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係統規則的重重限製和市場競爭的雙重壓力下,陳塵帶領著公司艱難地維持著運營,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卻也充滿了希望與決心。


    按照係統 2 級綁定 2 位司機,後續升級到 4 級能綁定 4 位司機的情況來算,那誘人的收益數字一直縈繞在陳塵心頭。每單在萬倍返利後,價格能達到 100 - 150 元左右,這意味著兩位司機每天前三單的收入加起來就是 300 萬左右,這可是公司當下重要的資金來源。為了牢牢抓住這份收益,陳塵特地聘請了 2 位經驗老到的調度員,賦予他們 app 的最高權限,負責給這幾位綁定司機精準配單。


    每天清晨,陽光還未完全驅散城市的晨霧,調度室裏就已經燈火通明。調度員老張和小李坐在電腦前,眼睛緊緊盯著屏幕上不斷跳動的訂單信息,神情專注而緊張。


    老張一邊熟練地操作著鼠標,篩選著訂單,一邊對小李說道:“小李啊,咱可得打起十二分精神來,這配單的事兒可容不得半點馬虎。陳總把這麽重要的任務交給咱們,就是指望咱們能讓那幾位師傅的前三單都接到高價單呢,距離啥的現在都得往後靠靠了。”


    小李一邊快速記錄著各個區域的訂單分布情況,一邊迴應道:“張哥,我明白,咱這就跟打仗似的,得爭分奪秒,還得把每個細節都考慮到,可不能讓師傅們因為咱們的調度出啥岔子。”


    老張看著一個價格特別高的遠距離訂單,毫不猶豫地點了下去,分配給了其中一位綁定司機,嘴裏念叨著:“這個單雖然遠了點,但價格高啊,師傅辛苦這一趟,值了!” 就這樣,兩位調度員憑借著豐富的經驗和高度的責任心,每天都盡可能地確保每位綁定司機的前三單都是價格最優的,看著後台那逐漸增長的收入數據,他們心裏也滿是成就感,覺得自己為公司出了一份力。


    在車輛資源方麵,經過陳塵和團隊堅持不懈地努力,終於迎來了一個重大轉機。公司與某迪下屬的 4s 店經過多輪艱難的談判,簽訂了一份合作協議,能夠以九折的優惠價格采購全新的漢混動係列 20 輛。當那一輛輛嶄新的車緩緩駛入公司停車場時,大家都圍了過來,眼中滿是期待和喜悅。這些車全部順利地掛在了公司名下,辦理好運營牌照後,整齊地排列在那裏,仿佛一支充滿戰鬥力的隊伍,即將奔赴出行市場的 “戰場”。


    與此同時,公司原有的那些舊車子,考慮到後續的維修成本、能耗以及整體運營布局,陳塵果斷決定將它們全部低價賣出,迴籠了一部分資金,用於公司其他方麵的運營開支。而司機隊伍也隨著車輛的擴充進行了相應的補充,最終達到了 20 位。


    這 20 位司機來自五湖四海,有著不同的性格和駕駛習慣,但都懷揣著對這份工作的熱情和對未來的憧憬,加入了這個尚在起步階段的小公司。


    司機老李是個熱心腸的人,在一次出車前的間隙,和幾位同行聊了起來。他笑著說:“咱這公司雖然現在規模不大,但陳總這人是真為咱們著想啊,給咱開的工資也不算低,還讓咱們能去別的平台跑車多掙點,這樣的老板可不多見呐。”


    年輕的司機小孫附和道:“是啊,李哥,我也覺得挺滿意的。雖說跑自家平台現在暫時沒啥錢拿,但每天就那 5 單,也不耽誤多少時間,還能有個穩定保障,挺好的。”


    旁邊的王師傅也點頭讚同:“就是啊,而且咱這公司服務要求高,乘客的評價都還不錯,咱自己臉上也有光不是,盼著以後公司發展好了,咱跟著也能更上一層樓呢。”


    經過一段時間的宣傳推廣,公司的順風車平台在市場上總算是有了一點小小的動靜。那 20 台車子每天每車大概能接到 5 單左右,不過和那些大型的網約車平台相比,確實還屬於體量超級小的 app,在出行市場中就像一顆微弱的星星,努力散發著自己的光芒。


    然而,在市場競爭這塊,公司麵臨的壓力可謂是與日俱增。那些已經在出行領域深耕多年的大型網約車平台,憑借著龐大的用戶基礎、雄厚的資金實力以及成熟的運營模式,幾乎占據了絕大部分的市場份額。


    比如行業內的巨頭 “速行通”,他們不僅在各大城市的主要交通樞紐、商圈等人流量密集的地方投放了海量的廣告,還與眾多知名企業達成合作,為其員工提供專屬的出行優惠套餐,這使得大量的上班族成為了他們的忠實用戶。而且,“速行通” 不斷推出各種優惠活動,新用戶首單幾乎可以享受半價優惠,老用戶也時常能收到滿減券、折扣券等,價格優勢十分明顯。


    另外一家競爭對手 “暢行無憂”,則主打服務差異化。他們對司機的篩選極為嚴格,要求司機必須具備多年駕駛經驗以及專業的服務禮儀培訓,車內配備高端的空氣淨化設備、免費的充電線和飲品等,為乘客營造出一種高端舒適的乘車環境,吸引了不少對出行品質有較高要求的乘客。


    麵對這些強勁的競爭對手,陳塵公司的高價策略就顯得格外突出且不利了。乘客們在選擇出行平台時,往往會先對比價格,一看陳塵公司 2 元一公裏的價格,很多就直接選擇了其他更實惠的平台。即便公司強調服務更好,但在價格差距麵前,不少乘客還是不為所動。


    有一次,陳塵在街頭做市場調研時,就親耳聽到幾位路人的討論。一位年輕女士看著手機上的幾個出行 app,對身邊的同伴說:“你看這個新出來的平台,評價裏都說服務挺好的,可這價格也太貴了呀,比其他家每公裏貴了好幾毛呢,還是算了吧,咱們還是用老牌子的靠譜又便宜。” 她的同伴也點頭表示讚同。


    這樣的場景讓陳塵心裏五味雜陳,深知公司必須盡快做出改變,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爭得一席之地。


    由於公司訂單量有限,為了保障司機們的收入,陳塵想出了那個讓司機們自主選擇去其他平台跑車的辦法,並且明確表示公司不會幹預。這個舉措得到了司機們的普遍認可,大家都覺得這樣既穩定又有機會多賺錢,工作起來也更有幹勁了。


    公司給每位司機每月發放 7000 元的固定工資,並且按照規定繳納五險一金,再加上司機們跑別的平台賺的錢,每個月收入大概能有 1.5 - 2 萬左右。跑自家公司 app 的話,除了那幾位綁定司機有前三單的萬倍返利,其餘司機確實沒錢拿,而且每天最多隻能跑 5 單自家平台的單子。好在通常情況下,單子如果集中的話,6 個小時左右就能完成,並不會過多地占用司機們的時間,所以司機們暫時都還挺滿意當下的工作模式。


    在公司內部的緊急會議上,市場運營部的小張滿臉無奈地說道:“陳總,咱們這價格實在是太高了呀,乘客們一看這價格,根本就不考慮咱們平台了,再加上那些大平台的各種優勢,咱們之前的宣傳基本都白費了,這可咋辦呢?”


    陳塵眉頭緊鎖,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麵,沉思良久後,緩緩說道:“我也知道這價格是個大問題,可目前公司的運營成本在這兒擺著,一下子降下來確實困難重重啊。但咱們不能坐以待斃,還是得從別的方麵想想辦法,比如推出一些特色服務或者優惠活動,讓乘客覺得在咱們這兒花錢能享受到不一樣的、超值的服務體驗,大家都開動腦筋,一起想想有啥好點子吧。”


    會議室內頓時陷入了一片熱烈的討論之中,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議。有人提議可以推出會員製度,給會員提供折扣和積分兌換等福利;有人建議針對新用戶設置大額的首單優惠券,吸引他們嚐試使用平台;還有人提出可以和一些商家合作,乘客使用平台乘車後能獲得合作商家的消費優惠券,實現互利共贏。


    陳塵認真地聽著大家的每一個想法,不時在本子上記錄著要點,心裏默默盤算著這些方案的可行性。雖然眼前的困境依然嚴峻,但看著團隊成員們積極獻策、齊心協力的樣子,他心中又燃起了鬥誌,堅信隻要大家團結一心,不斷嚐試和改進,總能在這競爭激烈的出行市場中找到屬於公司的一席之地,讓公司一步步走出困境,邁向成功的彼岸。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失業後靠順風車暴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塵緣十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塵緣十二並收藏失業後靠順風車暴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