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嫣又看了看皇後娘娘的臉,一眼便看到皇後娘娘那通紅的臉,心中的擔憂愈發濃重。她轉頭看向宮太醫,焦急地問道:“宮太醫,您把了脈,皇後娘娘可是發燒了?”


    宮太醫麵色凝重,點了點頭說道:“是呀,娘娘確實發燒了,下官也開了退燒藥,怎奈喝了卻毫無作用。”


    張嫣聞言,伸手輕輕摸了摸皇後的額頭,觸手之處滾燙無比,她不禁喃喃自語道:“確實是發燒了,哎呀,如今沒有聽診器,中醫上的把脈我又是一竅不通,連發到多少度都不知道,我真是個豬腦子!”


    她心急如焚地在屋內來迴踱步,突然靈光一閃:“針管都能用玻璃製作出來,那製作個溫度計應該也不是難事,用玻璃和水銀應該可行。”


    想到此處,她的目光重新迴到皇後身上,心中揣測著:“發燒、唿吸困難,莫不是高燒引發了肺炎?”她趕忙與宮太醫商量起來。


    宮太醫沉思片刻,說道:“娘娘所言極是,依下官判斷,很有可能是發高燒引起的肺部問題。”


    張嫣聽後,心中有了主意,連忙喚道:“小梅,快去把我的醫療箱拿來。”


    不多時,小梅便將醫療箱送到。張嫣取出一支細小的針管,在皇後娘娘的胳膊上做了個皮試。眾人在一旁緊張地等待著,時間一分一秒過去,見皇後娘娘並無過敏反應,張嫣這才稍稍鬆了口氣。


    她轉頭對孫嬤嬤說道:“孫嬤嬤,勞煩您退下,幫皇後娘娘打一針。”


    孫嬤嬤一聽,驚得瞪大了眼睛,連忙擺手說道:“不能啊,太子妃!皇後娘娘乃金貴之軀,怎能用這針去戳娘娘的屁股!萬萬使不得!”


    張嫣耐心解釋道:“孫嬤嬤,不要大驚小怪。打一針青黴素,皇後娘娘退燒快,病也能好得快呀。”


    孫嬤嬤堅決地搖頭,說道:“不行不行,太子妃,這成何體統!老奴斷不能答應!”


    此時,在屏風外麵等候的宮太醫也忍不住勸說道:“孫嬤嬤,如今別無他法,就讓太子妃試一試吧。”


    小梅和李嬤嬤也在一旁附和著:“孫嬤嬤,相信太子妃娘娘,這也是為了皇後娘娘能早日康複。”


    孫嬤嬤依舊滿臉的不情願,說道:“這針管之物,從未在宮中使用過,老奴實在擔心會對皇後娘娘有不妥之處。”


    張嫣再次勸道:“孫嬤嬤,您放心,我定會小心謹慎,不會有差錯的。”


    孫嬤嬤緊皺眉頭,還是不肯讓步:“太子妃,此事非同小可,若有個萬一,老奴如何向皇上交代?”


    張嫣急切地說道:“孫嬤嬤,皇後娘娘的病情刻不容緩,再拖延下去,後果不堪設想啊!”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孫嬤嬤被說得左右為難,急得直跺腳:“哎呀,這可如何是好?老奴實在是……”


    張嫣見孫嬤嬤態度有所鬆動,趁熱打鐵地說道:“孫嬤嬤,我以性命擔保,定會讓皇後娘娘轉危為安。”


    在眾人的再三勸說下,孫嬤嬤無奈地歎了口氣,說道:“罷了罷了,太子妃,那您可要千萬小心呐!”


    張嫣見孫嬤嬤終於同意,趕忙消毒準備,小心翼翼地給皇後娘娘打了一針。因沒有聽診器和溫度計,她不敢注射太多劑量。


    打完針後,眾人又是一番緊張的等待。四五個小時過去,皇後娘娘的高燒果然退了些,原本昏迷的她也漸漸清醒過來,隻覺口幹難耐。


    宮女趕忙送上一杯茶,皇後娘娘飲下後,感覺好了許多。


    宮太醫趕忙上前為皇後娘娘把脈,把完脈後,他驚喜地說道:“哎呀,這青黴素真是神了呀!皇後娘娘的脈象平穩了許多。”


    這會皇後娘娘精神也好了些,拉著張嫣的手說道:“嫣兒,你就是我的福星呀。”


    張嫣微笑著說道:“皇後娘娘吉人自有天相,臣妾隻是略盡綿薄之力。”


    眾人皆鬆了一口氣,坤寧宮內的緊張氣氛也隨之消散了不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長歌之太後傳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清清冷冷的上條秀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清清冷冷的上條秀子並收藏大明長歌之太後傳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