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誕生之初便擁有了十分強大的力量,先天就有著九百級的實力。但是僅僅隻有我們七人擁有這種待遇。”


    濟世緩緩道出,這是她當年的親身經曆。


    七位強大的先天人類率先降生於世界,由世間純淨的力量凝聚而成,化作七人。


    七人誕生後的一段時間內,又有無數的先天人類誕生,但是之後誕生的人類就沒有七人一樣強大的力量了。他們都是一個又一個普通人,隻能夠在大陸上苟延殘喘。


    而最先誕生的七人不忍心看到同族受到如此劫難,便開始帶領先天人類在大陸上開辟出一片可以供他們生存的地方,而那片地方便是如今的主城。


    七位領導者也被擁護為七位領主,那時七位領主都還沒有屬於自己的名字,隻能以兄弟姐妹相稱,後來在外麵便以職位相稱。


    七位領主憑借自己的力量打造出了一座堅固的城池,足以所有人類在裏麵生活。


    但是七位領主將一切想象的太過美好,他們認為隻要自己在人類就可以欣欣向榮。直到天災人禍降臨。地震,火山爆發,海嘯等等。


    哪怕是七位領主也隻能夠抵擋住天災,可是生於人類本身的人禍該怎麽辦?一場策劃了很久的殺戮在七位領主無暇照顧人類時展開,近乎三分之一的人類在這一次危機中死亡。而罪魁禍首隻是神魂俱滅,因為普通人的靈魂經不起折磨。


    七位領主不明白為什麽人類會自相殘殺,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查後才知道原來是有一些人不滿七位領主的“霸權”。


    七人掌握著整個人類最強大的力量,這便讓人心生不滿,哪怕七位領主所作所為皆是為了人類也不行。獨占,在那些人眼中就是罪過。


    七位領主也在那一刻知道了人類絕不是至善的種族,他們之中絕對會出現這種罪人。而七位領主也在那個時候知道,依靠自己的力量遠遠不夠,必須讓人類自己強大起來。


    也是在那之後,人類的七位領主也終於擁有了自己的名字。分別是無庸、止戈、無疾、破妄、富貴、仁慈和濟世。


    也是在那之後,七位領主退位,新的領主由人類自己選拔,原來的七位領主被追為締造者。是他們為人類的發展締造了基礎,他們值得這個名號。


    退居幕後後七位締造者便幾乎消失不見,很少有人能夠看到締造者的身影。


    為了讓人類自己強大起來,富貴和仁慈研究了數年時間,同時通過和海族的交流開發出了一套修煉方法,這也讓普通人類可以踏入修煉。隻不過大部分人隻能夠修煉到十幾級,最多幾十級。隻有很少一部分人可以突破百級的桎梏。


    而後仁慈發現了海瀾界的傳送陣法,經過探索後發現這個陣法可以通向其他世界,仁慈與外界取得了聯係,最終由冒險家協會入駐了海瀾界,和富貴以及仁慈將新的修煉方式推廣。


    這一次海瀾界的人類才算真正有了自己掌握命運的能力。而同時刻其他締造者也沒有閑著。


    止戈負責指導每一代領主,傳授他們治理之術。止戈認為隻有合理地去管理所有人才能夠減少甚至消除紛爭,也就不會演化成戰爭。


    而事實證明止戈是對的,人類之間再也沒有辦爆發劇烈的矛盾,不過這和其他締造者也有關係。


    除此之外止戈還要負責訓練一支執法隊,這支隊伍也在後麵演化成了警方和軍方等。


    而剩下的無庸、無疾、破妄和濟世則遊走在世間,觀察著人類的一舉一動。


    破妄一樣人間再無謊言,所有人都可以真誠相待。雖然這並不現實,但不妨礙他為之努力。


    無疾不願世間人類被疾病肆虐,所以尋找各種藥方治療各種疾病,她當年所設計的藥鋪也發展成為了現在的各大醫院。


    無庸覺得世間的所有人都不是“平庸之人”。所有人都可以在刹那綻放出絢麗的花朵。所有人都可以失敗,哪怕是一直失敗,但是不能否認他站起來的力量,不能奪取他站起來的意誌。


    失敗的人也擁有自己的價值,僅僅一次乃至數次的失敗不算什麽,隻要站起來,不斷地站起來去取得那一次勝利。


    真正沒有價值的,是冰冷的嘲諷,真正沒有用處的,是心灰意冷。


    而濟世雖然實力最弱,排在七位締造者的末位,她卻有著最大的理想。於亂世中接濟蒼生,護佑蒼生,此謂之濟世。濟世想做的就是在其他六位締造者失敗後,人類陷入亂世時站出來。


    可是她並沒有如願以償,人類欣欣向榮,不過濟世很開心,因為她要做的事本就發生在亂世,如今她無所事事倒是證明人類一切安好。


    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七人的理念都發生了一些變化。無庸認為庸人依然存在,但是庸人並不代表著真正的平庸。


    止戈認為紛爭在所難免,與其一直壓製,不如一點一點釋放,法律應運而生。以公正的尺來判斷每個人的過失。


    無疾認為人類的疾病不止身體,還有心理,社會製度在一種病態的心理下變得扭曲。所以無疾便在尋找辦法治理這種疾病。


    破妄不再認為人類之間不應該存在謊言。因為他也見識過了善意的謊言,他知道了謊言可以傷人,也可以救人。破妄指的不再隻是看破謊言,更是要看破事件的本質。


    富貴在人類出現貨幣後變得更加煩惱,原本的以物易物遠不如使用貨幣方便。但是這也導致了數次的通貨膨脹,很多窮人都吃不上飯。


    富貴認為世間一切皆有其價值,以物易物也是用等量的價值換取需要的東西。


    但是富貴忘記了一個東西的價值不是一成不變的,所有東西都有可能在某一天貶值,也可能會膨脹。


    所以富貴借鑒外界的管理方式,極大程度的控製了通貨膨脹,並且製定了很多政策,隻為了沒有窮人會被餓死。每個人都可以生活下去,而不隻是活下去。


    仁慈認為世間需要包容和慈愛,但是隨著時間推移她發現仇恨並不是這麽容易化解的。


    仁慈是最為糾結的締造者,似乎她自己也做不到放下仇恨。


    不過也就稍微糾結了一下,她很快就明白仇恨和包容、仁慈是可以共存的。不過兩者之間需要有一個明顯的界限,而仁慈就是為了這個而努力的。


    濟世也漸漸明白,並不是在亂世救人才是濟世,始終為了維持盛世而努力,何嚐不是一種濟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虛擬世界,重返現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文墨小生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文墨小生呀並收藏虛擬世界,重返現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