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宏範連連點頭“不過這樣做,王爺可是要冒一定風險”,“哈哈,打仗哪有一點風險都不冒的,你我都是征戰多年之人,可曾真正見過靠廟算就能定一切勝負之人”伯顏邊笑邊說道“為達成突然,本王甚至會比第一波先出發,等到九州諸藩以為還跟上次一樣時,洪茶丘已經到達長門了”。
6月中旬的大都,氣溫逐步升高,空氣也越來越讓人煩躁,大帝在議政殿來迴踱著步,“唉”年邁的大帝搖搖頭歎了口氣。
這段時間處理了許多軍國大事,伯顏、脫歡、出伯也都已領旨出了大都,但是這幾天卻有幾個漢臣轉來湖廣行省的一份呈文,同時附帶了許多的建議,意思隻有一個:請大帝收迴年初的承命,暫緩征收海南海北宣慰司的糧賦。
年初,因為征戰的需求,大帝聽從皇後的建議,曾下令從海南海北宣慰司尤其是宣慰司南部的瓊州等路征收糧賦,當時考慮到漢臣和南臣們的意見,沒有直接下聖旨嚴令,而是下文讓湖廣行省與海南海北宣慰司協商征收數額,也沒有規定必須上繳的期限,隻含糊的要求年內征收。
就在行省與宣慰司已經基本達成征收數額和期限時,西北戰報傳來,海都退卻,並準備放棄西域沙、善、庭諸州,於是漢臣和南臣遂一致要求停征或緩征宣慰司的糧賦。
西北雖然暫時處於對峙狀態,但海都並未臣服,朝廷還賠進去5萬怯薛大軍,甘涼瓜播諸州和西寧府也在此次防禦戰中付出了較大損失,如今還有25萬大軍駐防西北諸州,糧賦大部還是要來自內地。
從宣政院撤迴的10萬大軍,也是要為來年征安南做準備的,一樣需要糧賦,而且征南戰事一開,短時間也不可能馬上從安南征到糧賦,還得要內地的支撐,沒有大量的儲備,征南是不可能進行下去的。
不過,畢竟宣政院的大軍即將撤迴,臨走時也能從西北和青藏帶走一些補給物資,所以,緩征倒不是一個不能接受的辦法,但數額,大帝低頭想了想,吩咐道“叫史世德、呂文煥、劉整前來議事”。
諸人來到大殿,全部跪倒在地,等待大帝的訓誡,大帝隻是點了點頭,溫和地說道“諸位愛卿請起,坐下敘話”,眾人連忙起身,找地方坐下,幾人互相看了看,眼中都有喜色,估計大帝已經對到宣慰司征糧征賦改變了主意。
“諸位愛卿請求暫緩對海南海北宣慰司的征糧征賦,是何道理呢”大帝的問話並沒有疾言厲色,呂文煥大著膽子道“陛下明鑒,那海南海北宣慰司自前宋以來,十幾年兵戈不斷,年年征兵征糧征賦不停,加之我朝這兩年在該地亦是掃地為兵、淨倉為食,百姓困苦不堪,民間變亂頻起,懇請陛下停止在此地再行征收糧賦”。
“此地兵戈幾年前已經止息,百姓還未恢複元氣嗎,本朝隻在此地征收過一次兵糧賦,何來掃地為兵、淨倉為食之說,何況,那宣慰司南部的瓊州路,本朝有過征兵征糧征賦嗎”大帝緩緩說道,但兩眼卻已經射出了精光。
“這...”呂文煥頓時答不上來了,劉整趕忙接道“陛下,臣聞西北戰事已告一段落,海都雖未臣服,但已無力大規模東犯,此時正宜裁減西北軍備,如此,年初對宣慰司的征糧征賦之命當可以暫停”,呂文煥連連點頭“臣也是此意”。
“西北戰事,確實告一段落,正如劉愛卿所言,海都雖未臣服,但數年內已無力東犯,所以,朕確實準備裁減西北軍備,但朕隻是裁減卻非裁撤,諸位可聽清了”大帝依然緩緩道,劉整、呂文煥初聽裁減,本來還心裏一喜,但後來聽到不是裁撤,又開始心裏打鼓起來。
大帝仿似渾然不覺,繼續緩緩道“西北隻留出伯等率軍25萬鎮守,鎮南王脫歡將率10萬雲南兵從宣政院撤迴,但...”頓了頓,大帝又接著道“這10萬大軍將與邊境線上布防的10萬大軍一道,明年再征安南”。
“啊,陛下,自宋末以來,年年征戰,民間困頓不堪,請陛下暫息刀兵,以為萬民...”劉整話還未說完,大帝打斷道“朕是想息刀兵,但漠北那木哥、西北海都、遼陽乃顏、哈丹、安南陳氏、鐮倉幕府,他們讓朕息兵嗎”;
“這,陛下不是已經平定了...”呂文煥話沒說完,大帝對自己話沒說完就被打斷頗為不滿,狠狠的望了一眼呂文煥,打斷他的話道“安南糧產富庶,據使臣迴報,僅紅河三角洲一地糧產,便可抵江浙、湖廣等地數十路之糧,一旦拿下安南,朕可免嶺南11路5年的糧賦”。
聽到這話,劉整、呂文煥都不吭聲了,隻有史世德上前一步道“陛下,臣有話說”,“哦,二公子...史禦史有何話,盡管說來”大帝見是已故老太師的次子,因原先私下裏稱唿慣了,一時差點沒改過口來。
“陛下,征南大軍恐怕要數月才能從宣政院撤迴,而且,宣政院和西北應該還有一些糧草物資可為補充,安南既然是來年再征,可否先暫緩征收宣慰司的糧賦,待民間稍緩元氣,來年再一起征收,豈不更好”史世德毫無懼色,侃侃而談。
“嗯,不愧是老太師之子,年紀輕輕,就有如此遠見,朕便允你所請,暫緩征糧,但來年必須加倍征收,且不能遲於大軍征發前一月,所有征收糧草需在大軍征發前送抵大軍駐地”大帝的口氣忽然變得堅決起來。
啊,是這樣,劉整和呂文煥都有點喪氣,不過來年征收,多少能緩一緩吧,要是那時...,二人還沒想好,大帝嚴厲的聲音從皇座上發出“這次,朕不再發呈文,要下聖旨嚴令,數額、時限,都要跟朕寫得明明白白,聖旨一下,朕絕不更改”。
一個多月後,聖旨嚴令到達湖廣行省。
武昌,8月已經入秋了,但這裏沒有感覺絲毫的涼意,“中部火爐”依然酷熱難耐,上任還不到一年的行省平章事乞住,此刻心裏卻是冰涼冰涼的,嚴旨執行,連數額、期限都規定的這麽死,這在以往的聖旨中,都是極為罕見的,很顯然,這已經不是要跟那宣慰司做什麽協商了,就是必須完成。
“讓周先生過來”乞住吩咐道,須臾,一個完全是漢人文士打扮的先生出現在門口,“大人召喚卑職何事”先生拱手施禮道,“祥鬆來了,好好,不必多禮,坐下敘話”乞住連忙道。
這周先生本名周正浩,字祥鬆,原是行省從六品的員外郎,因呂文煥去職後,行省大員都由蒙古人和色目人擔任,而這些人對漢地的治理都沒什麽經驗,乞住到任後,傾心結交當地漢人士子和世家大族。
這周正浩因“頗熟漢地之事,讚畫有方”,被乞住上奏破格提拔為從五品的郎中,周正浩感恩戴德,為報知遇之恩,每有不決之事,總能恰到好處的出謀劃策,因此,深受乞住信賴。
周正浩剛剛坐下,還未喝一口水,乞住將一份聖旨遞給他“這聖旨本來隻能口傳,但祥鬆不是外人,可請一觀,看此事如何處置”,周正浩接過聖旨,先喝了口茶,隨即展開聖旨,他看的很仔細,慢慢看完,低頭想了想,隨即捋著下巴上四根胡須,說道“此事不難”。
“哦,年初商議的是8萬石,如今卻變成了20萬石,如何不難”乞住奇怪道,“年初8萬石說的不過是1季的收獲量,但現在嶺南尤其是宣慰司所轄之地,都是種植占城稻,可一年兩熟,如此,所謂20萬石新增征收量不過4萬石而已,對宣慰司6路3軍來說,不算太難”周正浩迴道。
“祥鬆還是太樂觀了,便依你所說,1年收割2季,但今年征收8萬石儲備到明年還有8萬石嗎”乞住說道,“大人的意思是...”周正浩也開始思考起來;
“如果當季征收8萬石,即便是放在這湖廣行省官倉,各種消耗如雀鼠耗等,加上來年部分黴爛舍棄之糧,最後能有好糧7萬5千石就不錯了,更何況是地方官倉”乞住說道。
“如果是這樣,那就隻能按7萬石算了,2季14萬石,也隻缺口6萬石,也不算太難吧,大人”周正浩說道。
“唉”乞住歎了口氣道“明年那一季收獲後還要運到軍營駐地,雲南千裏之地,陸路山高林密,順水路則要逆流而上,運去所需人力且不論,路上人亦要消耗,20萬石軍糧,能運到15萬石到駐地就不錯了”。
“這樣,就要缺口至少11萬石了”周正浩也沉思起來,乞住又道“而且,宣慰司北部4路,已多次征收了,西部3軍,除南寧外,那2軍自給尚欠不足,這幾年卻仍在供應邊境駐軍;
前年,行省未與宣慰司協商便征收糧賦,不僅北部4路,南部雷州路也征收了,南方官紳士民多有怨言,朝堂之上南臣也是群情洶洶,呂大人便是因此辭任赴大都的”。
“缺口雖是不小,但也並非全無辦法”周正浩道,“哦,祥鬆但說無妨”乞住道,“宣慰司北部數路雖已征收過1次或2次,但以產量看,12萬石還能拿出;
西部隻能自給和供應邊防駐軍,可暫不征收或少量征收,但南部瓊州路,自前宋以來,無論如何兵兇戰危,都未在此征兵征糧征賦過,此次征收,可承擔至少一半分量,12萬石甚至更多,都可征收”周正浩緩緩道。
“瓊州路,化外黎獠之地,能有這麽多糧食”乞住瞪大了眼,周正浩點點頭道“卑職有一同年姓任名之明,在瓊州路乾寧府任同知,據他說,那瓊州路土地肥沃、雨量充沛,占城稻可1年2熟甚至3熟,黎獠糧食多的根本吃不完,常與外人交易,前此湖廣征糧,多有官府糧商從此地購糧,數額巨大,連大都都有所聞,此間漢地糧食產量也是甚巨”。
“是這樣”乞住點了點頭,“大人隻管嚴令宣慰司必須辦理完成,至於明年抽點人手運糧去大軍駐地,亦交由宣慰司征發,此次沒有任何協商餘地,大人隻管嚴令便是,可說是陛下口諭”周正浩道。
“這...能行嗎”乞住謙虛問道,“大人看這聖旨,嚴令急切之情溢於言表,大人可見過聖旨如此明確規定數額、期限的”周正浩道。
乞住搖了搖頭道“明確規定數額的有過,明確期限的也有過,但數額、期限全部明確的倒還未見”,“那就是了,這必是陛下心急如焚,但南臣又多方掣肘,陛下不得不稍作讓步的結果,看似讓步,其實是更嚴厲了;
所以,大人隻管嚴令,不需協商,就說是陛下口諭,宣慰司如有意見,可讓他們直接去大都跟陛下當麵對質”周正浩笑道。
“跟陛下當麵...”乞住一愣,馬上大笑起來“哈哈,祥鬆之意,實在是高,本堂這就下文”,“大人不光下文,還可把這聖旨抄件給一份給宣慰司”周正浩端起茶碗道,“好好”。
9月,雷州,宣慰司衙門,張總管呆呆的看著麵前的呈文和聖旨抄件,不住的歎氣,須臾,1個尖嘴猴腮藍眼睛的管勾跑了進來“大人召喚小的”,“脫罕來了,坐吧”張總管有氣無力道,“大人何事如此焦心”脫罕邊坐邊問道,“你自己看吧”張總管有氣無力的拿起桌上的呈文和聖旨抄件,遞給脫罕。
脫罕仔細看完後,說道“看來陛下這次是有些動怒了,宣慰司協商之權..”說罷搖了搖頭,張總管苦笑道“其實早已如此,本總管來前就聽說,前年就已經如此了”,脫罕想了想道“既然如此,這次隻能遵照執行了”。
“執行,談何容易”張總管道“宣慰司所轄6路3軍,北部4路已被征收過2次,西部3軍自給尚且不足,還要供應邊防,南部雷州路前年亦被征收1次;
而且前宋餘孽在此地與本朝反複鏖兵2年之久,數次掃地為兵、淨倉為食,自前年朝廷未與宣慰司協商,直接在此地征收後,民間易子而食者比比皆是,官紳士民多有抱怨,如今如何去征收這許多糧食”。
“大人,南部瓊州路不是還從來未征收過嗎”脫罕道,“瓊州路,化外黎獠之地,據乾寧同知任之明說,此地土地肥沃、糧產豐富,占城稻可1年2熟甚至3熟,黎獠吃不完,常與外人交易,但本總管恐有誇大之詞,何況,就算如此,又能征收多少呢”張總管道。
“大人此言差矣,此次朝廷征收20萬石,瓊州一路,便至少可出半數”脫罕道,“這麽多”張總管瞪大了眼睛,不過隨即又搖了搖頭道“就算能征到10萬石,但隻能分2季征收,今年征的5萬石,來年耗損,宣慰司官倉又不比行省,恐怕到時隻有4萬多石,如之奈何”。
“大人,那就征收12萬石好了,也不是什麽難事”脫罕道,張總管還是搖了搖頭道“宣慰司要自己征發徭役,讓人把糧食送到雲南大軍駐地,民夫一路還得消耗,數萬民夫輾轉數月,起碼要耗糧3萬石”,“那就征收14萬石,還有1萬石的消耗攤到西部3軍”脫罕道。
“14萬石,瓊州一路,就算2季征收,有那麽多糧食嗎”張總管有些不信,“大人,如今南方10數路之民紛紛逃亡瓊州,瓊州漢民不下十萬,漢地雖然糧產也大,但人口眾多,征收過重亦招致民變,但山中黎獠不同,占據大片良田,但人口很少,可最大量的征收”脫罕道。
“那豈不是有竭澤而漁之嫌”張總管又道,“嗬嗬,大人,黎獠乃海外野人,連南人尚且不如,大人又何須為黎獠擔心,而且,如此一來,黎獠各寨必會為征糧份額開始大規模械鬥,自相殘殺,倒是少了朝廷很多麻煩”脫罕笑道。
6月中旬的大都,氣溫逐步升高,空氣也越來越讓人煩躁,大帝在議政殿來迴踱著步,“唉”年邁的大帝搖搖頭歎了口氣。
這段時間處理了許多軍國大事,伯顏、脫歡、出伯也都已領旨出了大都,但是這幾天卻有幾個漢臣轉來湖廣行省的一份呈文,同時附帶了許多的建議,意思隻有一個:請大帝收迴年初的承命,暫緩征收海南海北宣慰司的糧賦。
年初,因為征戰的需求,大帝聽從皇後的建議,曾下令從海南海北宣慰司尤其是宣慰司南部的瓊州等路征收糧賦,當時考慮到漢臣和南臣們的意見,沒有直接下聖旨嚴令,而是下文讓湖廣行省與海南海北宣慰司協商征收數額,也沒有規定必須上繳的期限,隻含糊的要求年內征收。
就在行省與宣慰司已經基本達成征收數額和期限時,西北戰報傳來,海都退卻,並準備放棄西域沙、善、庭諸州,於是漢臣和南臣遂一致要求停征或緩征宣慰司的糧賦。
西北雖然暫時處於對峙狀態,但海都並未臣服,朝廷還賠進去5萬怯薛大軍,甘涼瓜播諸州和西寧府也在此次防禦戰中付出了較大損失,如今還有25萬大軍駐防西北諸州,糧賦大部還是要來自內地。
從宣政院撤迴的10萬大軍,也是要為來年征安南做準備的,一樣需要糧賦,而且征南戰事一開,短時間也不可能馬上從安南征到糧賦,還得要內地的支撐,沒有大量的儲備,征南是不可能進行下去的。
不過,畢竟宣政院的大軍即將撤迴,臨走時也能從西北和青藏帶走一些補給物資,所以,緩征倒不是一個不能接受的辦法,但數額,大帝低頭想了想,吩咐道“叫史世德、呂文煥、劉整前來議事”。
諸人來到大殿,全部跪倒在地,等待大帝的訓誡,大帝隻是點了點頭,溫和地說道“諸位愛卿請起,坐下敘話”,眾人連忙起身,找地方坐下,幾人互相看了看,眼中都有喜色,估計大帝已經對到宣慰司征糧征賦改變了主意。
“諸位愛卿請求暫緩對海南海北宣慰司的征糧征賦,是何道理呢”大帝的問話並沒有疾言厲色,呂文煥大著膽子道“陛下明鑒,那海南海北宣慰司自前宋以來,十幾年兵戈不斷,年年征兵征糧征賦不停,加之我朝這兩年在該地亦是掃地為兵、淨倉為食,百姓困苦不堪,民間變亂頻起,懇請陛下停止在此地再行征收糧賦”。
“此地兵戈幾年前已經止息,百姓還未恢複元氣嗎,本朝隻在此地征收過一次兵糧賦,何來掃地為兵、淨倉為食之說,何況,那宣慰司南部的瓊州路,本朝有過征兵征糧征賦嗎”大帝緩緩說道,但兩眼卻已經射出了精光。
“這...”呂文煥頓時答不上來了,劉整趕忙接道“陛下,臣聞西北戰事已告一段落,海都雖未臣服,但已無力大規模東犯,此時正宜裁減西北軍備,如此,年初對宣慰司的征糧征賦之命當可以暫停”,呂文煥連連點頭“臣也是此意”。
“西北戰事,確實告一段落,正如劉愛卿所言,海都雖未臣服,但數年內已無力東犯,所以,朕確實準備裁減西北軍備,但朕隻是裁減卻非裁撤,諸位可聽清了”大帝依然緩緩道,劉整、呂文煥初聽裁減,本來還心裏一喜,但後來聽到不是裁撤,又開始心裏打鼓起來。
大帝仿似渾然不覺,繼續緩緩道“西北隻留出伯等率軍25萬鎮守,鎮南王脫歡將率10萬雲南兵從宣政院撤迴,但...”頓了頓,大帝又接著道“這10萬大軍將與邊境線上布防的10萬大軍一道,明年再征安南”。
“啊,陛下,自宋末以來,年年征戰,民間困頓不堪,請陛下暫息刀兵,以為萬民...”劉整話還未說完,大帝打斷道“朕是想息刀兵,但漠北那木哥、西北海都、遼陽乃顏、哈丹、安南陳氏、鐮倉幕府,他們讓朕息兵嗎”;
“這,陛下不是已經平定了...”呂文煥話沒說完,大帝對自己話沒說完就被打斷頗為不滿,狠狠的望了一眼呂文煥,打斷他的話道“安南糧產富庶,據使臣迴報,僅紅河三角洲一地糧產,便可抵江浙、湖廣等地數十路之糧,一旦拿下安南,朕可免嶺南11路5年的糧賦”。
聽到這話,劉整、呂文煥都不吭聲了,隻有史世德上前一步道“陛下,臣有話說”,“哦,二公子...史禦史有何話,盡管說來”大帝見是已故老太師的次子,因原先私下裏稱唿慣了,一時差點沒改過口來。
“陛下,征南大軍恐怕要數月才能從宣政院撤迴,而且,宣政院和西北應該還有一些糧草物資可為補充,安南既然是來年再征,可否先暫緩征收宣慰司的糧賦,待民間稍緩元氣,來年再一起征收,豈不更好”史世德毫無懼色,侃侃而談。
“嗯,不愧是老太師之子,年紀輕輕,就有如此遠見,朕便允你所請,暫緩征糧,但來年必須加倍征收,且不能遲於大軍征發前一月,所有征收糧草需在大軍征發前送抵大軍駐地”大帝的口氣忽然變得堅決起來。
啊,是這樣,劉整和呂文煥都有點喪氣,不過來年征收,多少能緩一緩吧,要是那時...,二人還沒想好,大帝嚴厲的聲音從皇座上發出“這次,朕不再發呈文,要下聖旨嚴令,數額、時限,都要跟朕寫得明明白白,聖旨一下,朕絕不更改”。
一個多月後,聖旨嚴令到達湖廣行省。
武昌,8月已經入秋了,但這裏沒有感覺絲毫的涼意,“中部火爐”依然酷熱難耐,上任還不到一年的行省平章事乞住,此刻心裏卻是冰涼冰涼的,嚴旨執行,連數額、期限都規定的這麽死,這在以往的聖旨中,都是極為罕見的,很顯然,這已經不是要跟那宣慰司做什麽協商了,就是必須完成。
“讓周先生過來”乞住吩咐道,須臾,一個完全是漢人文士打扮的先生出現在門口,“大人召喚卑職何事”先生拱手施禮道,“祥鬆來了,好好,不必多禮,坐下敘話”乞住連忙道。
這周先生本名周正浩,字祥鬆,原是行省從六品的員外郎,因呂文煥去職後,行省大員都由蒙古人和色目人擔任,而這些人對漢地的治理都沒什麽經驗,乞住到任後,傾心結交當地漢人士子和世家大族。
這周正浩因“頗熟漢地之事,讚畫有方”,被乞住上奏破格提拔為從五品的郎中,周正浩感恩戴德,為報知遇之恩,每有不決之事,總能恰到好處的出謀劃策,因此,深受乞住信賴。
周正浩剛剛坐下,還未喝一口水,乞住將一份聖旨遞給他“這聖旨本來隻能口傳,但祥鬆不是外人,可請一觀,看此事如何處置”,周正浩接過聖旨,先喝了口茶,隨即展開聖旨,他看的很仔細,慢慢看完,低頭想了想,隨即捋著下巴上四根胡須,說道“此事不難”。
“哦,年初商議的是8萬石,如今卻變成了20萬石,如何不難”乞住奇怪道,“年初8萬石說的不過是1季的收獲量,但現在嶺南尤其是宣慰司所轄之地,都是種植占城稻,可一年兩熟,如此,所謂20萬石新增征收量不過4萬石而已,對宣慰司6路3軍來說,不算太難”周正浩迴道。
“祥鬆還是太樂觀了,便依你所說,1年收割2季,但今年征收8萬石儲備到明年還有8萬石嗎”乞住說道,“大人的意思是...”周正浩也開始思考起來;
“如果當季征收8萬石,即便是放在這湖廣行省官倉,各種消耗如雀鼠耗等,加上來年部分黴爛舍棄之糧,最後能有好糧7萬5千石就不錯了,更何況是地方官倉”乞住說道。
“如果是這樣,那就隻能按7萬石算了,2季14萬石,也隻缺口6萬石,也不算太難吧,大人”周正浩說道。
“唉”乞住歎了口氣道“明年那一季收獲後還要運到軍營駐地,雲南千裏之地,陸路山高林密,順水路則要逆流而上,運去所需人力且不論,路上人亦要消耗,20萬石軍糧,能運到15萬石到駐地就不錯了”。
“這樣,就要缺口至少11萬石了”周正浩也沉思起來,乞住又道“而且,宣慰司北部4路,已多次征收了,西部3軍,除南寧外,那2軍自給尚欠不足,這幾年卻仍在供應邊境駐軍;
前年,行省未與宣慰司協商便征收糧賦,不僅北部4路,南部雷州路也征收了,南方官紳士民多有怨言,朝堂之上南臣也是群情洶洶,呂大人便是因此辭任赴大都的”。
“缺口雖是不小,但也並非全無辦法”周正浩道,“哦,祥鬆但說無妨”乞住道,“宣慰司北部數路雖已征收過1次或2次,但以產量看,12萬石還能拿出;
西部隻能自給和供應邊防駐軍,可暫不征收或少量征收,但南部瓊州路,自前宋以來,無論如何兵兇戰危,都未在此征兵征糧征賦過,此次征收,可承擔至少一半分量,12萬石甚至更多,都可征收”周正浩緩緩道。
“瓊州路,化外黎獠之地,能有這麽多糧食”乞住瞪大了眼,周正浩點點頭道“卑職有一同年姓任名之明,在瓊州路乾寧府任同知,據他說,那瓊州路土地肥沃、雨量充沛,占城稻可1年2熟甚至3熟,黎獠糧食多的根本吃不完,常與外人交易,前此湖廣征糧,多有官府糧商從此地購糧,數額巨大,連大都都有所聞,此間漢地糧食產量也是甚巨”。
“是這樣”乞住點了點頭,“大人隻管嚴令宣慰司必須辦理完成,至於明年抽點人手運糧去大軍駐地,亦交由宣慰司征發,此次沒有任何協商餘地,大人隻管嚴令便是,可說是陛下口諭”周正浩道。
“這...能行嗎”乞住謙虛問道,“大人看這聖旨,嚴令急切之情溢於言表,大人可見過聖旨如此明確規定數額、期限的”周正浩道。
乞住搖了搖頭道“明確規定數額的有過,明確期限的也有過,但數額、期限全部明確的倒還未見”,“那就是了,這必是陛下心急如焚,但南臣又多方掣肘,陛下不得不稍作讓步的結果,看似讓步,其實是更嚴厲了;
所以,大人隻管嚴令,不需協商,就說是陛下口諭,宣慰司如有意見,可讓他們直接去大都跟陛下當麵對質”周正浩笑道。
“跟陛下當麵...”乞住一愣,馬上大笑起來“哈哈,祥鬆之意,實在是高,本堂這就下文”,“大人不光下文,還可把這聖旨抄件給一份給宣慰司”周正浩端起茶碗道,“好好”。
9月,雷州,宣慰司衙門,張總管呆呆的看著麵前的呈文和聖旨抄件,不住的歎氣,須臾,1個尖嘴猴腮藍眼睛的管勾跑了進來“大人召喚小的”,“脫罕來了,坐吧”張總管有氣無力道,“大人何事如此焦心”脫罕邊坐邊問道,“你自己看吧”張總管有氣無力的拿起桌上的呈文和聖旨抄件,遞給脫罕。
脫罕仔細看完後,說道“看來陛下這次是有些動怒了,宣慰司協商之權..”說罷搖了搖頭,張總管苦笑道“其實早已如此,本總管來前就聽說,前年就已經如此了”,脫罕想了想道“既然如此,這次隻能遵照執行了”。
“執行,談何容易”張總管道“宣慰司所轄6路3軍,北部4路已被征收過2次,西部3軍自給尚且不足,還要供應邊防,南部雷州路前年亦被征收1次;
而且前宋餘孽在此地與本朝反複鏖兵2年之久,數次掃地為兵、淨倉為食,自前年朝廷未與宣慰司協商,直接在此地征收後,民間易子而食者比比皆是,官紳士民多有抱怨,如今如何去征收這許多糧食”。
“大人,南部瓊州路不是還從來未征收過嗎”脫罕道,“瓊州路,化外黎獠之地,據乾寧同知任之明說,此地土地肥沃、糧產豐富,占城稻可1年2熟甚至3熟,黎獠吃不完,常與外人交易,但本總管恐有誇大之詞,何況,就算如此,又能征收多少呢”張總管道。
“大人此言差矣,此次朝廷征收20萬石,瓊州一路,便至少可出半數”脫罕道,“這麽多”張總管瞪大了眼睛,不過隨即又搖了搖頭道“就算能征到10萬石,但隻能分2季征收,今年征的5萬石,來年耗損,宣慰司官倉又不比行省,恐怕到時隻有4萬多石,如之奈何”。
“大人,那就征收12萬石好了,也不是什麽難事”脫罕道,張總管還是搖了搖頭道“宣慰司要自己征發徭役,讓人把糧食送到雲南大軍駐地,民夫一路還得消耗,數萬民夫輾轉數月,起碼要耗糧3萬石”,“那就征收14萬石,還有1萬石的消耗攤到西部3軍”脫罕道。
“14萬石,瓊州一路,就算2季征收,有那麽多糧食嗎”張總管有些不信,“大人,如今南方10數路之民紛紛逃亡瓊州,瓊州漢民不下十萬,漢地雖然糧產也大,但人口眾多,征收過重亦招致民變,但山中黎獠不同,占據大片良田,但人口很少,可最大量的征收”脫罕道。
“那豈不是有竭澤而漁之嫌”張總管又道,“嗬嗬,大人,黎獠乃海外野人,連南人尚且不如,大人又何須為黎獠擔心,而且,如此一來,黎獠各寨必會為征糧份額開始大規模械鬥,自相殘殺,倒是少了朝廷很多麻煩”脫罕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