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李亨、安慶緒:關於父子關係的處理方式
曆史直播:我帶秦皇漢武雲遊陵墓 作者:知樾休休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另一時空的李治直接吐出了一口血,昏倒在了榻上。
身邊的武媚娘強忍著怒氣傳喚太醫,鳳眸淩厲,心中也是氣鬱難平。
武周時期,武則天直接就是一巴掌扇在李隆基臉上。
氣得她聲音都顫抖了:“好!好得很!”
“堂堂天子棄城逃跑,你真是把皇家的臉都丟盡了!!”
天寶年間,如果尷尬有聲音,那一定是此時的風聲。
李隆基自豪的神色和高力士吹噓的聲音一下就僵住了。
下麵的張九齡已經是胸膛起伏,說不出話,下一秒直接昏倒了。
然而最懵逼的是天寶年間的長安百姓還有驚掉下巴的文武百官。
天幕剛剛說了啥?
陛下他居然棄城跑啦?!
夭壽啦!我就說什麽禦駕親征完全靠不住好嗎?
反應過來的大臣們急忙跑到宮中堵住了李隆基,麵對眾人幽怨譴責的目光。
李隆基也扛不住了,隻能心虛的辯解:“朕必然不會拋下你們的。”
嗬,你看我們信嗎?
【無論是長安的百姓還是文武百官可能都沒想到,自家陛下竟然會偷偷棄城逃跑!】
【李隆基這一跑直接給後麵的大唐皇帝留下了抄作業的模板。】
【遇到危險一個跑得比一個快,所謂“國都六陷,天子九遷”就是這麽來的。】
嬴政攥緊了手中的拳頭,這要是他兒子還不如直接拉出去打死算了!
一國天子,怎麽能夠不戰而逃!
而且還是用欺瞞的方式偷偷跑的,他聽著臉上都臊得慌!
在太醫努力救治下,剛剛轉醒的二鳳一睜眼就又聽見了一個噩耗。
李世民:我......我今天非死不可嗎?
太醫:......天哪,放過我這把老骨頭吧!
三國時期,張飛不屑開口:“這唐玄宗真是個軟蛋!”
劉備則是搖搖頭,很難想象這個人竟然是昔日盛世的開創者,這前後反差未免也太大了!
李隆基:這次臉丟了個大的!
【主要是人家逃跑的時候還不忘帶上自己的愛妃和楊國忠。】
【底下的將士們也是怨聲載道,國家存亡的時刻,陛下居然跑了!】
【拋棄了大唐的子民,卻還要維護自己作為皇帝的體麵與生活。】
【終於,行軍走到馬嵬坡之時,士兵們再也忍不住了。】
霍去病暗暗叫好,忍不住才好!
大好男兒怎能不戰而逃,何不令人恥笑?
【就連陳玄禮心中也是憤懣不已,認為都是楊國忠作亂才導致大唐走到了今天。】
葉楚撇撇嘴:【古代嘛,自然是不敢苛責君王的,不過楊國忠也不算無辜。】
【因此軍隊發生了嘩變,士兵們殺死了楊國忠。】
【以及楊貴妃的姐妹韓國夫人和秦國夫人,並請求處死楊貴妃。】
天寶年間,依偎在唐玄宗懷裏的楊貴妃淚眼朦朧。
李隆基也是震驚非常,顫抖著質問:“他們怎麽敢?!”
【局勢走到這裏,李隆基也隻能接受高力士的勸說,棄車保帥。】
【命人在佛堂縊殺了楊貴妃,一代美人就此香消玉殞。】
【所謂帝王之愛,也不過如此。】
【在古代男權至上的社會,美人從來是盛世的裝點,亂世的背鍋俠。】
聽到此處楊貴妃將頭埋在李隆基懷中,看起來傷心哭泣。
實際上隻覺得諷刺不已,她這一生又何曾有過真正的自由呢?
好好的壽王妃成為了深宮妃嬪,沒有選擇,被迫接受了安排。
不過是在皇權的威嚴下身如浮萍,隻求活著而已。
這讓無數人羨慕的寵愛,也隻能虛無縹緲隨著自己永久葬身馬嵬坡了。
【在這出舞台上,還有一個被忽視太久的人也出了不少力。】
【那就是一直被打壓,不得已韜光養晦的太子李亨。】
【從李林甫到楊國忠,在自家父皇的默許下,李亨可謂是過得心驚膽戰。】
天寶年間,李亨坐在書房之中,光影明滅映在他的臉上,看不清情緒。
恐怕自古以來,同他一樣憋屈的太子也沒幾個吧?
李亨諷刺一笑,父皇遲暮也變得昏庸起來,任由奸相胡兒亂我大唐江山!
葉楚:大家彼此彼此吧,大哥不說二哥了!
【馬嵬坡一事很難不說沒有李亨的手筆,畢竟隨行的隊伍中大部分都是李亨的人馬。】
【不過陳玄禮雖然同意合謀誅殺楊國忠和貴妃,但本身還是忠於李隆基的。】
【所以父子二人在此之後分道揚鑣,李隆基前往蜀地避難,李亨則前往朔方。】
李世民緩過氣來,不顧眾人的勸阻堅持聽天幕。
這李亨聽著倒有兩分手段,隻要將李隆基趕下位,任用良將則叛亂可平了!
【脫離了自家父皇的掌控,加上李隆基讓天下人寒心的舉動。】
【李亨在朔方順利登基為帝,遙尊四川的李隆基為太上皇。】
【征調精兵,召迴了郭子儀和李光弼,重新部署戰局,打算對抗叛軍。】
【更巧的是,此時的安祿山軍中也並不平靜。】
至德元年,剛登基不久的李亨一聽立即坐直了身子。
難不成真是天命眷顧,叫安賊也遇上災厄了?
【李亨登基的第二年,安祿山因為身體病痛總是濫用刑罰,逐漸失去了人心。】
【恰逢他的兒子安慶緒也不是個安分的主,和安祿山謀主嚴莊一拍即合。】
【直接上演了一出弑父繼位的戲碼,天下震驚。】
謔!李亨都驚了,這安祿山父子的感情比我家的還塑料啊!
安祿山:你禮貌嗎?
【得知安祿山身死的消息之後,大唐這邊也開始反擊。】
【先是郭子儀率軍攻克河東,接連大捷。】
【李亨的好兒子廣平王李豫率領從迴紇帶迴的援兵一舉收複了長安。】
【李隆基也返迴長安,居於興慶宮。】
媽呀,貞觀時期的眾人都要聽得熱淚盈眶了。
聽了這麽久總算是有點好消息了。
就連天寶年間的李隆基都鬆了一口氣,俶兒是個好孩子,朕沒有白疼他!
(廣平王李俶後來改名叫李豫)
【李隆基這個被迫當上的太上皇自然不想放權,試圖插手朝政。】
【那好不容易才坐上皇位的李亨能同意嗎?】
【一山尚且不能容二虎,何況是皇帝呢?】
李隆基心中一緊,怎麽,這小子難道還敢弑父不成?
————地府小劇場————
李隆基與安祿山在奈何橋頭撞見了對方。
李隆基瞬間怒上心頭,衝上去就要掐死安祿山,兩人扭打成一團。
互相往對方心尖上插刀子。
李隆基:被親生兒子殺了,朕看你這就是報應!
安祿山:哦,這麽說你和兒子關係很好嘛?
太!上!皇!
李隆基:啊啊啊啊,安祿山,朕要打死你!
身邊的武媚娘強忍著怒氣傳喚太醫,鳳眸淩厲,心中也是氣鬱難平。
武周時期,武則天直接就是一巴掌扇在李隆基臉上。
氣得她聲音都顫抖了:“好!好得很!”
“堂堂天子棄城逃跑,你真是把皇家的臉都丟盡了!!”
天寶年間,如果尷尬有聲音,那一定是此時的風聲。
李隆基自豪的神色和高力士吹噓的聲音一下就僵住了。
下麵的張九齡已經是胸膛起伏,說不出話,下一秒直接昏倒了。
然而最懵逼的是天寶年間的長安百姓還有驚掉下巴的文武百官。
天幕剛剛說了啥?
陛下他居然棄城跑啦?!
夭壽啦!我就說什麽禦駕親征完全靠不住好嗎?
反應過來的大臣們急忙跑到宮中堵住了李隆基,麵對眾人幽怨譴責的目光。
李隆基也扛不住了,隻能心虛的辯解:“朕必然不會拋下你們的。”
嗬,你看我們信嗎?
【無論是長安的百姓還是文武百官可能都沒想到,自家陛下竟然會偷偷棄城逃跑!】
【李隆基這一跑直接給後麵的大唐皇帝留下了抄作業的模板。】
【遇到危險一個跑得比一個快,所謂“國都六陷,天子九遷”就是這麽來的。】
嬴政攥緊了手中的拳頭,這要是他兒子還不如直接拉出去打死算了!
一國天子,怎麽能夠不戰而逃!
而且還是用欺瞞的方式偷偷跑的,他聽著臉上都臊得慌!
在太醫努力救治下,剛剛轉醒的二鳳一睜眼就又聽見了一個噩耗。
李世民:我......我今天非死不可嗎?
太醫:......天哪,放過我這把老骨頭吧!
三國時期,張飛不屑開口:“這唐玄宗真是個軟蛋!”
劉備則是搖搖頭,很難想象這個人竟然是昔日盛世的開創者,這前後反差未免也太大了!
李隆基:這次臉丟了個大的!
【主要是人家逃跑的時候還不忘帶上自己的愛妃和楊國忠。】
【底下的將士們也是怨聲載道,國家存亡的時刻,陛下居然跑了!】
【拋棄了大唐的子民,卻還要維護自己作為皇帝的體麵與生活。】
【終於,行軍走到馬嵬坡之時,士兵們再也忍不住了。】
霍去病暗暗叫好,忍不住才好!
大好男兒怎能不戰而逃,何不令人恥笑?
【就連陳玄禮心中也是憤懣不已,認為都是楊國忠作亂才導致大唐走到了今天。】
葉楚撇撇嘴:【古代嘛,自然是不敢苛責君王的,不過楊國忠也不算無辜。】
【因此軍隊發生了嘩變,士兵們殺死了楊國忠。】
【以及楊貴妃的姐妹韓國夫人和秦國夫人,並請求處死楊貴妃。】
天寶年間,依偎在唐玄宗懷裏的楊貴妃淚眼朦朧。
李隆基也是震驚非常,顫抖著質問:“他們怎麽敢?!”
【局勢走到這裏,李隆基也隻能接受高力士的勸說,棄車保帥。】
【命人在佛堂縊殺了楊貴妃,一代美人就此香消玉殞。】
【所謂帝王之愛,也不過如此。】
【在古代男權至上的社會,美人從來是盛世的裝點,亂世的背鍋俠。】
聽到此處楊貴妃將頭埋在李隆基懷中,看起來傷心哭泣。
實際上隻覺得諷刺不已,她這一生又何曾有過真正的自由呢?
好好的壽王妃成為了深宮妃嬪,沒有選擇,被迫接受了安排。
不過是在皇權的威嚴下身如浮萍,隻求活著而已。
這讓無數人羨慕的寵愛,也隻能虛無縹緲隨著自己永久葬身馬嵬坡了。
【在這出舞台上,還有一個被忽視太久的人也出了不少力。】
【那就是一直被打壓,不得已韜光養晦的太子李亨。】
【從李林甫到楊國忠,在自家父皇的默許下,李亨可謂是過得心驚膽戰。】
天寶年間,李亨坐在書房之中,光影明滅映在他的臉上,看不清情緒。
恐怕自古以來,同他一樣憋屈的太子也沒幾個吧?
李亨諷刺一笑,父皇遲暮也變得昏庸起來,任由奸相胡兒亂我大唐江山!
葉楚:大家彼此彼此吧,大哥不說二哥了!
【馬嵬坡一事很難不說沒有李亨的手筆,畢竟隨行的隊伍中大部分都是李亨的人馬。】
【不過陳玄禮雖然同意合謀誅殺楊國忠和貴妃,但本身還是忠於李隆基的。】
【所以父子二人在此之後分道揚鑣,李隆基前往蜀地避難,李亨則前往朔方。】
李世民緩過氣來,不顧眾人的勸阻堅持聽天幕。
這李亨聽著倒有兩分手段,隻要將李隆基趕下位,任用良將則叛亂可平了!
【脫離了自家父皇的掌控,加上李隆基讓天下人寒心的舉動。】
【李亨在朔方順利登基為帝,遙尊四川的李隆基為太上皇。】
【征調精兵,召迴了郭子儀和李光弼,重新部署戰局,打算對抗叛軍。】
【更巧的是,此時的安祿山軍中也並不平靜。】
至德元年,剛登基不久的李亨一聽立即坐直了身子。
難不成真是天命眷顧,叫安賊也遇上災厄了?
【李亨登基的第二年,安祿山因為身體病痛總是濫用刑罰,逐漸失去了人心。】
【恰逢他的兒子安慶緒也不是個安分的主,和安祿山謀主嚴莊一拍即合。】
【直接上演了一出弑父繼位的戲碼,天下震驚。】
謔!李亨都驚了,這安祿山父子的感情比我家的還塑料啊!
安祿山:你禮貌嗎?
【得知安祿山身死的消息之後,大唐這邊也開始反擊。】
【先是郭子儀率軍攻克河東,接連大捷。】
【李亨的好兒子廣平王李豫率領從迴紇帶迴的援兵一舉收複了長安。】
【李隆基也返迴長安,居於興慶宮。】
媽呀,貞觀時期的眾人都要聽得熱淚盈眶了。
聽了這麽久總算是有點好消息了。
就連天寶年間的李隆基都鬆了一口氣,俶兒是個好孩子,朕沒有白疼他!
(廣平王李俶後來改名叫李豫)
【李隆基這個被迫當上的太上皇自然不想放權,試圖插手朝政。】
【那好不容易才坐上皇位的李亨能同意嗎?】
【一山尚且不能容二虎,何況是皇帝呢?】
李隆基心中一緊,怎麽,這小子難道還敢弑父不成?
————地府小劇場————
李隆基與安祿山在奈何橋頭撞見了對方。
李隆基瞬間怒上心頭,衝上去就要掐死安祿山,兩人扭打成一團。
互相往對方心尖上插刀子。
李隆基:被親生兒子殺了,朕看你這就是報應!
安祿山:哦,這麽說你和兒子關係很好嘛?
太!上!皇!
李隆基:啊啊啊啊,安祿山,朕要打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