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邈教我學針灸》第十八章:足太陽膀胱經——穴位的奇妙養生密碼
在靜謐的醫廬庭院中,孫思邈與我並肩而立,麵前的透明銅人閃爍著神秘光芒,經絡與血脈在其中清晰可見,仿佛是一部無聲卻蘊含無盡奧秘的生命之書。微風輕拂,帶來藥草的清香,為這場深入的穴位知識講解增添了幾分寧靜與祥和。
“徒兒,”孫思邈開口,聲音沉穩而充滿智慧,“今日我們繼續探尋足太陽膀胱經的奧秘,這條經絡上的穴位如同璀璨星辰,各自散發著獨特的光芒,守護著人體的健康。”他邊說邊輕輕撫摸銅人,眼神中滿是對中醫經絡學的敬畏與熱愛。
神堂:胸背氣血的調和之匙
“首先是神堂,在脊柱區,第5胸椎棘突下,後正中線旁開3寸,五行屬金。”孫思邈指向銅人相應位置,瞬間,神堂穴處閃耀起金色光芒,如同陽光穿透雲層,照亮了周圍的經絡。“金性肅降,神堂穴就如同一位溫和的守護者,對胸背部的氣血調節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常用於治療咳嗽、氣喘、肩背痛、胃痛、目眩等。當胸背部氣血不暢,或是髒腑氣機失調時,刺激神堂穴,能讓氣血重新順暢流動,緩解各種不適。”
這時,一位麵色蒼白、咳嗽氣喘的老者在家人攙扶下走進醫廬。他眉頭緊皺,唿吸急促,每一聲咳嗽都仿佛用盡了全身力氣。“大夫,我這咳嗽老不好,肩膀和後背也疼得厲害,胃裏還老是不舒服,您快救救我。”老者虛弱地說道。孫思邈快步上前,讓老者坐下,仔細詢問病情後,說道:“您這是胸背部氣血阻滯,髒腑氣機失調所致。神堂穴可調節氣血,對您的病症會有幫助。”
孫思邈讓老者趴在床上,先在神堂穴周圍用熱毛巾熱敷,待肌肉放鬆後,他洗淨雙手,用拇指指腹輕輕點按神堂穴。老者起初疼得微微皺眉,但隨著點按的持續,他緊鎖的眉頭逐漸舒展開來,唿吸也變得平穩了一些。“感覺胸口沒那麽悶了,咳嗽也輕了點。”老者說道。孫思邈一邊點按,一邊對我講解:“點按神堂穴時,力度要適中,以穴位局部有酸脹感為宜。它能調節肺氣,緩解咳嗽氣喘;還能疏通胸背部經絡,減輕疼痛。”我專注地看著孫思邈的操作,心中默默記下每一個要點。
膈關:中焦氣機的調理樞紐
“膈關在脊柱區,第7胸椎棘突下,後正中線旁開3寸,五行屬金。”孫思邈接著介紹,銅人膈關穴處隨即綻放出金色光芒,與神堂穴的光芒相互唿應。“膈關主要負責調理中焦氣機,寬胸理氣。當人體出現嘔吐、呃逆、噯氣、飲食不下、胸膈疼痛等症狀時,往往是中焦氣機不暢。刺激膈關穴,就像打開了一扇調節氣機的大門,能有效改善這些因氣機不暢導致的消化係統和胸膈部病症。”
一位中年男子捂著胸口,表情痛苦地走進醫廬。“大夫,我最近老是打嗝,吃點東西就胃脹,胸口還疼得厲害,這是怎麽了?”男子焦急地問道。孫思邈讓男子坐下,在膈關穴進行按摩。他先用手掌輕輕按摩膈關穴周圍,促進局部血液循環,然後用拇指和食指拿捏膈關穴。男子在按摩過程中,呃逆逐漸停止,臉上的痛苦之色也漸漸褪去。“感覺好多了,肚子裏的氣順了,胸口也不疼了。”男子驚訝地說道。孫思邈解釋道:“膈關穴能調節中焦氣機,您這是氣機阻滯,通過按摩膈關穴,可使氣機通暢,緩解不適症狀。”
魂門:肝膽脾胃的嗬護使者
“魂門在脊柱區,第9胸椎棘突下,後正中線旁開3寸,五行屬金。”孫思邈說道,銅人魂門穴處再次閃耀起金色光芒,照亮了周圍與肝膽脾胃相關的經絡。“魂門主要治療胸脅痛、胃脘痛、嘔吐、泄瀉等,對肝膽和脾胃的功能有著重要的調節作用。它就像一位貼心的使者,能疏肝理氣、和胃降逆,有效緩解胸脅及胃脘部的疼痛不適。”
一位麵色蠟黃、捂著肚子的年輕女子走進醫廬。“大夫,我這幾天胸脅和胃脘都疼得厲害,還老是嘔吐、拉肚子,這可怎麽辦?”女子焦急地說道,眼中滿是痛苦和無助。孫思邈讓女子趴在床上,在魂門穴進行針刺和艾灸。他先用酒精棉球消毒穴位周圍皮膚,然後手持銀針,手法嫻熟地刺入魂門穴,運用提插補瀉手法,調節穴位氣血。接著,他點燃艾條,在魂門穴上方緩緩移動,讓溫熱的氣息滲透進穴位。女子在治療過程中,疼痛逐漸減輕,嘔吐和泄瀉也有所緩解。“感覺好多了,謝謝您,大夫。”女子感激地說道。
陽綱:脾胃肝膽的調節之星
“陽綱位於脊柱區,第10胸椎棘突下,後正中線旁開3寸,五行屬火。”孫思邈介紹道,銅人陽綱穴處閃耀起紅色光芒,如同一團溫暖的火焰,照亮了脾胃和肝膽的經絡。“火性溫熱,具有溫煦和推動的作用。陽綱可調節腸道功能,促進消化吸收,同時對肝膽的疏泄功能也有一定的調節作用。當出現腸鳴、腹痛、泄瀉、黃疸、消渴等症狀時,往往與脾胃不和、肝膽失調有關,刺激陽綱穴能有效改善這些病症。”
一位身形消瘦、腹痛泄瀉的患者走進醫廬。他麵色蒼白,虛弱地說道:“大夫,我這肚子老是疼,還一直拉肚子,整個人都沒力氣。”孫思邈讓患者坐下,在陽綱穴進行推拿和艾灸。他先用推拿手法,沿著陽綱穴周圍的經絡進行按摩,促進氣血流通,然後進行艾灸,增強溫通經絡的效果。患者在治療過程中,腹痛逐漸減輕,泄瀉次數也減少了。“感覺肚子沒那麽疼了,也不怎麽拉了,這治療太有效了。”患者感激地說道。
意舍:脾胃運化的助力之源
“意舍在脊柱區,第11胸椎棘突下,後正中線旁開3寸,五行屬土。”孫思邈說道,銅人意舍穴處泛起黃色光芒,如同肥沃的土地,滋養著周圍的經絡。“土主運化,意舍就像脾胃運化的得力助手,能增強脾胃的運化功能,促進水穀的消化和吸收。它常用於治療腹脹、腸鳴、嘔吐、泄瀉等脾胃病症,對因脾胃虛弱導致的各種消化不良症狀有很好的緩解作用。”
一位腹脹腸鳴、食欲不振的中年婦女走進醫廬。她眉頭緊鎖,無奈地說道:“大夫,我這肚子老是脹脹的,還老是咕嚕咕嚕響,吃什麽都不香,這可怎麽辦?”孫思邈讓婦女坐在椅子上,在意舍穴進行按摩。他用手指輕輕按摩意舍穴,從穴位周圍向中心發力,手法輕柔而有節奏。婦女在按摩過程中,腹脹逐漸減輕,腸鳴也有所緩解。“感覺肚子舒服多了,好像有點食欲了。”婦女驚喜地說道。
胃倉:胃部健康的守護之倉
“胃倉在脊柱區,第12胸椎棘突下,後正中線旁開3寸,五行屬土。”孫思邈介紹道,銅人胃倉穴處閃耀起黃色光芒,與意舍穴的光芒相互映襯。“胃倉主要治療胃脘痛、腹脹、小兒食積、水腫等,它就像一個守護胃部健康的倉庫,可調節胃部的氣血,增強胃的受納和腐熟功能。對於小兒積食、脾胃虛弱引起的腹部脹滿、疼痛等,刺激胃倉穴能起到很好的療效。”
一位家長帶著麵色發黃、腹部脹滿的孩子走進醫廬。“大夫,我家孩子最近不愛吃飯,肚子還脹得厲害,這可把我急壞了。”家長焦急地說道。孫思邈讓孩子躺在床上,在胃倉穴進行推拿和艾灸。他先用推拿手法,輕輕按摩胃倉穴周圍,促進胃腸蠕動,然後用艾灸溫通經絡,增強脾胃功能。孩子在治療過程中,腹部脹滿逐漸減輕,也有了食欲。“太感謝您了,大夫,孩子終於願意吃飯了。”家長感激地說道。
肓門:腸道氣機的疏通之門
“肓門在脊柱區,第1腰椎棘突下,後正中線旁開3寸,五行屬水。”孫思邈說道,銅人肓門穴處泛起藍色光芒,如同潺潺的溪流,滋潤著腸道的經絡。“水有滋潤和流通的特性,肓門可促進腸道蠕動,調節腹部氣機。當出現腹痛、腹脹、便秘、痞塊等症狀時,往往是腸道積滯、氣機不暢,刺激肓門穴能有效緩解這些症狀,就像打開了一扇疏通腸道氣機的大門。”
一位因便秘和腹痛而痛苦不堪的患者走進醫廬。他眉頭緊皺,捂著肚子,艱難地說道:“大夫,我這便秘好幾天了,肚子還疼得厲害,這可怎麽辦啊?”孫思邈讓患者趴在床上,在肓門穴進行按摩和拔罐。他先用按摩手法,沿著肓門穴周圍的經絡進行按摩,促進腸道蠕動,然後在穴位上進行拔罐,增強刺激效果。患者在治療過程中,腹痛逐漸減輕,隨後順利排便。“感覺輕鬆多了,這治療太神奇了。”患者感激地說道。
誌室:腎髒功能的調節之室
“誌室位於脊柱區,第2腰椎棘突下,後正中線旁開3寸,五行屬水。”孫思邈介紹道,銅人誌室穴處閃耀起藍色光芒,與肓門穴的光芒相互唿應。“誌室對腎髒的功能有著重要的調節作用,可補腎固精、利水消腫。它常用於治療遺精、陽痿、小便不利、水腫、腰脊強痛等,對因腎虛導致的生殖係統和泌尿係統病症以及腰部疼痛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一位麵色蒼白、腰膝酸軟的年輕男子走進醫廬。他神色羞澀,小聲說道:“大夫,我最近老是遺精,還感覺腰膝無力,小便也不太順暢,這是怎麽迴事啊?”孫思邈讓男子坐下,在誌室穴進行艾灸和按摩。他先用艾灸溫通經絡,補腎陽,然後用手指按摩誌室穴,調節腎髒氣血。男子在治療過程中,逐漸感覺腰膝有力,遺精次數也減少了。“感覺好多了,謝謝大夫。”男子感激地說道。
胞肓:下焦氣血的調節之穴
“胞肓在骶區,橫平第2骶後孔,骶正中脊旁開3寸,五行屬火。”孫思邈說道,銅人胞肓穴處閃耀起紅色光芒,照亮了下焦的經絡。“胞肓主要治療腸鳴、腹脹、便秘、癃閉、腰脊強痛等,可調節下焦的氣血和髒腑功能。它能促進腸道蠕動和尿液排泄,緩解因下焦氣滯引起的各種症狀,就像一位調節下焦氣血的使者。”
一位因腹脹、便秘和小便不利而煩惱的患者走進醫廬。他麵色憔悴,無奈地說道:“大夫,我這肚子脹得難受,還便秘,小便也不通暢,這日子可怎麽過啊?”孫思邈讓患者趴在床上,在胞肓穴進行針刺和艾灸。他先用針刺手法,調節下焦經絡氣血,然後進行艾灸,溫通經絡。患者在治療過程中,腹脹逐漸減輕,便秘和小便不利也有所改善。“太感謝您了,大夫,我現在感覺好多了。”患者感激地說道。
秩邊:腰骶下肢的活力之源
“秩邊在骶區,橫平第4骶後孔,骶正中脊旁開3寸,五行屬土。”孫思邈介紹道,銅人秩邊穴處泛起黃色光芒,如同大地般堅實,支撐著腰部、臀部及下肢的經絡。“秩邊對腰部、臀部及下肢的經絡氣血有疏通作用,可改善局部疼痛和肢體功能障礙。同時,它對下焦的二便功能也有調節作用,主治腰骶痛、下肢痿痹、小便不利、便秘、痔疾等。”
一位因腰骶痛和下肢痿痹而行動不便的老者被家人攙扶著走進醫廬。他眉頭緊皺,每走一步都顯得極為吃力。“大夫,我這腰和屁股疼得厲害,腿也使不上勁,還老是便秘,這可怎麽好啊?”老者無奈地說道。孫思邈讓老者趴在床上,在秩邊穴進行推拿和拔罐。他先用推拿手法,沿著秩邊穴周圍的經絡進行按摩,促進氣血流通,然後在穴位上進行拔罐,增強治療效果。老者在治療過程中,腰骶痛逐漸減輕,下肢也有力氣了,便秘也有所緩解。“感覺好多了,這治療太有效了。”老者感激地說道。
合陽:太陽經氣的疏導之穴
“合陽在小腿後區,膕橫紋下2寸,腓腸肌內、外側頭之間,五行屬火。”孫思邈說道,銅人合陽穴處閃耀起紅色光芒,如同一束明亮的火焰,照亮了太陽經的經絡。“合陽能疏導太陽經氣,主要用於治療腰脊強痛、下肢痿痹、疝氣、崩漏等。刺激此穴位可有效改善腰腿部氣血不暢,對女性生殖係統的一些問題也有調理功效。”
一位因腰脊強痛和下肢痿痹而痛苦的患者走進醫廬。他麵色蒼白,艱難地說道:“大夫,我這腰和腿疼得厲害,走路都困難,這可怎麽辦啊?”孫思邈讓患者躺在病床上,在合陽穴進行針刺和艾灸。他先用針刺手法,調節太陽經氣,然後進行艾灸,溫通經絡。患者在治療過程中,腰脊強痛逐漸減輕,下肢也能稍微活動了。“感覺好多了,謝謝大夫。”患者感激地說道。
承筋:小腿健康的嗬護之筋
“承筋位於小腿後區,太溪直上5寸,比目魚肌腹中央,五行屬金。”孫思邈介紹道,銅人承筋穴處閃耀起金色光芒,如同堅韌的筋脈,守護著小腿的健康。“承筋具有舒筋活絡、強健腰膝的作用,常用於緩解小腿拘攣、疼痛、痔疾等。長期站立或運動過度導致的小腿不適,通過刺激承筋穴能得到有效緩解。”
一位因長期站立工作而小腿疼痛、拘攣的中年男子走進醫廬。他眉頭緊皺,揉著小腿說道:“大夫,我這小腿疼得厲害,還老是抽筋,這可怎麽工作啊?”孫思邈讓男子坐在椅子上,在承筋穴進行按摩。他用手指輕輕按摩承筋穴,從穴位周圍向中心發力,手法有力而柔和。男子在按摩過程中,小腿疼痛逐漸減輕,拘攣也有所緩解。“感覺好多了,這按摩真有效。”男子感激地說道。
承山:下肢與腸道的調理之山
“承山在小腿後麵正中,委中與昆侖之間,當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時,腓腸肌肌腹下出現尖角凹陷處,五行屬金。”孫思邈說道,銅人承山穴處閃耀起金色光芒,如同巍峨的山峰,支撐著下肢的經絡。“承山可治療痔疾、便秘、腰腿拘急疼痛、小腿抽筋等。它是調理下肢及腸道功能的重要穴位,對因氣血阻滯引起的相關病症有顯著療效。”
一位因便秘和小腿抽筋而煩惱的患者走進醫廬。他麵色焦急,說道:“大夫,我這便秘好幾天了,小腿還老是抽筋,這可怎麽辦啊?”孫思邈讓患者趴在床上,在承山穴進行按摩和艾灸。他先用按摩手法,沿著承山穴周圍的經絡進行按摩,促進氣血流通,然後進行艾灸,溫通經絡。患者在治療過程中,便秘得到緩解,小腿抽筋也不再發作。“太感謝您了,大夫,我現在感覺好多了。”患者感激地說道。
飛揚:表裏經氣的溝通之橋
“飛揚在小腿後外側,昆侖穴直上7寸,承山穴外下方1寸處,五行屬火。”孫思邈介紹道,銅人飛揚穴處閃耀起紅色光芒,如同一座橋梁,連接著膀胱經和腎經的經絡。“飛揚是膀胱經絡穴,能溝通表裏兩經氣血,對本經及腎經的病症均有調節作用。它主要用於治療頭痛、目眩、腰腿疼痛、痔疾、癲狂等。”
一位因頭痛、目眩和腰腿疼痛而痛苦的患者走進醫廬。他麵色蒼白,虛弱地說道:“大夫,我這頭痛得厲害,眼睛也花,腰腿還疼,這是怎麽迴事啊?”孫思邈讓患者坐下,在飛揚穴進行針刺和按摩。他先用針刺手法,調節膀胱經和腎經的氣血,然後用手指按摩飛揚穴,促進氣血流通。患者在治療過程中,頭痛、目眩逐漸減輕,腰腿疼痛也有所緩解。“感覺好多了,謝謝大夫。”患者感激地說道。
跗陽:下肢氣血的溫通之陽
“跗陽在小腿後區,昆侖穴直上3寸,跟腱的外側,五行屬陽火。”孫思邈說道,銅人跗陽穴處閃耀起明亮的紅色光芒,如同溫暖的陽光,照耀著下肢的經絡。“跗陽對改善下肢關節和肌肉的氣血循環有幫助,能緩解因寒濕或勞損導致的下肢病症,如腰骶疼痛、下肢痿痹、外踝腫痛、腳氣等。”
一位因外踝腫痛和下肢痿痹而行動不便的患者走進醫廬。他眉頭緊皺,艱難地說道:“大夫,我這外踝腫得厲害,腿也一位因外踝腫痛和下肢痿痹而行動不便的患者走進醫廬。他眉頭緊皺,艱難地說道:“大夫,我這外踝腫得厲害,腿也沒力氣,走路一瘸一拐的,太難受了。”孫思邈讓患者坐在椅子上,仔細查看他的外踝,隻見外踝處紅腫明顯。孫思邈說道:“你這是氣血不暢,寒濕阻滯經絡所致。跗陽穴能溫通經絡,改善下肢氣血循環 ,對緩解你的症狀會有幫助。”
孫思邈先在患者的跗陽穴周圍塗抹上一層特製的活絡油,輕輕揉擦,讓藥物滲透皮膚。隨後,他開始用拇指指腹點按跗陽穴,力度由輕到重,患者起初疼得微微皺眉,孫思邈輕聲安慰:“忍一忍,這是在激發經絡裏的陽氣,通則不痛,堅持一會兒就會好的。”隨著點按的持續,患者感覺有一股熱流從穴位處散發開來,逐漸蔓延至整個下肢。“感覺腳踝沒那麽痛了,腿也好像有了點力氣。”患者驚喜地說道。
孫思邈一邊點按,一邊講解:“跗陽穴五行屬陽火,具有溫陽散寒、通絡止痛的功效。對於外踝腫痛這類因寒濕凝滯氣血的病症,通過刺激跗陽穴,可以激發陽氣,驅散寒濕,讓氣血重新通暢起來。”經過一段時間的點按,患者的外踝腫痛明顯減輕,他試著站起來走了幾步,雖然還有些蹣跚,但比之前輕鬆了許多。“太神奇了,大夫,太感謝您了!”患者感激不已。
昆侖:足部與頭項的止痛之鑰
“昆侖在足部外踝後方,當外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是膀胱經的經穴,五行屬火。”孫思邈指著銅人,隻見昆侖穴處閃耀起熱烈的紅色光芒。“昆侖穴主要用於治療後頭痛、項強、腰骶疼痛、足踝腫痛、癲癇等。刺激昆侖穴可疏通經絡,止痛安神,尤其是對足部及頭項部的疼痛,有著明顯的緩解效果。”
這時,一位抱著頭,表情痛苦的年輕男子走進醫廬。“大夫,我這後頭痛得要裂開了,脖子也僵硬得動不了,救救我。”男子焦急地說道。孫思邈讓男子坐下,在昆侖穴處進行針刺。他手法嫻熟地消毒、進針,運用撚轉提插的手法,調節針下的經氣。男子起初緊張得身體緊繃,隨著針刺的進行,他緊鎖的眉頭慢慢舒展開來。“感覺頭痛減輕了好多,脖子也沒那麽僵了。”男子說道。
孫思邈解釋道:“昆侖穴連通著足部與頭項的經絡,當經絡不通引發疼痛時,刺激昆侖穴能起到疏通經絡、調和氣血的作用,從而達到止痛的目的。對於頭痛、項強這類病症,昆侖穴是常用的穴位之一。”男子聽後,對中醫穴位的神奇功效讚歎不已。
仆參:足跟與下肢的強筋之參
“仆參在足外側部,外踝後下方,昆侖直下,跟骨外側,赤白肉際處,五行屬水。”孫思邈介紹道,銅人仆參穴處泛起溫潤的藍色光芒。“仆參具有強健腰膝、舒筋活絡的功效,常用於治療下肢痿痹、足跟痛、癲癇等。尤其是對於足跟部的疼痛和下肢活動不利,刺激仆參穴能起到很好的調理作用。”
一位被足跟痛折磨得苦不堪言的老者走進醫廬。他走路時小心翼翼,每一步都仿佛踩在刀尖上。“大夫,我這足跟疼了好久了,走幾步路就疼得受不了,這可怎麽辦啊?”老者無奈地說道。孫思邈讓老者坐下,在仆參穴進行按摩。他先用熱毛巾熱敷足跟部,讓局部肌肉放鬆,然後用拇指和食指拿捏仆參穴。老者在按摩過程中,疼痛逐漸減輕。“感覺好多了,這按摩真舒服。”老者說道。
孫思邈說道:“足跟痛多與肝腎虧虛、氣血不足以及經絡阻滯有關。仆參穴屬水,水能滋養肝腎,同時它又能疏通下肢經絡,所以對足跟痛和下肢痿痹有很好的治療效果。”經過一段時間的按摩治療,老者的足跟痛明顯緩解,他又能像以前一樣自在地散步了。
申脈:陰陽平衡的調節之脈
“申脈在踝區,外踝尖直下,外踝下緣與跟骨之間凹陷中,是八脈交會穴之一,通陽蹺脈,五行屬金。”孫思邈說道,銅人申脈穴處閃耀起金色光芒。“申脈穴對調節人體的陰陽平衡有重要作用,主要治療頭痛、眩暈、失眠、目赤腫痛、腰腿痛、癲狂癇等。當人體陰陽失調,陽氣不升或陰氣不降,就會引發各種病症,而申脈穴就像一個調節陰陽的樞紐。”
一位因失眠和眩暈而困擾的中年婦女走進醫廬。她麵色憔悴,黑眼圈濃重。“大夫,我最近老是失眠,頭暈得厲害,整個人都沒精神。”婦女無奈地說道。孫思邈讓婦女坐下,在申脈穴進行艾灸。他點燃艾條,在申脈穴上方緩緩移動,讓溫熱的氣息滲透進穴位。婦女在艾灸過程中,感覺一股暖流從腳底升起,逐漸蔓延至全身。“感覺頭沒那麽暈了,身體也放鬆了很多。”婦女說道。
孫思邈解釋道:“失眠和眩暈很多時候是陰陽失調所致。申脈穴通陽蹺脈,能調節人體的陽氣,讓陽氣正常運行,從而達到陰陽平衡。堅持艾灸申脈穴,對你的症狀會有很大幫助。”婦女聽後,決定按照孫思邈的囑咐,迴家後繼續艾灸申脈穴。
金門:本經急性病症的救急之門
“金門在足外側,當外踝前緣直下,骰骨下緣處,五行屬水,是膀胱經郤穴。”孫思邈說道,銅人金門穴處泛起藍色光芒。“作為郤穴,金門穴對本經急性病症有較好療效,能快速緩解疼痛等不適症狀,常用於治療頭痛、癲癇、小兒驚風、腰痛、下肢痿痹等。”
一位家長抱著突然癲癇發作的孩子匆匆走進醫廬。孩子牙關緊閉,四肢抽搐,家長焦急萬分。孫思邈立刻讓孩子平躺在床上,在金門穴進行針刺。他迅速找準穴位,快速進針,運用特殊的手法刺激穴位。不一會兒,孩子的抽搐逐漸停止,唿吸也平穩了下來。家長激動地說道:“大夫,太感謝您了,您真是救了孩子一命。”
孫思邈說道:“郤穴是經脈氣血深聚之處,對於本經的急性病症,刺激郤穴能迅速激發經氣,起到緩解症狀的作用。金門穴對癲癇等急性病症有著獨特的療效。”家長聽後,對中醫穴位的神奇功效有了更深的認識。
京骨:本經原氣的激發之骨
“京骨在足外側,第5蹠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際處,是膀胱經原穴,五行屬水。”孫思邈介紹道,銅人京骨穴處閃耀起藍色光芒。“刺激京骨穴可激發本經原氣,調節髒腑功能。它主要治療頭痛、項強、目翳、癲癇、腰痛、足痛等,對本經所過之處的疼痛及一些神經係統病症有調理作用。”
一位因長期腰痛而麵色蒼白的中年男子走進醫廬。他彎腰駝背,每走一步都顯得十分吃力。“大夫,我這腰痛了好多年了,一直治不好,您快幫幫我。”男子痛苦地說道。孫思邈讓男子趴在床上,在京骨穴進行按摩和艾灸。他先用按摩手法,沿著京骨穴周圍的經絡進行按摩,促進氣血流通,然後進行艾灸,激發膀胱經的原氣。男子在治療過程中,腰痛逐漸減輕。“感覺輕鬆多了,這治療真有效。”男子說道。
孫思邈說道:“原穴是髒腑原氣經過和留止的部位,刺激原穴可以調動本經的原氣,增強髒腑功能。你的腰痛是膀胱經氣血不暢,髒腑功能失調所致,通過刺激京骨穴,可以激發原氣,改善症狀。”男子聽後,對治療充滿了信心。
束骨:本經氣血的調節之束
“束骨在足外側,第5蹠趾關節的後方,赤白肉際處,五行屬木。”孫思邈說道,銅人束骨穴處閃耀起青色光芒。“束骨為膀胱經輸穴,能調節本經氣血,對因經氣不暢導致的頭部、腰部及下肢的病症有一定的治療效果,常用於治療頭痛、項強、目眩、癲狂、腰腿痛等。”
一位因頭痛和腰腿痛而痛苦的患者走進醫廬。他眉頭緊皺,說道:“大夫,我這頭痛、腰腿痛,都快折磨死我了,您快給我看看。”孫思邈讓患者坐下,在束骨穴進行按摩。他用手指輕輕按摩束骨穴,從穴位周圍向中心發力,手法輕柔而有力。患者在按摩過程中,頭痛和腰腿痛逐漸減輕。“感覺好多了,這按摩真神奇。”患者說道。
孫思邈解釋道:“束骨穴作為膀胱經的輸穴,就像一個調節氣血的閥門,當本經氣血不暢時,刺激束骨穴可以讓氣血重新通暢起來,從而緩解各種病症。”患者聽後,對中醫穴位的調節作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這一天的學習中,我全神貫注地聆聽孫思邈對足太陽膀胱經這些穴位的講解,每一個穴位都仿佛是一把打開健康之門的鑰匙,蘊含著無盡的奧秘。通過一個個生動的病例,我親眼見證了這些穴位的神奇療效,也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中醫經絡穴位學的博大精深。我深知,這些知識將是我未來行醫路上的寶貴財富,我定要刻苦鑽研,將其運用到實際治療中,為患者解除病痛,傳承和發揚中醫這一瑰寶。
在靜謐的醫廬庭院中,孫思邈與我並肩而立,麵前的透明銅人閃爍著神秘光芒,經絡與血脈在其中清晰可見,仿佛是一部無聲卻蘊含無盡奧秘的生命之書。微風輕拂,帶來藥草的清香,為這場深入的穴位知識講解增添了幾分寧靜與祥和。
“徒兒,”孫思邈開口,聲音沉穩而充滿智慧,“今日我們繼續探尋足太陽膀胱經的奧秘,這條經絡上的穴位如同璀璨星辰,各自散發著獨特的光芒,守護著人體的健康。”他邊說邊輕輕撫摸銅人,眼神中滿是對中醫經絡學的敬畏與熱愛。
神堂:胸背氣血的調和之匙
“首先是神堂,在脊柱區,第5胸椎棘突下,後正中線旁開3寸,五行屬金。”孫思邈指向銅人相應位置,瞬間,神堂穴處閃耀起金色光芒,如同陽光穿透雲層,照亮了周圍的經絡。“金性肅降,神堂穴就如同一位溫和的守護者,對胸背部的氣血調節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常用於治療咳嗽、氣喘、肩背痛、胃痛、目眩等。當胸背部氣血不暢,或是髒腑氣機失調時,刺激神堂穴,能讓氣血重新順暢流動,緩解各種不適。”
這時,一位麵色蒼白、咳嗽氣喘的老者在家人攙扶下走進醫廬。他眉頭緊皺,唿吸急促,每一聲咳嗽都仿佛用盡了全身力氣。“大夫,我這咳嗽老不好,肩膀和後背也疼得厲害,胃裏還老是不舒服,您快救救我。”老者虛弱地說道。孫思邈快步上前,讓老者坐下,仔細詢問病情後,說道:“您這是胸背部氣血阻滯,髒腑氣機失調所致。神堂穴可調節氣血,對您的病症會有幫助。”
孫思邈讓老者趴在床上,先在神堂穴周圍用熱毛巾熱敷,待肌肉放鬆後,他洗淨雙手,用拇指指腹輕輕點按神堂穴。老者起初疼得微微皺眉,但隨著點按的持續,他緊鎖的眉頭逐漸舒展開來,唿吸也變得平穩了一些。“感覺胸口沒那麽悶了,咳嗽也輕了點。”老者說道。孫思邈一邊點按,一邊對我講解:“點按神堂穴時,力度要適中,以穴位局部有酸脹感為宜。它能調節肺氣,緩解咳嗽氣喘;還能疏通胸背部經絡,減輕疼痛。”我專注地看著孫思邈的操作,心中默默記下每一個要點。
膈關:中焦氣機的調理樞紐
“膈關在脊柱區,第7胸椎棘突下,後正中線旁開3寸,五行屬金。”孫思邈接著介紹,銅人膈關穴處隨即綻放出金色光芒,與神堂穴的光芒相互唿應。“膈關主要負責調理中焦氣機,寬胸理氣。當人體出現嘔吐、呃逆、噯氣、飲食不下、胸膈疼痛等症狀時,往往是中焦氣機不暢。刺激膈關穴,就像打開了一扇調節氣機的大門,能有效改善這些因氣機不暢導致的消化係統和胸膈部病症。”
一位中年男子捂著胸口,表情痛苦地走進醫廬。“大夫,我最近老是打嗝,吃點東西就胃脹,胸口還疼得厲害,這是怎麽了?”男子焦急地問道。孫思邈讓男子坐下,在膈關穴進行按摩。他先用手掌輕輕按摩膈關穴周圍,促進局部血液循環,然後用拇指和食指拿捏膈關穴。男子在按摩過程中,呃逆逐漸停止,臉上的痛苦之色也漸漸褪去。“感覺好多了,肚子裏的氣順了,胸口也不疼了。”男子驚訝地說道。孫思邈解釋道:“膈關穴能調節中焦氣機,您這是氣機阻滯,通過按摩膈關穴,可使氣機通暢,緩解不適症狀。”
魂門:肝膽脾胃的嗬護使者
“魂門在脊柱區,第9胸椎棘突下,後正中線旁開3寸,五行屬金。”孫思邈說道,銅人魂門穴處再次閃耀起金色光芒,照亮了周圍與肝膽脾胃相關的經絡。“魂門主要治療胸脅痛、胃脘痛、嘔吐、泄瀉等,對肝膽和脾胃的功能有著重要的調節作用。它就像一位貼心的使者,能疏肝理氣、和胃降逆,有效緩解胸脅及胃脘部的疼痛不適。”
一位麵色蠟黃、捂著肚子的年輕女子走進醫廬。“大夫,我這幾天胸脅和胃脘都疼得厲害,還老是嘔吐、拉肚子,這可怎麽辦?”女子焦急地說道,眼中滿是痛苦和無助。孫思邈讓女子趴在床上,在魂門穴進行針刺和艾灸。他先用酒精棉球消毒穴位周圍皮膚,然後手持銀針,手法嫻熟地刺入魂門穴,運用提插補瀉手法,調節穴位氣血。接著,他點燃艾條,在魂門穴上方緩緩移動,讓溫熱的氣息滲透進穴位。女子在治療過程中,疼痛逐漸減輕,嘔吐和泄瀉也有所緩解。“感覺好多了,謝謝您,大夫。”女子感激地說道。
陽綱:脾胃肝膽的調節之星
“陽綱位於脊柱區,第10胸椎棘突下,後正中線旁開3寸,五行屬火。”孫思邈介紹道,銅人陽綱穴處閃耀起紅色光芒,如同一團溫暖的火焰,照亮了脾胃和肝膽的經絡。“火性溫熱,具有溫煦和推動的作用。陽綱可調節腸道功能,促進消化吸收,同時對肝膽的疏泄功能也有一定的調節作用。當出現腸鳴、腹痛、泄瀉、黃疸、消渴等症狀時,往往與脾胃不和、肝膽失調有關,刺激陽綱穴能有效改善這些病症。”
一位身形消瘦、腹痛泄瀉的患者走進醫廬。他麵色蒼白,虛弱地說道:“大夫,我這肚子老是疼,還一直拉肚子,整個人都沒力氣。”孫思邈讓患者坐下,在陽綱穴進行推拿和艾灸。他先用推拿手法,沿著陽綱穴周圍的經絡進行按摩,促進氣血流通,然後進行艾灸,增強溫通經絡的效果。患者在治療過程中,腹痛逐漸減輕,泄瀉次數也減少了。“感覺肚子沒那麽疼了,也不怎麽拉了,這治療太有效了。”患者感激地說道。
意舍:脾胃運化的助力之源
“意舍在脊柱區,第11胸椎棘突下,後正中線旁開3寸,五行屬土。”孫思邈說道,銅人意舍穴處泛起黃色光芒,如同肥沃的土地,滋養著周圍的經絡。“土主運化,意舍就像脾胃運化的得力助手,能增強脾胃的運化功能,促進水穀的消化和吸收。它常用於治療腹脹、腸鳴、嘔吐、泄瀉等脾胃病症,對因脾胃虛弱導致的各種消化不良症狀有很好的緩解作用。”
一位腹脹腸鳴、食欲不振的中年婦女走進醫廬。她眉頭緊鎖,無奈地說道:“大夫,我這肚子老是脹脹的,還老是咕嚕咕嚕響,吃什麽都不香,這可怎麽辦?”孫思邈讓婦女坐在椅子上,在意舍穴進行按摩。他用手指輕輕按摩意舍穴,從穴位周圍向中心發力,手法輕柔而有節奏。婦女在按摩過程中,腹脹逐漸減輕,腸鳴也有所緩解。“感覺肚子舒服多了,好像有點食欲了。”婦女驚喜地說道。
胃倉:胃部健康的守護之倉
“胃倉在脊柱區,第12胸椎棘突下,後正中線旁開3寸,五行屬土。”孫思邈介紹道,銅人胃倉穴處閃耀起黃色光芒,與意舍穴的光芒相互映襯。“胃倉主要治療胃脘痛、腹脹、小兒食積、水腫等,它就像一個守護胃部健康的倉庫,可調節胃部的氣血,增強胃的受納和腐熟功能。對於小兒積食、脾胃虛弱引起的腹部脹滿、疼痛等,刺激胃倉穴能起到很好的療效。”
一位家長帶著麵色發黃、腹部脹滿的孩子走進醫廬。“大夫,我家孩子最近不愛吃飯,肚子還脹得厲害,這可把我急壞了。”家長焦急地說道。孫思邈讓孩子躺在床上,在胃倉穴進行推拿和艾灸。他先用推拿手法,輕輕按摩胃倉穴周圍,促進胃腸蠕動,然後用艾灸溫通經絡,增強脾胃功能。孩子在治療過程中,腹部脹滿逐漸減輕,也有了食欲。“太感謝您了,大夫,孩子終於願意吃飯了。”家長感激地說道。
肓門:腸道氣機的疏通之門
“肓門在脊柱區,第1腰椎棘突下,後正中線旁開3寸,五行屬水。”孫思邈說道,銅人肓門穴處泛起藍色光芒,如同潺潺的溪流,滋潤著腸道的經絡。“水有滋潤和流通的特性,肓門可促進腸道蠕動,調節腹部氣機。當出現腹痛、腹脹、便秘、痞塊等症狀時,往往是腸道積滯、氣機不暢,刺激肓門穴能有效緩解這些症狀,就像打開了一扇疏通腸道氣機的大門。”
一位因便秘和腹痛而痛苦不堪的患者走進醫廬。他眉頭緊皺,捂著肚子,艱難地說道:“大夫,我這便秘好幾天了,肚子還疼得厲害,這可怎麽辦啊?”孫思邈讓患者趴在床上,在肓門穴進行按摩和拔罐。他先用按摩手法,沿著肓門穴周圍的經絡進行按摩,促進腸道蠕動,然後在穴位上進行拔罐,增強刺激效果。患者在治療過程中,腹痛逐漸減輕,隨後順利排便。“感覺輕鬆多了,這治療太神奇了。”患者感激地說道。
誌室:腎髒功能的調節之室
“誌室位於脊柱區,第2腰椎棘突下,後正中線旁開3寸,五行屬水。”孫思邈介紹道,銅人誌室穴處閃耀起藍色光芒,與肓門穴的光芒相互唿應。“誌室對腎髒的功能有著重要的調節作用,可補腎固精、利水消腫。它常用於治療遺精、陽痿、小便不利、水腫、腰脊強痛等,對因腎虛導致的生殖係統和泌尿係統病症以及腰部疼痛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一位麵色蒼白、腰膝酸軟的年輕男子走進醫廬。他神色羞澀,小聲說道:“大夫,我最近老是遺精,還感覺腰膝無力,小便也不太順暢,這是怎麽迴事啊?”孫思邈讓男子坐下,在誌室穴進行艾灸和按摩。他先用艾灸溫通經絡,補腎陽,然後用手指按摩誌室穴,調節腎髒氣血。男子在治療過程中,逐漸感覺腰膝有力,遺精次數也減少了。“感覺好多了,謝謝大夫。”男子感激地說道。
胞肓:下焦氣血的調節之穴
“胞肓在骶區,橫平第2骶後孔,骶正中脊旁開3寸,五行屬火。”孫思邈說道,銅人胞肓穴處閃耀起紅色光芒,照亮了下焦的經絡。“胞肓主要治療腸鳴、腹脹、便秘、癃閉、腰脊強痛等,可調節下焦的氣血和髒腑功能。它能促進腸道蠕動和尿液排泄,緩解因下焦氣滯引起的各種症狀,就像一位調節下焦氣血的使者。”
一位因腹脹、便秘和小便不利而煩惱的患者走進醫廬。他麵色憔悴,無奈地說道:“大夫,我這肚子脹得難受,還便秘,小便也不通暢,這日子可怎麽過啊?”孫思邈讓患者趴在床上,在胞肓穴進行針刺和艾灸。他先用針刺手法,調節下焦經絡氣血,然後進行艾灸,溫通經絡。患者在治療過程中,腹脹逐漸減輕,便秘和小便不利也有所改善。“太感謝您了,大夫,我現在感覺好多了。”患者感激地說道。
秩邊:腰骶下肢的活力之源
“秩邊在骶區,橫平第4骶後孔,骶正中脊旁開3寸,五行屬土。”孫思邈介紹道,銅人秩邊穴處泛起黃色光芒,如同大地般堅實,支撐著腰部、臀部及下肢的經絡。“秩邊對腰部、臀部及下肢的經絡氣血有疏通作用,可改善局部疼痛和肢體功能障礙。同時,它對下焦的二便功能也有調節作用,主治腰骶痛、下肢痿痹、小便不利、便秘、痔疾等。”
一位因腰骶痛和下肢痿痹而行動不便的老者被家人攙扶著走進醫廬。他眉頭緊皺,每走一步都顯得極為吃力。“大夫,我這腰和屁股疼得厲害,腿也使不上勁,還老是便秘,這可怎麽好啊?”老者無奈地說道。孫思邈讓老者趴在床上,在秩邊穴進行推拿和拔罐。他先用推拿手法,沿著秩邊穴周圍的經絡進行按摩,促進氣血流通,然後在穴位上進行拔罐,增強治療效果。老者在治療過程中,腰骶痛逐漸減輕,下肢也有力氣了,便秘也有所緩解。“感覺好多了,這治療太有效了。”老者感激地說道。
合陽:太陽經氣的疏導之穴
“合陽在小腿後區,膕橫紋下2寸,腓腸肌內、外側頭之間,五行屬火。”孫思邈說道,銅人合陽穴處閃耀起紅色光芒,如同一束明亮的火焰,照亮了太陽經的經絡。“合陽能疏導太陽經氣,主要用於治療腰脊強痛、下肢痿痹、疝氣、崩漏等。刺激此穴位可有效改善腰腿部氣血不暢,對女性生殖係統的一些問題也有調理功效。”
一位因腰脊強痛和下肢痿痹而痛苦的患者走進醫廬。他麵色蒼白,艱難地說道:“大夫,我這腰和腿疼得厲害,走路都困難,這可怎麽辦啊?”孫思邈讓患者躺在病床上,在合陽穴進行針刺和艾灸。他先用針刺手法,調節太陽經氣,然後進行艾灸,溫通經絡。患者在治療過程中,腰脊強痛逐漸減輕,下肢也能稍微活動了。“感覺好多了,謝謝大夫。”患者感激地說道。
承筋:小腿健康的嗬護之筋
“承筋位於小腿後區,太溪直上5寸,比目魚肌腹中央,五行屬金。”孫思邈介紹道,銅人承筋穴處閃耀起金色光芒,如同堅韌的筋脈,守護著小腿的健康。“承筋具有舒筋活絡、強健腰膝的作用,常用於緩解小腿拘攣、疼痛、痔疾等。長期站立或運動過度導致的小腿不適,通過刺激承筋穴能得到有效緩解。”
一位因長期站立工作而小腿疼痛、拘攣的中年男子走進醫廬。他眉頭緊皺,揉著小腿說道:“大夫,我這小腿疼得厲害,還老是抽筋,這可怎麽工作啊?”孫思邈讓男子坐在椅子上,在承筋穴進行按摩。他用手指輕輕按摩承筋穴,從穴位周圍向中心發力,手法有力而柔和。男子在按摩過程中,小腿疼痛逐漸減輕,拘攣也有所緩解。“感覺好多了,這按摩真有效。”男子感激地說道。
承山:下肢與腸道的調理之山
“承山在小腿後麵正中,委中與昆侖之間,當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時,腓腸肌肌腹下出現尖角凹陷處,五行屬金。”孫思邈說道,銅人承山穴處閃耀起金色光芒,如同巍峨的山峰,支撐著下肢的經絡。“承山可治療痔疾、便秘、腰腿拘急疼痛、小腿抽筋等。它是調理下肢及腸道功能的重要穴位,對因氣血阻滯引起的相關病症有顯著療效。”
一位因便秘和小腿抽筋而煩惱的患者走進醫廬。他麵色焦急,說道:“大夫,我這便秘好幾天了,小腿還老是抽筋,這可怎麽辦啊?”孫思邈讓患者趴在床上,在承山穴進行按摩和艾灸。他先用按摩手法,沿著承山穴周圍的經絡進行按摩,促進氣血流通,然後進行艾灸,溫通經絡。患者在治療過程中,便秘得到緩解,小腿抽筋也不再發作。“太感謝您了,大夫,我現在感覺好多了。”患者感激地說道。
飛揚:表裏經氣的溝通之橋
“飛揚在小腿後外側,昆侖穴直上7寸,承山穴外下方1寸處,五行屬火。”孫思邈介紹道,銅人飛揚穴處閃耀起紅色光芒,如同一座橋梁,連接著膀胱經和腎經的經絡。“飛揚是膀胱經絡穴,能溝通表裏兩經氣血,對本經及腎經的病症均有調節作用。它主要用於治療頭痛、目眩、腰腿疼痛、痔疾、癲狂等。”
一位因頭痛、目眩和腰腿疼痛而痛苦的患者走進醫廬。他麵色蒼白,虛弱地說道:“大夫,我這頭痛得厲害,眼睛也花,腰腿還疼,這是怎麽迴事啊?”孫思邈讓患者坐下,在飛揚穴進行針刺和按摩。他先用針刺手法,調節膀胱經和腎經的氣血,然後用手指按摩飛揚穴,促進氣血流通。患者在治療過程中,頭痛、目眩逐漸減輕,腰腿疼痛也有所緩解。“感覺好多了,謝謝大夫。”患者感激地說道。
跗陽:下肢氣血的溫通之陽
“跗陽在小腿後區,昆侖穴直上3寸,跟腱的外側,五行屬陽火。”孫思邈說道,銅人跗陽穴處閃耀起明亮的紅色光芒,如同溫暖的陽光,照耀著下肢的經絡。“跗陽對改善下肢關節和肌肉的氣血循環有幫助,能緩解因寒濕或勞損導致的下肢病症,如腰骶疼痛、下肢痿痹、外踝腫痛、腳氣等。”
一位因外踝腫痛和下肢痿痹而行動不便的患者走進醫廬。他眉頭緊皺,艱難地說道:“大夫,我這外踝腫得厲害,腿也一位因外踝腫痛和下肢痿痹而行動不便的患者走進醫廬。他眉頭緊皺,艱難地說道:“大夫,我這外踝腫得厲害,腿也沒力氣,走路一瘸一拐的,太難受了。”孫思邈讓患者坐在椅子上,仔細查看他的外踝,隻見外踝處紅腫明顯。孫思邈說道:“你這是氣血不暢,寒濕阻滯經絡所致。跗陽穴能溫通經絡,改善下肢氣血循環 ,對緩解你的症狀會有幫助。”
孫思邈先在患者的跗陽穴周圍塗抹上一層特製的活絡油,輕輕揉擦,讓藥物滲透皮膚。隨後,他開始用拇指指腹點按跗陽穴,力度由輕到重,患者起初疼得微微皺眉,孫思邈輕聲安慰:“忍一忍,這是在激發經絡裏的陽氣,通則不痛,堅持一會兒就會好的。”隨著點按的持續,患者感覺有一股熱流從穴位處散發開來,逐漸蔓延至整個下肢。“感覺腳踝沒那麽痛了,腿也好像有了點力氣。”患者驚喜地說道。
孫思邈一邊點按,一邊講解:“跗陽穴五行屬陽火,具有溫陽散寒、通絡止痛的功效。對於外踝腫痛這類因寒濕凝滯氣血的病症,通過刺激跗陽穴,可以激發陽氣,驅散寒濕,讓氣血重新通暢起來。”經過一段時間的點按,患者的外踝腫痛明顯減輕,他試著站起來走了幾步,雖然還有些蹣跚,但比之前輕鬆了許多。“太神奇了,大夫,太感謝您了!”患者感激不已。
昆侖:足部與頭項的止痛之鑰
“昆侖在足部外踝後方,當外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是膀胱經的經穴,五行屬火。”孫思邈指著銅人,隻見昆侖穴處閃耀起熱烈的紅色光芒。“昆侖穴主要用於治療後頭痛、項強、腰骶疼痛、足踝腫痛、癲癇等。刺激昆侖穴可疏通經絡,止痛安神,尤其是對足部及頭項部的疼痛,有著明顯的緩解效果。”
這時,一位抱著頭,表情痛苦的年輕男子走進醫廬。“大夫,我這後頭痛得要裂開了,脖子也僵硬得動不了,救救我。”男子焦急地說道。孫思邈讓男子坐下,在昆侖穴處進行針刺。他手法嫻熟地消毒、進針,運用撚轉提插的手法,調節針下的經氣。男子起初緊張得身體緊繃,隨著針刺的進行,他緊鎖的眉頭慢慢舒展開來。“感覺頭痛減輕了好多,脖子也沒那麽僵了。”男子說道。
孫思邈解釋道:“昆侖穴連通著足部與頭項的經絡,當經絡不通引發疼痛時,刺激昆侖穴能起到疏通經絡、調和氣血的作用,從而達到止痛的目的。對於頭痛、項強這類病症,昆侖穴是常用的穴位之一。”男子聽後,對中醫穴位的神奇功效讚歎不已。
仆參:足跟與下肢的強筋之參
“仆參在足外側部,外踝後下方,昆侖直下,跟骨外側,赤白肉際處,五行屬水。”孫思邈介紹道,銅人仆參穴處泛起溫潤的藍色光芒。“仆參具有強健腰膝、舒筋活絡的功效,常用於治療下肢痿痹、足跟痛、癲癇等。尤其是對於足跟部的疼痛和下肢活動不利,刺激仆參穴能起到很好的調理作用。”
一位被足跟痛折磨得苦不堪言的老者走進醫廬。他走路時小心翼翼,每一步都仿佛踩在刀尖上。“大夫,我這足跟疼了好久了,走幾步路就疼得受不了,這可怎麽辦啊?”老者無奈地說道。孫思邈讓老者坐下,在仆參穴進行按摩。他先用熱毛巾熱敷足跟部,讓局部肌肉放鬆,然後用拇指和食指拿捏仆參穴。老者在按摩過程中,疼痛逐漸減輕。“感覺好多了,這按摩真舒服。”老者說道。
孫思邈說道:“足跟痛多與肝腎虧虛、氣血不足以及經絡阻滯有關。仆參穴屬水,水能滋養肝腎,同時它又能疏通下肢經絡,所以對足跟痛和下肢痿痹有很好的治療效果。”經過一段時間的按摩治療,老者的足跟痛明顯緩解,他又能像以前一樣自在地散步了。
申脈:陰陽平衡的調節之脈
“申脈在踝區,外踝尖直下,外踝下緣與跟骨之間凹陷中,是八脈交會穴之一,通陽蹺脈,五行屬金。”孫思邈說道,銅人申脈穴處閃耀起金色光芒。“申脈穴對調節人體的陰陽平衡有重要作用,主要治療頭痛、眩暈、失眠、目赤腫痛、腰腿痛、癲狂癇等。當人體陰陽失調,陽氣不升或陰氣不降,就會引發各種病症,而申脈穴就像一個調節陰陽的樞紐。”
一位因失眠和眩暈而困擾的中年婦女走進醫廬。她麵色憔悴,黑眼圈濃重。“大夫,我最近老是失眠,頭暈得厲害,整個人都沒精神。”婦女無奈地說道。孫思邈讓婦女坐下,在申脈穴進行艾灸。他點燃艾條,在申脈穴上方緩緩移動,讓溫熱的氣息滲透進穴位。婦女在艾灸過程中,感覺一股暖流從腳底升起,逐漸蔓延至全身。“感覺頭沒那麽暈了,身體也放鬆了很多。”婦女說道。
孫思邈解釋道:“失眠和眩暈很多時候是陰陽失調所致。申脈穴通陽蹺脈,能調節人體的陽氣,讓陽氣正常運行,從而達到陰陽平衡。堅持艾灸申脈穴,對你的症狀會有很大幫助。”婦女聽後,決定按照孫思邈的囑咐,迴家後繼續艾灸申脈穴。
金門:本經急性病症的救急之門
“金門在足外側,當外踝前緣直下,骰骨下緣處,五行屬水,是膀胱經郤穴。”孫思邈說道,銅人金門穴處泛起藍色光芒。“作為郤穴,金門穴對本經急性病症有較好療效,能快速緩解疼痛等不適症狀,常用於治療頭痛、癲癇、小兒驚風、腰痛、下肢痿痹等。”
一位家長抱著突然癲癇發作的孩子匆匆走進醫廬。孩子牙關緊閉,四肢抽搐,家長焦急萬分。孫思邈立刻讓孩子平躺在床上,在金門穴進行針刺。他迅速找準穴位,快速進針,運用特殊的手法刺激穴位。不一會兒,孩子的抽搐逐漸停止,唿吸也平穩了下來。家長激動地說道:“大夫,太感謝您了,您真是救了孩子一命。”
孫思邈說道:“郤穴是經脈氣血深聚之處,對於本經的急性病症,刺激郤穴能迅速激發經氣,起到緩解症狀的作用。金門穴對癲癇等急性病症有著獨特的療效。”家長聽後,對中醫穴位的神奇功效有了更深的認識。
京骨:本經原氣的激發之骨
“京骨在足外側,第5蹠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際處,是膀胱經原穴,五行屬水。”孫思邈介紹道,銅人京骨穴處閃耀起藍色光芒。“刺激京骨穴可激發本經原氣,調節髒腑功能。它主要治療頭痛、項強、目翳、癲癇、腰痛、足痛等,對本經所過之處的疼痛及一些神經係統病症有調理作用。”
一位因長期腰痛而麵色蒼白的中年男子走進醫廬。他彎腰駝背,每走一步都顯得十分吃力。“大夫,我這腰痛了好多年了,一直治不好,您快幫幫我。”男子痛苦地說道。孫思邈讓男子趴在床上,在京骨穴進行按摩和艾灸。他先用按摩手法,沿著京骨穴周圍的經絡進行按摩,促進氣血流通,然後進行艾灸,激發膀胱經的原氣。男子在治療過程中,腰痛逐漸減輕。“感覺輕鬆多了,這治療真有效。”男子說道。
孫思邈說道:“原穴是髒腑原氣經過和留止的部位,刺激原穴可以調動本經的原氣,增強髒腑功能。你的腰痛是膀胱經氣血不暢,髒腑功能失調所致,通過刺激京骨穴,可以激發原氣,改善症狀。”男子聽後,對治療充滿了信心。
束骨:本經氣血的調節之束
“束骨在足外側,第5蹠趾關節的後方,赤白肉際處,五行屬木。”孫思邈說道,銅人束骨穴處閃耀起青色光芒。“束骨為膀胱經輸穴,能調節本經氣血,對因經氣不暢導致的頭部、腰部及下肢的病症有一定的治療效果,常用於治療頭痛、項強、目眩、癲狂、腰腿痛等。”
一位因頭痛和腰腿痛而痛苦的患者走進醫廬。他眉頭緊皺,說道:“大夫,我這頭痛、腰腿痛,都快折磨死我了,您快給我看看。”孫思邈讓患者坐下,在束骨穴進行按摩。他用手指輕輕按摩束骨穴,從穴位周圍向中心發力,手法輕柔而有力。患者在按摩過程中,頭痛和腰腿痛逐漸減輕。“感覺好多了,這按摩真神奇。”患者說道。
孫思邈解釋道:“束骨穴作為膀胱經的輸穴,就像一個調節氣血的閥門,當本經氣血不暢時,刺激束骨穴可以讓氣血重新通暢起來,從而緩解各種病症。”患者聽後,對中醫穴位的調節作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這一天的學習中,我全神貫注地聆聽孫思邈對足太陽膀胱經這些穴位的講解,每一個穴位都仿佛是一把打開健康之門的鑰匙,蘊含著無盡的奧秘。通過一個個生動的病例,我親眼見證了這些穴位的神奇療效,也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中醫經絡穴位學的博大精深。我深知,這些知識將是我未來行醫路上的寶貴財富,我定要刻苦鑽研,將其運用到實際治療中,為患者解除病痛,傳承和發揚中醫這一瑰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