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皇帝被擄,天下震驚,老將宗澤急忙率兵趕到開德。】


    【一邊寄信勸趙構傳令天下會兵京師,一邊孤軍前進。】


    【金人數次進攻都被宗澤打敗,十三戰每戰皆勝。】


    【隻要等到天下勤王之兵匯合,宗澤有信心奪迴京城。】


    【但是,此時被他寄予厚望的趙構在做什麽呢?】


    趙構:勿cue,跑路中。


    宗澤每每想起此事都覺得捶胸頓足。


    國家危難之際,奸佞小人還忙著爭權奪勢。


    太上皇與陛下被擄,他連夜奔赴滑州想要截斷金軍的退路。


    結果呢?


    勤王之兵沒有一路到達的!


    隻他一人,真是徒勞奈何!


    【也許是被金人嚇破了膽子,趙構並沒有選擇親臨前線,一鼓作氣號召天下兵馬開戰。】


    【而是聽從了身邊主和派的建議,選擇往南撤退。】


    【靖康恥的第二年,趙構在應天府即位,登基稱帝,史稱宋高宗。】


    【此時的李綱和宗澤等人還對趙構抱有希望,期待著他能夠帶領大宋重新走向中興。】


    【然而,他們是注定要失望的。】


    宗澤老淚縱橫,仰躺在病榻之上,身子不住的顫抖。


    身邊站立的士兵均是眼眶通紅,不忍再看。


    宗澤看了眼站在自己床前高大的青年,目露希冀,窮盡自己最後一絲力氣。


    他望著北方,大聲疾唿:“過河!過河!過河!”


    嶽飛看著失去唿吸的宗澤,重重跪在了地上,聲音悲痛卻堅定。


    “鵬舉定不負將軍遺願,誓死北伐!!”


    【趙構表麵上重視李綱、宗澤等抗戰派,實際上早就倒向了以黃潛善為首的主和派。】


    【一心想要巡幸東南,說是巡幸,其實就是逃難嘛。】


    【李綱哪能看著趙構逃跑,極力阻止。】


    【這不就刺激了趙構脆弱的心靈?朕是去逃命,你老是和我對著幹,不是要我命嗎?】


    【於是在趙構的默許下,朝堂裏的狗腿子很快就開始攻訐李綱。】


    【李綱被迫辭職離開朝廷。】


    李綱:帶不動,真的帶不動!


    從爺爺勸到爹,從爹再勸到兒子,沒一個聽的。


    一慫慫一窩,造了孽了!


    【此時留守東京的宗澤一麵抵抗金兵,一麵上書請求趙構迴京師。】


    【趙構主打一個裝聾作啞,不為所動。】


    【在主和派的輔佐下,他始終堅持雷打不動的向金朝求和。】


    趙匡胤真的是忍不住了。


    求求求,求tm的求!


    這爺仨別是金國派來的奸細吧?!


    一個比一個絕,不把大宋搞亡國誓不罷休哇?


    【所幸有宗澤鎮守,金人也南侵的步伐也被迫終止了。】


    【但宗澤本就年事已高,加上憂憤生疾,不幸去世了。】


    【他去世前仍然惦念著渡河北伐,聞著無不落淚。】


    【宗澤一走,朝廷派來的繼任者杜充短視無謀,推翻了宗澤所有的部署。】


    金國大營,主帥完顏宗翰嗤笑一聲。


    宗澤是個值得敬佩的對手,堵著我大軍不能南下。


    這杜充是個什麽玩意?


    唉,感謝趙構送來的功績,本將就笑納了!


    【麵對金軍的強勢入侵,杜充無力阻攔,自以為聰明的想了個好方法。】


    【決開黃河,阻擋金人的進攻!】


    【結果不僅沒有攔下敵軍,還順手坑了一把無辜的大宋百姓。】


    李世民扶額:哪裏來的大聰明?


    還好自己手底下沒這種蠢貨,否則非得把他氣死不可!


    【金軍一路長驅直入,趙構還一直被蒙在鼓裏。】


    【畢竟無論是打仗還是求和,又不用他親自操心。】


    【金人表示既然山不過來,我就過去。】


    【直到金兵攻破楚州,急襲揚州的時候,還在避難的趙構才知道。】


    【甚至來不及和心腹大臣商量,迅速披甲騎馬,奪路而逃。】


    【速度之快後麵的金人都沒有反應過來,趙構就渡過了長江。】


    劉徹:這逃命的本事倒是繼承下來了。


    一遇到敵人來襲就溜,跟貓捉耗子似的!


    與此同時,聽到天幕的趙構破防了。


    他惱羞成怒的罵道:“朕也是為了不被那金人俘虜!”


    “若是朕也被抓了,大宋豈不是無人承擔了?”


    葉楚:emmm,也許換個人坐這個位置,大宋還有得救。


    趙構:啊啊啊啊,住嘴!你不許說!


    【在鎮江府安定下來之後,趙構連忙派人去金營乞和。】


    【此番作為早就引起了軍官的不滿,他們認為是奸臣宦官作祟。】


    【發動了兵變,殺掉了為首的王淵和宦官康履,厲聲質問數落趙構。】


    【要求誅殺奸宦,傳位皇太子,由太後垂簾聽政。】


    趙匡胤激動的站起來,幹得好啊!


    要他說還不如換個人坐皇位呢,瞧著趙構都窩囊!


    【可惜,沒能成功除掉趙構這個禍害。】


    【兵變的消息傳出,韓世忠等人率領軍隊勤王,除掉了叛黨。】


    【唉,可惜了。】


    趙構:???


    你先前說其他皇帝政變可不是這個態度!


    葉楚:凡事少問為什麽,多問配不配。


    【因為趙構安全之後,還是選擇向金人求和,甚至願意去尊號,做藩臣。】


    【這也是他執政生涯中唯一孜孜不倦堅持的事情了。】


    【但是金人的目標是為了生擒趙構,怎麽可能同意?】


    【趙構把長江防務交給了杜充,自己又火速跑路了。】


    【從揚州到臨安,從臨安到明州,一路逃到了海上。】


    【總之是金人打到哪裏,他就跑到哪裏,腳步不停。】


    已經遲暮的李清照說起這個事情就生氣,自己這個弱女子尚知道報國。


    好不容易拿迴的金銀,本想捐給陛下充作軍資。


    結果呢?


    陛下跑得比兔子還快,自己好不容易趕到南邊。


    就聽見陛下已經坐小船從海上逃到台州的消息了!


    李清照表示嗬嗬,就這樣的,大宋很難不完蛋!


    比他更生氣的是趙煦,要說朝中無人可用就算了!


    那個杜充先是在黃河丟掉了開封,還要讓他守建康?!


    跑跑跑,除了跑還會幹什麽?!


    葉楚:還會求和(?????)


    趙煦:默默吐了一口血。


    【接連丟城棄地,大宋已經來到了危急存亡的邊緣。】


    【難道真的已經無力迴天了嗎?】


    【當然不是!】


    葉楚感歎:【有的時候命運真的很神奇,這樣懦弱膽怯的皇帝。】


    【卻遇上了幾位難得的將帥,其中更有被列為八大軍神的嶽飛!】


    【對於趙構和大宋來說,嶽飛的存在是救命稻草;】


    【可對於嶽飛來說,卻是倒了大黴!】


    【我相信,嶽飛若是在秦皇漢武、唐宗宋祖的手下,一定會擁有不一樣的人生。】


    漢朝,霍去病眼睛明亮,興致勃勃。


    也是軍神?


    看來這位嶽飛將軍很厲害!


    唐朝,李世民打趣了李靖一句:“不知這位宋朝的嶽飛將軍,與藥師孰強孰弱?”


    李靖對嶽飛也很好奇,但同時對自己也很有信心。


    “臣拭目以待。”


    【年輕的嶽飛目睹了金人入侵後大宋百姓的慘狀,心中憤慨,意欲投軍報國。】


    【又擔心母親年邁,妻兒力弱,難以自保。】


    【嶽飛的母親姚氏是個深明大義的女子,親自在嶽飛背上刺了“盡忠報國”四字。】


    【嶽飛忍痛分別,毅然決然投身到抗金前線。】


    武周,武則天頗為讚賞。


    有此母,這嶽飛也必然是個忠心勇武的大將!


    宋朝危局或可解矣。


    武則天微闔眼眸,畢竟就算要鳥盡弓藏,也得等到國土收複之時吧。


    【嶽飛武藝高強又十分勇猛,在軍中漸漸嶄露頭角。】


    【宗澤很快就注意到了他,頗為看重。】


    【可惜在趙構於南京登基的時候,嶽飛義憤填膺。】


    【雖然自己的官職低微,仍然上書諫言勸阻南遷。】


    【結果一片赤子丹心,隻等到了“小臣越職,非所宜言”的批語。】


    【並且被革除了軍職和軍籍,逐出了軍營。】


    李靖:啊?哥們,這麽慘的嗎?


    李世民不理解,這一片忠心,即使身處微末仍然精忠報國。


    是他的話,必定是大為欣賞啊!


    趙匡胤無語了,一敗再敗的杜充你猛猛用,一勝再勝的嶽飛你愣是看不見!


    愁得他是救心丸吃了一顆又一顆。


    【即使遭到了貶謫,嶽飛抗金的決心沒有絲毫的動搖。】


    【他又奔波到了北京,投入正在招攬英才抗金的招撫使張所麾下。】


    【結果,由於那時趙構正在拚命打壓主戰派,張所很快就被貶到嶺南流放。】


    嬴政真的是不理解,能打仗的這趙構是一個不放過啊!


    就算一時求和安穩了,總有烽火再起的那一天。


    一個能打的都不剩,到時候除了開門投降還有其他選擇嗎?


    趙構:我一直在投降啊!根本沒考慮過其他選擇。


    再說了,就是這些主戰派才搞得我求和一直不成功的好吧!


    趙匡胤:(⊙_⊙)?


    【嶽飛兜兜轉轉還是又迴到了宗澤的麾下,宗澤珍惜他的才幹。】


    【有了伯樂賞識,嶽飛很快就憑借軍功升遷到了統製。】


    【隻可惜宗澤因病去世,留守的杜充又全然推翻了宗澤的計劃。】


    【嶽飛就按照宗澤生前的部署率領部隊進駐西京,保衛皇陵。】


    趙煦:大宋已經夠不幸了,但是朕突然又有了一種不祥的預感。


    葉楚(憐愛):遭老罪了。


    【為什麽要去保衛皇陵呢?】


    【因為靖康之變金人入侵汴京的時候,一點沒放過宋朝皇陵。】


    【畢竟普通百姓哪有皇帝值錢啊?】


    【來都來了,不拿白不拿!】


    【於是幾乎所有的北宋帝陵都遭到了嚴重的盜掘和損壞。】


    【我們可憐的哲宗寶寶,屍骨都被盜出拋到了陵外。】


    趙煦心中是悔恨萬分,驚怒交加,嘔了好幾口血。


    “陛下,萬萬要保重身子啊!”皇後劉氏哭得情真意切。


    這倒是真心實意,誰知道下一個皇帝是什麽貨色?


    萬一是個趙佶的翻版,她一大把年紀還得被賣到金國。


    趙煦恨恨的說:“朕必然要保重身體,若任由像端王那樣的廢物登基,朕就是死也不瞑目!”


    【而嶽飛官職微末,比不得杜充,一直受製於人。】


    【後來金軍入侵,大片故地失陷,趙構跑了。】


    【杜充心裏也慌啊,畢竟他還在前線呢。】


    【連忙找了個勤王的理由,離開了開封,前往建康。】


    【嶽飛不願意南撤,苦苦諫言都不被采納,隻能隨軍南撤。】


    剛剛因建康失守而被迫撤退的嶽飛歎了一口氣,逃哪裏有用呢?


    今日放棄開封,金人明日就能追到建康不是嗎?


    隻恨自己人微言輕,不得官家信重。


    杜充此人無謀短視,我若是要抗金,決不能再跟著他了!


    【後來的建康守衛戰,嶽飛認清了杜充的真麵目。】


    【意識到跟著杜充,別說抗金北伐,能不能守住南邊都是個問題!】


    【後來深得趙構寵信的杜充投了敵,嶽飛終於有了可以掌控軍隊的機會。】


    【而趙構也終於意識到了這樣跑下去不是辦法。】


    【在幾次抗金獲勝後,嶽飛終於首次收到了朝廷的詔令,命他配合韓世忠,伺機收複建康。】


    韓世忠和梁紅玉對視一眼,笑了起來。


    嶽鵬舉啊嶽鵬舉,實乃天生猛將!


    如今開封近在咫尺,有嶽飛在,我大宋收複河山指日可待!


    趙匡胤:媽呀,你終於是開竅了!


    他瞬間感覺自己又行了,又可以期待了。


    【嶽飛治軍嚴謹,金人都有“撼山易,撼嶽家軍難”的評價。】


    【建康一戰,嶽飛率軍大破金軍,斬敵三千,收複建康。】


    【此後,嶽飛轉戰江淮,平定流寇,覆滅偽政權,極大的平穩了南宋局勢。】


    【也憑借累計的軍功步步升遷,獲得了趙構的信重。】


    【但嶽飛始終沒有忘記過北方在金人鐵蹄之下受苦的大宋百姓,北伐一直是他的心願。】


    天幕下,多少處在金朝奴役下的百姓熱淚盈眶,大聲嚎哭著。


    “嶽將軍他沒有忘記我們啊!”


    “我們就在這裏等著嶽家軍的歸來!”


    無數麵容滄桑的百姓滿懷希冀的看著天幕。


    【然而隨著嶽飛建立的功業越多,他的聲望越高。】


    【趙構也不由得疑心加重,君臣二人開始生隙。】


    【而讓嶽飛也難以接受的是公元1138年趙構做出的賣國求榮之事。】


    趙匡胤:?不是你是皇帝啊,你賣自己國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曆史直播:我帶秦皇漢武雲遊陵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知樾休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知樾休休並收藏曆史直播:我帶秦皇漢武雲遊陵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