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此心不渝
新婚夜竹馬叛亂後,她成了籠中雀 作者:向風相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今滄海為桑田,而我於你,此心不渝。
景元三年,帝崩,皇後溫氏悲痛欲絕,自縊而亡,獨留其幼子於世。帝,留有遺詔,令其妹昭陽長公主孟語代為處理朝政至幼帝親政,驃騎大將軍李熠然在旁輔佐。
彼時,墉城邊關,大雪簌簌,隻一人站在高聳城牆之上看向遠方,那是京都的方向。
“將軍,京都那邊來信了。”
一名紅衣黑甲小將匆忙跑了過來,他半跪在雪地上將那封信雙手奉給了溫鐸。信封上單單寫著溫鐸親啟四字,再無其他。信紙單薄,紙上寥寥幾字,卻在北風唿嘯中被溫鐸牢牢握在了手中。
溫鐸本就瘦削的臉在看完來信後瞬間又變得灰敗了幾分,看著緩緩從自己麵前走過去的溫鐸,小將隻覺得有些恍惚。
數年前,溫鐸還是一個意氣風發的少年將軍,如今卻變得如同槁木死灰一般,每日隻顧著上陣殺敵,一絲一毫也未將自己的性命放於心上。
溫鐸看完那封信後,原本挺拔的身子變得有些佝僂。他的兩隻手無力地耷拉在身體兩側,全身看著軟綿綿的,渾身上下沒有一絲精氣神兒,隻那信紙被他緊緊抓在手中。
“帝後皆崩,舉城掛三日喪幡白布,以示哀悼。”
他留下這一句話後就離開了,隻留下那小將呆愣在原地。
溫鐸一步一個台階地走下了城樓,他麵上看著很平靜,心中卻似在滴血。
“阿語,如今你遠在京都,皇帝駕崩必會使你心痛難抑,而姐姐又如此。今滄海為桑田,雖你我再無可能,但我對你之心,此生不渝。隻我溫鐸在一日,定會護你此生安樂。”
九年前的某一個冬日清晨,孟語與溫鐸兩年未曾相見,而今日,是溫鐸來京都的那一天。
“阿桃,你快一些,一會兒我們就要見不到溫鐸了。”
孟語一身男子打扮,她一人率先往城門口跑去。久久不見阿桃的身影時,她還會迴過頭來催促一下阿桃。
阿桃每每覺得自己要跑不動時隻敢停在原地微微歇上一會兒,歇過之後便又要抓緊往前跑著去追趕孟語。
兩人今日早早就溜出了宮,因晉元大街行人眾多,孟語索性叫停了馬夫。在眾人的注視下,孟語跳下馬車後就朝著城門口的方向跑了過去,阿桃隻能拚命跟在孟語的身後,隨著她一起往前跑。
兩人緊趕慢趕,但是當她們跑到城門口時,那裏還是已經站滿了看熱鬧的老百姓們,孟語和阿桃隻能站在人群後麵踮著腳尖往遠處看。在她們那裏隻能看到城門口處有著一長排車隊正在緩緩入城,其中一個騎著高頭大馬的男人走在了車隊的最前方。
“阿桃,騎馬的那人是不是就是溫鐸?”
“公,公子,阿桃也看不清楚那人是誰。”
兩人都眯著眼睛看向那人,但也隻是徒勞。這時,一個站在前排的婦人突然驚唿著說道:“騎馬的小將軍就是墉城的溫鐸世子嗎?往日隻聽聞過他鬼煞神的名頭,如今一見竟是個俊俏的公子。”
這人說完後,站在她身邊的一個婦人立馬附和著說道:“四年前溫世子尚十三歲,他便可統率三軍以抵擋東突厥的進軍,憑著一己之力守住了墉城。我看他是比李小將軍還要厲害的帥才。”
“溫家駐守邊關,本就兵權在握,如今他家的女兒又即將成為太子妃,可真是越發炙手可熱了。”
“這從墉城運來的嫁妝延綿不絕的,真真是十裏紅妝了。”
“也是奇怪,親生女兒將要大婚,這做父親的鎮北王怎麽沒有親自趕來,隻派了兒子代為前往?”
“聽說鎮北王舊傷複發,如今病得隻能歇在床榻之上了,就是有那個心來為女兒送嫁恐怕也沒那個力氣啊。”
“這些年若不是有鎮北王在墉城駐守,哪有我們的太平日子過啊。”
“說的對啊。前些年東突厥屢屢騷擾我朝北境,若不是有溫家父子在,他們哪能這麽快就與我朝簽訂下了兩境互好條約。”
“是啊是啊。”
前麵的老百姓們你一言我一語的,說到最後都是些稱讚鎮北王以及溫鐸的話,真真是熱鬧極了。孟語聽了一會兒後就拉著阿桃離開了人群,但是她並沒有注意到那幾個最先幫著溫家說好話的人也默默退出了人群。
“兩年不見,姨父病得這般厲害了嗎?一會兒見到溫鐸後我定要好好問問他。”
“公子,世子爺肯定是要直接去驛站歇息的,我們不如先趕去驛站吧。”
孟語稱了句好,但是當她習慣性看了眼四周後突然意識到了一個比較嚴重的問題。她慢慢轉過身來看著身旁的阿桃,以一種不確定的語氣問道:“我們走著去嗎?”
阿桃抿了抿嘴唇,剛才她隨著孟語跳下馬車後,馬夫似乎問了她一句要去哪裏接她們。當時她忙著追趕孟語並沒有多加思考,直接就迴了句,“你先迴去吧。有我跟著公子呢。”
想起來後,阿桃有些心虛地也往四周看了幾眼,她在孟語的注視下微微點了點頭,隨之小聲說了句:“嗯”。
皇宮大內,禦決殿中,當今的皇帝孟允樓正在與守都衛首領李熠然商議要事。
“陛下,各方來使都已在遠樂坊內住下了。”
“如此一來,京中勢力繁雜,又逢太子大婚,最怕有心之人在此期間鬧事。今日朕命熠然你為撫遠使,專門負責接待他們,若有其餘發現,亦要一一記錄下來。”
皇帝說完後特意重重拍了拍李熠然的肩膀,滿含期許地看著他。
李熠然俯首稱是,語氣鏗鏘有力,“熠然定不辱陛下所托。”
當李熠然退出禦決殿後,他靜靜站在殿前的台階之上遠遠看向京都的北邊,口中喃喃自語道:“溫鐸,今日你也該到了,是我們正式見麵的時候了。”
他一身紅色官服,身姿如鬆,容顏如玉,整個人氣質卓然,看著文官模樣,卻統領著俞朝最厲害的一批暗衛,守都衛。
守都衛的存在是為了守衛京都和皇帝的安全,這些人從選拔、訓練到上任的整個過程都由李熠然在暗處親手把關。這支俞朝最厲害的暗衛隻受李熠然的管轄,除了皇帝以及太子之外,便再也沒有人能夠比他更清楚守都衛的底細了。
新帝登基時定年號為永華,如今正是永華四年冬,俞朝的都城之內,紅綢漫天飛舞,雙喜紅字貼滿了大街小巷。連下了幾日的大雪剛剛停歇,在這兩相映襯之下,頓時隻覺得白得愈白,紅得愈紅。
半餘月後,俞朝的太子孟玄鈺將要迎娶鎮北侯長女溫筱筱,與之喜結連理,共結秦晉之好。這是新帝登基後的第一件大喜事,皇帝孟允樓邀約了天下權貴齊聚京都,共賀此事。
這接連著幾日遠樂坊門前都熱鬧得緊,此時正有一群身著突厥服飾的人站在遠樂坊門前等候查驗身份,被這群人簇擁著的是兩個衣著華服,頭戴金飾的男人。兩人一高一矮,身高相差一尺有餘,容貌極為相似。
發現遠樂坊門前站了一群突厥人後,孟語連忙拽著阿桃躲到了旁邊的一個牆角處,兩人半蹲著觀察遠樂坊門前的情況。
“公主,他們進去了。”
待那群突厥人進門後,孟語她們兩人才慢慢站直了身子。隻是本就走了一路的兩人又蹲了一會兒牆角,此時,她們兩人的腿又酸又麻。
“阿桃,腿麻了,疼,慢點......”
景元三年,帝崩,皇後溫氏悲痛欲絕,自縊而亡,獨留其幼子於世。帝,留有遺詔,令其妹昭陽長公主孟語代為處理朝政至幼帝親政,驃騎大將軍李熠然在旁輔佐。
彼時,墉城邊關,大雪簌簌,隻一人站在高聳城牆之上看向遠方,那是京都的方向。
“將軍,京都那邊來信了。”
一名紅衣黑甲小將匆忙跑了過來,他半跪在雪地上將那封信雙手奉給了溫鐸。信封上單單寫著溫鐸親啟四字,再無其他。信紙單薄,紙上寥寥幾字,卻在北風唿嘯中被溫鐸牢牢握在了手中。
溫鐸本就瘦削的臉在看完來信後瞬間又變得灰敗了幾分,看著緩緩從自己麵前走過去的溫鐸,小將隻覺得有些恍惚。
數年前,溫鐸還是一個意氣風發的少年將軍,如今卻變得如同槁木死灰一般,每日隻顧著上陣殺敵,一絲一毫也未將自己的性命放於心上。
溫鐸看完那封信後,原本挺拔的身子變得有些佝僂。他的兩隻手無力地耷拉在身體兩側,全身看著軟綿綿的,渾身上下沒有一絲精氣神兒,隻那信紙被他緊緊抓在手中。
“帝後皆崩,舉城掛三日喪幡白布,以示哀悼。”
他留下這一句話後就離開了,隻留下那小將呆愣在原地。
溫鐸一步一個台階地走下了城樓,他麵上看著很平靜,心中卻似在滴血。
“阿語,如今你遠在京都,皇帝駕崩必會使你心痛難抑,而姐姐又如此。今滄海為桑田,雖你我再無可能,但我對你之心,此生不渝。隻我溫鐸在一日,定會護你此生安樂。”
九年前的某一個冬日清晨,孟語與溫鐸兩年未曾相見,而今日,是溫鐸來京都的那一天。
“阿桃,你快一些,一會兒我們就要見不到溫鐸了。”
孟語一身男子打扮,她一人率先往城門口跑去。久久不見阿桃的身影時,她還會迴過頭來催促一下阿桃。
阿桃每每覺得自己要跑不動時隻敢停在原地微微歇上一會兒,歇過之後便又要抓緊往前跑著去追趕孟語。
兩人今日早早就溜出了宮,因晉元大街行人眾多,孟語索性叫停了馬夫。在眾人的注視下,孟語跳下馬車後就朝著城門口的方向跑了過去,阿桃隻能拚命跟在孟語的身後,隨著她一起往前跑。
兩人緊趕慢趕,但是當她們跑到城門口時,那裏還是已經站滿了看熱鬧的老百姓們,孟語和阿桃隻能站在人群後麵踮著腳尖往遠處看。在她們那裏隻能看到城門口處有著一長排車隊正在緩緩入城,其中一個騎著高頭大馬的男人走在了車隊的最前方。
“阿桃,騎馬的那人是不是就是溫鐸?”
“公,公子,阿桃也看不清楚那人是誰。”
兩人都眯著眼睛看向那人,但也隻是徒勞。這時,一個站在前排的婦人突然驚唿著說道:“騎馬的小將軍就是墉城的溫鐸世子嗎?往日隻聽聞過他鬼煞神的名頭,如今一見竟是個俊俏的公子。”
這人說完後,站在她身邊的一個婦人立馬附和著說道:“四年前溫世子尚十三歲,他便可統率三軍以抵擋東突厥的進軍,憑著一己之力守住了墉城。我看他是比李小將軍還要厲害的帥才。”
“溫家駐守邊關,本就兵權在握,如今他家的女兒又即將成為太子妃,可真是越發炙手可熱了。”
“這從墉城運來的嫁妝延綿不絕的,真真是十裏紅妝了。”
“也是奇怪,親生女兒將要大婚,這做父親的鎮北王怎麽沒有親自趕來,隻派了兒子代為前往?”
“聽說鎮北王舊傷複發,如今病得隻能歇在床榻之上了,就是有那個心來為女兒送嫁恐怕也沒那個力氣啊。”
“這些年若不是有鎮北王在墉城駐守,哪有我們的太平日子過啊。”
“說的對啊。前些年東突厥屢屢騷擾我朝北境,若不是有溫家父子在,他們哪能這麽快就與我朝簽訂下了兩境互好條約。”
“是啊是啊。”
前麵的老百姓們你一言我一語的,說到最後都是些稱讚鎮北王以及溫鐸的話,真真是熱鬧極了。孟語聽了一會兒後就拉著阿桃離開了人群,但是她並沒有注意到那幾個最先幫著溫家說好話的人也默默退出了人群。
“兩年不見,姨父病得這般厲害了嗎?一會兒見到溫鐸後我定要好好問問他。”
“公子,世子爺肯定是要直接去驛站歇息的,我們不如先趕去驛站吧。”
孟語稱了句好,但是當她習慣性看了眼四周後突然意識到了一個比較嚴重的問題。她慢慢轉過身來看著身旁的阿桃,以一種不確定的語氣問道:“我們走著去嗎?”
阿桃抿了抿嘴唇,剛才她隨著孟語跳下馬車後,馬夫似乎問了她一句要去哪裏接她們。當時她忙著追趕孟語並沒有多加思考,直接就迴了句,“你先迴去吧。有我跟著公子呢。”
想起來後,阿桃有些心虛地也往四周看了幾眼,她在孟語的注視下微微點了點頭,隨之小聲說了句:“嗯”。
皇宮大內,禦決殿中,當今的皇帝孟允樓正在與守都衛首領李熠然商議要事。
“陛下,各方來使都已在遠樂坊內住下了。”
“如此一來,京中勢力繁雜,又逢太子大婚,最怕有心之人在此期間鬧事。今日朕命熠然你為撫遠使,專門負責接待他們,若有其餘發現,亦要一一記錄下來。”
皇帝說完後特意重重拍了拍李熠然的肩膀,滿含期許地看著他。
李熠然俯首稱是,語氣鏗鏘有力,“熠然定不辱陛下所托。”
當李熠然退出禦決殿後,他靜靜站在殿前的台階之上遠遠看向京都的北邊,口中喃喃自語道:“溫鐸,今日你也該到了,是我們正式見麵的時候了。”
他一身紅色官服,身姿如鬆,容顏如玉,整個人氣質卓然,看著文官模樣,卻統領著俞朝最厲害的一批暗衛,守都衛。
守都衛的存在是為了守衛京都和皇帝的安全,這些人從選拔、訓練到上任的整個過程都由李熠然在暗處親手把關。這支俞朝最厲害的暗衛隻受李熠然的管轄,除了皇帝以及太子之外,便再也沒有人能夠比他更清楚守都衛的底細了。
新帝登基時定年號為永華,如今正是永華四年冬,俞朝的都城之內,紅綢漫天飛舞,雙喜紅字貼滿了大街小巷。連下了幾日的大雪剛剛停歇,在這兩相映襯之下,頓時隻覺得白得愈白,紅得愈紅。
半餘月後,俞朝的太子孟玄鈺將要迎娶鎮北侯長女溫筱筱,與之喜結連理,共結秦晉之好。這是新帝登基後的第一件大喜事,皇帝孟允樓邀約了天下權貴齊聚京都,共賀此事。
這接連著幾日遠樂坊門前都熱鬧得緊,此時正有一群身著突厥服飾的人站在遠樂坊門前等候查驗身份,被這群人簇擁著的是兩個衣著華服,頭戴金飾的男人。兩人一高一矮,身高相差一尺有餘,容貌極為相似。
發現遠樂坊門前站了一群突厥人後,孟語連忙拽著阿桃躲到了旁邊的一個牆角處,兩人半蹲著觀察遠樂坊門前的情況。
“公主,他們進去了。”
待那群突厥人進門後,孟語她們兩人才慢慢站直了身子。隻是本就走了一路的兩人又蹲了一會兒牆角,此時,她們兩人的腿又酸又麻。
“阿桃,腿麻了,疼,慢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