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國對著王文清拱了拱手“老泰山既然如此有信心,希望我等能不負所望”,說罷轉向眾人“大道之論,先按此設想,以後如何實行,且看日後實際情況再說,大家先說說目前我們的幾件事弄得如何了”,隨即又對著王文清一拱手“嶽父年紀最大,且從嶽父開始,嶽父之事說好後,便可先去歇息,我等在此再稍稍多議一會”。
王文清點點頭,說道“教化之事,在天照去昌化之時,我已與吳玉山、黃洪宇、彭玄風和王經武商議過,隻選《論語》、《孟子》、《詩經》和《春秋》中的少許精華段落即可,《三字經》和《小兒語》及《續小兒語》可酌情全選;
後來老夫又與王漢玉商議,王漢玉對節選之事,完全讚同,但他覺得要讓黎獠清楚漢家禮儀,應該再節選一部分《禮記》,老夫也拿不定主意,故而也是準備等天照你返迴後再做商議”。
高建國點了點頭,說道“本來有教無類,黎人也是華夏一族,教化天經地義,至於禮儀,漢家禮儀太多繁文縟節,別說黎人了,漢人行起來也繁瑣,有些禮儀不會也無所謂;
不過我記得《禮記》中有關於大同社會和大道的期望描述,倒是可以考慮在這上麵節選一點,不過也隻能節選很少一點,就現在這些,就已經不少了,我怕一年內,都教化不出幾個黎人來”。
“一年,天照,黎人中識字之人都沒幾個,先得讓他們識字,再熟讀背誦這些節選,然後起碼要作基本的講義,最後還要釋疑解惑,再簡單起碼也要2年,我們漢人蒙學都要3年,蒙學也隻是識字和背幾首詩,以及極少數經文節選改成的童謠而已”王文清緩緩說道,高建國眉頭一皺,但想想也確實如此,他隻好把眼光投向了吳海軍。
“伯父之言,確實如此,即便如此簡單的節選,真要讓那些字都不識的黎人弄懂貫通,怕是3年也不為過,但我們如今看似安定,實則危機四伏;
在這黎寨能安身多久誰也不敢說,就算黎寨能容,元廷一旦開始在瓊州征收賦稅,依黎人過往的情況,我敢說,第一寨必來這裏搶劫,我們安身的日子絕不會超過1年半,但我們現在急需兵員和人手,哪裏能等得起2年3年呢”吳海軍倒是說的很幹脆。
“那...,有什麽辦法能盡快教化更多黎人呢”王文清問道,“這樣,所謂漢家禮儀,後世...後來很多也是糟粕,沒必要全都繼承,識字第一,至於禮儀教化之類,《論語》、《孟子》、《詩經》和《春秋》就各選2段算了,最多不超過3段;
《禮記》選1段,《三字經》和《小兒語》及《續小兒語》也可以節選,都選最通俗易懂的段落,是不是精華高哥你們商議再說,就1年時間,最多1年半,如何”彭成龍接過話迴答道。
高建國點了點頭,問向王文清“嶽父看這樣安排可好”,王文清想了想,也點了點頭說道“這樣的話,明日我讓王漢玉過來,跟天照你們再商議商議”。
“我來跟你們商議即可,他們都還有事,嶽父忘了,我們要‘隻爭朝夕’麽,另外,教化也不光是你們二位的事,我們兄弟中,還有識文斷字的書吏,上次說的人中,我記得有一個不願參加練兵,要過去跟王大義一起燒窯的,可以不去燒窯,先跟著嶽父你們作教化之事如何”高建國說道,又看向王大義。
王大義趕忙迴道“高哥,你們分給我的4個人,其中有2個是作過書吏的,有一個還好,還有一個,真真是肩不能扛、手不能挑,一副文弱書生模樣,上次說練兵,高哥也看過,知道此人不是練兵的料,所以讓他跟我來燒窯;
但這個樣子,燒窯也不行,以後累點的活可以讓黎人幫忙,但現在我們還要手把手的教這些黎人燒窯,所以我們肯定會很累,但此人未必能受得了,讓他幫忙去作教化,卻是剛好”。
“那你那邊豈不是少了一人”高建國問道,“沒關係的,高哥,本來籌劃也要不了那麽多人,我們現在已經開始手把手的教黎人燒磚了,一切都還好,那人在旁邊什麽也幹不了,有跟沒有一樣,本來今天正想跟高哥你說這個事的”王大義迴複道。
“那就好,那就好,唉,我們能用的人太少了”高建國長長歎了口氣,又問向王文清“嶽父看這樣可好,可以的話明天讓此人也參與商議教化之事,然後按議定的趕緊開始,可否”;
王文清捋了捋胡須,想了想說道“這樣也好,多一個人多一份教化之力,那就明日我們來商議”,高建國點了點頭,對王大義道“你明天讓那人別去燒窯了,直接到神殿來”“好”。
高建國又轉向王文清“嶽父年紀大了,可先去歇息,明日我們來大殿商議教化之事”,王文清看了看眾人道“好,你們繼續商議,老朽先告退了”,說罷一拱手起身離去,眾人都拱了拱手。
高建國見王文清已走,便問向王大義“開始燒磚了嗎”,王大義點點頭“山中木材很多,燒炭不是難事,木材都是黎人砍伐而來,燒炭由我們一個兄弟在教他們並監督,磚模是我帶著2個兄弟在弄,那個書吏隻在旁邊看著,既不懂也幫不上忙”,高建國點了點頭。
吳海軍忽然問道“燒出紅磚了嗎”,王大義搖搖頭“木炭不純,燒不到那麽高的火候,燒出的磚都是青黑色的,眼下隻有禦窯有紅磚,其他地方都是青黑磚”。
吳海軍點了點頭,又說道“那就盡量燒大點,反正隻是壓在稀泥上,縫隙大點也正常,不行到時用石子墊一墊,能住人就行,總比這茅草棚子的吊腳樓要好”。
王大義苦笑道“太大也搬不動,其實隻要把梁搭好,縫隙也不會有多大,有縫隙也沒什麽關係,墊石子不行,到時候把泥牆糊厚點就行了”,吳海軍哪裏懂得這些,隻能紅著臉迴道“好,那大義兄弟你看著辦吧”。
高建國點點頭,正準備問黃文斌、江同和錢七挖渠的事,忽然想到什麽,又問向王大義“我們兄弟由你帶著,大家都放心,但是那些黎人如果懶惰不出力怎麽辦”,王大義還沒答話,彭成龍接到“燒窯的黎人是我的護衛裏麵選的4個,然後在議事會上決定每個部出4個人,由我的護衛帶領,一共24人,如果不出力,護衛有權責罰”。
“要是護衛也不出力呢”高建國問道,“那,那就由王大義兄弟告訴我,我來處罰”彭成龍說道。
高建國搖了搖頭“第一,每部的人他們的主人是長老不是你的護衛,你的護衛可以責罵,但是如果責罰那必然會跟長老們鬧矛盾,遲早長老們會來找你;第二,護衛們幹的好壞隻有王大義知道,如果大義告到你這裏,隻有處罰沒有獎勵,遲早也會出事”。
黃文斌點了點頭“確實如此,不過高哥準備獎些什麽呢,我們現在可沒多少銀子”,“精鹽”高建國說道,“就那點精鹽,我準備練兵給獎勵的,加上我們和長老們還要食用,哪還有可獎勵燒窯之人的”王濤叫了起來。
高建國皺了下眉頭,說道“這次運來的鹽可供200人食用1個半月,足足有多的,後續可以讓劉三、德富和肖衙役他們再略增加一點產量,不過也不能增加太多,目前澄邁縣官府因為有呂世明的關係,所以走私點鹽人家可以不管;
但是你要是大規模的這樣搞,肯定會有人來查,而且那點製鹽技術會很快流傳開,我們想在瓊州發點鹽財也不可得了,所以目前可以獎勵點鹽,王濤跟彭成龍到時商量一下,將來還是要獎勵點實在的東西,比如說衣服”,彭成龍眼睛一亮,點了點頭。
還沒等高建國開口,似乎知道高建國的意思,黃文斌說道“溝渠已經開挖了,原先我想等渠挖完了再鋪上青磚石塊,但是現在看來,這裏地下水太豐富,挖一點點下去就都是水;
很快雨季又要開始,所以隻能是挖一段鋪一段,以免挖著挖著前麵又被衝毀了,現在已經挖了一段10丈長,寬度和深度我跟江同和錢七測了下,還不錯,現在等著鋪青磚和石塊”。
高建國點點頭,又問道“黎人都來了嗎”,錢七迴答道“都來了,都是阿麥帶著的,因為都是二長老那邊的人,所以賞罰都由阿麥自己決定,阿麥跟我們一起在監督,但是現在的問題是,青磚高先生你們已經運過來一些,暫且可以先用著,後續可以等燒窯出磚再說,但是石塊現在沒人去開山弄啊”。
聞言,高建國看向彭成龍,彭成龍苦笑道“護法隊是沒法派出的,那是必須保持的隊伍,黎人尤其是大祭司很看中這個,每天一早我都要帶著這夥人去跟大祭司問安;
而且護法隊10個人有4個是黎人女子,我們的6個兄弟還有個頭目伍氏道現在沒過來,5個人也不好派出去,隻能跟著我,必要時也能對我們起點保護作用,這9個人每天還要巡查全寨,根本是沒時間幹別的;
至於那十幾個黎人護衛,倒都是男子,但已經派出去4個,剩下的起碼也要留下4個,隨時有事要他們通知或幫忙,還剩下幾個,也不夠開山采石啊”。
高建國想了想,問王濤道“你那裏5個兄弟安排的如何”,“別提了,有一個實在不上道,我跟吳海軍和張文燦都想換掉他,但苦於現在沒人,隻好先用著”王濤迴道。
“不能用就先別用了,派過來開山采石,至於你那邊”高建國對著彭成龍道“剩下的黎人護衛除了你剛才說的再留下4個外,都派過來開山采石”,“誰帶領,工具呢”彭成龍問道。
“先由你來帶領,至於工具,原先不是帶過來不少開山建房的工具嗎,你去迎賓殿問問收一下,應該是夠用的,其實以後主要還是鋪磚,采石要不了多少”,高建國看向黃文斌,黃文斌點了點頭。
不過彭成龍馬上又接過話“我帶不了幾天,長老議事會上已經有不少矛盾了,我隔兩天就要去參加議事,擴大教化的事必須要長老們讚成,而且我隔段時間還要做法事,這是黎寨的規矩,否則黎人和大祭司會不認同,另外,我剛剛找到了硝石礦...”。
“不用你帶太長時間,短則3天,多則5天,後續你就去忙你的事,至於硝石礦,你自己想辦法找人幫你提煉,我讓伍氏道幫你帶點硫磺過來”高建國迴道,“好好,高哥考慮問題,真的是周到,老彭我這輩子...不,上輩子沒服過誰,就佩服高哥你”彭成龍一拱手。
高建國笑了笑道“好了,別恭維了,那挖渠和燒窯的事就這麽定了”,王大義、江同和錢七哪裏還不明白,馬上站起身拱手說道“就按眾位兄弟商議的來,我們三人先行告辭”,眾人拱手道“不送”。
見兩人離去,高建國說道“我們5人隨意點吧,有什麽事直說好了”,幾人點了點頭,黃文斌開口道“我這裏除了挖渠外,還有2個事大家商議一下”,“說,啥事”王濤問道,“一是為挖渠我跟錢七去到了尖峰嶺下”
一說到尖峰嶺,幾個人耳朵都豎了起來,“其實那地方離我們要開挖的溝渠盡頭並不遠,偏西3裏地就差不多了,我在那裏撿到一塊石頭”黃文斌說著從懷裏摸出一塊黑紅色的石頭:
“我當時沒跟任何人說,迴來用水浮密度測量法作了大致的測算,含鐵量超過60%”黃文斌激動地說道,眾人都是一臉激動。
“不過不知道礦脈在哪,都是一片原始森林,1人多高的雜草,也就沒敢深入”黃文斌搖了搖頭,“沒什麽,咱們現在還是打基礎的階段,等以後條件成熟了再開發不遲,起碼現在大概知道礦在哪個方位了,老黃,辛苦了”彭成龍拍了拍黃文斌的肩膀,眾人都點了點頭。
“還有呢”王濤比較著急的問道,“還有一個事,我們開挖10丈...哦30多米後...”,“別這樣改來改去了,黃工,我們以後商議事情就用這時代的度量衡單位好了,我們幾個應該也沒人會聽不明白”吳海軍插話道,幾人都笑著點了點頭。
黃文斌繼續說道“我跟一個兄弟想先到前麵去探探路,走了不到1裏地,你們猜怎麽著”,“發現什麽了”王濤瞪大了眼睛,“一個封閉性極好的山洞,前後還各有一塊平地,真真是天然的釀酒作坊”黃文斌笑著道“我跟那兄弟查看了一遍山洞,確實不錯,如果用來釀酒,隻需安好冷凝管,蒸餾2遍的高度燒酒完全可以釀造出來”。
“2個問題,一是金屬冷凝管哪裏來,二是糧食用量多少”不同於其他幾人的興奮,高建國冷靜的問道,盡管他比任何人都清楚酒精對他們的意義。
“金屬,這,目前鐵礦沒開發,就目前這點鐵兵器,也不夠用,何況現在我們燒炭的技術還不行,按王大義的說法,我估計我們目前燒炭的溫度最多也就800度左右,隻能燒製土磚,哪裏能煉化鐵器呢”黃文斌實話實說道。
“先去澄邁打聽一下,看能不能打造鐵管,現在雖說鐵器管製,但是主要是兵器,打造其他的東西,隻要有官府憑信,應該是可以的,隻是價格可能會很高”彭成龍說道,高建國點了點頭“是這樣,咱們既然不幸落到這個境地,隻有想辦法先生存下去,活人不能被尿憋死啊”。
“咱們還有多少黃白之物”王濤問道,彭成龍想了想道“有金有銀,還有點珠寶,基本上都是當年賣藥材和賣點私鹽來的,珠寶是呂世明送的,不過也給了他不少精鹽,這些加起來估計能值1200兩銀子,上次高哥出去拿了100兩,送陳五郎和李正金又給了2人共50兩,現在大概還有1000兩-1100兩的樣子”。
“可以用一點了,我看我們先把那些寶鈔和銅錢用掉,多買點寨裏急需的東西,至於金屬鐵管,就花點銀兩作一根”吳海軍說道,高建國點點頭“可以,買些什麽東西你明天跟劉三商議一下,然後寫個單給他”,吳海軍點了點頭,又對王濤笑著說道“明天跑步你帶隊了”,王濤苦笑著點了點頭。
王文清點點頭,說道“教化之事,在天照去昌化之時,我已與吳玉山、黃洪宇、彭玄風和王經武商議過,隻選《論語》、《孟子》、《詩經》和《春秋》中的少許精華段落即可,《三字經》和《小兒語》及《續小兒語》可酌情全選;
後來老夫又與王漢玉商議,王漢玉對節選之事,完全讚同,但他覺得要讓黎獠清楚漢家禮儀,應該再節選一部分《禮記》,老夫也拿不定主意,故而也是準備等天照你返迴後再做商議”。
高建國點了點頭,說道“本來有教無類,黎人也是華夏一族,教化天經地義,至於禮儀,漢家禮儀太多繁文縟節,別說黎人了,漢人行起來也繁瑣,有些禮儀不會也無所謂;
不過我記得《禮記》中有關於大同社會和大道的期望描述,倒是可以考慮在這上麵節選一點,不過也隻能節選很少一點,就現在這些,就已經不少了,我怕一年內,都教化不出幾個黎人來”。
“一年,天照,黎人中識字之人都沒幾個,先得讓他們識字,再熟讀背誦這些節選,然後起碼要作基本的講義,最後還要釋疑解惑,再簡單起碼也要2年,我們漢人蒙學都要3年,蒙學也隻是識字和背幾首詩,以及極少數經文節選改成的童謠而已”王文清緩緩說道,高建國眉頭一皺,但想想也確實如此,他隻好把眼光投向了吳海軍。
“伯父之言,確實如此,即便如此簡單的節選,真要讓那些字都不識的黎人弄懂貫通,怕是3年也不為過,但我們如今看似安定,實則危機四伏;
在這黎寨能安身多久誰也不敢說,就算黎寨能容,元廷一旦開始在瓊州征收賦稅,依黎人過往的情況,我敢說,第一寨必來這裏搶劫,我們安身的日子絕不會超過1年半,但我們現在急需兵員和人手,哪裏能等得起2年3年呢”吳海軍倒是說的很幹脆。
“那...,有什麽辦法能盡快教化更多黎人呢”王文清問道,“這樣,所謂漢家禮儀,後世...後來很多也是糟粕,沒必要全都繼承,識字第一,至於禮儀教化之類,《論語》、《孟子》、《詩經》和《春秋》就各選2段算了,最多不超過3段;
《禮記》選1段,《三字經》和《小兒語》及《續小兒語》也可以節選,都選最通俗易懂的段落,是不是精華高哥你們商議再說,就1年時間,最多1年半,如何”彭成龍接過話迴答道。
高建國點了點頭,問向王文清“嶽父看這樣安排可好”,王文清想了想,也點了點頭說道“這樣的話,明日我讓王漢玉過來,跟天照你們再商議商議”。
“我來跟你們商議即可,他們都還有事,嶽父忘了,我們要‘隻爭朝夕’麽,另外,教化也不光是你們二位的事,我們兄弟中,還有識文斷字的書吏,上次說的人中,我記得有一個不願參加練兵,要過去跟王大義一起燒窯的,可以不去燒窯,先跟著嶽父你們作教化之事如何”高建國說道,又看向王大義。
王大義趕忙迴道“高哥,你們分給我的4個人,其中有2個是作過書吏的,有一個還好,還有一個,真真是肩不能扛、手不能挑,一副文弱書生模樣,上次說練兵,高哥也看過,知道此人不是練兵的料,所以讓他跟我來燒窯;
但這個樣子,燒窯也不行,以後累點的活可以讓黎人幫忙,但現在我們還要手把手的教這些黎人燒窯,所以我們肯定會很累,但此人未必能受得了,讓他幫忙去作教化,卻是剛好”。
“那你那邊豈不是少了一人”高建國問道,“沒關係的,高哥,本來籌劃也要不了那麽多人,我們現在已經開始手把手的教黎人燒磚了,一切都還好,那人在旁邊什麽也幹不了,有跟沒有一樣,本來今天正想跟高哥你說這個事的”王大義迴複道。
“那就好,那就好,唉,我們能用的人太少了”高建國長長歎了口氣,又問向王文清“嶽父看這樣可好,可以的話明天讓此人也參與商議教化之事,然後按議定的趕緊開始,可否”;
王文清捋了捋胡須,想了想說道“這樣也好,多一個人多一份教化之力,那就明日我們來商議”,高建國點了點頭,對王大義道“你明天讓那人別去燒窯了,直接到神殿來”“好”。
高建國又轉向王文清“嶽父年紀大了,可先去歇息,明日我們來大殿商議教化之事”,王文清看了看眾人道“好,你們繼續商議,老朽先告退了”,說罷一拱手起身離去,眾人都拱了拱手。
高建國見王文清已走,便問向王大義“開始燒磚了嗎”,王大義點點頭“山中木材很多,燒炭不是難事,木材都是黎人砍伐而來,燒炭由我們一個兄弟在教他們並監督,磚模是我帶著2個兄弟在弄,那個書吏隻在旁邊看著,既不懂也幫不上忙”,高建國點了點頭。
吳海軍忽然問道“燒出紅磚了嗎”,王大義搖搖頭“木炭不純,燒不到那麽高的火候,燒出的磚都是青黑色的,眼下隻有禦窯有紅磚,其他地方都是青黑磚”。
吳海軍點了點頭,又說道“那就盡量燒大點,反正隻是壓在稀泥上,縫隙大點也正常,不行到時用石子墊一墊,能住人就行,總比這茅草棚子的吊腳樓要好”。
王大義苦笑道“太大也搬不動,其實隻要把梁搭好,縫隙也不會有多大,有縫隙也沒什麽關係,墊石子不行,到時候把泥牆糊厚點就行了”,吳海軍哪裏懂得這些,隻能紅著臉迴道“好,那大義兄弟你看著辦吧”。
高建國點點頭,正準備問黃文斌、江同和錢七挖渠的事,忽然想到什麽,又問向王大義“我們兄弟由你帶著,大家都放心,但是那些黎人如果懶惰不出力怎麽辦”,王大義還沒答話,彭成龍接到“燒窯的黎人是我的護衛裏麵選的4個,然後在議事會上決定每個部出4個人,由我的護衛帶領,一共24人,如果不出力,護衛有權責罰”。
“要是護衛也不出力呢”高建國問道,“那,那就由王大義兄弟告訴我,我來處罰”彭成龍說道。
高建國搖了搖頭“第一,每部的人他們的主人是長老不是你的護衛,你的護衛可以責罵,但是如果責罰那必然會跟長老們鬧矛盾,遲早長老們會來找你;第二,護衛們幹的好壞隻有王大義知道,如果大義告到你這裏,隻有處罰沒有獎勵,遲早也會出事”。
黃文斌點了點頭“確實如此,不過高哥準備獎些什麽呢,我們現在可沒多少銀子”,“精鹽”高建國說道,“就那點精鹽,我準備練兵給獎勵的,加上我們和長老們還要食用,哪還有可獎勵燒窯之人的”王濤叫了起來。
高建國皺了下眉頭,說道“這次運來的鹽可供200人食用1個半月,足足有多的,後續可以讓劉三、德富和肖衙役他們再略增加一點產量,不過也不能增加太多,目前澄邁縣官府因為有呂世明的關係,所以走私點鹽人家可以不管;
但是你要是大規模的這樣搞,肯定會有人來查,而且那點製鹽技術會很快流傳開,我們想在瓊州發點鹽財也不可得了,所以目前可以獎勵點鹽,王濤跟彭成龍到時商量一下,將來還是要獎勵點實在的東西,比如說衣服”,彭成龍眼睛一亮,點了點頭。
還沒等高建國開口,似乎知道高建國的意思,黃文斌說道“溝渠已經開挖了,原先我想等渠挖完了再鋪上青磚石塊,但是現在看來,這裏地下水太豐富,挖一點點下去就都是水;
很快雨季又要開始,所以隻能是挖一段鋪一段,以免挖著挖著前麵又被衝毀了,現在已經挖了一段10丈長,寬度和深度我跟江同和錢七測了下,還不錯,現在等著鋪青磚和石塊”。
高建國點點頭,又問道“黎人都來了嗎”,錢七迴答道“都來了,都是阿麥帶著的,因為都是二長老那邊的人,所以賞罰都由阿麥自己決定,阿麥跟我們一起在監督,但是現在的問題是,青磚高先生你們已經運過來一些,暫且可以先用著,後續可以等燒窯出磚再說,但是石塊現在沒人去開山弄啊”。
聞言,高建國看向彭成龍,彭成龍苦笑道“護法隊是沒法派出的,那是必須保持的隊伍,黎人尤其是大祭司很看中這個,每天一早我都要帶著這夥人去跟大祭司問安;
而且護法隊10個人有4個是黎人女子,我們的6個兄弟還有個頭目伍氏道現在沒過來,5個人也不好派出去,隻能跟著我,必要時也能對我們起點保護作用,這9個人每天還要巡查全寨,根本是沒時間幹別的;
至於那十幾個黎人護衛,倒都是男子,但已經派出去4個,剩下的起碼也要留下4個,隨時有事要他們通知或幫忙,還剩下幾個,也不夠開山采石啊”。
高建國想了想,問王濤道“你那裏5個兄弟安排的如何”,“別提了,有一個實在不上道,我跟吳海軍和張文燦都想換掉他,但苦於現在沒人,隻好先用著”王濤迴道。
“不能用就先別用了,派過來開山采石,至於你那邊”高建國對著彭成龍道“剩下的黎人護衛除了你剛才說的再留下4個外,都派過來開山采石”,“誰帶領,工具呢”彭成龍問道。
“先由你來帶領,至於工具,原先不是帶過來不少開山建房的工具嗎,你去迎賓殿問問收一下,應該是夠用的,其實以後主要還是鋪磚,采石要不了多少”,高建國看向黃文斌,黃文斌點了點頭。
不過彭成龍馬上又接過話“我帶不了幾天,長老議事會上已經有不少矛盾了,我隔兩天就要去參加議事,擴大教化的事必須要長老們讚成,而且我隔段時間還要做法事,這是黎寨的規矩,否則黎人和大祭司會不認同,另外,我剛剛找到了硝石礦...”。
“不用你帶太長時間,短則3天,多則5天,後續你就去忙你的事,至於硝石礦,你自己想辦法找人幫你提煉,我讓伍氏道幫你帶點硫磺過來”高建國迴道,“好好,高哥考慮問題,真的是周到,老彭我這輩子...不,上輩子沒服過誰,就佩服高哥你”彭成龍一拱手。
高建國笑了笑道“好了,別恭維了,那挖渠和燒窯的事就這麽定了”,王大義、江同和錢七哪裏還不明白,馬上站起身拱手說道“就按眾位兄弟商議的來,我們三人先行告辭”,眾人拱手道“不送”。
見兩人離去,高建國說道“我們5人隨意點吧,有什麽事直說好了”,幾人點了點頭,黃文斌開口道“我這裏除了挖渠外,還有2個事大家商議一下”,“說,啥事”王濤問道,“一是為挖渠我跟錢七去到了尖峰嶺下”
一說到尖峰嶺,幾個人耳朵都豎了起來,“其實那地方離我們要開挖的溝渠盡頭並不遠,偏西3裏地就差不多了,我在那裏撿到一塊石頭”黃文斌說著從懷裏摸出一塊黑紅色的石頭:
“我當時沒跟任何人說,迴來用水浮密度測量法作了大致的測算,含鐵量超過60%”黃文斌激動地說道,眾人都是一臉激動。
“不過不知道礦脈在哪,都是一片原始森林,1人多高的雜草,也就沒敢深入”黃文斌搖了搖頭,“沒什麽,咱們現在還是打基礎的階段,等以後條件成熟了再開發不遲,起碼現在大概知道礦在哪個方位了,老黃,辛苦了”彭成龍拍了拍黃文斌的肩膀,眾人都點了點頭。
“還有呢”王濤比較著急的問道,“還有一個事,我們開挖10丈...哦30多米後...”,“別這樣改來改去了,黃工,我們以後商議事情就用這時代的度量衡單位好了,我們幾個應該也沒人會聽不明白”吳海軍插話道,幾人都笑著點了點頭。
黃文斌繼續說道“我跟一個兄弟想先到前麵去探探路,走了不到1裏地,你們猜怎麽著”,“發現什麽了”王濤瞪大了眼睛,“一個封閉性極好的山洞,前後還各有一塊平地,真真是天然的釀酒作坊”黃文斌笑著道“我跟那兄弟查看了一遍山洞,確實不錯,如果用來釀酒,隻需安好冷凝管,蒸餾2遍的高度燒酒完全可以釀造出來”。
“2個問題,一是金屬冷凝管哪裏來,二是糧食用量多少”不同於其他幾人的興奮,高建國冷靜的問道,盡管他比任何人都清楚酒精對他們的意義。
“金屬,這,目前鐵礦沒開發,就目前這點鐵兵器,也不夠用,何況現在我們燒炭的技術還不行,按王大義的說法,我估計我們目前燒炭的溫度最多也就800度左右,隻能燒製土磚,哪裏能煉化鐵器呢”黃文斌實話實說道。
“先去澄邁打聽一下,看能不能打造鐵管,現在雖說鐵器管製,但是主要是兵器,打造其他的東西,隻要有官府憑信,應該是可以的,隻是價格可能會很高”彭成龍說道,高建國點了點頭“是這樣,咱們既然不幸落到這個境地,隻有想辦法先生存下去,活人不能被尿憋死啊”。
“咱們還有多少黃白之物”王濤問道,彭成龍想了想道“有金有銀,還有點珠寶,基本上都是當年賣藥材和賣點私鹽來的,珠寶是呂世明送的,不過也給了他不少精鹽,這些加起來估計能值1200兩銀子,上次高哥出去拿了100兩,送陳五郎和李正金又給了2人共50兩,現在大概還有1000兩-1100兩的樣子”。
“可以用一點了,我看我們先把那些寶鈔和銅錢用掉,多買點寨裏急需的東西,至於金屬鐵管,就花點銀兩作一根”吳海軍說道,高建國點點頭“可以,買些什麽東西你明天跟劉三商議一下,然後寫個單給他”,吳海軍點了點頭,又對王濤笑著說道“明天跑步你帶隊了”,王濤苦笑著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