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是人家太監不樂意用心給你幹活了!】


    【崇禎雖然後來繼續用太監來監視文官,但卻沒有起到什麽實質性的作用。】


    【甚至可能會反過來跟文官朝臣一起忽悠崇禎。】


    【而當這兩股勢力沆瀣一氣的時候,崇禎也隻能做一個被忽悠蒙蔽的笨蛋了。】


    崇禎無力的癱坐在皇位上,張了張口,卻說不出話。


    可是,事到如今,一切都太遲了!


    他捂住臉痛哭出聲,身邊的宦官王承恩也不知道要如何去安慰。


    【在這樣的政治環境中,即使崇禎想要挽救危局,也無從下手。】


    【更何況他還性格多疑,在位期間頻繁更換內閣大臣和將領,導致朝中人心不穩。】


    【在和大金對峙這麽關鍵的時候,中了皇太極的反間計,殺掉了袁崇煥。】


    【對比起來,人家皇太極就清醒多了,深刻認識到了袁崇煥的危害。】


    皇太極自認自己還算是個有為之君,與那崇禎相比著實是自降身份了。


    皇太極:有點辱我了,請尊重(*ˉ?ˉ*;)


    天啟年間,朱由校簡直不知道說什麽好。


    不管他袁崇煥是不是恃功而驕,隻要沒有背叛大明那就是可用之人!


    至少,至少在沒有找到更加合適的將領之前,你都得給我忍著!


    崇禎:別罵了,別罵了,朕已經知道錯了。


    【上次出征,皇太極上次在袁崇煥手中吃了虧,這次幹脆換了條路。】


    【繞過袁崇煥防守的關寧錦防線,從龍井關、大安口等長城隘口進入,直逼京師。】


    【袁崇煥收到消息之後率部星夜馳援,趕到了京師與後金軍隊展開激戰,擊退了後金兵。】


    【皇太極雖然退走,卻沒有忘記要除掉這個屢屢阻攔他們前進步伐的大敵。】


    【恰巧崇禎多疑,皇太極故意製造了袁崇煥與後金有密約的假象。】


    【為了戲做的更逼真,還特地讓被俘虜的明朝太監 “偶然” 聽到並 “逃脫” 迴去向崇禎帝報告了。】


    疑似三國時期反間計最大受害者·曹操:......別讓我聽見這個詞!ptsd了!


    下麵的賈詡心虛的摸了摸鼻子,哈哈,那時候他還是張繡的謀士呢。


    所作所為,那也是為了自家主公考慮嘛!


    後宅中的丁夫人眼神恨恨,幾欲嘔血。


    她的昂兒啊!都怪曹操這個老匹夫!


    赤壁之戰玩過反間計的周瑜,自然是心情大好。


    招數不怕老,管用就行!


    他曹孟德也是被眼前即將到來的勝利衝昏了頭腦,竟然真的以為黃將軍會叛出東吳。


    【崇禎一聽,這麽驚險偶然才得來的消息,很難作假啊!】


    【理所當然的,他對袁崇煥產生了極大的懷疑。】


    【加上袁崇煥本人性格自負,行事專斷,在朝中也有不少的政敵。】


    【他曾經未經崇禎帝許可,擅自斬殺了皮島守將毛文龍,此舉無疑挑戰了崇禎帝的權威。】


    天牢裏,袁崇煥真的是想大喊冤枉,他是性格不好他承認,但要說他叛國通敵那是絕不可能的!


    成基命簡直是心急如焚,真是皇帝不急太監急!


    “元素,此乃性命攸關的大事,務必要跟陛下坦誠以待,你到底在顧慮什麽?!”


    袁崇煥想起天幕說過自己的結局,肩膀塌了下去,甕聲甕氣的說。


    “我以前跟陛下吹牛說五年必定光複遼東,如今進展甚微,我的麵子往哪裏放嘛!”


    “我總不能跟陛下說是我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吧?”


    袁崇煥:吹牛吹爆了,但我作為一代名將,也是要麵子的!


    “而且陛下和朝中那些匹夫根本就不懂軍事,還老是對我的作戰策略指手畫腳,煩死個人!”


    成基命(無語):???


    “所以你就敷衍陛下嗎?!你這頭倔驢!”


    “陛下是一國之君,你先斬後奏,再用已經無法改變的事實逼皇帝就範。”


    “陛下不疑心你才怪呢!”


    “簡直是活生生的把柄被你送到了政敵的手中!”


    袁崇煥也不再強嘴,他原本是有些輕視小皇帝。


    自己是抗金大將,皇帝換了誰都得靠自己,所以不免有些驕矜自大了。


    “唉,我知道錯了,這次定會向陛下好好陳情的。”


    “我對大明的忠心那是日月可鑒啊!”


    【後金的反間計,以及一些大臣對袁崇煥的詆毀,崇禎選擇相信了袁崇煥通敵的謠言。】


    【沒有進行深入調查和分析,就下令將袁崇煥逮捕下獄,最終殺害了。】


    【在大明將才缺乏的情況下,這無異於自毀長城。】


    【而且袁崇煥在軍中威望很高,他的死讓很多將士感到寒心和失望,軍心受到了極大影響。】


    很好,宦官,武將,文臣,現在徹底沒有一個靠得住了。


    你不亡國誰亡國?!


    朱瞻基痛定思痛,決定要把皇室子弟的教育好好抓一下了。


    皇位繼承的不確定性實在是太大了,誰也無法保證坐上皇位的都是什麽人。


    你看看,從朱常洛到朱由檢這幾個人,恐怕都沒有接受過什麽繼承人的正統教育。


    也不是說非要每個人都接受繼承人教育,你至少得有正常的思考能力吧?


    而且,說句不好聽的,萬一碰上朱祁鎮這種瘟神在世,也讓百官有點其他的選擇好了。


    朱祁鎮:爸爸再愛我一次!


    【袁崇煥死後,皇太極也是鬆了一大口氣,開始反思自己的問題。】


    【你大明朝冤殺功臣,我皇太極偏偏要吸納各族的精英人才,來建設大金的軍隊。】


    【畢竟,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在這種情況下,不少的人才投奔了大金。】


    【軍隊建設起來,皇太極率領八旗軍隊勢如破竹攻破了朝鮮,收下小弟一枚。】


    【大明這邊,多虧有人家戚繼光當薊州總兵時留下的整修精良的長城,才沒有被輕鬆拿下。】


    不提這個還好,一說起來就更讓人生氣了。


    戚將軍為大明朝做了這麽多的貢獻,就落得一個淒涼離世的結局。


    這幾十年來的一樁樁一件件,看似是小事,可卻在人們心中種下了潛移默化的種子。


    那就是,給他老朱家賣命,是完全的賠本生意!


    還不如當個奸臣貪官,隻要會阿諛逢迎,說不定還能風光致仕呢。


    【時局多艱,焉知皇太極劍鋒所指的下一個城池,不會是大明京師呢?】


    【可此時的京城之中,金鑾殿上,身居高位的大臣們又在做什麽呢?】


    ————分割線————


    【朝臣裏大部分人,沒忙著去想如何解決大明朝如今麵臨的危機。】


    【放著財政緊張,邊疆戰爭等這種大問題不管,整日提些看似有理,實際荒唐的建議。】


    【刑科給事中劉懋居然提出了裁撤驛站的建議。】


    【他認為裁撤驛站可以節省大量的財政開支,每年可節省數十萬兩銀子。】


    【而這些銀子可以用於充實邊防軍費,緩解大明朝的經濟壓力。】


    崇禎迷茫:啊?這,這說的好像挺有道理的啊!


    比起邊防軍事來說,裁撤驛站著實算不上什麽大事,能掙點錢也好。


    朕是真的一分錢都掏不出來了!


    嘉靖年間,朱厚熜呸了一聲。


    驛站值多少銀子?


    江南有多少銀子?


    不樂意掏自己的錢,就從其他地方打主意!


    這朱由檢怎麽想的,就算自己拎不清,魏忠賢不是幹過這事嗎?


    嘉靖:明麵上是個皇帝,實際上是戶部尚書,我的錢每一分都要算清楚!


    魏忠賢當時從那江南收的工商稅和海稅,不比這裁撤驛站的錢多?!


    怎麽就這麽容易被忽悠呢?


    【這件事,看似很小,實則影響很大。】


    【驛站裁撤,受影響最大的是誰?】


    【當然是靠著驛卒工作討生活的平民百姓啊!】


    【一下子就失去了工作,生活就會變得更加困難。】


    【崇禎朝的臣子,可能也沒有想到,這裁員直接裁到大動脈了!】


    元朝,忽必烈對於自家的驛站製度還是非常自豪的。


    大元疆域廣闊,沒有驛站消息的傳遞就會極為不便。


    但這崇禎時期,本就是王朝末年,不用說他也知道驛站估計也是頹廢至極了。


    就算是裁撤了,也不至於被說成裁到大動脈吧?


    除非,因此爆發了起義,加速了大明的滅亡。


    【陝西某驛站的員工李自成,因為這次裁員,被迫失去了穩定的鐵飯碗工作。】


    【失業還欠債,家裏窮的要吃不上飯了怎麽辦?】


    【加上在當地犯了事,幹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造反算了!】


    崇禎:?!!


    我知道你很急,但你先別急,你的思想轉變未免太絲滑了吧?


    【此時的大明農民起義頻繁爆發,李自成一路轉輾跟了起義軍首領高迎祥。】


    【成為其麾下的闖將之後,他作戰勇猛,有勇有謀,逐漸開始嶄露頭角。】


    【崇禎九年,高迎祥被陝西總督孫傳庭和三邊總督洪承疇合謀逮捕,死於朝廷之手。】


    【李自成順理成章的上位,成了新一代的闖王,與朝廷對抗。】


    【不過陝西總督孫傳庭也不是吃素的,一頓窮追猛打之下,李自成隻剩18騎逃遁荒山。】


    天啟年間,朱由校懷疑人生中。


    這也不是無人可用啊?!


    他這一路聽下來,大明能用的人還是挺多的呀?


    【但很快,在大明不遺餘力的幫助下,孫傳庭以恃驕之罪被革職下獄。】


    【為李自成,成功留出了再次積蓄實力的時間。】


    【與此同時,更討崇禎喜歡的洪承疇升任任薊遼督師。】


    【但關外與大金的對戰,自袁崇煥死後也是並不順利。】


    【大明這邊又不給錢還天天苛責,皇太極又是重金求才,又是溫暖關懷。】


    【被大金圍困之後,洪承疇和祖大壽最終選擇了投降倒戈。】


    崇禎現在是真的又後悔又慶幸,還好如今還沒有對袁崇煥下殺手。


    祖大壽是誰他還不知道嗎?


    那是袁崇煥的得力幹將,恐怕自己殺袁崇煥後就已經讓祖大壽心生不滿。


    他們一倒戈,關寧防線就徹底失守了!


    崇禎苦笑一聲,還真是如天幕所說,隻剩下了昔日戚將軍所修整的長城了!


    【此時的大明內有李自成等人搞起義搞得風生水起,對外防線皆失僅剩長城。】


    【對於大金來說,簡直是天賜良機啊!】


    【不過,也許是大明的氣數還沒有到盡頭。】


    【皇太極生了重病,迴到盛京後不久就去世了。】


    皇太極感到深深的遺憾和無力,他終究還是沒能帶領八旗軍隊入主中原嗎?


    難道真是天佑大明?!


    不,他不相信。


    看來對大明的作戰還需要重新部署,時間久些也無妨。


    自己得把身子養好,才能養精蓄銳,親自帶領八旗入關!


    【大金的危機暫時解決,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李自成又開始努力工作了。】


    【連破開封、洛陽等中原重鎮,河南幾乎成了李自成的天下。】


    【他帶領著50w民軍直撲潼關,想要一舉拿下關中平原。】


    【眼見局勢危急,無人可用的崇禎終於想起了被關在監獄裏三年的孫傳庭,急忙把人撈出來打仗。】


    詔獄門口,剛剛被崇禎派來的太監急急忙忙請出來的孫傳庭歎了口氣。


    他已經在詔獄中關了一年了,如今身形瘦弱,精神也有些不濟。


    聽到天幕的話,他不由得擔憂,三年?


    李自成恐怕已經成了氣候,大明那時的錢糧真的還能支撐他打贏這場戰爭嗎?


    【孫傳庭飽受折磨,但仍然懷著一腔忠君愛國之心,毅然決然的上了戰場。】


    【朝廷糧餉供應不足,他手下的士兵全是又餓又累的疲乏之軍。】


    【麵對已經勢大的李自成已經是無力迴天,最終在潼關戰死,以身殉國。】


    【他的妻子孫夫人聽說丈夫戰死的消息後,也跟著投井而死了。】


    唐朝,李世民舉起手中的酒杯,遙遙敬了一杯。


    “夫婦二人,皆忠貞愛國誌士也!”


    他語氣低沉:“可惜時運不濟,未逢明主賞識,落得戰場身死。”


    魏徵心中也是多有感慨:“這一路聽來,忠臣良將不少有,這明主卻是難尋啊。”


    “也是臣等有幸,能與陛下君臣相和,得以一展平生抱負!”


    李世民莞爾,眾人皆是相視一笑。


    【三年詔獄折磨,人家孫傳庭還無怨無悔的上了戰場。】


    【你小皇帝一紙詔令,人家就提著腦袋去給你賣命。】


    【夫妻二人雙雙身死,結果呢?】


    【崇禎卻是怎麽對待人家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曆史直播:我帶秦皇漢武雲遊陵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知樾休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知樾休休並收藏曆史直播:我帶秦皇漢武雲遊陵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