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處理朝政勤勉,有知人之明,頗有貞觀遺風,是位不錯的皇帝。】


    【然而他卻有一個致命的缺陷。】


    李世民:剛放下的心一下子就提起來了。


    【還記得我們前麵說過李唐家族疑似有遺傳疾病的事嗎?】


    【很不巧,李治也沒能逃脫。】


    【李治患有嚴重的風疾,並且發作的十分頻繁,嚴重影響了他處理朝政的能力。】


    【在病情嚴重的時候甚至無法長時間閱讀奏章,更別說處理政務。】


    顯慶五年,李治此時已經被風疾折磨得頭暈目眩,眼神模糊幾乎看不清奏章。


    強撐著看天幕直播,最初知道媚娘篡權時他十分憤怒,如今隻覺得無可奈何。


    皇權無上豈容他人染指?


    可惜自己的身體隻怕會越來越嚴重,難道要把大唐的權力交給世家的外人不成?


    媚娘與自己多年夫妻,才幹手腕一樣不缺。


    最重要的是,百年之後,這天下還是要迴到李家的手中!


    按了按疼痛的太陽穴,李治擺擺手:“傳皇後來見朕。”


    【而正好武則天精通文史,機敏有才,所處理的事情皆無紕漏,得到了李治的認可。】


    【在這個皇家,還有誰比自己的妻子,太子的母親更可靠,更值得信賴的幫手呢?】


    【於是在多重因素的影響下,武則天以皇後的身份開始掌握朝政。】


    東漢,鄧綏一笑,還真是巧。


    同樣是以皇後的身份從後宮走上朝堂,鄧綏暗歎一聲可惜。


    如果自己也有孩子就好了,這一切的阻礙也許就沒有那麽大了。


    【自古以來,皇帝的疑心病都是很重的,李治真的能夠放心武則天的權勢增長嗎?】


    【女皇陛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將軍不打無準備的仗。】


    【想要真正握緊手中的權力,武則天需要培植自己的勢力,為以後做打算。】


    【所以當稚奴察覺到皇後的政治勢力過大,想要節製的時候卻發現已經來不及了。】


    武周,武則天冷哼一聲。


    上官儀啊上官儀,倒是成就了朕殺雞儆猴的一把好刀!


    下方的上官婉兒垂眸,並沒有什麽表情。


    【李治授令上官儀草擬詔書廢後,卻被宮中侍從將此事告知了武則天。】


    【武則天淚眼朦朧的跑到稚奴的麵前哭泣自訴,李治心有不忍,最終在多方考量之下還是打消了念頭。】


    【並且熟練的把鍋甩到了上官儀的身上。】


    上官儀(幽怨):陛下......


    許敬宗:咳咳,又到本官出場了。


    【然後上官儀就被武後親信許敬宗誣陷勾結太子李忠謀反,直接抄家處死了。】


    【是的,武姐姐順手還清理了一波看不慣她的朝臣,直接掌控了朝政局勢。】


    【自此之後,李治每次上朝,武則天就垂簾坐在皇座之後,共聽政事,史稱“二聖臨朝”。】


    漢朝,劉徹倒是明了,想來這李治和武則天的情分並不淺吧?


    要是換作他隻怕寧願選擇信任的大臣為輔政人選,也不會放任皇後太後幹涉朝政的!


    鉤弋夫人:是是是!誰有你狠心啊?殺母留子,嗬嗬!


    宋朝,已經臨朝稱製的劉娥不由想起。


    昔日官家也是意欲廢掉自己這個把持朝政的皇後,何其相似!


    寇準啊寇準,哀家念在你為大宋辛苦多年,可是留了你一命!


    隻是罷黜了你的相位,沒讓你步上那上官儀抄家滅族的後塵!


    武周,武則天目露思念。


    互相依靠,又互相忌憚,在冷漠殘酷的政治鬥爭中拉扯彼此理智的,是不忍割斷的一絲溫情。


    稚奴,生死一別,已是匆匆數年,媚娘也幾近遲暮了。


    輕歎一聲,也許狄仁傑說得有理,顯兒他終究是你我的兒子。


    “傳狄仁傑來見朕吧,另密召廬陵王迴京。”


    【可能這也是一種溫水煮青蛙的策略,底下的文武百官從一開始的不適應逐漸習慣了對上首的武則天俯首稱臣。】


    【二聖臨朝,共同封禪泰山,加號天後,武則天一步步走到了權力的中心。】


    【與此同時,李治的風疾更加嚴重,動了禪位給武則天的心思,想讓她攝政。】


    李世民:?不是有太子嗎?就你小子大方!


    【觀眾們可能想問不是有太子嗎?】


    【就是這麽的不巧,太子李弘走得比他爹娘還早,英年逝世了。】


    【於是武則天和李治的次子李賢被立為了太子,他為人公允,監國期間受到了朝廷內外的一片讚揚。】


    嬴政一挑眉,有了這樣的太子隻怕武則天就無法一直主理朝政了。


    【但優秀的太子對於武則天來說隻會成為她掌權的障礙,二人關係十分緊張。】


    【不過李賢的手段哪裏比得上自家母後呢,很快就被以謀反的罪名廢為庶人。】


    劉邦嘶了一聲,這可是親兒子,這個武則天真狠!


    呂雉翻了個白眼,那唐太宗殺兄弟上位沒見你說什麽,不過是廢個兒子又不是殺了!


    【自家大哥二哥接連被廢,接任太子的李顯也是心驚膽戰。】


    【不過他倒是安穩苟到了登基,沒別的原因,主要是性格軟弱而且聽話。】


    李顯:你禮貌嗎?


    不過聽話好啊,還是能夠安穩過下去,我就是聽母後話的好寶寶!


    【那聽到這裏可能觀眾們就要問了,李治就看著武則天一個又一個廢太子啥也不幹嗎?】


    【emmm,主要是換來換去都是他們兩個的孩子啊!】


    【而且換誰都是武則天掌握朝政,根本沒區別!】


    上元年間,正在養病的李治咳嗽兩聲。


    自己這個當老子的都不能怎樣,還指望那幾個小兔崽子?


    總歸是親兒子,媚娘也不會把他們怎麽樣。


    武則天:這個嘛...


    【公元683年,李治在東都洛陽駕崩,遺詔令太子李顯繼位,軍國大事不能裁決者由天後決定。】


    【於是乖寶寶李顯即位,成為了下一任大唐皇帝,尊武則天為皇太後。】


    【可能是皇位有特別的魔力,李顯上位後也不想隻做聽媽媽的話的小孩,試圖建立自己的勢力。】


    武周,武則天冷哼一聲,蠢貨!


    腦子都長在韋香兒那個女人的身上了!


    【李顯打算任命自家媳婦韋後的父親韋玄貞為侍中,被大臣阻止。】


    【一怒之下,竟然說出“可以把天下都交給韋玄貞,還在乎一個侍中的職位嗎?”這樣的話。】


    李世民(累覺不愛):?造孽啊!


    他算是看出來了,論政治手腕這幾個大孫子加起來都玩不過武則天。


    總歸最後還是迴到了我李唐正統,難評,唉!


    【武則天一聽直接大怒,直接廢黜了李顯的皇位,貶為廬陵王。】


    【剛登基幾十天的李顯就這麽水靈靈的被廢了,從此軟禁偏遠州地。】


    李顯(麵條淚):懂了,叛逆的下場我知道!


    【但此時稱帝的時機未到,大唐還需要一個皇帝,還好女皇陛下兒子多!】


    呂雉(恍然大悟):還是我的選擇不夠多啊!


    鄧綏:痛心+!


    李旦:啊?我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曆史直播:我帶秦皇漢武雲遊陵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知樾休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知樾休休並收藏曆史直播:我帶秦皇漢武雲遊陵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