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師多慮了”石田笑道“目前九州博多等地已築有近40裏長的石牆,藤原6萬人在那裏駐守,伯顏縱有通天之能,又豈可逾越”。


    “難道北九州隻有博多一處可以登陸嗎”日蓮道,北條聞言,馬上與諸將仔細觀察沙盤,良久,北條指著肥前道“難道還會在這裏登陸,但此處皆是山崖,隻有占領平戶島後,方有可登陸之地”。


    “平戶有多少人駐防”北條問向石田,“守護宇多的八百多人”石田道,“這麽點人”北條眉頭皺了起來,“平戶乃是小島,800多武士駐防在此,已是多的了,再多也容不下了,元寇若是占領此處後再登陸肥前,肥前藩主的藩兵,加上一日之內便可趕到的築後藩的兵力,足夠對付元寇了”石田道。


    “區區一個島和兩個小藩的兵力,便想阻擋元廷大軍登陸,石田君太樂觀了吧,9年前元寇不過3、4萬人,若不是神風,可擋得住元寇否”日蓮法師嗤之以鼻道。


    北條點點頭“9年前打敗元寇,其實多有僥幸,法師說得對,若無神風,勝敗還很難說”接著又問道“少貳景資現在在哪裏”,可憐原時空中,少貳景資這位當年擊敗元軍的首功之臣,早已被北條暗殺了,但這時空,北條卻還留著他,此時,忽然想起了此人。


    “藤原帶兵過去後,把他軟禁在大宰府,本來是要把他”新兵衛作了個往下砍頭的動作,然後接著說道“但怕引起他手下兵變,同時此人在北九州百姓中聲望甚高,故而也未敢輕舉妄動”。


    “太好了,此人還在,那元寇就不足懼了”北條道“馬上敕諭,晉少貳景資為別當,可統領北九州除藤原禦家人之外的5藩之兵,前往肥前抵擋元寇”。


    “執權,若元寇不從此地登陸呢”石田問道,“那就讓藤原在博多痛剿元寇,少貳景資還是要重用,因為這次元寇敗退後,本將軍準備開始異國征伐,渡海進攻高麗”北條笑道。


    “其實,元寇還有一個地方可以登陸”足利忽然說道,“哪裏”幾個人都有點奇怪的問道,“長門灘”足利邊說邊拿起一根木棍,指了指長門。


    “繞過對馬、壹岐,跑到長門,不顧後方,元寇就算不習水戰,也不會傻到這地步吧,何況還是伯顏”石田不屑道;


    “一會博多,一會肥前,一會長門,海岸長達數千裏,元寇如果執意來犯,處處皆可登陸,那難道我們準備到處分兵設防不成,兵法雲‘備分則勢弱’啊,執權”新兵衛也很是不解。


    “是的,不能處處分兵防守,那樣的話就算把鐮倉的兵力抽空,也不夠防守,而且我們多少還要留些人馬,防備京都啊”北條說道,“嗨”、“嗨”。


    就這樣,這時空的曆史把這個最後的選擇權給了元軍,這就是後來流傳於這時空的經典戰例:長門登陸。


    一艘小船靠在釜山港,伯顏和忻都立在船頭,範文虎、劉複亨、史柱等漢軍和水軍將領趕緊出來迎接,“末將不知王爺駕到,有失遠迎,敬請恕罪”範文虎十分機靈,趕緊抱拳道。


    伯顏皺了皺眉“何須這些虛禮,我們到營中去談”。


    釜山,這座高麗最南端的海港,此時已幾乎變成了一座兵營,營房鱗次櫛比,帳篷遮天蔽日,原有居民基本都已被遷走,隻剩下大軍在此駐紮。


    考慮到大船畢竟還是有限,這次雖然出動大軍17萬,但是戰馬仍然隻有不到5萬匹能登船,迴迴炮因為體積重量巨大,隻有9艘大船載運了9門;


    洪茶丘、金方慶帶3門,伯顏、忻都、劉複亨等帶5門,張宏範帶1門,但張宏範考慮到他主要是接應和保證後勤物資的,所以建議伯顏帶了6門,他的第三批船隊則一門都沒有。


    營房裏人喊馬嘶、旌旗蔽日,倒是頗為熱鬧,不過仔細打量,就會發現其實一切井井有條,雖然嘈雜但是絕不混亂。


    伯顏點點頭,走進了大帳,劉複亨等人也弄了一個沙盤模型,雖然不能跟伯顏大帳的那個相比,但也還是很清楚,尤其是北九州諸藩和即將登陸的幾個地方,標注的尤為顯眼。


    一進大帳,伯顏便看向沙盤,不住點頭,“諸位辛苦了”伯顏道,“為陛下和淮王盡力,是末將們的榮恩和本分”眾將齊道,伯顏點點頭,又笑著問向劉複亨“劉將軍,9年前的箭傷,可曾痊愈”;


    “末將身上早已痊愈,但心中受創實深,多謝王爺,這次征東還記得末將這把老骨頭,末將必身先士卒,宰他十幾個倭奴,以慰心中塊壘”劉複亨堅決的迴複道。


    “哈哈,好,將軍還年輕本王2歲,本王尚不覺老,怎麽將軍反倒成了老骨頭呢”伯顏笑道,眾將一起大笑,大帳中頓時其樂融融,完全不像是大戰即將來臨時的緊張和肅穆。


    “張副都元帥呢”伯顏又問向範文虎,“國公前日便前往了開京(平壤),正與杜禦史加緊調配糧食物資”範文虎迴道。


    伯顏點點頭,又道“大軍在長門和肥前一登陸,將軍就要趕緊派人收集戰船,盡快出發去南方,先運5萬漢軍和簽軍過來,家屬和墾荒民先不急,本王有預感,此戰必十分艱難,要盡快把備後兵力調來,補充前線戰損”,“末將遵命”。


    伯顏又轉向忻都“考慮到要先拿下平戶,方可登陸肥前,藤原的6萬禦家人雖然盡在博多,但北九州諸藩也不會一點準備都沒有;


    我軍不僅要登陸肥前,擊敗肥前和可能從築後趕來的藩軍,還要盡快插到博多防線後方,以策應劉將軍和史將軍在博多的登陸,2萬探馬赤軍看來是不夠的,再加上1萬侍衛親軍,共3萬人交你指揮”,“末將遵命”。


    伯顏又轉向劉複亨和史柱“二位將軍就帶1萬侍衛親軍、3萬漢軍攻打博多,如何”,史柱迴道“末將遵命,隻是4萬人攻擊博多恐怕難以成功,那裏有近40裏長的石牆,還有藤原的6萬禦家人駐守”。


    “哈哈,本王上次不是說了嗎,你們能夠登陸博多,在灘頭站穩腳跟,就算勝利,還有迴迴炮,本王大軍所帶的6門迴迴炮,你們帶走4門,先擱淺在海上轟擊石牆,周圍多設小船掩護即可”伯顏笑道。


    “還有,史將軍素習水戰,此次出兵,北條必派船前來攻擊我大軍,倭船雖小,但是十分靈活,從九年前的情況看,倭船並不會集結與我決戰,而是不停地騷擾,以求最大限度遲滯我軍並盡可能殺傷我軍士卒,從而達到讓我軍在登陸時戰力大大損傷的效果,史將軍可有處置之法”伯顏問道。


    史柱點了點頭“末將已經想到了,以小船對小船,大船周圍,要多布小船,大船甲板上,也要備幾艘小船,萬一倭船突破我軍外圍小船截擊,我軍仍可從大船上放下小船對敵,不過,最重要的是,不與其糾纏,遇到此種情況,放些小船對敵,大船繼續前行或繞行即可”。


    伯顏點了點頭“如此甚好,以小船對小船,不過重要的是,不與其糾纏,大軍繼續前行即可,實在不行,繞行也可”。


    3日後,伯顏迴到巨濟島,與洪茶丘商議了大軍出發的日期,同時跟他講了萬一遇上倭奴船隊,按史柱的方法應對即可。


    “本王大軍決定12月2日從釜山出發,洪副都元帥和金將軍12月1日就從巨濟島出發吧,一定要隱蔽前行,萬一遇上倭寇船隊,就作出前往博多登陸的樣子,然後再突然掉頭駛向東北”伯顏道,“末將遵命”。


    12月2日晨,釜山港外,戰船雲集、旌旗漫天,數百艘大艦整裝待發,數千艘小船遊弋四周,最後幾批將士正在登船,伯顏與前來送行的張宏範父子和高麗王室諸人一一拱手告別。


    伯顏又拉過張宏範“仲疇,10日後你便可帶隊前往對馬,安頓下來後,是援肥前還是博多,你可自行根據打探到的戰況決定,不一定非要等本王的令旨”,“王爺放心,仲疇明白,王爺保重”,“保重”。


    伯顏登上旗艦“乾元”號,旗艦上,帥旗和王旗迎風招展,顯得格外醒目,“出發”伯顏威嚴的下令,隨著旗語的傳送,一艘艘大船緩緩駛出釜山港,向著200公裏外的對馬島駛去。


    天空不知何時刮來一陣風,隨後下起了小雨,大風刮斷了最頂上的帥旗,但稍低的王旗還好,艦上眾將都有點變色,伯顏哈哈一笑,推開過來給他擋雨的油紙傘,大聲道“諸位休要畏懼,從來天人合一,天意即是人意,我大哉乾元,有何可懼”,說話間,雨收風住,晴空萬裏。


    “把王旗掛到最高位,帥旗可以稍低點”伯顏又吩咐道,眾將眼見如此神奇一幕,都紛紛高唿萬歲,興奮異常。


    第二天清晨,在風浪中顛簸了一整天的伯顏,已經吐得渾身無力了,但他堅持在侍衛的簇擁下走上甲板,“還有多遠”伯顏問一個航海千戶,“稟王爺,還得2天1夜,如果有倭船襲擾,時候還要延長”千戶連忙單腿跪稟道。


    “嗯,很好,起來吧,將士們辛苦了”伯顏溫和的點點頭道,隨後吩咐左右“搬張靠椅來,本王就在這裏跟將士們一起前行”,“王爺,海上風浪太大,您老又一直沒有進食,還是迴倉裏去吧”一個家奴跪下道。


    伯顏搖搖頭“數萬將士經得起風浪,偏偏本王反倒弱不禁風,去,休要聒噪”。


    甲板上的將士見王爺與他們一起在海上顛簸,堅持不下船艙,都是十分感動,不知誰喊了一聲“王爺千歲”,頓時甲板上一片“王爺千歲”的唿喊聲。


    伯顏十分滿意,大聲道“眾位將士,隨本王奮勇向前,目標‘對馬島’”。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再造華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剩套褲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剩套褲漢並收藏重生之再造華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