所以第二次也隻能去120人,第三次可以運240人,在颶風到來前總共可以運兵480人,怎麽樣”高建國問向王濤、吳海軍和冼真。


    “我們目前隻有600戰兵,一下過去這麽多,還怎麽打仗呢”冼真苦笑道,“戰兵隻過去180人,預備兵300人不就行了嗎”高建國說道,“可是預備兵大部分盔甲兵器都不全啊”吳海軍也苦笑道。


    “把預備兵中的團練挑選出來,他們不是有些盔甲兵器嗎,把他們的盔甲兵器收集起來,能裝備多少人是多少人”高建國說道。


    眾人想了想,都點了點頭,“誰帶兵過去,阿倍嗎,呂青竹那邊可是要會練兵的人”冼南海說道,“我有2個人選,冼真和張文燦,大家看誰過去”高建國問向眾人。


    大家討論了一會,決定讓冼真帶兵過去,一是他是正式的委員會成員,他過去就等於在呂宋有2個委員會成員;


    二是冼真原先一直在最大寨帶團練,有帶兵打仗的經驗;三是冼真從剛過完年帶兵過來已經1個多月了,對王濤等人的練兵方式很是熟悉,而且也很認同,所以練兵、帶兵和打仗都不成問題。


    當然,還有一個理由大家在心裏沒說,那就是,冼真是最大寨的人,委員會如今有4個最大寨的人,好歹也要派個代表過去呂宋或安南,安南去不了,呂宋肯定是要去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再造華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剩套褲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剩套褲漢並收藏重生之再造華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