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大帝在禦花園設宴,請的人隻有漢臣盧世榮、前太師之子、領禦史台大使史世德、南臣呂文煥、從征倭前線趕迴的忻都、鎮南王三子脫不花、西北都元帥出伯,以及陪同的皇後南必、太子真金和太孫鐵木爾,一共10個人。


    雖是新年,但菜式卻很是簡單,或許因為年紀太大身體還在不住發胖的緣故,大帝這兩年聽從皇後的建議,已經很少進食太過油膩的食物,多數時候改為素食,烹調之法也多學宋人,草原胡人烹調之法宮內已是日益減少。


    大帝照例舉杯,向大家祝賀新年,並表揚各位臣工去年一年的辛勤努力,使天下大體承平,國威日益布於四方,眾人都三唿萬歲,方才舉杯飲酒。


    大帝聽到三唿萬歲之聲,笑了笑搖了搖頭,半開玩笑半認真的道“人有生老病死,乃天意使然,朕也不例外,從來世上可有萬歲之人,又何來萬年之國呢”,脫不花趕緊說道“皇祖父身體如此健朗,定能健康長壽”。


    “哈哈,我的好孫兒,健康長壽也不等於是萬歲啊,如何能活一萬歲呢”大帝大笑道,“陛下,秦始皇曾遣人到海外仙山,尋那長生不死之藥,雖未找到,但傳言猶在,陛下如有意願,也可遣人出海”史世德連忙接道。


    大帝搖了搖頭“秦始皇焚書坑儒,又妄想長生不老,結果國柞二世即亡,月有陰晴圓缺,人有生老病死,乃是天意,豈可逆天而行,朕非怕死之人,豈可作那勞民傷財之事”,“陛下仁德,功過三皇、德邁五帝”出伯趕緊恭維道。


    大帝搖了搖頭“朕何德何能,敢跟三皇五帝並列,好了,且不說這些虛禮客套之詞,朕今日設宴,找諸位愛卿前來,卻是有事商議”,“陛下請講,臣等洗耳恭聽”。


    大帝轉向盧世榮“盧愛卿,國家錢糧之事如何了”,盧世榮微微皺了皺眉道“國家年年用兵,寶鈔日益貶值,民間已抵製寶鈔,軍中尤甚,現已有部分地方金銀又開始流通,銅錢更是到處流行,甚或有用鐵錢者”。


    “鐵錢”大帝有點愕然,盧世榮點點頭道“川中之地,產銅甚少,金銀查禁又嚴,寶鈔被抵製,故民間有鑄造鐵錢者”,大帝沉默半晌,說道“朕欲廢止寶鈔,流通金銀銅錢,愛卿以為如何”。


    “陛下,金銀之數無論朝廷還是民間,都沒有大量的儲備,銅錢雖多,但產地不一,運輸起來也多有不便,寶鈔雖然貶值,但還並未徹底淪為廢紙,臣的意思,金銀銅和寶鈔一起流通,但鐵錢,不倫不類,而且帶在身上又多有不便,臣意禁止流通”盧世榮迴道。


    大帝點點頭“愛卿之意甚好,便依愛卿,兩日後由愛卿擬旨,朕這裏用印即可”,“臣遵旨”。


    說到金銀,忻都忽然說道“陛下,我等征倭之時,在那長門、石見等地,卻有些蹊蹺之事,怕是有金銀在此地”,“倭國金銀自然也是有的,隻是恐怕數量也不會多,而且,貿然搶掠,隻怕會使當地民生動蕩,亦可能惡化與東瀛幕府的關係”大帝搖了搖頭道。


    “關係,陛下的意思是...”忻都有點奇怪的問道;


    “征倭本是不得已之事,朕的意思,本是想讓幕府通商,讓幕府和天皇上表稱臣即可,後來劉整、呂文煥等南臣說道南方白蓮教聚眾之事,朕意遷南民前往北九州屯田,如幕府與天皇準允,朕是不想動兵的,如幕府與天皇有改悔之意,朕也可馬上息兵”大帝道。


    “原來如此”忻都明白了“陛下的意思,是邊用兵邊與幕府和天皇議和,故而不願惡化在當地的關係”,大帝點了點頭,但忻都下麵的話卻引起了大帝的興趣“陛下,臣說的並不是搶掠當地百姓藩主的金銀,而是當地可能有產銀之地”。


    “產銀”大帝忽然來了興趣,說道“忻都愛卿,不必著急,你慢慢說來”,原時空曆史上石見銀礦也是此時有發現,但直到30年後才有開采,大規模開采則更要等到50年後,但在這時空,銀礦的開采時間卻大大提前了。


    聽忻都說完洪茶丘主要是金方慶的發現,大帝道“雖然沒有確鑿發現,但還是值得勘察,愛卿帶朕口諭前去,令洪茶丘、金方慶務必進抵石見一線,派人大規模勘察”。


    忻都尚未迴複,南必皇後道“陛下還是起草一份令旨讓忻都愛卿帶去,先知會淮王,然後前往長門傳達令旨,如此,諸將必不敢怠慢”,大帝點點頭“就依皇後”,忻都也趕緊迴道“臣領旨”。


    “若是確有發現,朕便暫不去考慮議和之事,大軍還需增援”大帝道,接著又問盧世榮“糧食征的怎麽樣”,“迴陛下,糧食征收定額已下發各地,目前除河南行省和江西行省外,其餘各地都能按時完成”盧世榮迴道。


    “海南海北宣慰司情況如何”南必皇後插了一句,又有意無意的瞟了一眼呂文煥,“海南海北宣慰司那邊已經答複沒有問題,僅瓊州路一地,就可繳糧20萬石”盧世榮趕緊迴複道,皇後點了點頭,笑著道“看來這宣慰司,黎獠之地,卻是糧食富足”。


    “黎獠糧食,哪有紅河三角洲的多”脫不花忽然接道,大帝聞言大笑起來“孫兒,你且說說看,那三角洲糧食如何多法”,呂文煥本來被皇後看了一眼,想起先前堅持要求減免宣慰司糧食征收定額的事,額頭已經冒出汗來,如今聽脫不花這麽說,長舒了一口氣。


    “孫兒已找人探查過,那紅河三角洲占地約有2個瓊州路大,但卻是在一個大的穀地中,全是雨水充足、土地肥沃的平地,足有至少10萬頃之地,稻米1年2熟,可養活至少1500萬眾,而安南僅數百萬丁口,至少1半的糧食可供國家之需,每年征收數百萬石不是難事”脫不花道。


    “哈哈,孫兒聰慧,不是隻看紙麵塘報,亦不是隻聽傳言,而是派人實地勘察,有此皇孫,大元必能千秋萬載”大帝大喜道。


    “可是,雖然有糧,如何運出呢,我聽聞那安南北部盡是崎嶇山路,糧食運出,頗為艱難”太孫鐵木爾問道。


    “此事易矣,安南臣服後,我可征發安南數十萬青壯,在北部開山修路,在新安府擴大碼頭,不需兩年,至少可修2條陸路到達雲南之地,在新安府可行大船通廣西;


    那安南從前宋年間到現在,除了6年前我朝征伐,因水土不服作罷外,其境內並未遭兵禍,青壯幾乎沒有什麽損失,正好征發來修路和擴建碼頭”脫不花道。


    大帝連連點頭,“妙”出伯也恭維道,“然則何時出兵平安南呢”太孫顯然不想讓脫不花把風頭占盡,“7、8月,最熱的暑季”脫不花迴道。


    “什麽”大帝以為自己聽錯了,所有人都是一臉驚愕看向脫不花,鐵木爾笑了笑,心想道:看來這個小堂弟還需要曆練才是,做人別太張狂了。


    “孫兒知道上次出兵便因為暑熱,軍中疫情多發不得不作罷,但皇祖父可曾知道,這種季節安南人雖比我中原人適應一點,但也不是全無損失的”脫不花道。


    大帝點了點頭“孫兒,說下去”,“據孫兒打探到的情況,當時安南軍中亦有五分之一的軍士染疫,其北部防線,因軍士多有疫情,至少有3處兵力不足,通往升龍的門戶大開,但我軍因近4成軍士染疾,竟無力進犯,以至功敗垂成”脫不花道。


    “那你此次夏日用兵,也病倒4成甚至5成軍力的話,如何進犯呢”鐵木爾問道;


    “孫兒已探知南方之地,中原人確有水土不服之弊,但也不是沒有辦法應對,孫兒已聽聞南人有熬製涼茶之法,可在很大程度上減少疫病,孫兒已在多方招徠人才到軍中,另外,瘴氣之事,孫兒也已了解,並從南人那裏找到了應對之法”脫不花又繼續說道:


    “暑熱對雙方來說都是不利的,並不在於哪一方,孫兒能找到應付暑熱和瘴氣之法,而且,屆時,孫兒會以對暑熱疫情抵抗力強些的南方漢軍和簽軍打前鋒,從青藏宣政院調來的大軍隨後;


    暑熱之時,安南軍中亦有大批軍士病倒,哪裏會想到我朝會在此時征伐,孫兒敢肯定,屆時安南北部必是門戶大開,毫無防備,即使我軍有3成軍士病倒,也一定可以底定安南”脫不花充滿信心地說道。


    “哈哈,好好好”大帝高興地手舞足蹈,說道“一旦底定安南,不僅南方各省糧賦可大幅度減免,我朝對外用兵亦沒有了後顧之憂”,出伯也趕緊恭維道“小王爺果然天資聰穎,假以時日,前途不可限量啊”。


    出伯這邊一說話,大帝才開始注意到他,問道“出伯,西北的情況如何了,海都有什麽動靜沒”,“迴陛下,海都拒絕和議,但因後繼乏力,亦無力再東犯,海都已退出沙州,但仍占據善、庭二州”出伯迴道。


    大帝點點頭“愛卿看海都會否撤出善、庭二州”,出伯想了想道“目前應該不會,一旦海都決定撤出,臣反倒擔心”,“哦,那是為何”大帝問道;


    “海都戰線太長,後方補給不易,西域又多是流沙之地,籌措物資艱難,但如他決定堅守善、庭二州,我方要遠出千裏戈壁收取二州,亦會陷入補給不便之境;


    大軍補給不易,一旦海都發現大軍前來,堅壁清野,放棄城池退兵,我大軍將自陷於絕地,若是派少數精兵前往,又很難拿下二州”出伯道。


    大帝點了點頭“那為何撤出反而更為不利呢”,“海都撤出,那就是後方物資已經籌集的差不多了,為縮短戰線,暫時放棄二州,然後奇兵突進,我方如占領二州,兵力會分的更散;


    宣政院的大軍撤往安南,臣等於要以現有兵力防守10州之地,海都奇兵突襲,後方險要各州都將陷於危局,一旦海都突破甘青防線,我朝就是拿迴100個善、庭二州,又有何用”出伯道。


    大帝神色凝重的點了點頭“但願海都今歲不會犯境,明年待孫兒底定安南後,朕會親率大軍,與海都會獵西北”,南必聽到“親率”二字,擔心道“陛下,你已是年過7旬之人,體態胖碩,腳又有疾,如何還能遠征”。


    “哈哈,皇後多慮了,朕覺得,朕還年輕的很,朕這畢生心願,便是崩於征途,豈可老死在這深宮大院之中”大帝笑道。


    第二天,正月初二,大帝執意要前往北郊狩獵,真金見大帝連行走都不方便,體態臃腫,右腳難行,要四、五個人才能攙著向前,苦勸大帝不要前往,大帝怒道“不是看在孫兒麵上,朕今日就廢了你,你怕苦怕累怕死,就在這宮裏看門好了,朕自與孫兒們前去”。


    到了宮外,南必皇後帶著一座巨輦等候在路邊,大帝搖了搖頭“皇後,朕說了,朕還很年輕,你這是為何,把朕的照月獅子駒牽來”;


    看著眼前的高頭大馬,大帝感慨萬千,他踩在2個宮奴背上,又在四個宮奴的攙扶下坐上了馬鞍,隨即對著皇後哈哈一笑“皇後,朕說了朕還年輕,我們都還很年輕,還有很多的事可以做啊”。


    南必也笑了笑道“陛下,年輕好啊,陛下心態這麽好,看來我朝必能長久昌盛”。


    南必一邊笑著跟大帝說話,一邊跟鐵木爾和脫不花不停地打手勢,兩人點點頭,趕緊去安排。


    大帝哪裏知道這些,他手揮馬鞭,哈哈一笑“今日朕感覺又迴到了20年前,狩獵漠南時的情景,孫兒們,咱們走,去燕山深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再造華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剩套褲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剩套褲漢並收藏重生之再造華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