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出行市場這片廣袤且競爭白熱化的領域裏,各網約車平台猶如千帆競渡,大平台憑借著深厚的根基、龐大的資金支持以及成熟的運營體係,牢牢把控著市場的主導權,將大部分客源和關注度都攬入懷中。而陳塵的公司,就像是一艘剛剛啟航的小船,在這波濤洶湧的商海中,雖顯得有些勢單力薄,但卻憑借獨樹一幟的運營模式,悄然在市場的角落裏激起了別樣的波瀾。


    公司給那 20 位司機發放每月 7000 元的固定工資,同時還允許他們去其他平台跑車額外賺錢的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一般,迅速在司機群體中傳播開來,進而延伸到司機們的親屬圈子裏,引發了一陣熱議和眾人的羨慕之情。這消息就像一顆投入平靜湖麵的石子,泛起的漣漪一圈圈地向外擴散,影響力越來越大。


    在城市的一處熱鬧的出租車司機聚集點,這裏是司機們交接班、休憩交流的常聚之所。這天,一群司機圍坐在一起,七嘴八舌地談論著行業裏的各種事兒,話題很快就聚焦到了陳塵的公司上。


    司機老趙一臉豔羨地率先開口說道:“你們聽說沒啊?那個陳塵開的順風車公司,那待遇,可真是讓人眼熱啊!人家那 20 個司機,每個月穩穩當當能拿 7000 塊的固定工資,這還不算,五險一金也都給上著,多正規啊!關鍵是,還不限製人家司機去別的平台接著跑車掙錢,兩邊都能顧得上,這好事兒,咱以前可都沒咋聽說過呀。”


    旁邊的老張深有同感地接過話茬,一邊喝著保溫杯裏的茶水,一邊感慨道:“可不是嘛,我外甥就在那公司開車呢。剛開始我還挺擔心的,覺得小公司不靠譜啊,怕他到時候工資都拿不到手。結果呢,現在可好,外甥每次跟我聊起來,都對那公司讚不絕口的。說那老板人特好,雖然公司現在規模不大,訂單量比不上那些大平台,但一直在想法子拓展業務,對司機們也照顧得很周到。平時還組織大家一起交流經驗,要是誰家裏有點事兒需要請假啥的,老板也都通情達理,二話不說就批準了。”


    年輕的司機小王好奇地湊過來問:“張叔,那他們公司應聘門檻高不高啊?我聽著這麽好的待遇,估計要求也不低吧。”


    老趙笑著擺擺手說:“嗨,要求嘛,確實有一些,不過都是為了保證服務質量的基本規範罷了。比如說車內衛生得時刻保持幹淨整潔,這可不是做做樣子,得真下功夫打掃,座椅、腳墊、車窗啥的,都得一塵不染,讓乘客一上車就感覺舒心。再就是對乘客的態度得熱情周到,主動幫忙搬搬行李、問問冷暖啥的,都是些咱們幹這行該做到的事兒呀。我聽說隻要用心做,遵守這些規定,在那兒幹著挺自在的,收入有保障,還能自己靈活安排時間去多掙點外快呢。”


    這話一傳開,在司機圈子裏就像炸開了鍋一樣,不少司機都心動不已,紛紛開始向身邊的人打聽陳塵公司的招聘詳情,還有的直接聯係上了在那公司工作的熟人,詢問具體的工作情況。更有甚者,已經迫不及待地準備好簡曆,打算去碰碰運氣了。


    司機老李和他的幾個老哥們兒在街邊的小飯館裏吃飯,也聊起了這事兒。老李放下筷子,認真地說:“我琢磨著咱也去那公司試試唄,現在咱這活兒啊,累不說,掙得還不穩定。要是能去那兒,起碼心裏踏實多了呀。”


    他的朋友老周皺著眉頭說:“我也想啊,可就怕人家不要咱們啊,畢竟現在想去的人估計不少呢。不過咱這駕駛經驗也挺豐富的,服務方麵咱也不含糊,去試試總沒錯吧。”


    而在司機們的家裏,親屬之間也時常談論起這件事,言語中滿是欣慰與期待。


    司機小李的妻子在小區樓下和幾位鄰居閑聊,臉上洋溢著自豪的笑容,說道:“我跟你們說呀,我家那口子現在在的這個公司可真是個好地方。以前他跑車,我這心成天都是懸著的,每天早出晚歸的,累得不行,收入還時多時少,沒個準頭。現在可不一樣了,公司每個月按時發 7000 塊工資,五險一金也都齊全,他自己還能抽時間去別的平台再掙點錢,這日子啊,可比以前安穩多了,我也不用那麽操心了。”


    鄰居張大姐羨慕地說:“哎呀,那可真好啊!現在找個這麽靠譜的工作可不容易,你家小李真是有福氣,可得好好珍惜呀。那他們公司以後發展咋樣啊,還能再好點不?”


    小李的妻子笑著點頭說:“那肯定能啊,他們老板可有想法了,一直在努力拓展業務呢。雖然現在公司規模比不上那些大平台,但我看勢頭挺好的,隻要大家一起努力,肯定會越來越紅火的。我還跟小李說呢,讓他好好幹,跟著公司一起發展,以後肯定更有盼頭呢。”


    隨著這樣的對話在各個角落不斷上演,陳塵的公司一時間成了司機圈子及其親屬間的熱門話題,吸引了眾多司機前來應聘。公司的人事部辦公室門口,每天都有不少司機前來諮詢、遞交簡曆,大家都懷揣著希望,盼著能成為這個充滿潛力的小公司的一員。


    然而,麵對這蜂擁而至的應聘熱潮,陳塵卻有著自己的考量,並沒有繼續招人的打算。原來,公司運營與係統規則緊密相連,當下係統處於特定階段,需要達到一定條件才能進行下一步的拓展。目前係統處於 2 級,按照規則,需要升級到 3 級後再繼續招人更為合適。現在公司僅綁定了兩位司機,每天每人大概跑 5 單左右,而係統升級到 3 級需要累計完成 1000 單,陳塵自己偶爾也會跑一跑順風車助力單量積累,即便如此,大致算下來也還需要一個半月左右的時間才能完成升級。


    從公司的收支情況來看,20 位司機一個月的工資支出總計是 14 萬,這是一筆穩定的成本開銷。而在收入方麵,不算自有平台的話,每天公司的收入大概能達到 600 萬左右,一個月下來,大致在一億三千萬到一億八千萬之間。雖然收入看起來還算可觀,但考慮到公司現階段的體量實在太小,盲目擴大人員規模並不合理。畢竟在市場上,還沒有哪家公司會在如此小規模的時候就大規模招聘人員,那樣很可能會導致運營管理上的混亂,也不利於資源的合理配置和公司的穩健發展。


    所以,陳塵隻能無奈地告知那些前來應聘的司機們,讓他們先等等,等公司係統升級、規模進一步擴大後,會再開啟招聘通道。


    這一決定在社會上也引起了不同的反應和討論。


    在一個行業交流群裏,不少同行們對此事議論紛紛。一位資深的網約車從業者老吳發言道:“你們聽說那個陳塵的公司了嗎?現在口碑倒是挺好,司機待遇也挺誘人,可這規模不大卻不招人了,不知道葫蘆裏賣的啥藥啊。”


    另一位從業者小劉迴複說:“我覺得吧,可能人家有自己的規劃唄,畢竟公司發展得一步一個腳印來,不能光看眼前有人應聘就盲目招人呀,說不定人家是在等更好的時機呢。”


    老吳卻不太認同地說:“哼,時機?現在出行市場競爭這麽激烈,不趕緊抓住機會擴大規模,搶占市場份額,等別人都站穩腳跟了,再想發展可就難咯。我看啊,他們就是太保守了,這好機會一旦錯過,可就沒了呀。”


    而在一些普通市民的閑聊中,大家也對此事各抒己見。市民王大哥在和朋友聊天時提到:“我聽說有個順風車公司,司機待遇特好,現在好多司機都想去呢,可人家暫時不招人了。我覺得這公司挺有意思啊,感覺挺有自己的想法,不隨波逐流,說不定以後能發展成大氣候呢。”


    他的朋友李大哥則笑著說:“嗨,誰知道呢,現在這創業啊,變數太多了,雖然現在看著有點特色,但能不能長久還得走著瞧呢。不過要是真能越做越好,對咱老百姓來說也是好事兒啊,多一個好的出行選擇嘛。”


    在公司內部,員工們對陳塵的決定也有著不同的看法。市場運營部的小張有些擔憂地對同事說:“陳總不招人了,我怕咱們後續的推廣工作會受影響啊,畢竟運力跟不上,訂單量可能也不好提上去呀。”


    同事小王則安慰道:“陳總肯定有他的考慮呀,他一直對公司的發展挺有規劃的,說不定等係統升級後,咱們能有更大的動作呢,到時候再發力也不遲啊。”


    陳塵也察覺到了大家的疑惑和擔憂,於是專門召開了一次員工大會,在會上,他詳細地解釋了自己的想法:“各位同事們,我知道大家對目前不招人的決定可能有些疑問,其實我也理解大家都想讓公司盡快發展壯大的心情。但咱們得從長遠考慮呀,咱們後續的運營才能更順暢,資源配置也能更合理。盲目招人雖然短期內能增加運力,但可能會帶來一係列管理和運營上的問題,反而不利於咱們穩步前進。所以希望大家能理解,在這一個半月的時間裏,咱們繼續把現有的工作做好,把服務做精,等升級完成,咱們就可以放開手腳大幹一場了!”


    聽完陳塵的解釋,員工們心裏的疑惑漸漸消散,大家都表示會按照計劃,繼續堅守崗位,做好本職工作,為公司後續的發展積蓄力量。


    而陳塵自己也沒閑著,在等待係統升級的這段時間裏,他一邊關注著公司的日常運營,確保服務質量不下降,一邊積極籌備資金,準備在下個月一次性注資 1 個億,用於後續擴大公司規模。他四處考察市場,與各類供應商洽談合作,從車輛采購到技術升級,從市場推廣到人員培訓,每一個環節都精心謀劃,力求讓這筆資金發揮出最大的作用,為公司的騰飛打下堅實的基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失業後靠順風車暴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塵緣十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塵緣十二並收藏失業後靠順風車暴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