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西貝和小李參加過皮蛋的婚禮,開始在縣城到處尋找合適的門麵房。他們轉了好幾條街,不是位置不好,就是租金太貴。正發愁時,小李眼睛一亮,指著一處略顯破舊但麵積不小的房子說:“西貝,你看這兒怎麽樣?”小西貝打量了一番,皺眉道:“這地方看起來破破爛爛的,能行嗎?”小李卻信心滿滿:“我學的養生手藝可不一般,隻要咱們好好裝修下,憑借我的本事一定能吸引顧客。而且這裏雖舊,租金便宜,可以節省不少成本呢。”小西貝想了想覺得也有道理。於是兩人租下了房子,著手裝修。小李將自己所學的養生理念融入其中,設計出獨特的布局。經過一段時間忙碌,店鋪終於開業了。沒想到剛開業就迎來了難題,周圍居民對這種新型養生概念並不了解,生意十分冷清。 小西貝知道不宣傳是行不通的,於是想方設法地盡自己的能力幫助小李。小西貝精心設計好了宣傳單,上麵圖文並茂地闡述了小李的養生理念以及店裏獨特的養生項目。然後找了一家價格實惠的印刷店打印了許多份。第二天,小西貝就帶著宣傳單出發了。她先是在店鋪附近的居民區散發,可是很多人隻是匆匆接過宣傳單,看一眼就丟進垃圾桶。小西貝沒有氣餒,她想到菜市場人流量大,說不定可以找到潛在客戶。來到菜市場,果然吸引了一些人的注意,然而當大家聽到要花錢嚐試新的養生項目時,都紛紛搖頭。正當小西貝垂頭喪氣之時,她看到一群老人圍坐在一起下棋聊天。她靈機一動,走上前去熱情地給老人們講解養生知識,並遞上宣傳單。老人們好奇地聽著,還不時提出問題。其中一位老者笑著說:“聽起來有點意思,小丫頭,我們幾個明天去你那兒看看。”小西貝心中大喜,仿佛看到了轉機,她滿懷希望地迴到店裏告訴小李這個好消息,兩人決定做好準備迎接可能到來的第一批客人。小李說可以先免費給一些老人體驗養生項目,等人氣上來之後再正式營業。第二天,果然有幾個人到小李店裏來了,小李熱情地招唿他們並耐心為他們服務。小李的推拿手法太好了,穴位找的也很準,顧客們都很滿意,紛紛表示還會再次光臨。漸漸地,老人們感受到效果後口口相傳,小店的名聲慢慢傳開,客人越來越多,小李的養生事業逐漸走上正軌。
小西貝每天仍到超市去上班,小瑾瑾還是讓田嫂幫忙接送。小西貝每天下了班總是先到小李店裏去打掃衛生,把一切收拾幹淨之後,再把該洗的單子毛巾裝在大包裏帶迴家去洗。小西貝把家裏的一切家務全包了,買菜、做飯、洗衣服、拖地、帶孩子,還要給小李送飯。小李隻在店裏顧他的生意就可以了,別的都不用管。
有一天,小西貝聽說在沛縣人民會堂有演出的,人肯定多,於是帶了一大捆宣傳單和小李一起去發。演出結束的時候人非常多,他們加快速度拿出一張一張的宣傳單發給那些從會堂裏出來的人們。經過小西貝和小李的不懈努力,一大捆宣傳單全部發完了,然後他倆開心地騎自行車迴到店裏去準備營業。當天中午快該吃飯的時候,一位五六十歲的老阿姨拿著一張宣傳單進店裏來了。她說那是她路過會堂門口時在地上撿到的一張宣傳單。那天他倆發那麽多,足足有一千張,大多數人接到宣傳單是不看的,他們有的直接扔掉,有的往車籃子裏一放就走了。那位老阿姨在地上揀了一張還大老遠的找到店裏來了,小李很感動,心裏非常感謝阿姨的信任,於是一邊為阿姨服務一邊和她攀談起來。原來這位老阿姨姓陳,是一位剛剛退休的高中教師,她感到肩部酸痛抬不起胳膊,想讓小李給她按摩一下。小李熟練地為阿姨揉肩,又點按了幾個重要穴位。剛開始阿姨感到小李按得有些疼,慢慢地肌肉被小李用手法活動開了,不再像剛來時那樣僵硬,阿姨覺得輕鬆多了。半個多小時以後,小李又用空掌在阿姨後背和肩膀上拍打了幾下,然後就停下了,讓阿姨歇一會。小李說第一次按摩不宜時間太長,否則第二天皮膚會疼得受不了。阿姨輕輕抬了抬胳膊,竟然能高高舉起來了,她高興地說:“小李的手法真好,果然是手到病除啊……”小李謙虛地笑了笑說:“阿姨您過獎了,您本來就沒有多大問題,謝謝您的信任……”
幾天後那位陳阿姨又帶來了一個朋友,她把那個人向小李介紹了一下,大家聊起了家常。小李一邊手中忙著他的工作為他們服務,一邊陪他們聊天。那位陳阿姨講話真有趣,她說:“你看看還是花錢好吧,在家裏讓自己的親兒子也做不到這麽好,你才花十塊錢,讓他捏哪他捏哪,比兒子都強……”大家聽她這話都哈哈地笑著,和她一起開玩笑。小李脾氣也好,隨便他們怎麽說,把顧客當成上帝好生伺候著……
後來各種各樣的顧客常常光臨小李的推拿養生館,他的生意一天比一天好。逐漸地,小李開始嫌小西貝在超市麵包房掙錢少了,常常和她商量,讓小西貝也跟他學推拿。小西貝不想和小李做同一種工作,堅決不同意。後來,那位陳阿姨見到小西貝也講了很多道理勸她,讓小西貝跟小李一起在店裏做理療,小西貝仍然不同意。小西貝有她自己的想法,她也不喜歡和顧客直接打交道。那位陳阿姨勸不動小西貝,說小西貝是個摔不爛的煙袋帽,小西貝哈哈一笑,轉身就走了。
在小李開店不久,還結識了一位好兄弟。當時有一個外地人在沛縣開了個再生資源利用公司,他因為腰疼到小李店裏去理療,後來因為聊得投緣就成了朋友。小李在做生意這方麵沒有經驗,那位朋友就給他出謀劃策,常常想出一些吸引顧客的好辦法。小李為了表示感謝,偶爾會留他在店裏吃飯。那時還有一個女顧客也在店裏讓小李做推拿,他們通過聊天就認識了,都成了小李的好朋友。那位兄弟年齡比小李大四五歲,姓張,大家都喊他張哥,那位女顧客姓馬,比小西貝大一個月,由於年齡比小李小兩歲,她要稱唿小西貝嫂子,大家都喊她小馬。小馬家裏有一個小男孩,比小瑾瑾小一歲,有時候她帶兒子一起來能遇到小瑾瑾,於是那個小男孩和小瑾瑾也成了很好的朋友。
小西貝喜歡唱歌,那位張哥也喜歡唱歌,他倆見了麵總是有很多共同話題,他倆聊得最多的是當時最火的歌手刀郎和他的歌。小李店裏有一台dvd,經常播放刀郎的歌曲,有《衝動的懲罰》、《二零零二年的第一場雪》、《情人》、《噶什克爾的胡楊》、《披著羊皮的狼》、《曼莉》等等,小西貝全部會唱。張哥每天找小李按摩,每當小西貝下班迴來到店裏收拾單子毛巾時,經常聽到他會唱兩句刀郎的經典歌曲。小西貝帶著小瑾瑾有時候遇到小馬和她兒子,幾個人一起也會不由自主地跟著節奏唱起來:“二零零二年的第一場雪,比以往時候來得更晚一些。停靠在八樓的二路汽車,帶走了最後一片飄落的黃葉。你像一隻飛來飛去的蝴蝶,在白雪飄飛的季節裏搖曳……”
在小李開店期間,也無意間得罪過少數一部分人。這天,店裏來了個氣勢洶洶的男人。小李疑惑地迎上去,那人卻冷哼一聲:“哼,你就是小李吧,聽說你推拿技術不錯,今天可得好好給我弄弄。”小李忙不迭地點頭,開始為他服務。誰知那男人不斷挑刺兒,說小李用力過大,又說穴位找得不準。小李心知這人是故意找麻煩,隻能賠著笑臉解釋。原來這人是同行派來搗亂的,嫉妒小李的生意越來越好。小西貝得知後,心生一計。她聯係之前常來的老顧客們,組織了一場養生講座。講座上,小李詳細展示了自己正宗的推拿手法,還分享了許多養生知識。那些老顧客們紛紛站出來為小李說話,表示自己身體狀況確實改善了很多。而那個鬧事者也在現場,看到這種情形灰溜溜地走了。經此一事,小李更加明白口碑的重要性,他不再糾結小西貝是否換工作,而是專心提升自己的技藝。而小西貝也一如既往地支持著小李,他們的生活又恢複了往日的平靜與溫馨。 由於小瑾瑾從幼兒園迴來經常到小李店裏去,很多顧客都認識她。她幼兒園的老師也到店裏來過。後來小瑾瑾報名上了一年級,到歌風小學去上學的時候,幾個老師見了她都說這是按摩店的小孩。小瑾瑾迴到家告訴小李,小李笑著說不知道哪個是她的老師……
小瑾瑾上了一年級之後,沒有人接她,每天自己走著到小李的店裏去,因為小西貝平時不在家,家裏總是鎖著門,小瑾瑾每次都是等小西貝迴來再把她帶迴家。小李店裏有張桌子,小瑾瑾放了學就坐個凳子在那裏做作業。那個店離田嫂住的地方不遠,隻隔一條馬路,小瑾瑾做完作業也可以到姥姥家去玩。
有一天田先生帶著小瑾瑾到小李店裏來了,他看到推拿店後邊的玻璃窗外邊有一片空地,不太好看,就抽空到城南一個培育花草樹木的種植基地去買了幾大棵鴨腳木栽到地上。小李窗外立刻變了樣,綠油油的一片盡顯生機,讓人心情豁然開朗。小西貝和小李都很感動,從此也更加孝順了。
小西貝老家的人聽說小李在縣城開了個養生館生意不錯,也經常到店裏來找他推拿。小李見到那些熟人非常熱情,每次都用心服務,絕不多收一分錢。有一次,小西貝老家來了一位遠房親戚,是位德高望重的長輩。這位長輩一直對養生頗有研究,他仔細觀察了小李的操作流程和養生理念後,大為讚賞。他建議小李可以推出一些針對不同季節的特色養生套餐,比如夏季清涼養生套餐,冬季滋補養生套餐等。
小李覺得這個主意很不錯,便著手準備。小西貝也積極幫忙,繪製了精美的海報。新套餐一經推出,果然吸引了更多的顧客。不僅如此,這位長輩還傳授了一些獨特的推拿技巧給小李,小李的推拿水平更上一層樓。顧客們體驗過後都讚不絕口,小李的養生館名氣更大了,甚至周邊縣城的人都慕名而來。小李和小西貝十分感激老家來的這位長輩,他們深知,正是因為有家人的支持和各種機緣巧合,才讓這家小小的養生館發展得越來越好。
有時候小李的家人也會到縣城來找他,每一次都到店裏去。他兩個姐姐,他老父親,還有他侄子他外甥都經常來。小西貝從小就受家庭環境的影響,和田爺爺田先生一樣熱情好客,不管是哪位親人來了都歡迎,好吃好喝地伺候著,還不忘留他們多住幾天。小李的家人對小西貝的評價也很高,從沒有人說過她的任何壞話。每次小西貝迴到小李的農村老家,那些鄰居們看到她尊老愛幼通情達理都紛紛誇讚,說小虎真有福,能娶到這麽好的媳婦是祖墳上冒青煙了……
小西貝從小頭發好,留了一頭非常濃密又烏黑發亮的長頭發,有一天,遇到一個收購長頭發的人,他看到小西貝的長頭發追到小李店門口來了,說了很多好話,願意出高價錢買小西貝的長頭發。小西貝也嫌太長了不好打理就同意了,談好價錢之後那人就開始剪小西貝的頭發。幾分鍾後,小西貝變了個發型,由原來的長發及腰變成了齊耳的短發,人也顯得精神了許多。小西貝小心翼翼地把錢收好,就開始忙著收拾店裏的衛生,然後帶小瑾瑾迴家。
沒過幾天,房東到店裏來收下一年的房租了,小李一下子拿不出那麽多,就和小西貝商量,還差三百塊錢看看怎麽能湊齊。小西貝毫不猶豫地掏出賣頭發的錢來,交給小李:“你看多巧,加上我這些錢正好湊夠房租。”小李拿著兩千塊錢交了一年的房租,小西貝也鬆了一口氣。隔壁糕點房的老板娘看到小西貝剪頭了,就問她那麽長的頭發賣了多少錢,是怎麽花的。小西貝說給小李賠上交房租了。那個老板娘惋惜地說道:‘‘哎呦,你的頭發賣了錢給他幹嘛?你買點化妝品買衣服不好嗎?哼,那個小李也不像話,交個房租還把瑾瑾媽媽剪頭發的錢要走了……”小西貝笑著不知怎麽迴答,在她看來這錢用在正事上了,是一件好事呀,不過隔壁店老板娘說的似乎也有道理……
小西貝每天仍到超市去上班,小瑾瑾還是讓田嫂幫忙接送。小西貝每天下了班總是先到小李店裏去打掃衛生,把一切收拾幹淨之後,再把該洗的單子毛巾裝在大包裏帶迴家去洗。小西貝把家裏的一切家務全包了,買菜、做飯、洗衣服、拖地、帶孩子,還要給小李送飯。小李隻在店裏顧他的生意就可以了,別的都不用管。
有一天,小西貝聽說在沛縣人民會堂有演出的,人肯定多,於是帶了一大捆宣傳單和小李一起去發。演出結束的時候人非常多,他們加快速度拿出一張一張的宣傳單發給那些從會堂裏出來的人們。經過小西貝和小李的不懈努力,一大捆宣傳單全部發完了,然後他倆開心地騎自行車迴到店裏去準備營業。當天中午快該吃飯的時候,一位五六十歲的老阿姨拿著一張宣傳單進店裏來了。她說那是她路過會堂門口時在地上撿到的一張宣傳單。那天他倆發那麽多,足足有一千張,大多數人接到宣傳單是不看的,他們有的直接扔掉,有的往車籃子裏一放就走了。那位老阿姨在地上揀了一張還大老遠的找到店裏來了,小李很感動,心裏非常感謝阿姨的信任,於是一邊為阿姨服務一邊和她攀談起來。原來這位老阿姨姓陳,是一位剛剛退休的高中教師,她感到肩部酸痛抬不起胳膊,想讓小李給她按摩一下。小李熟練地為阿姨揉肩,又點按了幾個重要穴位。剛開始阿姨感到小李按得有些疼,慢慢地肌肉被小李用手法活動開了,不再像剛來時那樣僵硬,阿姨覺得輕鬆多了。半個多小時以後,小李又用空掌在阿姨後背和肩膀上拍打了幾下,然後就停下了,讓阿姨歇一會。小李說第一次按摩不宜時間太長,否則第二天皮膚會疼得受不了。阿姨輕輕抬了抬胳膊,竟然能高高舉起來了,她高興地說:“小李的手法真好,果然是手到病除啊……”小李謙虛地笑了笑說:“阿姨您過獎了,您本來就沒有多大問題,謝謝您的信任……”
幾天後那位陳阿姨又帶來了一個朋友,她把那個人向小李介紹了一下,大家聊起了家常。小李一邊手中忙著他的工作為他們服務,一邊陪他們聊天。那位陳阿姨講話真有趣,她說:“你看看還是花錢好吧,在家裏讓自己的親兒子也做不到這麽好,你才花十塊錢,讓他捏哪他捏哪,比兒子都強……”大家聽她這話都哈哈地笑著,和她一起開玩笑。小李脾氣也好,隨便他們怎麽說,把顧客當成上帝好生伺候著……
後來各種各樣的顧客常常光臨小李的推拿養生館,他的生意一天比一天好。逐漸地,小李開始嫌小西貝在超市麵包房掙錢少了,常常和她商量,讓小西貝也跟他學推拿。小西貝不想和小李做同一種工作,堅決不同意。後來,那位陳阿姨見到小西貝也講了很多道理勸她,讓小西貝跟小李一起在店裏做理療,小西貝仍然不同意。小西貝有她自己的想法,她也不喜歡和顧客直接打交道。那位陳阿姨勸不動小西貝,說小西貝是個摔不爛的煙袋帽,小西貝哈哈一笑,轉身就走了。
在小李開店不久,還結識了一位好兄弟。當時有一個外地人在沛縣開了個再生資源利用公司,他因為腰疼到小李店裏去理療,後來因為聊得投緣就成了朋友。小李在做生意這方麵沒有經驗,那位朋友就給他出謀劃策,常常想出一些吸引顧客的好辦法。小李為了表示感謝,偶爾會留他在店裏吃飯。那時還有一個女顧客也在店裏讓小李做推拿,他們通過聊天就認識了,都成了小李的好朋友。那位兄弟年齡比小李大四五歲,姓張,大家都喊他張哥,那位女顧客姓馬,比小西貝大一個月,由於年齡比小李小兩歲,她要稱唿小西貝嫂子,大家都喊她小馬。小馬家裏有一個小男孩,比小瑾瑾小一歲,有時候她帶兒子一起來能遇到小瑾瑾,於是那個小男孩和小瑾瑾也成了很好的朋友。
小西貝喜歡唱歌,那位張哥也喜歡唱歌,他倆見了麵總是有很多共同話題,他倆聊得最多的是當時最火的歌手刀郎和他的歌。小李店裏有一台dvd,經常播放刀郎的歌曲,有《衝動的懲罰》、《二零零二年的第一場雪》、《情人》、《噶什克爾的胡楊》、《披著羊皮的狼》、《曼莉》等等,小西貝全部會唱。張哥每天找小李按摩,每當小西貝下班迴來到店裏收拾單子毛巾時,經常聽到他會唱兩句刀郎的經典歌曲。小西貝帶著小瑾瑾有時候遇到小馬和她兒子,幾個人一起也會不由自主地跟著節奏唱起來:“二零零二年的第一場雪,比以往時候來得更晚一些。停靠在八樓的二路汽車,帶走了最後一片飄落的黃葉。你像一隻飛來飛去的蝴蝶,在白雪飄飛的季節裏搖曳……”
在小李開店期間,也無意間得罪過少數一部分人。這天,店裏來了個氣勢洶洶的男人。小李疑惑地迎上去,那人卻冷哼一聲:“哼,你就是小李吧,聽說你推拿技術不錯,今天可得好好給我弄弄。”小李忙不迭地點頭,開始為他服務。誰知那男人不斷挑刺兒,說小李用力過大,又說穴位找得不準。小李心知這人是故意找麻煩,隻能賠著笑臉解釋。原來這人是同行派來搗亂的,嫉妒小李的生意越來越好。小西貝得知後,心生一計。她聯係之前常來的老顧客們,組織了一場養生講座。講座上,小李詳細展示了自己正宗的推拿手法,還分享了許多養生知識。那些老顧客們紛紛站出來為小李說話,表示自己身體狀況確實改善了很多。而那個鬧事者也在現場,看到這種情形灰溜溜地走了。經此一事,小李更加明白口碑的重要性,他不再糾結小西貝是否換工作,而是專心提升自己的技藝。而小西貝也一如既往地支持著小李,他們的生活又恢複了往日的平靜與溫馨。 由於小瑾瑾從幼兒園迴來經常到小李店裏去,很多顧客都認識她。她幼兒園的老師也到店裏來過。後來小瑾瑾報名上了一年級,到歌風小學去上學的時候,幾個老師見了她都說這是按摩店的小孩。小瑾瑾迴到家告訴小李,小李笑著說不知道哪個是她的老師……
小瑾瑾上了一年級之後,沒有人接她,每天自己走著到小李的店裏去,因為小西貝平時不在家,家裏總是鎖著門,小瑾瑾每次都是等小西貝迴來再把她帶迴家。小李店裏有張桌子,小瑾瑾放了學就坐個凳子在那裏做作業。那個店離田嫂住的地方不遠,隻隔一條馬路,小瑾瑾做完作業也可以到姥姥家去玩。
有一天田先生帶著小瑾瑾到小李店裏來了,他看到推拿店後邊的玻璃窗外邊有一片空地,不太好看,就抽空到城南一個培育花草樹木的種植基地去買了幾大棵鴨腳木栽到地上。小李窗外立刻變了樣,綠油油的一片盡顯生機,讓人心情豁然開朗。小西貝和小李都很感動,從此也更加孝順了。
小西貝老家的人聽說小李在縣城開了個養生館生意不錯,也經常到店裏來找他推拿。小李見到那些熟人非常熱情,每次都用心服務,絕不多收一分錢。有一次,小西貝老家來了一位遠房親戚,是位德高望重的長輩。這位長輩一直對養生頗有研究,他仔細觀察了小李的操作流程和養生理念後,大為讚賞。他建議小李可以推出一些針對不同季節的特色養生套餐,比如夏季清涼養生套餐,冬季滋補養生套餐等。
小李覺得這個主意很不錯,便著手準備。小西貝也積極幫忙,繪製了精美的海報。新套餐一經推出,果然吸引了更多的顧客。不僅如此,這位長輩還傳授了一些獨特的推拿技巧給小李,小李的推拿水平更上一層樓。顧客們體驗過後都讚不絕口,小李的養生館名氣更大了,甚至周邊縣城的人都慕名而來。小李和小西貝十分感激老家來的這位長輩,他們深知,正是因為有家人的支持和各種機緣巧合,才讓這家小小的養生館發展得越來越好。
有時候小李的家人也會到縣城來找他,每一次都到店裏去。他兩個姐姐,他老父親,還有他侄子他外甥都經常來。小西貝從小就受家庭環境的影響,和田爺爺田先生一樣熱情好客,不管是哪位親人來了都歡迎,好吃好喝地伺候著,還不忘留他們多住幾天。小李的家人對小西貝的評價也很高,從沒有人說過她的任何壞話。每次小西貝迴到小李的農村老家,那些鄰居們看到她尊老愛幼通情達理都紛紛誇讚,說小虎真有福,能娶到這麽好的媳婦是祖墳上冒青煙了……
小西貝從小頭發好,留了一頭非常濃密又烏黑發亮的長頭發,有一天,遇到一個收購長頭發的人,他看到小西貝的長頭發追到小李店門口來了,說了很多好話,願意出高價錢買小西貝的長頭發。小西貝也嫌太長了不好打理就同意了,談好價錢之後那人就開始剪小西貝的頭發。幾分鍾後,小西貝變了個發型,由原來的長發及腰變成了齊耳的短發,人也顯得精神了許多。小西貝小心翼翼地把錢收好,就開始忙著收拾店裏的衛生,然後帶小瑾瑾迴家。
沒過幾天,房東到店裏來收下一年的房租了,小李一下子拿不出那麽多,就和小西貝商量,還差三百塊錢看看怎麽能湊齊。小西貝毫不猶豫地掏出賣頭發的錢來,交給小李:“你看多巧,加上我這些錢正好湊夠房租。”小李拿著兩千塊錢交了一年的房租,小西貝也鬆了一口氣。隔壁糕點房的老板娘看到小西貝剪頭了,就問她那麽長的頭發賣了多少錢,是怎麽花的。小西貝說給小李賠上交房租了。那個老板娘惋惜地說道:‘‘哎呦,你的頭發賣了錢給他幹嘛?你買點化妝品買衣服不好嗎?哼,那個小李也不像話,交個房租還把瑾瑾媽媽剪頭發的錢要走了……”小西貝笑著不知怎麽迴答,在她看來這錢用在正事上了,是一件好事呀,不過隔壁店老板娘說的似乎也有道理……