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郭槐禮和餘文誌迴到紫竹軒不久,拓跋晨就再一次登門拜訪紫竹三賢,並以以武會友的名義將餘文誌約了出來。
餘文誌的母親和他講的故事裏麵提到了當年一起去尋寶的五個人中有一個人叫做拓跋文,還有一個叫做莊蛟的,所以餘文誌預感到這兩個人絕對不會以武會友這麽簡單。
當年尋寶的事情餘家的其他人,也就是說紫竹三賢其餘二賢——餘賢樂和餘賢曲也是知道這個事情的,但是目前他們兩位的公子年紀尚幼,無法參與到尋寶當中。二賢又覺得現在事情還沒到非要參與地步,暫時處於觀望的態度。
很多事情一旦涉及到錢,大家不免各有各的算計。關於稔山寶藏鑰匙這個事情,餘賢歌並沒有告訴自己的大哥和二哥,知道鑰匙這件事情的隻有餘賢歌、餘文誌、郭槐禮和黎清四個人。
目前兩把鑰匙都在黎清手上。郭槐禮以為自己手上有一把鑰匙,而他並沒有把找到青門綠玉的這件事情告訴任何人。
餘文誌依約來見了拓跋晨和莊友詡,既然是以武會友,自然要比試一下。
拓跋晨這個流星錘一邊是瓜形多刺錘頭,另外一邊是一根短棍,中間用鐵索相連。餘文誌使一把牛角叉,叉頭三分,中鋒刃長且直,兩旁叉鋒呈牛角形,又稱為虎叉。除此之外餘文誌身上還有幾把小型的飛虎叉,也就是暗器,後來霜雪假裝逃走的時候,餘文誌就是用這個暗器打在了霜雪的馬屁股上。
拓跋晨先是對著餘文誌一拱手:“餘兄請!”,說完以後他上來就掄起來流星錘對著餘文誌上三路一錘打了過來,餘文誌和他打了幾個迴合以後瞄準一個機會,用叉直接挑到了流星錘的鐵索圈裏麵,用力一絞,拓跋晨被他出其不意這麽一絞,險些握不住流星錘。
那拓跋晨練習流星錘多年,臂力自然不俗,他馬上用力握住流星錘往迴拉。論力氣餘文誌哪裏是拓跋晨的對手,他索性撒手,抖手就是一對飛虎叉對著拓跋晨一上一下打了過來。
拓跋晨本意是與餘文誌鬥力,沒想到對方直接鬆手了,拓跋晨一個踉蹌,眼看著就躲不過去餘文誌這兩個暗器飛虎叉了。好在此時莊友詡在一旁觀戰,他趕忙下場往斜裏拉了一把拓跋晨。兩枚飛虎叉貼著拓跋晨的右側打了過去。
“二位小心!”餘文誌忍不住大喊,莊友詡一迴頭,好家夥,這飛虎叉又迴來了。此時拓跋晨用力揮舞手中纏著叉的流星錘,慌亂中把兩把飛虎叉給打落地了。你想啊,一個流星錘帶著一把叉,那叉長七尺三寸(當時一尺等於現在的23厘米,也就是這把叉大概長167厘米),就這麽大的橫掃麵積,能不把兩個飛虎叉打掉嗎?
看到飛虎叉被打掉以後,三個人同時鬆了一口氣。
“餘兄好功夫!”莊友詡先說道。
“唉,以暗器取勝實在是勝之不武啊!”餘文誌自嘲道。
拓跋晨是個爽快之人:“哎,哪裏的話,如果是生死搏擊誰還管得了什麽暗器不暗器?輸了就是輸了,我拓跋晨不是那輸不起的人!”說罷他仰天大笑“哈哈哈”。
餘文誌看到拓跋晨如此豪爽,心裏不覺得親近了幾分,“拓跋兄,莊兄。在下知道二位來此以武會友為假……”
聽到他這麽說,拓跋晨馬上就打斷了他:“沒錯!我們此行是為了那稔山寶藏而來。想當年你餘家先人和我們拓跋家、莊家、袁家還有郭家一同去尋寶。中間發生了什麽我們不得知,隻知道這寶是肯定沒有尋成功,不然就不會有我們今天的這一次拜訪了。”
莊友詡接著說道:“從二位去到胡氏祖屋開始,我和拓跋兄就已經留意到了。後來餘兄你離開了,但是那位郭兄卻沒有離開。最近玥陽縣發生了一場地震,地震過後郭兄迴過祖屋,之後他就準備離開了。餘兄和郭兄一路歸來,可有聽郭兄提起過什麽嗎?”
“這個倒沒有,郭兄隻說地震之後祖屋遭到破壞,再找下去也是徒勞,所以打算和我從長計議。”餘文誌迴答。
莊友詡說:“如此我倒是想請餘兄留心。以我們這麽多年對郭兄的觀察,此人屬於不達目的不罷休的那一類人,我們懷疑他已經在祖屋得到了他想要找的東西然後才離開。試想一個人花了近十年的時間去做一件事情,他又怎麽會輕易放棄?”
餘文誌皺了皺眉頭,說道:“會不會有這個可能就是眼看祖屋被毀,所以郭兄直接放棄了呢?”
拓跋晨想要說些什麽,卻被莊友詡拉住了,他對餘文誌說:“如此是我莊某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莊某在此道歉。”說罷他對著餘文誌一拱手。
餘文誌擺擺手:“哎!莊兄何出此言,莊兄也是就事論事。我看莊兄也是一位君子,不瞞你說,我和郭兄也正在商議再上稔山一事。我有意邀請拓跋兄和莊兄一同前往,不過此事還得問過郭兄才行。”
拓跋晨“哼”了一聲又要說話,被莊友詡又一次拉住了,“關於和郭兄商量再上稔山一事,我有一言不知道當講不當講。”
“莊兄但說無妨。”
“餘兄乃是謙謙君子,所以未曾想太多。試問當年上稔山之時,我與拓跋兄的先人都去過,怎麽如今再上稔山的事情卻需要郭餘二位仁兄商議了呢?這又是做何道理呢?”
莊友詡這句話說的在理,餘文誌有所觸動。
“再說了,據我所知,當年是我們莊家先人莊蛟最先得知了找尋稔山的方法。而後他又召集了友人一同出發,怎麽說都是我們莊氏先人出於朋友道義先做出了與朋友共享寶藏的事情。怎麽相隔幾代以後,再上稔山卻變成了這個局麵了呢?”
“莊兄所言極是,請莊兄不要責怪小弟。小弟對於當年所發生之事所知甚少,既然如此,那麽請莊兄和拓跋兄與我一同迴紫竹軒,我們再從長計議如何?”餘文誌說。
“不必了!”拓跋晨一擺手,“今日與餘兄相見,比武是一個目的,另外一個目的就是想要通知故人一聲。莊賢弟與我已經打算明天啟程取道丘壑,而後轉往樂崇。如果餘兄和郭兄願意,我們願意與二位一同再上稔山,如何?”
餘文誌一聽,這不是喧賓奪主嘛!本來是我和郭槐禮打算去稔山,現在卻變做了拓跋晨兩人提議去而我們跟隨。行啊,無所謂誰發起,隻要大家能夠各取所需就好。
想到這裏他一拱手,“如此甚好,能夠隨拓跋兄一同去稔山自是再好不過。如果拓跋兄不嫌棄,我們五日後在津水城外相見如何?”
餘文誌的母親和他講的故事裏麵提到了當年一起去尋寶的五個人中有一個人叫做拓跋文,還有一個叫做莊蛟的,所以餘文誌預感到這兩個人絕對不會以武會友這麽簡單。
當年尋寶的事情餘家的其他人,也就是說紫竹三賢其餘二賢——餘賢樂和餘賢曲也是知道這個事情的,但是目前他們兩位的公子年紀尚幼,無法參與到尋寶當中。二賢又覺得現在事情還沒到非要參與地步,暫時處於觀望的態度。
很多事情一旦涉及到錢,大家不免各有各的算計。關於稔山寶藏鑰匙這個事情,餘賢歌並沒有告訴自己的大哥和二哥,知道鑰匙這件事情的隻有餘賢歌、餘文誌、郭槐禮和黎清四個人。
目前兩把鑰匙都在黎清手上。郭槐禮以為自己手上有一把鑰匙,而他並沒有把找到青門綠玉的這件事情告訴任何人。
餘文誌依約來見了拓跋晨和莊友詡,既然是以武會友,自然要比試一下。
拓跋晨這個流星錘一邊是瓜形多刺錘頭,另外一邊是一根短棍,中間用鐵索相連。餘文誌使一把牛角叉,叉頭三分,中鋒刃長且直,兩旁叉鋒呈牛角形,又稱為虎叉。除此之外餘文誌身上還有幾把小型的飛虎叉,也就是暗器,後來霜雪假裝逃走的時候,餘文誌就是用這個暗器打在了霜雪的馬屁股上。
拓跋晨先是對著餘文誌一拱手:“餘兄請!”,說完以後他上來就掄起來流星錘對著餘文誌上三路一錘打了過來,餘文誌和他打了幾個迴合以後瞄準一個機會,用叉直接挑到了流星錘的鐵索圈裏麵,用力一絞,拓跋晨被他出其不意這麽一絞,險些握不住流星錘。
那拓跋晨練習流星錘多年,臂力自然不俗,他馬上用力握住流星錘往迴拉。論力氣餘文誌哪裏是拓跋晨的對手,他索性撒手,抖手就是一對飛虎叉對著拓跋晨一上一下打了過來。
拓跋晨本意是與餘文誌鬥力,沒想到對方直接鬆手了,拓跋晨一個踉蹌,眼看著就躲不過去餘文誌這兩個暗器飛虎叉了。好在此時莊友詡在一旁觀戰,他趕忙下場往斜裏拉了一把拓跋晨。兩枚飛虎叉貼著拓跋晨的右側打了過去。
“二位小心!”餘文誌忍不住大喊,莊友詡一迴頭,好家夥,這飛虎叉又迴來了。此時拓跋晨用力揮舞手中纏著叉的流星錘,慌亂中把兩把飛虎叉給打落地了。你想啊,一個流星錘帶著一把叉,那叉長七尺三寸(當時一尺等於現在的23厘米,也就是這把叉大概長167厘米),就這麽大的橫掃麵積,能不把兩個飛虎叉打掉嗎?
看到飛虎叉被打掉以後,三個人同時鬆了一口氣。
“餘兄好功夫!”莊友詡先說道。
“唉,以暗器取勝實在是勝之不武啊!”餘文誌自嘲道。
拓跋晨是個爽快之人:“哎,哪裏的話,如果是生死搏擊誰還管得了什麽暗器不暗器?輸了就是輸了,我拓跋晨不是那輸不起的人!”說罷他仰天大笑“哈哈哈”。
餘文誌看到拓跋晨如此豪爽,心裏不覺得親近了幾分,“拓跋兄,莊兄。在下知道二位來此以武會友為假……”
聽到他這麽說,拓跋晨馬上就打斷了他:“沒錯!我們此行是為了那稔山寶藏而來。想當年你餘家先人和我們拓跋家、莊家、袁家還有郭家一同去尋寶。中間發生了什麽我們不得知,隻知道這寶是肯定沒有尋成功,不然就不會有我們今天的這一次拜訪了。”
莊友詡接著說道:“從二位去到胡氏祖屋開始,我和拓跋兄就已經留意到了。後來餘兄你離開了,但是那位郭兄卻沒有離開。最近玥陽縣發生了一場地震,地震過後郭兄迴過祖屋,之後他就準備離開了。餘兄和郭兄一路歸來,可有聽郭兄提起過什麽嗎?”
“這個倒沒有,郭兄隻說地震之後祖屋遭到破壞,再找下去也是徒勞,所以打算和我從長計議。”餘文誌迴答。
莊友詡說:“如此我倒是想請餘兄留心。以我們這麽多年對郭兄的觀察,此人屬於不達目的不罷休的那一類人,我們懷疑他已經在祖屋得到了他想要找的東西然後才離開。試想一個人花了近十年的時間去做一件事情,他又怎麽會輕易放棄?”
餘文誌皺了皺眉頭,說道:“會不會有這個可能就是眼看祖屋被毀,所以郭兄直接放棄了呢?”
拓跋晨想要說些什麽,卻被莊友詡拉住了,他對餘文誌說:“如此是我莊某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莊某在此道歉。”說罷他對著餘文誌一拱手。
餘文誌擺擺手:“哎!莊兄何出此言,莊兄也是就事論事。我看莊兄也是一位君子,不瞞你說,我和郭兄也正在商議再上稔山一事。我有意邀請拓跋兄和莊兄一同前往,不過此事還得問過郭兄才行。”
拓跋晨“哼”了一聲又要說話,被莊友詡又一次拉住了,“關於和郭兄商量再上稔山一事,我有一言不知道當講不當講。”
“莊兄但說無妨。”
“餘兄乃是謙謙君子,所以未曾想太多。試問當年上稔山之時,我與拓跋兄的先人都去過,怎麽如今再上稔山的事情卻需要郭餘二位仁兄商議了呢?這又是做何道理呢?”
莊友詡這句話說的在理,餘文誌有所觸動。
“再說了,據我所知,當年是我們莊家先人莊蛟最先得知了找尋稔山的方法。而後他又召集了友人一同出發,怎麽說都是我們莊氏先人出於朋友道義先做出了與朋友共享寶藏的事情。怎麽相隔幾代以後,再上稔山卻變成了這個局麵了呢?”
“莊兄所言極是,請莊兄不要責怪小弟。小弟對於當年所發生之事所知甚少,既然如此,那麽請莊兄和拓跋兄與我一同迴紫竹軒,我們再從長計議如何?”餘文誌說。
“不必了!”拓跋晨一擺手,“今日與餘兄相見,比武是一個目的,另外一個目的就是想要通知故人一聲。莊賢弟與我已經打算明天啟程取道丘壑,而後轉往樂崇。如果餘兄和郭兄願意,我們願意與二位一同再上稔山,如何?”
餘文誌一聽,這不是喧賓奪主嘛!本來是我和郭槐禮打算去稔山,現在卻變做了拓跋晨兩人提議去而我們跟隨。行啊,無所謂誰發起,隻要大家能夠各取所需就好。
想到這裏他一拱手,“如此甚好,能夠隨拓跋兄一同去稔山自是再好不過。如果拓跋兄不嫌棄,我們五日後在津水城外相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