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太後美妙的誤會
如懿傳衛嬿婉重生之浴血而歸 作者:jaime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奴婢參見太後娘娘,太後娘娘千歲千千歲。”叢敏低眉順眼走到中間,規規矩矩行禮之後,就跪著沒有動彈。
她能感受到滿殿的人的目光都在她的身上,太後的視線更是倍受壓力。
隻覺得這時刻當真難熬,如懿垂眸看著叢敏緊張的模樣,眼底露出兩分嘲諷。
就是這樣才好,這樣才能好好跟著自己,不要生出什麽不該有的心思來。
太後威嚴說道:“抬起頭來。”
叢敏連忙抬頭,垂眸看著地毯,一點都不敢抬眼冒犯太後。這一次她總算是看到了何為天家威嚴,光是站在這裏她都覺得自己要窒息了。
太後打量了她一會兒,一張鵝蛋臉,柳葉眉,臉蛋白淨,也算是頗有姿色。
衛嬿婉垂眸盯著自己手指上的戒指,這是她自己買的那個,她伸手摸了摸。
早知道這個戒指戴著這麽好看,她在蘇州的時候就多買一些了。
當真可惜,不知道皇上什麽時候才能再下一次江南,不過想著皇上出遊的次數,想必往後還是有一兩次機會的。
唉,怎麽就不買多一些呢?
太後看了她一眼,而後對叢敏說:“起來吧,既然皇上納了你進來,往後就得恪守宮規,莫要做出什麽傻事來。”
“是,奴婢謹遵太後娘娘教誨。”
太後點頭,隻叫她退下。
若非如懿提出來,叢敏這樣的小人物也不需要她見一麵,隻是她剛卸了如懿的宮權,好歹也給她一個麵子算了。
等見過叢敏之後,太後也沒有了什麽心思繼續看她們下去,麵上露出一抹疲憊之後,福珈就道:“太後娘娘,該是您供奉佛經的時候了。”
太後抬眼,如懿總算是有眼力見兒一迴了,連忙起身。
其餘人也是跟著起來:“臣妾告退。”
太後卻抬頭突然叫住衛嬿婉:“令貴妃留下吧,哀家還有兩句話要交代你。”
衛嬿婉看了看太後,而後又瞥了眼如懿隨後點頭:“是。”
等所有人都離開之後,太後對衛嬿婉說:“叢敏是如何來的咱們都清楚,皇貴妃也是心急了。”
她輕歎一聲。
衛嬿婉不解看著她:“太後?”
太後看著她臉上的茫然,想到方才衛嬿婉低著腦袋落寞的神情,她道:“你啊也別想著瞞哀家,哀家知道你喜歡皇帝,隻是皇帝有三宮六院,不可能把心思放在你一個人身上。”
“情深更致傷深,你……總得自己想明白。”
帝王薄情,她經曆過來自然知道,可衛嬿婉這個孩子,從前瞧著聰明,卻不想是個對皇帝情根深種的。
若非她家世不顯,人也安分,隻怕早就已經成為第二個舒妃了。
當初舒妃的下場,她聽了也心有戚戚。
那時候她心中更多的是惱怒,隻是人死如燈滅,皇帝懲治過後,她心中也覺得舒妃可憐。
到底是她糾纏進來,惹得一個年輕貌美的女孩落得這麽個下場。
衛嬿婉眼睫顫了顫,想著方才太後說的話,隻怕是太後看到了自己剛才的神情有些誤會了。
她抬眸看著太後認真的說:“太後放心,臣妾……明白的。”
隻是那神情卻有些勉強,太後一看就知道她口不應心,心中也是無奈一歎。
陷入愛情的女子,總像是迷失在大霧當中,眼睛都被蒙蓋了,隻聽得見男人的那些好話,總相信他們的所謂誓言。
正如當初的她。
衛嬿婉無辜的看著她,太後無奈,隻道:“哀家都跟你說了,你要知道,你已經是貴妃了,那樣的人你不需要在意。”
“是,臣妾知道。”
太後點點頭,衝她擺手:“行了,你懷著身孕快迴去吧。”
“是,那臣妾告退。”
衛嬿婉扶著肚子離開,等離開了慈寧宮地界之後春嬋才低聲說:“太後這是叫咱們不必在意那敏官女子?”
“嗯,太後想是誤會了,不過這樣也好。”這樣才符合她戀慕皇帝的心思。
衛嬿婉迴了永壽宮,這段日子她也沒在宮中,自己手上原本就沒有什麽事情,現在就隻要好好安胎就行。
給太後請安之後沒多久,弘曆就到慈寧宮請安了。
“兒子給皇額娘請安。”
太後點頭,手裏捏著一串佛珠盤著,掀開眼皮子看著皇帝:“皇帝來了。”
“方才皇貴妃帶著後宮嬪妃來給哀家請安,哀家作主,讓皇貴妃和令貴妃好生安胎,讓純貴妃主理後宮,婉妃、慶妃和蘭嬪輔佐。”
弘曆思索一會兒,這樣也還好,不算偏頗,故而他點點頭:“後宮的事情皇額娘作主即可,兒子沒有意見。”
太後輕笑:“哀家能做什麽主,皇帝覺得可以便好。隻是如今皇後都已經去了快十年了,皇帝你還沒有想明白嗎?”
“後宮總得有一個皇後統率後宮,這才叫名正言順。”
弘曆默然,隻道:“如今後宮當中有了兩位有孕嬪妃,若是此時封後也未免太過繁瑣,一切等孩子瓜熟蒂落之時再說吧。”
太後以為他又要拖延,心裏無奈卻也無可奈何,隻能說:“那便等到那時候,不管如何,總歸該有一位皇後才好。”
弘曆點點頭:“兒子不孝,要皇額娘為兒子思慮良多。”
太後搖搖頭:“皇帝日理萬機,隻是後宮也不是小事,皇帝不忍多想,哀家隻能為皇帝多想一些。”
弘曆垂著腦袋不說話,隨後太後看著他說:“哀家今日見了那位敏官女子,哀家知道你是看在皇貴妃的麵子上。”
“不過哀家看了,也是個麵容平整的,既然進了皇宮,那就叫皇貴妃好好教導,別做出什麽不規矩的事情來。”
“隻是有了新人,皇帝也別忘了舊人,前一陣子路途顛簸,令貴妃今早身子不適也要過來請安。哀家感念令貴妃孝心,皇帝也多去看看她。”
“是,兒子明白。”弘曆點頭答應下來,隻是不知道太後何出此言。
弘曆很快告辭,他走到門口,看向一旁送他出來的福珈:“早上皇貴妃來請安之時,可是令貴妃說了什麽?”
福珈一麵覺得皇帝疑心多為令貴妃不值,一麵又覺得這是應該的,麵前這位是皇帝,自然多考慮幾分。
她緩聲道:“令貴妃倒是沒說什麽,隻是太後關心兩句話罷了。不過令貴妃在敏官女子上前拜見之時神色有些落寞,太後多提點了兩句。”
她能感受到滿殿的人的目光都在她的身上,太後的視線更是倍受壓力。
隻覺得這時刻當真難熬,如懿垂眸看著叢敏緊張的模樣,眼底露出兩分嘲諷。
就是這樣才好,這樣才能好好跟著自己,不要生出什麽不該有的心思來。
太後威嚴說道:“抬起頭來。”
叢敏連忙抬頭,垂眸看著地毯,一點都不敢抬眼冒犯太後。這一次她總算是看到了何為天家威嚴,光是站在這裏她都覺得自己要窒息了。
太後打量了她一會兒,一張鵝蛋臉,柳葉眉,臉蛋白淨,也算是頗有姿色。
衛嬿婉垂眸盯著自己手指上的戒指,這是她自己買的那個,她伸手摸了摸。
早知道這個戒指戴著這麽好看,她在蘇州的時候就多買一些了。
當真可惜,不知道皇上什麽時候才能再下一次江南,不過想著皇上出遊的次數,想必往後還是有一兩次機會的。
唉,怎麽就不買多一些呢?
太後看了她一眼,而後對叢敏說:“起來吧,既然皇上納了你進來,往後就得恪守宮規,莫要做出什麽傻事來。”
“是,奴婢謹遵太後娘娘教誨。”
太後點頭,隻叫她退下。
若非如懿提出來,叢敏這樣的小人物也不需要她見一麵,隻是她剛卸了如懿的宮權,好歹也給她一個麵子算了。
等見過叢敏之後,太後也沒有了什麽心思繼續看她們下去,麵上露出一抹疲憊之後,福珈就道:“太後娘娘,該是您供奉佛經的時候了。”
太後抬眼,如懿總算是有眼力見兒一迴了,連忙起身。
其餘人也是跟著起來:“臣妾告退。”
太後卻抬頭突然叫住衛嬿婉:“令貴妃留下吧,哀家還有兩句話要交代你。”
衛嬿婉看了看太後,而後又瞥了眼如懿隨後點頭:“是。”
等所有人都離開之後,太後對衛嬿婉說:“叢敏是如何來的咱們都清楚,皇貴妃也是心急了。”
她輕歎一聲。
衛嬿婉不解看著她:“太後?”
太後看著她臉上的茫然,想到方才衛嬿婉低著腦袋落寞的神情,她道:“你啊也別想著瞞哀家,哀家知道你喜歡皇帝,隻是皇帝有三宮六院,不可能把心思放在你一個人身上。”
“情深更致傷深,你……總得自己想明白。”
帝王薄情,她經曆過來自然知道,可衛嬿婉這個孩子,從前瞧著聰明,卻不想是個對皇帝情根深種的。
若非她家世不顯,人也安分,隻怕早就已經成為第二個舒妃了。
當初舒妃的下場,她聽了也心有戚戚。
那時候她心中更多的是惱怒,隻是人死如燈滅,皇帝懲治過後,她心中也覺得舒妃可憐。
到底是她糾纏進來,惹得一個年輕貌美的女孩落得這麽個下場。
衛嬿婉眼睫顫了顫,想著方才太後說的話,隻怕是太後看到了自己剛才的神情有些誤會了。
她抬眸看著太後認真的說:“太後放心,臣妾……明白的。”
隻是那神情卻有些勉強,太後一看就知道她口不應心,心中也是無奈一歎。
陷入愛情的女子,總像是迷失在大霧當中,眼睛都被蒙蓋了,隻聽得見男人的那些好話,總相信他們的所謂誓言。
正如當初的她。
衛嬿婉無辜的看著她,太後無奈,隻道:“哀家都跟你說了,你要知道,你已經是貴妃了,那樣的人你不需要在意。”
“是,臣妾知道。”
太後點點頭,衝她擺手:“行了,你懷著身孕快迴去吧。”
“是,那臣妾告退。”
衛嬿婉扶著肚子離開,等離開了慈寧宮地界之後春嬋才低聲說:“太後這是叫咱們不必在意那敏官女子?”
“嗯,太後想是誤會了,不過這樣也好。”這樣才符合她戀慕皇帝的心思。
衛嬿婉迴了永壽宮,這段日子她也沒在宮中,自己手上原本就沒有什麽事情,現在就隻要好好安胎就行。
給太後請安之後沒多久,弘曆就到慈寧宮請安了。
“兒子給皇額娘請安。”
太後點頭,手裏捏著一串佛珠盤著,掀開眼皮子看著皇帝:“皇帝來了。”
“方才皇貴妃帶著後宮嬪妃來給哀家請安,哀家作主,讓皇貴妃和令貴妃好生安胎,讓純貴妃主理後宮,婉妃、慶妃和蘭嬪輔佐。”
弘曆思索一會兒,這樣也還好,不算偏頗,故而他點點頭:“後宮的事情皇額娘作主即可,兒子沒有意見。”
太後輕笑:“哀家能做什麽主,皇帝覺得可以便好。隻是如今皇後都已經去了快十年了,皇帝你還沒有想明白嗎?”
“後宮總得有一個皇後統率後宮,這才叫名正言順。”
弘曆默然,隻道:“如今後宮當中有了兩位有孕嬪妃,若是此時封後也未免太過繁瑣,一切等孩子瓜熟蒂落之時再說吧。”
太後以為他又要拖延,心裏無奈卻也無可奈何,隻能說:“那便等到那時候,不管如何,總歸該有一位皇後才好。”
弘曆點點頭:“兒子不孝,要皇額娘為兒子思慮良多。”
太後搖搖頭:“皇帝日理萬機,隻是後宮也不是小事,皇帝不忍多想,哀家隻能為皇帝多想一些。”
弘曆垂著腦袋不說話,隨後太後看著他說:“哀家今日見了那位敏官女子,哀家知道你是看在皇貴妃的麵子上。”
“不過哀家看了,也是個麵容平整的,既然進了皇宮,那就叫皇貴妃好好教導,別做出什麽不規矩的事情來。”
“隻是有了新人,皇帝也別忘了舊人,前一陣子路途顛簸,令貴妃今早身子不適也要過來請安。哀家感念令貴妃孝心,皇帝也多去看看她。”
“是,兒子明白。”弘曆點頭答應下來,隻是不知道太後何出此言。
弘曆很快告辭,他走到門口,看向一旁送他出來的福珈:“早上皇貴妃來請安之時,可是令貴妃說了什麽?”
福珈一麵覺得皇帝疑心多為令貴妃不值,一麵又覺得這是應該的,麵前這位是皇帝,自然多考慮幾分。
她緩聲道:“令貴妃倒是沒說什麽,隻是太後關心兩句話罷了。不過令貴妃在敏官女子上前拜見之時神色有些落寞,太後多提點了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