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是no!】


    【朱棣可不是任由文官操控擺布的建文帝,況且擺脫建文朝這些留下來的文官掣肘也是他遷都的目的之一。】


    【所以即使大多數人都反對,朱棣依然頂住壓力遷都北平。】


    【他比任何人都明白如果不想大明成為第二個南宋,更為了維護大明的長治久安,必須北遷。】


    趙匡胤:??我的大宋怎麽了,怎麽裂開了?


    宋哲宗:有種不好的預感......


    【曆史會證明他的選擇是正確的,曆史會客觀的記載他的功過。朱棣也許不是一個好人,但確實是一個好皇帝。】葉楚總結道。


    【他能文能武,開拓疆域,時至65歲仍然帶軍親征,最終去世於北征迴師的路上。】


    【在這裏用《明史》裏特別喜歡的一段對朱棣評價作結:“幅隕之廣,遠邁漢唐,成功駿烈,卓乎盛矣!”】


    秦朝,嬴政端起酒杯隔空遙敬這位武德充沛的帝王:“敬明成祖!”


    唐朝,李世民就更加欣賞這位和他一樣同樣擅長軍事的後代帝王,端起玉盞一飲而盡:“敬朱棣!”


    洪武初年,聽到朱棣死於北征途中,朱元璋歎了口氣,拍了拍朱棣的肩膀:“老四,你做得很好!”


    朱標也是一臉慈愛的摸了摸小朱棣的頭:“四弟,做的不錯。”


    頓時小朱棣的眼眶就紅了,自己能明白未來的自己,生怕自己愧對了大明,愧對了父兄,所以不敢有一絲懈怠。


    擦了擦眼眶,朱棣嗡聲嗡氣的說:“大哥要好好保重身體,我朱棣將來要做最威武的大將軍,為大明征戰四方!”


    朱標輕輕一笑,“好。”


    其實大家心裏都明白,隻要朱標在,陛下是不會傳位給其他人的。


    而對於小朱棣來說,長兄如父,大哥從小就照顧他良多,闖了禍也為他承擔,能力也是卓絕,當然不是討人厭的大侄子能比的!


    而此刻的洪武末年,朱元璋沉默了許久,歎了一口氣,終於還是下定了決心。


    “老四,你先退下吧,明天按時上朝,允炆你留下,皇爺爺有話跟你說。”


    沒人知道他們聊了什麽,隻是第二天朝會之時,朱元璋石破天驚的宣布了一道聖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纘膺鴻緒、夙夜兢兢,今重立元儲、懋隆國本,以綿宗社無疆之休。”


    “嫡四子日表英奇,天資粹美,載稽典禮,俯順輿情。謹告天地、宗廟、社稷。 於洪武三十一年,授朱棣以冊寶,立為皇太子,正位東宮,以重萬年之統,以係四海之心。”


    朱棣按捺住內心的激動,行叩拜大禮:“兒臣遵旨。”


    朱允炆雖然眼眶微紅,但也知道如今大勢已去,就算皇爺爺讓自己登基,四叔心中仍會不甘,很可能大明會再起戰亂。


    朱允炆也不得不承認,四叔比自己更加適合做大明的帝王。


    而且如今聽天幕說四叔這個永樂大帝功勳卓著,這些個大臣哪裏還願意支持自己,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


    朱允炆也跪倒行禮:“孫兒接旨。”


    下朝後朱元璋還是敲打了朱棣幾句,“如今允炆已不再是太子,日後便叫他做個閑散親王,安穩度日吧。”


    朱棣恭敬應是。不過是個小兒,隻要他安分守己,看在大哥的麵子上我朱棣還不至於容不下他。


    不知不覺,葉楚已經走到了故宮的出口,朝空中揮了揮手,笑著說:【到這兒故宮也逛完啦,關於朱棣的故事也講得差不多了,今天的直播就到這裏啦。】


    【這次留給大家的討論問題是:你認為在古代京師在南方還是北方好?】


    【這次給大家準備的朱棣騎馬出征的鐵製擺件及書籍《養好一匹優秀戰馬的注意事項》共三套哦!】


    秦朝,王翦一眼就注意到了擺件中朱棣的戰馬。


    激動不已:“陛下,這擺件之上似乎有物品懸掛在馬匹身上?”


    嬴政本來就對那本養戰馬的書十分眼熱,經王翦提醒後定睛一看。


    朱棣似乎是踩著某個東西跨坐在馬匹之上,他敏銳的意識到這極有可能是後世的馬具。


    怪不得,怪不得那大明朝可以大敗北方擅長騎射的外敵,想來騎兵的實力也不容小覷。


    若我大秦的騎兵也能有如此裝備,戰鬥力定能更上一層樓!


    漢朝,衛青也是一眼看見了馬上的東西,一拱手:“陛下,這馬上似乎是馬鐙,但好像和我大漢的規製有所不同,極有可能是後世改良過的馬具!”


    劉徹上前一步,確認過後立即撫掌大笑:“是極!就是馬具無疑!若能得此物件改進我大漢騎兵,加上那本養馬的書籍,定能增強軍隊實力!


    “再加上有愛卿與去病統軍,拿下匈奴豈不如虎添翼!”


    宋朝,趙匡胤作為領過兵的人,自然知道優秀的戰馬對於騎兵來說意味著什麽。


    更叫人心動的是,那與如今形製頗為不同的馬鞍與馬鐙。


    若是我大宋能夠得到此物,增強我大宋騎兵實力,拿迴燕雲十六州將會更有把握!


    “來人,傳趙普來見朕,務必好好把握這次機會,定要得到楚楚姑娘的獎勵!”


    各朝各代都瘋狂卷起來了,誓要得到此次的獎勵不可。


    而葉楚關掉直播後,則立馬迴家開啟了瘋狂的文獻閱讀模式,還有三天的時間,務必要把先前落下的進度補迴來。


    自建國以來,我國曾組織過多次的青銅器修複項目,其中最負盛名的就是由王老和楊老主持修複的國寶級文物班簋和1號青銅神樹。


    當時三星堆的青銅神樹修複幾乎雲集了華國大部分的專家大佬,王老和楊老帶領團隊修複了近乎十年才將它完美還原。


    而這次出土的神樹碎片更多更雜,預計比上一棵神樹更加精美複雜,難度也更大。


    之前早就聽老師說他們二位受國家指派在陝西西安修複一件稀世珍寶,沒想到這次居然能有幸和他們學習,自己一定要更加用心才行。


    而且若是真的能參與到那件寶物的修複中,那自己下次直播的主題也不用愁了!


    西安,我來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曆史直播:我帶秦皇漢武雲遊陵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知樾休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知樾休休並收藏曆史直播:我帶秦皇漢武雲遊陵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