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徐皇後病重的那些日子裏,每一天,朱瞻基、朱高熾、朱高燧、朱高煦,還有朱棣都會前來探望。朱瞻基滿心憂思,為了能讓徐皇後在病痛中展顏一笑,他絞盡腦汁,想盡各種辦法。或是講述宮外的奇聞趣事,或是表演一些詼諧的小段子,隻為能給病榻上的祖母帶來片刻的歡愉。然而,徐皇後的精力終究是有限的,她常常隻能強撐著精神,給朱瞻基一個虛弱的微笑。


    朱棣私下裏找到張嫣,這位九五之尊的帝王,此刻眼中滿是無助與哀求:“嫣兒呀,朕雖是這天下之主,可麵對皇後的病情卻無能為力。朕求求你,一定要救救你的母後,救救她吧。”張嫣望著朱棣那充滿期盼的眼神,心中一陣酸楚,趕忙應道:“是,父皇,我定會盡力,哪怕隻有一絲希望,我也絕不放棄。”


    朱高熾也滿懷期望地看向張嫣,聲音中帶著焦慮與急切:“英兒,大家都知道你向來辦法眾多。你一定要救救母後啊,太醫院的醫正們如今都對母後的病症束手無策,隻有你的青黴素還能起點作用。你看看母後那腫脹的臉龐,還有那腫得不成樣子的雙腳。”


    然而,朱高燧和朱高煦卻在一旁煽風點火,妄圖借機生事。朱高燧陰陽怪氣地說道:“父皇,您瞧瞧,大哥和大嫂平日裏吹噓自己能耐大得很,什麽事都能辦得妥妥當當。如今麵對母後的重病,他們怎麽就沒了法子?太醫院都指望不上,他們所謂的新藥又有何用?”


    朱高煦更是添油加醋,一臉的不屑:“就是啊,父皇,他們是不是根本就沒用心?若真是盡心盡力,母後的病情怎會不見好轉?依兒臣看,他們就是徒有其名,關鍵時刻掉鏈子。”


    朱棣聽了這兩人的話,心中怒火中燒,但多年的帝王之術讓他仍保持著一絲理智。他深知此時不是意氣用事的時候,可對徐皇後的深厚感情又讓他難以抑製內心的痛苦和憤怒。


    徐皇後躺在病榻上,麵對朱高熾時和顏悅色,盡顯慈母的溫柔與關懷。而當麵對朱棣時,卻又會因病痛的折磨和對未來的擔憂而忍不住斥責。“陛下,臣妾這病怕是好不了了,您要以江山為重,莫要為臣妾太過傷心。”徐皇後每說一句話都顯得極為吃力。


    朱高熾心裏也是憔悴不堪。一方麵,他為母後的病情憂心忡忡,四處尋醫問藥,卻始終不見成效;另一方麵,又要承受朱高燧和朱高煦的惡意詆毀,心中滿是委屈和無奈。但他深知此刻不是爭辯的時候,一切應以母後的病情為重。


    每一次探望徐皇後,朱高熾都強忍著內心的痛苦,努力在母親麵前展現出堅強的一麵。他輕聲安慰著徐皇後:“母後,您放心養病,兒臣定會想盡辦法尋得名醫良藥,您一定會好起來的。”


    可轉身離開徐皇後的寢宮,朱高熾便會陷入深深的自責和憂慮之中。他在庭院中徘徊,望著天空中的明月,暗自歎息:“我朱高熾自問對母後一片赤誠,為何三弟和四弟要如此中傷於我?”


    而朱高燧和朱高煦卻並未因此罷休,他們見朱棣並未對朱高熾和張嫣加以責罰,反而變本加厲。在一次宮廷的聚會中,朱高燧故意當著眾人的麵說道:“大哥大嫂,你們不是自詡聰明過人嗎?怎麽連母後的病都治不好,莫不是故意不盡力?”


    朱高煦也在一旁附和:“哼,我看他們就是徒有虛名,平日裏裝得厲害,關鍵時刻就露餡了。”


    朱高熾氣得臉色發青,雙手緊握成拳,卻又強忍著怒火說道:“三弟、四弟,莫要在此胡言亂語。母後病重,我等都心急如焚,你們不幫忙也就罷了,還在此說風涼話。”


    朱高燧冷笑道:“大哥,你這是心虛了嗎?若真有本事,就拿出實際行動來。”


    朱高煦接著說:“就是,別光說不做,我們可都看著呢。”


    此時,朱棣終於忍不住怒喝道:“都給朕閉嘴!皇後病重,你們不思如何分憂,反倒在此互相攻訐,成何體統!”


    眾人頓時噤若寒蟬,可朱高燧和朱高煦眼中的不甘和怨恨卻並未消散。


    在這混亂與痛苦之中,張嫣始終默默地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她一邊要繼續尋找治療徐皇後的方法,一邊還要應對朱高燧和朱高煦的刁難。但她心中隻有一個信念,那就是無論如何都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哪怕希望渺茫,也絕不放棄。


    日子一天天過去,徐皇後的病情愈發沉重。張嫣日夜守在床邊,親自為徐皇後煎藥、喂食。她的雙眼布滿血絲,麵容憔悴,卻依然不肯有絲毫懈怠。


    朱高熾也頻繁地與太醫院的醫正們商討對策,查閱各種醫書古籍,試圖找到一線生機。可每一次的嚐試都以失望告終,他的心也在一次又一次的打擊中逐漸破碎。


    而朱高燧和朱高煦則在暗中觀察著一切,等待著機會再次挑起事端。他們巴不得朱高熾和張嫣在徐皇後的病上犯下大錯,以便自己能夠借機上位。


    宮廷中的氣氛愈發緊張壓抑,每個人的心中都充滿了焦慮和不安。徐皇後的生命如同風中殘燭,隨時都可能熄滅,而宮廷中的爭鬥卻愈演愈烈,讓人看不到盡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長歌之太後傳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清清冷冷的上條秀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清清冷冷的上條秀子並收藏大明長歌之太後傳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