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亂世對於民生的傷害是極大的,根據史書記載,在李世民登基之初,大唐人口僅有200萬戶。】


    隋朝,楊堅目眥欲裂,一腳踹翻了眼前的桌幾,劇烈咳嗽起來。


    200萬?


    就是我大隋新立的開皇元年,全國上下也有近400萬戶人口!


    逆子啊!逆子!到底是做的什麽孽啊!


    再也承受不住這個打擊,楊堅昏了過去。


    “太醫!太醫!”獨孤皇後也是精神恍惚,還是強撐著安頓好了楊堅。


    眼神一狠,走到跪著的楊勇麵前用力給了他一耳光。


    楊勇涕淚橫流,抱著獨孤皇後的腿嚎啕大哭:“母後,兒臣冤枉啊!”


    一旁的楊廣倒是顯得穩重不少,輕撫獨孤皇後的背。


    柔聲說道:“母後和父皇要注意自己的身子才是,大哥他也不是有心之舉。”


    楊勇:噫,好濃鬱的綠茶香!


    【到貞觀十三年時,全國人口已經達到了1200萬人口!】


    什麽?!


    別說一臉不可置信的李元吉和李建成,就連上首的李淵也是一臉震驚。


    作為皇帝,沒有人比他更清楚目前國家的狀況了。


    連年的戰亂幾乎掏空了各家各戶,人口,經濟,社會秩序都遭到了嚴重的打擊。


    難道二郎真是天命聖主不成?


    即使是李世民自己也嚇了一跳,不過還大唐一個海清河晏的盛世本來就是他心中所願。


    看來另一個自己做的不錯嘛!


    【而且這還是在貞觀初期連年天災的情況下完成的,其中艱辛可想而知。】


    【貞觀元年,關中霜災,導致大麵積饑荒;二年,天下蝗災,餓殍遍野;三年,大水。】


    葉楚感歎一聲:【然而二鳳“勤而撫之,民雖東西就食,未嚐嗟怨”。】


    【因為李世民這個皇帝勤勉治理和安撫,百姓也沒有一絲抱怨。】


    嬴政和劉徹都有些沉默了,此刻真正重視起了這個千古一帝唐太宗。


    他們還是知曉的,生活在自己治下的百姓,恐怕是做不到毫無抱怨的。


    說的直白點,甚至稱得上一句怨聲載道了。


    剛剛登基的李隆基心中也是豪情萬丈,太宗陛下乃是朕的偶像和學習榜樣!


    “朕也要如同太宗一般,為我大唐盛世添磚加瓦!”


    身旁的高力士眉眼含笑,肯定的說:\"陛下一定會完成心中所願!\"


    而在另一時空的貞觀初期,聽到此處的李世民不由紅了眼眶。


    竟然連年天災,天下百姓何其苦啊!


    世民又何德何能得到百姓的如此愛護呢?


    魏征也是心中震動,看見自家陛下又要哭了,連忙開口:“陛下,如今所幸有天幕示警,我等當早做準備才是。”


    長孫無忌也是附和:“是極,天災難避,但總歸可以及早預防,減少百姓損失。”


    【然而,二鳳繼位之初也並不是一帆風順的,還記得突厥和義成公主嗎?】


    【其實早在武德七年之時,突厥就入侵過大唐邊境,當時李世民與突厥會談後雙方約定結盟後,突厥就退兵了。】


    【但在武德九年,李世民剛剛登基不過二十多天,突厥人撕毀盟約又卷土重來了。】


    【東突厥頡利可汗率大軍入侵涇州,幾日之內連破數城,竟然直達渭水河邊,長安危矣。】


    武德年間,秦王李世民眼神冰冷,攥緊了手中佩劍,突厥人真是野心不死!


    想也知道,自己剛從政變中迴過神來,長安兵力空虛,若是冒險開戰恐怕不妥。


    【麵對來勢洶洶的突厥人,二鳳也並沒有自亂陣腳。】


    【若是讓突厥人知道長安此時兵力空虛,此戰就在所難免了。】


    【不顧眾人的勸阻,李世民以天子之軀親自來到渭水與頡利隔岸對話。】


    宋朝,宋真宗趙恆搖搖頭。


    一國天子何等金尊玉貴,古人雲君子不立危牆之下,豈能以身犯險?


    想起前些時日寇準非要自己北上親征就覺得頭疼。


    【二鳳疾言令色,斥責頡利可汗違背盟約。】


    【加上二鳳特地整練了軍隊,頡利見到唐軍軍容威嚴,氣勢鼎盛,不由有些膽怯。】


    【主要是唐軍一副要決一死戰的架勢,再加上李世民承諾送給突厥的金銀珠寶。】


    【頡利思量再三,還是決定先退兵求和。】


    貞觀初期,即使已經過去了數月,李世民還是覺得恥辱難忍。


    自古以來,城下之盟說得好聽,不過都是不得不為之的屈膝求和罷了!


    我李世民,我大唐豈能咽下這口氣?!


    別說他,下麵的武將文臣哪個不是一臉羞憤。


    這種靠送錢討饒要來的和平與羞辱何異?


    宋真宗趙恆:真嘟假嘟?朕覺得還好啊!


    慈禧:哀家覺得也還行,出點銀子就能擺平的事都不叫大事。


    【因此李世民與頡利殺白馬為誓定下了渭水之盟,解決了這次危機。】


    【但李世民是什麽人,天策上將,一路征伐天下,自有一番傲氣。】


    【突厥的入侵無疑是把大唐的臉麵狠狠踩到了地上,渭水之盟二鳳深以為恥。】


    宋朝,別人不說,寇準狠狠讚同了。


    南遷示弱隻會讓敵人緊追不放,必須要展現出我們大宋的決心,才有和談的可能。


    官家他,唉,還是得再去勸勸才行。


    【渭水之盟後,李世民厲兵秣馬,養精蓄銳,積極擴軍備戰,甚至允許武士在顯德殿上演習。】


    【大唐君臣都憋著一口氣,隻為了有朝一日一雪前恥。】


    葉楚嘖了一聲:【有時候人和人的區別還真是挺大的。】


    【唐朝渭水之盟奮發圖強,知恥後勇,誓要奪迴大唐的臉麵。】


    【巧了,大宋也有檀淵之盟,同樣是城下之盟,不過後者嘛,選擇了苟活於世,隨遇而安。】


    【甚至宋真宗還覺得自己在位期間有所功績,還去了泰山封禪。】


    我去你大爺的!


    趙匡胤隻覺得臉上燒得慌,怒氣翻湧。


    聽聽,聽聽!


    人家唐太宗深以為恥,你倒好還去泰山封禪,生怕我們老趙家的臉丟得不夠大!


    到底是哪個龜孫!氣死我了!


    趙恆:擦擦冷汗。


    聽著天幕的大宋皇帝都有些尷尬,這真宗畢竟是祖先,還是不要妄議的好。


    【俗話說,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但我們二鳳是誰?天策上將,千古一帝誒!】


    【哪裏用得了十年!】


    貞觀初期,李世民眼睛一亮


    嗯嗯?楚楚姑娘要是說這個我就不困了!


    難不成這報仇雪恨之日就在眼前?


    快快細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曆史直播:我帶秦皇漢武雲遊陵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知樾休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知樾休休並收藏曆史直播:我帶秦皇漢武雲遊陵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