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結束襲擊匈奴王庭,並且成功之後,張良與幾人簡單相聚之後,便與幾人告別了。


    而同一時間,蒙恬的捷報也是快馬加鞭的送往了鹹陽。


    鹹陽宮外,一騎快馬踏破晨霧,馬蹄聲急促如鼓點。馬背上的驛卒麵色潮紅,手中高舉的竹筒上係著象征捷報的紅色綢帶。


    \"報——\"


    宮門前的侍衛看清來人裝束,立即讓開道路。驛卒翻身下馬,顧不得擦拭額頭的汗水,快步奔向章台宮。


    朝堂之上,秦王嬴政正與群臣商議修築直道之事。李斯手持竹簡,正在陳述工程預算,忽然被殿外急促的腳步聲打斷。


    \"啟稟大王,邊關急報!\"


    嬴政眉頭微皺,抬手示意李斯退下。他認得這個聲音,是專門負責傳遞軍情的驛丞。


    \"宣。\"


    驛丞快步走入殿中,雙膝跪地,雙手高舉竹筒:


    \"蒙恬將軍大破匈奴王庭,斬首三萬,俘獲牛羊馬匹無數!\"


    殿中一片嘩然。


    嬴政猛地從王座上站起,玄色龍袍的袖擺在空中劃出一道淩厲的弧度。他快步走下台階,接過竹筒,手指微微發抖。


    竹筒中是一卷帛書,上麵密密麻麻寫滿了戰報。嬴政的目光在字裏行間快速掃過,忽然仰天大笑:\"好!好!好!\"


    三聲\"好\"字,震得殿中梁柱似乎都在顫動。


    \"蒙恬不負寡人所托,果然妙絕!\"嬴政激動的說道。


    嬴政大手一揮:\"傳寡人旨意,即刻召張良入宮!\"


    殿中群臣麵麵相覷。李斯眼中閃過一絲陰霾,他上前一步:\"大王,張良乃韓國遺民,恐有不臣之心......\"


    \"李卿多慮了。\"嬴政打斷道,\"張良獻策助我大秦大破匈奴,此等人才,豈能因出身而棄之不用?\"


    就在這時,殿外傳來通報:\"張良求見!\"


    嬴政眼中精光一閃:\"宣!\"


    張良一襲青衫,從容步入殿中。他神色平靜,仿佛早已料到今日之召。行至殿中,他躬身行禮:\"草民張良,參見大王。\"


    \"張卿不必多禮。\"嬴政難得露出笑容,\"你獻計助我大秦大破匈奴,寡人當重重賞你。\"


    張良直起身子,目光清澈:\"大王,此戰雖勝,但匈奴之患未除。\"


    \"哦?\"嬴政挑眉,\"張卿有何高見?\"


    \"匈奴遊牧為生,逐水草而居。即便王庭被破,其部族分散草原,難以盡剿。若一味用兵,恐勞民傷財。\"


    嬴政若有所思:\"依張卿之見,該當如何?\"


    張良從袖中取出一卷帛書:\"草民以為,當以胡製胡。可在邊境設立互市,以絲綢、鐵器換取匈奴馬匹。同時選拔匈奴貴族子弟入鹹陽學習,使其仰慕我大秦文化。假以時日,匈奴必為我大秦所用。\"


    殿中一片寂靜。


    李斯冷笑一聲:\"張先生此言差矣。匈奴蠻夷,豈能教化?當乘勝追擊,一舉剿滅才是上策。\"


    張良不卑不亢:\"李相國,匈奴之地廣袤無垠,若一味用兵,恐重蹈趙國李牧之覆轍。當年李牧雖屢破匈奴,卻始終未能根除邊患,反致國力損耗。\"


    嬴政沉吟片刻,看向扶蘇:\"扶蘇,你以為如何?\"


    扶蘇上前一步:\"兒臣以為張良所言極是。匈奴之患,非一日可除。當以懷柔之策,徐徐圖之。\"


    嬴政目光在殿中掃視一圈,最後落在張良身上:\"張卿之言,甚合寡人之意。傳旨,封張良為客卿,參議國事。\"


    就在這時,殿外又傳來急促的腳步聲。


    \"報——章邯將軍急報!\"


    嬴政眉頭一挑:\"宣!\"


    一名風塵仆仆的將領快步走入殿中,單膝跪地:\"啟稟大王,章邯將軍追擊匈奴殘部,已至漠北。但軍中糧草告急,請大王定奪!\"


    張良眼中精光一閃,上前一步:\"大王,此乃天賜良機!\"


    \"哦?\"嬴政看向張良。


    \"可命章邯將軍就地駐紮,與匈奴殘部議和。許以互市之利,使其歸順。同時派遣使者,攜帶糧草前往。如此,既可解章邯將軍之困,又可示我大秦懷柔之意。\"


    李斯冷笑:\"張先生此言,莫非要我大秦向蠻夷低頭?\"


    張良轉身看向李斯,目光如炬:\"李相國,治國之道,當以利導之。匈奴雖敗,其力猶存。若一味用強,恐生變故。不如以利誘之,使其為我所用。\"


    嬴政忽然大笑:\"好一個以利導之!張卿之言,正合寡人之意。傳旨,命章邯就地駐紮,派遣使者攜帶糧草前往。同時,在邊境設立互市,選拔匈奴貴族子弟入鹹陽學習。\"


    扶蘇眼中閃過一絲喜色,躬身道:\"父王英明!\"


    李斯臉色陰沉,卻不敢再言。


    就在這時,趙高忽然開口:\"大王,張先生之計雖妙,但匈奴反複無常,恐難馴服。不如在邊境修築長城,以絕後患。\"


    張良搖頭:\"趙大人,長城固然可禦敵於外,卻也阻斷了交流。不若以利導之,使其歸心。\"


    嬴政沉吟片刻,忽然問道:\"張卿,若依你之計,需多少時日可見成效?\"


    張良拱手:\"三年可見小成,十年可定大局。\"


    \"好!\"嬴政拍案而起,\"寡人就給你十年時間!\"


    殿中群臣麵麵相覷,誰也沒想到大王會對一個韓國遺民如此器重。


    李斯眼中閃過一絲陰霾,趙高則若有所思地看著張良。


    就在這時,殿外忽然傳來一陣喧嘩。


    \"報——匈奴使者求見!\"


    嬴政眼中精光一閃:\"宣!\"


    一名身著皮袍的匈奴使者大步走入殿中,身後跟著兩名隨從。使者神色倨傲,目光在殿中掃視一圈,最後落在嬴政身上。


    \"大單於命我前來,問大秦為何無故犯我疆土?\"


    殿中一片嘩然。


    張良上前一步,用流利的匈奴語說道:\"貴使此言差矣。匈奴屢犯我邊境,擄掠百姓,我大秦不得已而用兵。如今大單於既派使者前來,想必是有意修好?\"


    使者一愣,沒想到張良會說匈奴語。他冷哼一聲:\"若要修好,需以大秦公主和親,歲貢千金!\"


    張良轉身看向嬴政,用秦語說道:\"大王,匈奴使者提出和親之請。\"


    嬴政眼中閃過一絲怒意,但很快壓下:\"張卿以為如何?\"


    張良微微一笑:\"可許以互市之利,但和親之事,斷不可行。\"


    嬴政點頭:\"就依張卿之言。\"


    張良轉身對使者說道:\"大秦願與匈奴修好,可設立互市,互通有無。但和親之事,恕難從命。\"


    使者臉色一變:\"你!\"


    張良目光如電:\"貴使若不願修好,大可迴去稟報大單於。隻是不知,大單於可還有多少兵馬可用?\"


    使者臉色鐵青,半晌說不出話來。


    嬴政見狀,大手一揮:\"來人,帶使者下去休息。張卿,此事就交由你全權處理。\"


    \"諾。\"張良躬身應道。


    朝會散去,張良走出章台宮,扶蘇快步追了上來。


    \"先生留步!\"


    張良轉身,看到扶蘇眼中閃爍的光芒,心中了然。


    \"公子有何指教?\"


    扶蘇壓低聲音:\"先生之計,當真可行?\"


    張良微微一笑:\"公子放心。匈奴之患,非一日可除。但若能以利導之,假以時日,必為我大秦所用。\"


    扶蘇眼中閃過一絲喜色:\"先生大才!\"


    張良抬頭望向遠方,目光深邃:\"公子,治國之道,當以長遠計。匈奴之事,不過是開始......\"


    遠處,李斯與趙高並肩而立,看著張良與扶蘇的背影,眼中閃過一絲陰霾。


    \"此人,不可留。\"李斯低聲道。


    趙高輕笑:\"李相國何必著急?大王對他器重,此時動手,恐有不妥。\"


    李斯冷哼一聲:\"那就讓他再多活幾日。\"


    夕陽西下,將鹹陽宮的影子拉得很長。張良與扶蘇的身影漸漸消失在宮牆的陰影中,仿佛預示著大秦王朝即將迎來一場巨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浩然元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浩然元寶並收藏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