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燕國新都,在陽光照耀下熠熠生輝。往昔,都城尚在臨安,可因其毗鄰燕北七鎮,飽受戰亂紛擾,無奈之下,燕國將皇都南遷至此,紮根燕京。


    今日,燕京的大街小巷熱鬧非凡,百姓們三五成群。瞧,街角處,甲乙丙丁四位百姓正圍坐一團,熱烈地攀談著。


    甲滿臉興奮,眉飛色舞地說道:“你們聽說了嗎?藺大人帶著兵突襲蒼碩城,把那霸占咱們蒼碩城多年的狗賊莫淺給收拾了!”


    乙瞪大了眼睛,急切追問:“啥?真的嗎?快講講,這到底咋迴事啊!”


    甲清了清嗓子,繼續繪聲繪色道:“我可聽人說,刺殺莫淺的,是一位叫李景的大人。這位李大人以前在景國,專幹諜者之事,給景國攪和得那叫一個天翻地覆。這次,他和藺大人裏應外合,直接把莫淺那狗賊給除掉了,蒼碩城也重迴咱們燕國懷抱啦!”


    丙一聽,忍不住拍手叫好:“哎呀呀,這可真是天大的喜事!咱燕國百姓,可算能出這口惡氣了!”


    丁忙不迭點頭,接著話茬:“我還聽說,接下來李景李大人準備出兵煙霞鎮,要逐一收複燕北七鎮呢!”


    “真的?那可太棒了!咱們燕國臣民,好久都沒這麽揚眉吐氣過了!”甲激動得聲音都有些顫抖。


    乙豎起大拇指,滿臉讚歎:“李大人和藺大人,可都是咱燕國的大英雄呐!有他們在,咱燕國複興指日可待!”


    丙也隨聲附和:“對對對,往後的日子,肯定越過越好!”


    四人你一言我一語,喜悅之情溢於言表,笑聲在街角迴蕩。


    燕皇端坐龍椅,憂鬱纏身,開朗少年因決策失誤致燕國陷入困境。往昔燕國風雨飄搖之際,李景暗中與燕皇默契配合勉強維係。燕皇欲出兵助李景收複燕北七鎮,卻遭反對……


    藺無極上前一步,神色凝重,拱手說:“陛下,李景此人雖看似忠心耿耿,但人心難測啊。若讓李景手握重兵,到時候他一旦造反,我燕國將陷入萬劫不複之地。”


    燕皇微微皺眉,反駁:“李景絕不會造反,他的家人皆在我們手中,他怎會做出此等大逆不道之事。”


    年邁的宰相杜如海顫顫巍巍地走出,神色凝重,語氣懇切:“陛下,不怕一萬,就怕萬一。人心隔肚皮,李景如今威望漸盛,若將舉國兵力,尤其是禁軍都交予他,日後恐無人能製衡。陛下,萬不可如此草率,凡事得給自己留條退路啊 。”


    燕皇聽聞,心中一陣煩悶。他望著殿下眾人,深知他們所言並非毫無道理。隻是,他實在不想錯過這次收複燕北的絕佳機會。沉默良久,燕皇最終長歎一聲,無奈地妥協:“罷了罷了,就依你們所言,讓李景自行籌備兵力和糧草去收複燕北吧。”說罷,他的眼神中閃過一絲落寞,那憂鬱之色更甚。


    “來人,傳朕旨意。”燕皇的聲音低沉。


    緋色官服的傳旨官如一道赤色的閃電,迅速出列,“撲通”一聲跪地,雙手高高舉起,接過明黃色的聖旨。


    *


    蒼碩城校場,日光似火,四方湧來的各路好漢齊聚於此,懷揣著投身軍旅、收複燕北的壯誌豪情。


    李景身著玄色長袍,身姿筆挺地站在高台,身旁龍延身著勁裝,目光銳利掃視眾人。


    不遠處,周禮祖十分惹眼。他戴著圓圓的小帽,帽簷微傾,身著褐色布衣,衣角隨走動輕擺,黑色腰帶束出健壯身形。


    周禮祖雙手抱胸,滿臉驕傲,昂首挺胸在人群中大搖大擺地穿梭、搖頭晃腦。因他這段時日明裏暗裏四處奔走宣傳,才引得四方豪傑匯聚於此。他深知自己功不可沒,得意之情溢於言表 ,眼神中滿是張揚。


    這時,周禮祖瞧見一個身材矮小瘦弱的年輕人,麵色蒼白如紙,在人群中顯得格格不入。周禮祖眉頭一皺,滿臉嫌棄,大步上前,一把揪住年輕人的衣領,像拎小雞似的將他拎出人群,隨手一丟,嗤笑一聲:“就你這副模樣,也想來驗兵?瞅瞅你這小身板,人家揮刀都砍不到你,怕是風一吹就倒了!”


    周圍的人見狀,哄然大笑。年輕人被摔在地上,灰頭土臉,卻倔強地爬起來,緊攥著雙拳,小臉漲得通紅,大聲反駁:“個子矮怎麽了?我雖力氣不如人,可我畫得一手好圖!”說著,他哆哆嗦嗦地從懷中掏出一卷泛黃的紙張,高高舉起,“請看,這是我繪製的燕北七鎮地圖,每一處山川、河流、要道,都經我仔細勘察、親手繪製!憑什麽不讓我參軍?”


    這話一出,眾人皆是一愣,原本的嘲笑聲戛然而止。周禮祖也有些意外,愣了片刻,隨即搖頭晃腦地說:“就幾張破紙,能有多大用處?”


    李景在高台上將這一幕看得真切,微微轉頭,輕聲問身旁的龍顏喜:“那肥頭大耳,飛揚跋扈的人是誰?”龍顏喜趕忙湊近李景耳畔,低聲說:“他就是周禮祖。王三娘找他借的軍服,那晚追到將軍府索要50兩銀子的,也是他。最後崔玉崔娘子給了銀子,這事兒才了結。”


    “好厲害的角色,有趣。”李景勾起一抹笑。


    恰在此時,周禮祖滿臉堆笑,主動上前說:“李大人,在下是三娘的好友周禮祖。不瞞您說,今天這般熱鬧場麵,我也出了些力呢。”


    李景微微頷首,算是迴應。周禮祖見狀,愈發興奮,搓著手說:“大人,要不我在旁幫您審審這些前來投軍的人?”李景再度點頭同意 。


    周禮祖瞬間來了精神,轉身麵向排隊的人群,大聲吆喝起來:“哎,大夥往裏走,別堵在這兒,都往前去!”接著,他又恢複了那副神氣模樣,在人群中來迴穿梭,時不時指點幾句,儼然把自己當成了軍中的重要人物。


    而那被周禮祖嫌棄的年輕人陳書,捧著地圖,在一旁眼巴巴地望著。李景目光落到陳書身上,記起方才之事,便朝他走去。周禮祖這才想起還有這檔子事兒,臉上閃過一絲尷尬。


    李景目光溫和,伸手接過地圖,緩緩展開。隻見圖上線條細膩,山川走勢、城鎮分布、道路脈絡一目了然,甚至連一些隱蔽的小徑都標注得清清楚楚。


    李景眼中閃過一絲驚喜,抬頭看向年輕人,問道:“你叫什麽名字?”


    年輕人挺直腰杆,大聲迴道:“迴大人,我叫陳書,自幼喜好鑽研地理,對燕北之地尤為熟悉。一直盼著能為收複燕北出份力。”


    李景微微點頭,轉身看向周禮祖,正色道:“周兄,切不可貌相取人。陳書這地圖,對我們收複燕北大有裨益。在我軍中,不論出身、外貌,隻要有一技之長,皆能為國家效力。”


    周禮祖麵露尷尬之色,撓了撓頭,忙拱手:“大人說得是,大人,其實您要是向三娘打聽一下您就知道,我周禮祖也很有用,您知道吧,那晚上是我騎馬……”


    龍顏喜瘋狂給周禮祖使眼色讓他閉嘴。


    周禮祖收到暗示馬上轉頭吆喝:“身強力壯的先,啊,聽見沒?”


    李景又看向陳書,鼓勵道:“陳書,你這份才能,正是軍中所需。日後,就隨我一同為收複燕北努力。”


    陳書眼眶泛紅,激動地跪地磕頭:“多謝大人!陳書定當肝腦塗地,不負大人期望!”


    台下眾人見此,紛紛對李景的識人之明欽佩不已。而這場小插曲讓校場中的氣氛愈發熱烈。各路好漢們愈發堅信,在李景的帶領下,燕北收複之日,指日可待 。


    忽然,一陣整齊劃一的腳步聲傳來,眾人迴首。隻見身著右衽長袍的傳令官,雙手捧著聖旨走來。人群自覺分開,讓出通道,目光皆聚於他,現場一片肅靜。


    傳旨官清了清嗓子,聲音陡然拔高,仿若洪鍾鳴響:“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今朕念李景智勇雙全,忠心可嘉。特命其暫代蒼碩城城主之職,總領軍中要務,以蒼碩城為根基,全力籌備兵力、糧草,務必一舉收複燕北七鎮。望卿不辱使命,為我大燕開疆拓土,揚我國威。欽此!”


    李景“噗通”雙膝跪地,雙手恭敬地接過聖旨,高聲迴應:“臣李景,領旨謝恩!”


    聖旨宣讀完畢,傳旨官走近李景,臉上掛著一抹意味深長的微笑:“李大人,皇上對您寄予厚望,這可是無上的榮耀啊。不過,此次收複燕北,雖賦予大人行政大權,但招募軍隊、籌集糧草之事,還需大人自行妥善安排。皇上相信,以大人的能力,定能不負聖望。”


    李景微微頷首,神色謙卑,語氣誠懇:“陛下如此信任微臣,微臣定當竭盡全力。但凡力所能及之事,絕不勞煩朝廷,定不辜負陛下所托。” 表麵上,他言辭恭順,態度謙遜至極。


    然而,在心底,李景卻另有一番籌謀。朝廷對他,雖欲用其才,卻又心存疑忌,著實令人心寒。但轉念一想,如此局勢亦非全然無益。正因朝廷的這份不信任,才給了他自主行事之空間。他意欲從蒼碩城及未來收複之燕北七鎮中,精挑細選、全力打造一支隻效忠於己之嫡係軍隊。


    念及此處,李景心中暗忖,此或為不幸中之萬幸矣。隻要能將此支嫡係軍隊緊緊掌控,日後無論遭遇何種變故,自己皆有了安身立命之根本,不圖他求,至少亦能令他人有所忌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對強取豪奪者強取豪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用戶60447125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用戶60447125並收藏對強取豪奪者強取豪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